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1500000005

第5章 在泉城办武备学堂

段祺瑞再到济南,距他第一次已是整整十八年了,正好是他人生岁月的一半。十八年前,泉城对他冷冷清清,连那位族叔也只是满足他温饱而已;而十八年后的今天,段祺瑞却是以山东巡抚最重要的随官而开防这个古城的。防务、家居安顿好之后,他竟微服作了一次旧地重游,凭着记忆去寻觅那昔日的一番酸楚。泉城,流水依旧,垂杨袅袅,而那位当年逼他发奋的族叔,却早已离开了人世。段祺瑞望着长空,心情无不悲怆地想:“叔父大人,侄儿又来济南了。物是人非,岁月沧桑,侄儿总算可以挺胸告慰祖宗了。”

段祺瑞在小站的第三年,即戊戌,1898年,这年10月,新建陆军改名为武卫右军,由大学士、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节制,段祺瑞仍统炮队,总办随军学堂。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大大伤害了中国人的自尊。当年,广东举人康有为来京会试,联合来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朝廷,请求“迁都抗战,变法图强”。这就是近代史上所称的“公车上书”。第二年,康有为中了进士,授职工部主事,继续上书请求变法。朝廷和旧臣都不乐意变法,变法处处受阻,康有为只好跑到广州、上海,和他的弟子梁启超等人通过舆论宣传变法。法国强占了中国的胶州湾后,朝野大为震惊。康有为跑回北京,第五次上书要求变法。就在小站新建陆军改为武卫右军前不久,康有为又进行第六次上书,要求变法。迫于形势,光绪皇帝终于于1898年6月下了“明定国是”的诏书,变法开始。

变法诏书是光绪皇帝发的,但朝政却是握在慈禧太后手中,还得她说了算。慈禧一面答应变法,一边却让光绪皇帝开去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龢的各项职务,令他出京回籍。什么原因呢?因为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又是支持变法的。慈禧同时调来王文韶参与军机,派荣禄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山东要地,袁世凯是荣禄的心腹,袁世凯任了山东巡抚,段祺瑞才有山东之任。

段祺瑞在济南城跑足了,这才回到新设的山东武备学堂的公署。

袁世凯是来做山东巡抚的,段祺瑞是炮队统带随任,另加了一职山东武备学堂总办,成了济南城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刚刚三十过半的人,年轻有为,春风得意,正想舒开膀臂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不想家中遭到不幸。夫人吴氏一病不起,春日未尽,便丢下一双儿女撒手去了,时年只有三十三岁。段祺瑞带着十九岁的儿子和十二岁的女儿,过起了艰难的岁月。

天有不测的风云,人有旦夕的福祸。这是没有办法的。是福是祸,该来的必来,不该来的也别想。

段祺瑞家遭不幸的时候,袁世凯倒是猛然间动了兴奋之心——袁世凯来山东,不单单是想有一支军队,还想占有一片地盘。齐鲁盛地,河海通达,米粮煤炭都是高产之地。占有山东即占有东半中国。袁世凯萌生了野心,他要做山东王,他想要笼络人,段祺瑞自然便成了他第一关注人物。

段祺瑞家丧那一天,袁世凯亲来致祭。致祭一毕,坐在段的小客厅里,袁世凯说了话。“芝泉,夫人走了,是一件伤心的事。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你要节哀,要自己保重。”

段祺瑞忧伤地说:“儿女都还不成人,我又没有时间照顾他们,也不会照顾他们,好生生的一个家,岂不拆散了。”

“事情是不错的,人又有何办法呢?”袁世凯说,“路还是要一步不停地往前走的,总不能都随着亡人过去吧?你好好休养身体,待过些时日,心情平静了,我想我会找一个合适的人为你重新安一个家。”“心慌意乱,女儿儿子都在悲悲切切中,哪里还有那个心肠?”段祺瑞叹着气、摇着头。

