登陆注册
6607300000009

第9章 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3)

二、文臣武将

范蠡

范蠡(前536年—前448年),是春秋后期越国名臣,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足智多谋,被越王拜为大夫。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破越军,勾践偕妻等入吴称臣。范蠡也作吴国人质两年。归国后,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经过十余年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勾践十五年,吴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留太子与老弱守国。在范蠡建议下,勾践发兵伐吴,袭破吴都(今江苏苏州),杀吴太子。勾践二十四年,越军在围吴都三年后破城,夫差自杀。越国终于吞并吴国。

范蠡在灭吴后,决计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达齐国,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县),改称鸱夷子皮,又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享年高龄,几近百岁,无疾而终,被称为“中国商人圣祖”。

范蠡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是先秦时期罕见的智士,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管仲

管仲(?—前645年),即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春秋初期政治家,思想家。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保举,任其为卿。他在齐进行改革,分国都为15个士乡和六个工商乡,分鄙野为五属,设各级官吏管理。设选拔人才的制度,士经三次审选,可作上卿的辅佐。将士乡按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的军事编制进行组织。征税按土地好坏分等,适当征发力役,禁止掠夺家畜。由官府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因此国力富强。遂在此基础上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使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有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管子》。

吕不韦

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家累千金的阳翟大贾。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见质于赵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安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童万人。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有八览、六论、十二纪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后,吕不韦曾把它公布于咸阳城门,如果有人能提出一个错字,赏金一千两。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由来。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

蒙恬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祖籍齐国,山东人。祖父蒙骜、父亲蒙武皆为秦名将。少时学狱法,后为狱官。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参与灭齐有功,任内史。秦统一六国之际,匈奴乘机南下,占据河南地(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带)。三十二年,蒙恬受命率军30万北击匈奴,次年收复河南地,击退匈奴700余里,屯兵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蒙恬吸取战国时期据险防御的经验,从榆中(今属甘肃)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燕、赵、秦5000余里旧长城,并修筑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的直道,构成了秦朝北方漫长的防御线。匈奴慑于蒙恬兵威,不敢进犯。三十七年,胡亥继位,蒙恬为权奸赵高诬陷,被迫自杀。

范增

范增(前277年—前204年)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范增投奔项梁,后归属项羽,封历阳侯。公元前206年,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因项羽优柔寡断,项伯从中干扰,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范增被项羽猜忌,并削弱权力。后来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张良

张良(前250年—前186年)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河南郏县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谋略家、政治家,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散尽家财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遂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从黄石公学太公兵法。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他聚众响应。不久归属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兵败彭城,张良建议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为日后对项羽实行战略包围奠定了基础。汉朝建立,被封为留侯。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吾不如子房”。

韩信

韩信(?年—前196年),淮阴(今属江苏)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年),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萧何

萧何(?年—前193年),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初年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刘邦为汉王时,拜萧何为丞相,萧何推荐韩信为大将军。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侯。采摭秦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高祖死后,他继续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陈平

陈平(?—前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伟大的谋略家。少时家贫,好黄老之术,有大志,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他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定三秦时,又归汉,任护军中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诸侯王叛乱诸役,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曾建议用反间计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祖六年(前201年)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被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用陈平计,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汉建立后,曾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高祖死,因吕氏专权,不治事。吕后死,他与周勃定计,诛杀诸吕,迎立代王为文帝,任丞相。文帝二年(前178)卒。

贾谊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18岁时以能诵诗属书而名闻郡中。后得吴廷尉推荐,文帝召以为博士。每次参议诏令,均能详尽对答。因此得到文帝赏识,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坠马而死,他深自歉疚,一年后忧伤而死。贾谊又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政论文章分析深透,文笔犀利、流畅。著有《治安策》《过秦论》等,为西汉鸿文。据《汉书·艺文志》著录,贾谊著有《贾子》。今传《新语》是后人纂辑的贾谊著作汇编。

董仲舒

(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人(今河北衡水),汉代著名儒家学者,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是中国儒学发展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人物。