“以后再说吧,不安家,无论怎么说都是不行的。”袁世凯十分正经地说,“芝泉呀,这事你就放心吧,我会为你操办的。”袁世凯走了。

段祺瑞把他的话当作一般安慰,心里热了一下也就放下了——他对吴氏有感情,吴氏刚走,他不忍心马上再娶。何况儿女们幼小的心灵正在苦痛,更不忍心给孩子增添苦痛。

段祺瑞放下此事了,袁世凯却没有放下,他一直左右盘算,前后思索——袁世凯经历的时代,仍然是中国积以成习的“家天下”,皇帝世袭,公侯荫子荫孙;就连争起地盘来,还得是“父子兵”才能团结一气。袁世凯习惯这些,熟悉这些,更有意效法这些。原先,小站练兵,他就想练成一支自己的亲兵,至少是让那些官儿除了所属关系还要加一层师生或者什么亲属关系。对于段祺瑞,他更是另眼看待。当初,他想让他们之间多一层师生关系。可惜,到小站来,段祺瑞大小也是个“老师”,师之中便很难再分长幼辈了。他想收段为义子或别的什么晚辈,可是,段祺瑞虽已看透,却从不就范。“我只比他小六岁,为什么要他做父字辈?”弄得袁世凯很有些不高兴,但也无良策。

现在,良机到了,袁世凯的灵机动了,他要给段续弦,要把自己的表侄女儿又是义女的嫁给他。

——这里,我们得说一点袁世凯的家事。

袁世凯有个姑母嫁给了江西抚巡、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芾张小浦了,张家却也轰轰烈烈地过了不少年。后来,原因种种,家败了,那张巡抚丢了官,不久也别了人世。张巡抚是陕西人,做官时比较清政,并没有积蓄多少家业,如今官一败,老家也不像个家了。呼呼闪闪的一个大家族,转眼间就只剩一个老祖母领着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孙女了。老人家无依靠,便来到京城投奔娘家侄儿袁世凯。袁氏姑母哭哭啼啼对侄儿说:“姑母家败了,归天天不收,归地地不留,只有你这个侄儿是亲人了,你不会看着姑母下火坑吧?”

袁世凯忙说:“姑母,千万不说别的话,您永远是袁家的人,侄儿养您的老。以后就是侄混塌架了,讨饭度日,要一碗也得给姑母半碗吃。您老人家放心吧。”

袁氏揉着泪,说:“我没有看错这个侄儿,这个侄儿跟姑亲。姑有靠山了,姑活下去!”

跟随姑母来的孙女叫佩蘅,长得不十分俊秀,人却聪明,性情又温柔。一进门,袁世凯便十分喜欢他。那时,大太太于夫人只生袁克定一个儿子,夫妇俩商量之后,便跟姑母说,要认佩蘅为义女,“亲上加亲,就显得更近了。”姑母满口答应。佩蘅给袁世凯夫妇磕了头,便改口“爸爸、妈妈”叫得十分亲热。袁世凯乐得眉开眼笑,说:“女儿,爸爸不会亏待你的,以后,你的终身大事也全由爸爸做主了,我会让你高高兴兴嫁出去的。”

现在,张佩蘅也是二十大几的人了。袁世凯想把她续给段祺瑞。这一天,袁世凯把段祺瑞请到巡抚客厅,泡上香茶,先问了些武备学堂的事情,又问了一阵子家中情况,然后说:“芝泉,咱们来山东日月不短了,事务越来越忙。我想,你是没有时间过问家中的事了。这样,我做主,最近把续弦的事办了吧。”

段祺瑞说:“办?怎么办?八字还少一撇,再说,我也还没有想过这事。”

“为啥不想?”袁世凯说,“这又不是什么丑事,大丈夫兴家立业,理所当然!有什么左思右想的?至于说人吗,我做主,保你称心如意。”“是谁家?”段祺瑞问。

“说起来,你也知道,或许人你也见过。”袁世凯说,“打听不需打听,会满意。”

“谁家?”段祺瑞又问。

“就是我家新认的义女,叫张佩蘅的。”袁世凯说,“是我姑母的孙女,跟随姑母来我家不少日子了。人很正派,又很脱洒。我想你是见过的。怎么样?”

段祺瑞略一沉思,便说:“是不是就是那个江西巡抚张芾张大人的孙女儿?”

袁世凯点头称是。“从小在爷爷任上也是受过极严家教的,人品是没说的。”

这位张家小姐,段祺瑞是见过的,也颇为同情她。生长在衙门中,也算是大家闺秀,不幸的是家败了,这如花似玉的女孩也跟着落迫流离,真够可怜的。想到这,他还曾经甚是赞扬袁世凯呢,张家虽然败了,袁大人并未冷眼相待,而是收留家中,妥为关照。这才是真正的至亲至友呢!想到这佩蘅小姐就要成为自己的内助了,心中确实激动,觉得能有这样名门出身的女子来做续弦,也是自己之福,何况又是自己顶头上司主婚。袁世凯想拉段祺瑞为肱股,段祺瑞何尝不想靠袁世凯为靠山!果然亲戚结成了,袁世凯便成了泰山,自己不是根基更牢了吗!不过,段祺瑞还是谦谨地说:“袁大人的盛情美意,祺瑞心领了。只是,我是个穷军人,身边还有儿子,果然事成了,岂不亏待和委屈了张家小姐。”

“不要说这样的话。”袁世凯说,“也算你们前世有缘,今世有幸。我再说一句,此事我做主了,议个吉日,我便把佩蘅送过来。”

段祺瑞不计较晚袁世凯一辈了,满口答应了这门亲事。从此,袁段二人除了多年袍泽关系之外,又多了一层亲戚关系——段祺瑞成了袁府的女婿,从此之后,就连袁克定,也一口一个“大姐夫”地冲着段祺瑞叫。

张佩蘅毕竟是受过严格家教和高尚情操影响的,加上自己品行又好,来到段祺瑞家中,遇事公平处理,持家井井有条,待人接物极其平易近人;对待宏业兄妹俩,亲生的一般,很快便取得人们的心悦诚服。

段祺瑞又有了一个完美、舒适的家,平静了心情,一心一意都投进带军和武备学堂上去了,很见成效。袁世凯对他更加信任。

段祺瑞重组家园这一年,袁世凯又高升了,署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而段祺瑞也跟着水涨船高,以知府补用统炮队及总办随营武备学堂。袁世凯看着“署”官是个空缺,便坐在山东不走,同时奏请留下段祺瑞。所以,他们仍然坐在济南,享受那片“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美景。不想就在此刻,济南城中突然出现一位对袁、对段都极关重要的人物——徐树铮。这个人与段祺瑞结合后,在军阀大混战的岁月起到了煽风点火、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1901年,冬。

万木凋枯,寒鸦哭号的济南,大明湖的三面荷花早已红消香断,一片凋零;千佛山的庙寺殿阁也钟鼓寂寂、烟火萧条了;唯有趵突泉的水仍然卷花喷浪,潺潺汩汩地流入千家万户。几阵萧瑟的西风,给那纵横阡陌的流溪增添了飘渺的云雾;已经穿上棉袍毡裤的市民,也显得精神萎靡。

这天上午,在山东巡抚衙门外不远的一个小巷头,一群闲散的市民围拢一团,聚精会神地看一个青年人写春联。大家一边看,一边不住地喝彩,以致塞堵了马路。

此刻,一队人马远远地走来,走在前边的士卒大声喊道:“让开,让开!总办大人到,总办大人到!”

人群急忙朝墙边靠去。但见枣红大马的脊背上坐着一位身材魁伟、气宇轩昂、非官非民的人物——他就是武备学堂总办段祺瑞。

人们让道的时候,段祺瑞竟然跳下马来,一手提着八团坎肩下的青缎子长袍,一手扬起频频向人们招手,同时,疾步来到写春联的青年人案边。只见那青年人不动声色,无拘无束自如挥毫。段祺瑞心中一愣:气概不凡!他仔细打量那青年人,约莫二十岁年纪,中等身材,白净面皮,眉目清秀,举止端庄,虽然衣单体寒,却也不失轩昂气宇;那落落大方的挥毫姿态,那墨迹行草间杂的秀丽中透出的苍劲磅礴,使段祺瑞既惊且喜,不由地叫道:“好字!好字啊!”

青年人抬头看看段祺瑞,只朝他微微一笑,恭敬欠身,便继续伏案疾书。

这位写春联的青年人就是徐树铮……

段祺瑞今天无事,是出来闲逛解闷的。见大街上出现这场面,陡然产生了好奇,驻足不走了,想看看年轻人字写得如何?