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十年;元朔四年(前125年),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四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继承并发展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说,融合先秦法学、道家、阴阳家、墨家等各家学派的思想,承上启下,建立了儒学的新体系,适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开创了汉代儒学的新局面,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

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名将,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小儿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跟随窦固进攻北匈奴,不久奉命率吏士出使西域南道。使鄯善专心臣服于汉,又使于阗归附于汉。次年,他率原部下到疏勒,废除亲附匈奴的疏勒王。章帝初年,汉朝撤尽在西域的屯兵,班超独留疏勒。建初三年(78年),他率疏勒、于阗等国兵大败姑墨(今新疆阿克苏一带)的侵犯,又上疏请兵,欲平定西域。从章和元年(87年)到和帝永元六年(94年),班超陆续平定莎车、龟兹、姑墨、焉耆等国,西域遂平。三年班超被任为西域都护。七年封定远侯。九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安息西境,未至大秦而还,十四年回到洛阳,拜射声校尉,不久病死。班超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之久,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保护了西域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军事理论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十余年,自比管仲、乐毅,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经颍川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诚心求教。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北襄阳)、益(今四川成都)两州,争取西南各族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最后统一全国的谋略。即所谓“隆中对”。刘备采纳了他的主张,联吴抗曹,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并先后占领荆、益两州,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任丞相。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封其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必以亲躬。诸葛亮倾心辅佐刘禅,励精图治、赏罚分明、抑制豪强,加强对西南各族统治。并改善同西南各族人民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又屯田汉中,发展农业生产,对统一和开发我国西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他曾五出祁山,与魏争夺中原。后与司马懿在渭南对峙,病故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县西)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相传曾改造连弩,能一次连发十箭,又制作木牛流马,有利于山地运输。他治国治军严谨慎重,善于用兵,有《诸葛亮集》《出师表》传世。

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人称“美周郎”。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任东吴三军大都督),三国名将,军事家。出身士族,少时与孙策友好。东汉兴平二年(195年)起兵助孙策占据江东。建安三年(198年)任建威中郎将,从孙策转战江淮,为开拓东吴疆域建立了巨大战功。孙策死后,周瑜以中护军职辅佐孙权。七年,曹操责令孙权送子为质称臣。孙权众臣犹豫不决,唯周瑜力主拒曹,并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十三年秋,曹操率军80万南下,并致书迫孙权投降。周瑜等分析局势,坚定了孙权与刘备结盟抗曹的决心,又自请为将,与刘备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见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周瑜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多谋善断、心胸宽广、忠君爱国。赤壁战后积极筹划进图中原。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同类推荐
  • 乡村拾遗

    乡村拾遗

    本故事集共有185篇故事,分为花草动物篇、风土人物篇、奇珍异物篇、乡俗玩物篇、民间传说篇等五篇,主要叙写了乡村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花草树木野生家养动物,乡土风情人物,以及许多奇闻异事珍物,乡村人吃穿住行趣闻异事,民间传说亲历等,是一幅幅乡村民俗画,是一部乡村民俗民风史,是典型的非遗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 论语印心

    论语印心

    《论语印心》是尹建维先生积数十年功力对《论语》的章句反复琢磨,加之职场的磨练,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体悟,因此读来不会索然无味,反而对《论语》有豁然开朗的明白乐趣。读者可作为研究《论语》参考,亦可作为寻求人生目标的生命之书展读。书中的“疏”基本是以古文的形式表达,“钞”是用白话发挥“疏”,并且强调《论语》智慧的应用。《论语印心》一书有三个特色:以经解经、孔老会通、时代应用。《论语印心》以《论语》接人,视《论语》为立身、立世、开慧之善器。
  • 重构人的精神生活

    重构人的精神生活

    本书基于对精神生活质量的理论研究,回答了什么是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多维度探索了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衡量尺度和发展规律,结合和谐社会建设中人的精神生活质量问题的实践,通过对改革开放与社会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文化、高科技发展等社会际遇下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突出问题的大胆探索,有针对性地指出培育改革共识、增强全民法治和德治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与发展多样文化相结合、培育人与科技互动中的主体性、做高科技时代真实存在的自我等应对措施,进而提出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提升总体对策研究,从目标、原则、方式、路径几方面提出具体的思路。
  •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热门推荐
  • 极品弃妃重生