——徐树铮,又名又铮,江苏省萧县皇藏峪人,二十岁刚过。他十二岁便中了秀才,十六岁补廪生,地方上有“神童”之称。但是,事情非常意外,十七岁去南京考举,竟名落孙山了,从那之后,便再无功名进展。家里人以为是年轻,心神不定,便及早为他娶了妻,却也无用。功名不就,雄心不泯,徐树铮下定决心去闯世界。

徐树铮的内兄叫夏仲陶,正在济南山东武备学堂深造。徐树铮想通过这位内兄的关系,到济南来谋个发迹的途径。徐树铮是春天来到济南的,不想这位内兄既不愿帮忙、也帮不上忙——夏仲陶是一个学生,武备学堂的学生,性格内向,呆气颇足,二十三四岁的人便有些老气横秋。他为徐树铮安排一下生活,便明白地对他说:“又铮,济南谋事,诚属大难,就连武备学堂也不可便随就读。你想谋事,诚实说,我实在爱莫能助。”

听内兄这样说话,徐树铮也就打消了求助的念头,只好在济南混混再说。

徐树铮在济南闲住这一年,中国很乱:八国联军占了北京,中国老百姓也在纷纷起来造反。山东的义和团被袁世凯镇压下去之后,相对地说,地方形势平稳一些。凭着道听途说,凭着一知半解,徐树铮对袁世凯产生了好感,觉得此人是中国的栋梁之材,有意投奔他。于是,经过一番苦心思索,又用了几天心思,写了一篇《国事条陈》的文章,竟想从巡抚衙门直接递给袁世凯,企望袁世凯能够动心。由动心而器重,说不定会有一条宽阔之道。谁知“阎王”未见,先被小鬼窝了一下——他在巡抚衙门口一站,三句话未说完,就被衙门外的看门狗“咬”了出来。徐树铮很气恼。

可是,气恼有何用?人家是守门的,不守住门能行吗?

徐树铮气恼了半天,不知是太自信那份《国事条陈》的价值,还是自信自身的价值,他决定变个方式再闯一下。徐树铮在市面上买了一件官场上通用的封套,署上袁世凯的亲戚、候补道徐彦儒的大名,托武备学堂的公差将“条陈”送到巡抚衙门。

袁世凯批阅文件时,竟真的看到了这篇文章。袁世凯正在扩充势力,又一心经武发展,一见徐树铮满纸都是“武力平天下”的叙说,一下子来了兴奋——“好一份《国事条陈》,‘条’得有理,‘陈’得有节,高见,高见!”

袁世凯要立即召见徐树铮。

也是天不遂人愿。此刻正是袁世凯家有丧事,他要回原籍河南项城。他只把召见徐树铮的事委派一位叫朱仲琪的道员去做。

又是天不遂人愿。这位朱道员也是一位颇有才气的人,只是性格傲慢,目中无人。他和徐树铮见面之后,几句话便锋芒相撞,不欢而散。徐树铮投袁之途被堵死了。

徐树铮流落济南,坐吃山空,眼看着囊中空空,生活无依,只是等待家中寄来路费,方好回家。哪知路费迟迟无影,虽心急如焚,却也毫无办法。几天前,几位失意文友相聚,又谈起诗文。徐树铮一夜之间竟写了二十首七绝《济南秋海棠咏》,在朋友中一举夺魁,文友们凑些费用,供其生活。这哪里是长久之计,万般无奈,徐树铮才上街卖字。

徐树铮知道身边站着的是段祺瑞,便动了思索:“段祺瑞,大人物,又是袁世凯身边的红人。”自己暗下决心:“我何不在他面前显示一二,说不定会时来运转。”

想到这里,徐树铮精神来了,把笔蘸透,用尽解数,想把字写好,又想写出自己的心愿,让段祺瑞知道他并非凡夫俗子!但是,事太急了,段祺瑞就站在面前,虽说自己气挺壮,心里还是有点紧张的,临时抱佛脚,实在抱个不着。正是心情焦急之际,忽然想起了几天前同诗友们一起写的《济南秋海棠咏》诗,那是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徐树铮想一下子都录出来,让这位武备学堂的总办赏识赏识。可是不行,马路上相逢,没有那么多时间,说不定几行未竟段总办就溜走了。所以,只好拣出其中一首能够表明自己怀才不遇心情的,用功写出来。

徐树铮心定之后,紧握狼毫,唰唰写下:

依稀昔梦小娉婷,消受词人供养瓶;顽艳一痕难再惹,余花谁与问飘零?

写完,把笔放下,朝着段祺瑞拱手微笑。

段祺瑞虽然一心好武,在文墨上也是有些功夫的人。见字见诗,十分喜欢,一边绝口称赞,一边想:原来是一位落魄的才子!此刻,他猛然想起了自己只身闯济南的情形,陡然产生了同情和爱惜之情。这青年人想出人头地,正苦于无人‘问飘零’呢。好罢,我来探探他。

于是,笑嘻嘻地说:“年轻人,你这字写得已是十分难得了,这诗,更是一番情真意切。妙极!请问,这诗是借来玩味的,还是出自你的心意?”

徐树铮知道这字、诗起到敲门的作用了,便自谦而又落落大方地说:“闲来无事,偶尔戏作,现丑了。还请大人指点。”

“这么说,诗也是你写的了?好诗,好诗!”段祺瑞说,“听口音,年轻人不是山东人,因何流落济南街头?”

徐树铮这才报了家门,然后说:“济南访友不遇,待家中汇来路费即返。”

段祺瑞放下诗,朝他再打量,发现年轻人不仅气质不一般,身上却也寒碜,头戴破旧八角帽,身穿灰色夹长衫,寒风之中,有些战栗。便说:“我想请年轻人到我的武备学堂小叙片刻,不知年轻人乐意么?”

徐树铮早明白段祺瑞的身份,正怕攀之不上。听他这么一说,忙点头答应,匆匆收拾纸笔,跟着段祺瑞去了。

同类推荐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卫国英雄:冯子材(青少版)

    卫国英雄:冯子材(青少版)

    每次看中国地图,我都深为祖国的地大物博、山河壮美和历史悠久自豪。中华民族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充满了血与火的战斗、生与死的考验。面对侵略敢于战斗,面对强敌敢于亮剑,方显英雄本色。卫国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华民族不可侮,中国人民不可欺。
  • 化学家当律师

    化学家当律师

    这是一个特别的生日宴会,围坐在偌大圆桌边的人,除一位六十六岁的老人和他的夫人外,都是原本互不相识的人,有人的家竟然还远在河南省,而没有一个是寿星的亲属。通常的生日宴会,不管是过生日的人还是前来祝贺的人,都是喜形于色,兴高采烈,充满喜庆热烈的气氛。可是这场宴会上,在人们向老人敬酒祝贺的词语中,说的都是千恩万谢的话。而有的人,则由于过于激动而热泪涌流,给宴会带来些许别样的气氛。
  •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马克思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马克思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马克思从中学时代起,就立志将毕生献给全人类。他刻苦学习社会和自然的各门学问,成为一个思想深刻,学识渊博的人。大学毕业后他投身于革命活动,和恩格斯一起共同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并领导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极限速度

    极限速度

    跨越过人生一道道坎,我们就可以无愧于心中的梦想。那几年的青春,我们的激情四射,那些年跑酷,我们的热血澎湃。一次次极限的跨越,一次次突破的飞跃。无愧于青春,才能无愧于人生。让我们一起进入极限运动跑酷的世界。
  • 时光山海等你来

    时光山海等你来

    【本文已出版,出版名《时光山海等你来》,当当淘宝均有售】【推荐新书,《傅少心尖宠:娇妻,有点甜!》】身为一个见钱眼开的职业鉴情师,夏子檬非常愉快的接受了这份工作。她阅男无数,火眼金睛,更有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绝世闺蜜。所以这一千万,赚的简直太容易!但,事实证明。钱难赚,翔难吃,天上没有免费掉馅饼的好事。“给你一个亿,让别人知道我正常。”“易先生…这怎么证明?”“…这活我干不了,您还是另请高明去吧!”
  • 绝天剑圣

    绝天剑圣

    (日万更,热血玄幻)天不生我柳缠风,剑道万古长如夜!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作品。书中讲述了善良忠厚的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替朋友巴萨尼奥向冷酷无情的犹太商人夏洛克借高利贷,并以自己的商船作为抵押,夏洛克想乘机割取安东尼奥的肉便答应了。但安东尼奥的商船却出事了,夏洛克把安东尼奥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聪明的鲍西亚答应夏洛克可以割取安东尼奥身上的任意一块肉,只是若流下一滴血的话(合约上只写了一磅肉,却没有答应给夏洛克任何一滴血)就用他的性命和财产来抵换。最后安东尼奥获救,除了夏洛克之外,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 谁绑架了波斯猫

    谁绑架了波斯猫

    本书是由董恒波编著的《神秘的亡灵日记》,是神探小鹰校园幽默推理小说系列丛书之一。《神秘的亡灵日记》的故事内容如下:波斯猫丽丽是富婆王老太的心肝宝贝,一天,丽丽突然失踪了,同时,一封信从天而降:如果你不在三天内将40320元打到指定的账号上,丽丽就会被扔进江里。原来,丽丽是被人绑架了!谁是绑架者?为什么他要的钱数是40320元?不看完这本书,你是不会猜出答案的,快来挑战一下你的侦探智商指数有多高吧!
  • 出逃99次:邪王的吃货狂妃