    极品弃妃重生

    二十一世纪强悍而绝色的女雇佣兵,在一次任务中被炮火轰到了千年前的盛唐。绝世的宝刀收入怀中,失传百年的武林绝学让她成为了举世无双的顶尖高手。面对冷酷无情的修罗王爷,她朱唇微蹩:“你是我的,天下都是我的。”称霸江湖,手揽天下。江湖我要,皇宫我要,就连你,我也要了!
  • 有间修仙黑店

    有间修仙黑店

    灵气复苏,格局大变!庸庸世人,争相修仙。人心难测,鬼神莫辩!少年吴能,有间黑店,吃着美食,修着仙,带着好友,齐齐入虚成仙。
  • 你是我不解的深情

    你是我不解的深情

    她怀揣秘密,假扮柔弱隐忍多年,对全世界都唯唯诺诺,唯独对他冷漠避之。他身份尊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对全世界都冷漠无情,唯独对她温柔入骨。直到某一日,他将躲在她身后的小家伙拧出来,“偷偷复制我的缩小版,还说不熟?”某宝挡在她的面前,眨巴着眼瞪着他,“妈妈说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 回望高君宇

    回望高君宇

    初春,北京。草未绿,风沙还在吹。在著名的协和医院,一个青年因患急性盲肠炎准备手术。手术前,他亲自签了字,还微笑着对陪着他的战友说:开肚怕什么,你也这样旧脑筋?第二天,术后的他感到精神还好,和友人、兄弟闲闲地谈起钟情的事业,当然,还有心爱的女友。就在这天夜里,这位青年的病情突然恶化,呼吸微弱,脉搏飘忽,指甲发青。
  • 无限番外

    无限番外

    这是一本没有主题的书,就像永生之前的我!
  • 三生缘之缘倾何时

    三生缘之缘倾何时

    看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本人对墨渊甚是喜欢,无奈他的结局着实让我不满意,本人在这特意为他良心定制属于他的爱情。本文女主可不得了,她的前世是少绾,在少绾灰飞烟灭之后,残存的一丝执念在这天地间散不去,投胎转世化身为青丘狐帝长子的独女——白落卿。她比夜华早出生三万年,因为某些原因,她的父亲对外界封锁了她的所有信息,因此,四海八荒就只知道青丘继白浅之后唯一的帝姬就只有白凤九,对她这个倾城绝貌的白落卿一无所知。在夜华醒来与白浅大婚时,乘机逃了出来,这个与生俱来灵力颇深却被遗落了的帝姬,在婚宴上遇到了四海八荒的墨渊战神。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爱的火花,看这一世的她又如何与墨渊陷入爱河……
  • 奇陆传说

    奇陆传说

    小药商本想赚点小钱儿、出个小名儿,没想到成就了一个传说。------逆天的主角?不存在的。论武功久居人后。智障的反派?不可能的。使诡计层出不穷。女主角投怀送抱?对不起,没帅到那个程度。送经验前赴后继?很抱歉,没强到那个地步。无需穿越,书中人生在奇陆;不用系统,小人物成就传说。
  • 都市至尊逍遥狂兵

    都市至尊逍遥狂兵

    【无敌文】他不是重生仙尊,也不是地狱死神,更别提文娱奶爸,他当了十年兵,成就兵王至尊,他练了十年功,跻身武力绝巅,他无所不有,他一无所有,他回到都市……
  • 萝莉行不行

    萝莉行不行

    萝莉会法术谁也挡不住!云芷这小丫头自从利用禁术到了另外的时空之后,居然来到了尚武不尚术的世界。她这种走路都会摔跤,只会用法术的萝莉,生存都面临威胁,怎么还能撑起一片天空啊!反正不是死就是活,本小姐还就不信了!欺负我的人都要死,让你们见识见识真正的术到底有多厉害!
  • 爱有归途

    爱有归途

    他,池家楠是个对爱情死心眼的男人,她,唐媛,是个脑袋缺根筋的女人。池家楠默默地守了六年,唐媛呆萌地迷糊了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