    出逃99次:邪王的吃货狂妃

    想要穷睡到太阳红,想要富早起去织布。裴妙妙一朝穿越成了卤肉店的富二代,本以为能冠名堂皇的享尽天下各种肉的美味。哪知她居然有个未婚夫,还是个高大上的王爷。为了自由,为了吃肉,开始了漫长的逃婚生涯。直到第九十八次被逮住,她不耻下问。“为什么你每次都能抓到我?”某男笑如春风,气定神闲。“你包袱里的肉香味一条街都能闻到。”素手一拍额头,她恍然大惊。“真是成也肉也,败也肉也。”
  • 剑凡传奇

    剑凡传奇

    一个凡人武者,通过一步步的努力和争斗,走向修仙界的巅峰……
  • 棋祖

    棋祖

    一场火灾,把一个少年带到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万物皆蝼蚁,众生只能靠观想神灵来获得强大的力量。然而,少年观想的不是任何的神灵,而是穿越带来的棋子。且看这少年,如何以这小小棋子,成就赫赫威名!
  • 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

    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

    六扇门开展江湖严打活动,导致盗圣门业务陷入寒冬。为解决这一难题,门主西门吹灯决定派闭门弟子苏犹在潜入六扇门,卷入了一场惊天阴谋之中。
  • 遇妖

    遇妖

    小花出生的时候是只蔷花妖,然后很快变成了一只鬼。身为一只鬼,她一不害人,二不勾人。唯一的兴趣爱好就吸某人的血,吃某人做的饭,偷窥某人洗澡。后来有一天偷窥途中被某人拖进浴室,于是又加了一件爱好——与某人洗人鬼浴。众人眼里某人是这样的——离群索居,自视甚高,行为古怪,举止离奇,并且时常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可是在她心里,他却是这样的——腹内诡计无数,身怀世间奇术,最重要的是,他是她的夫君。离群索居的十年,其实是与一只女鬼结为夫妻。自视甚高的表象,在他五岁的时候为她翻开一页食谱时便已经不复存在。行为古怪的背后,无人知道他的背上趴着一只女鬼。举止离奇之余,其实每每都是在将到处乱飞的妻子牵回自己的怀里。每一次对着空气说话,她都躲在他的怀里咯咯发笑。曾经在一出生就遭到遗弃,而后却成为举国上下的大恩人,只因为他愿意娶一个死人为妻。场景一:家中有长辈为他张罗婚事,约在一家酒楼见面。“在下便是姜涉归。”“我五岁时,曾因为摘花而害了一条性命。”“我十五岁时,又害死过一条性命。”“姑娘不怕?”“姑娘莫急,在下还未告诉你,五岁时死的,是我那心爱的童养媳,十五岁死的是我更心爱的暖床丫鬟……对了……我今年就二十五了”“姑娘生得好模样,在下其实很喜欢。”“姑娘若执意要嫁,那便无需准备嫁妆了,只一副上好的棺木即可,陪葬之物,自由我王府所出。”“对了,姑娘稍等。还有一句,姑娘若嫁过来,便是在下的发妻,棺木可置双人棺,在下百年之后,涉归愿意与姑娘在地下做一对鬼夫妻。”“姑娘慢走,在下送送你吧。”“鬼夫妻?随口一说而已,小花,你莫信。双人棺?我给她埋个木头人进去总行了吧?”“好……刻得丑丑的,像……曲波?这也太狠了……”场景二:某女和蛇妖聊天,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肯去投胎吗?”蛇妖想也想直接回答:“放不下你家男人?”某女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错了···”蛇妖又想,“你家男人长得好看,你怕下去找不到比他好看的男鬼?”某女嗤笑出声,等了一会儿,终于,身旁一直在低头剥鱼刺的男子抬起头,露出险恶蛇妖的表情。“虽然我家夫君长得很好看,但是曲波,人蛇有别,你配不上他的。”蛇妖露出獠牙,想喷毒液,却被某女的夫君那凉凉的一眼生生的将毒液自己咽了回去。场景三:一日宫中大宴,诸家公子皆大显文采,独有他一个人连一句诗都做不出来。其父深觉羞耻,欲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