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1900000005

第5章 沙滩人语(4)

女儿继承了马氏家族忠厚善良、朴实谦退的家风。这是一件所向无敌的武器,可以帮助她赢得朋友和友谊,赢得帮助和支持。在这个世界上,做君子或小人,各有利弊,就看你如何选择。小人会一时得意,但会失去所有朋友,君子会一时失意,但会赢得更多朋友甚至是小人的敬重。以我几十年的观察,不仅好人愿意和好人做朋友,小人也愿意和好人做朋友,而不愿意和小人做朋友。正道而行,善以待人,可以暂时吃亏,可以吃小亏,但不会永远吃亏,不会吃大亏,而人吃亏往往在于不老实。凭女儿传承了马氏家风和我对社会的这点认识,我对她的未来不担心。

女儿用她清澈的眼睛看社会和人生,用她善良而单纯的心灵对待世界,也许不可能取得世俗所称道的成功,既不能大富,也不能大贵。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在她儿童般清澈的眼睛里,玻璃片可以像宝石一样映照太阳的七彩光辉,形态各异的石头子是比黄金更贵重的艺术品,微风从树梢穿过仿佛悦耳的歌唱,白云从蓝天飘过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世界上又有谁能比她更富有呢?处心积虑谋了一官半职,枕着贪来的钱睡觉,整夜提心吊胆不能入眠,这样的成功不去追求也罢。我们不必用自己的现在和愿望来塑造孩子,反正我没有底气说我的人生是成功的。回过头来看这半辈子,固然也得到了一些物质上的享受和虚荣心的满足,但也丢掉了不少率性与纯真,不时要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不是真心喜欢做的事。人真的需要这样做吗?我们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孩子变成我们现在这样子?我不愿意世界上多一个所谓成功人士,而少一双清澈无比的眼睛。

女儿有一双清澈的眼睛,是因为她涉世还不深,还没有真正面对世态炎凉、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争权夺利,对江湖风波、人心险恶还没有过真正体验,对历史上的翻云覆雨、血雨腥风缺乏深刻的了解,对社会政治的波诡云谲、残酷无情更缺乏认识。曾几何时,那些熟悉的清澈的眼睛,眼见得变成了混浊,真希望经历过所有人生历练,女儿的眼睛还像今天这样清澈。

我爱女儿清澈的眼睛,我愿女儿永远有一双清澈的眼睛。

(2011年8月)

忆中难忘说书人

我受启蒙教育的年代,是一个无书可读的年代,乡村里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听说书成为难得的艺术享受。

说书人的历史很久远了,有陆放翁诗句为证:“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在我的家乡鲁西南,也有类似的民间说唱艺术。这是一种一人伴奏、一人说唱的演出形式。当琴师(一般是盲人)拉过一段过门,说书人响木一拍,演出开始:“说的是说书不说书,上场先做诗。”如果演出的是三国戏,说书人会抑扬顿挫地念道:“汉家失天下,英雄争逐鹿。三国今何在,大江流千古。”如果说的是响马故事,他们会照例来一首类似的诗:“十步必有芳草香,古来英雄在草莽。两肋插刀真朋友,舍生取义为家邦。”这些说书艺人大都目不识丁,不知哪来的出口成章、舌灿莲花的功夫。

他们都是讲故事的天才。说到古代战争,战马嘶吼,金铁交鸣,刀如闪电,枪如蛟龙,大将军斩将搴旗,如入无人之境;说起英雄剑客,血溅五步,决死二人,一言九鼎,快意恩仇,锄强扶弱,义无反顾;说起爱情故事,花前月下,缠绵悱恻,千般磨难,万种风情,真正是九转回肠,催人泪下。不知不觉,星月稀疏,已是夜半时分。这时,说书人往往制造一个悬念,戛然而止,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撩拨得现场听众心里直痒痒,第二天傍晚扔下饭碗,就急着赶去听下文。

除了专业的说书人,村子里还有一些老人也是故事大王。他们能凭记忆把一部部话本绘声绘色地复述下来。夏天里,男人和孩子集中到打麦场上乘凉睡觉,蛙声虫鸣,星斗满天,听老人说古道今,动辄深夜,露水打湿了衣衫,却浑然不觉;冬天,这类义务演出移到了生产队的牛棚里。一屋人围坐在火堆旁,灯光昏黄,烟雾缭绕,人们忘却了生活的艰辛,沉浸在英雄美人的传奇故事里,鸡叫五更,还意犹未尽。这些老人,扁担横到地上不知道是一个“一”字,讲起故事来却用词古雅,书卷气十足。比如,说到读书人问路,他们这样形容:“手拿山水折扇,一身靴帽蓝衫,躬身施了一礼,动问老丈……”

儿时少年混沌,听说书只是听热闹。殊不知,那些说书人讲的故事包含着价值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听说书成为我的道德观、价值观养成教育的重要部分,影响了我的一生。

生活中与人争论时,别人言辞激烈一点,甚至遇到人身攻击,我都可以平静对待。但如果有人言辞不干不净,辱及先人,我会立刻血脉贲张,失去理智,或用更激烈的言辞回敬,或与他们划地绝交,割袍断义,从此不再往来。

从小学到中学,我学习一直很用功。天远地偏,孤陋寡闻,乡下孩子懂什么学好本领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道理,好好学习,拿回优秀的成绩单,母亲会高兴,学习成绩不佳,母亲的神情会很失望,这就是我好好学习的理由。转眼来到北京十几年,也算是半个北京人了,听到北京人漫不经心地说“我们家老头、老太太”,我就会无比反感。在我家乡,决不会有人用这样轻薄的口吻提到自己的父母。这种不自觉的反应,是因为听多了那些忠臣孝子的故事,容不得对长辈的丝毫不敬。

历史上那些大英雄,国家无事,则躬耕垄上,牛角挂书,教化乡里,因此“里有君子而鄙俗化”;国家有难,肉食者无谋,他们就投笔从戎,慷慨请缨,血溅沙场,义无反顾,于危难之际,见英雄本色。当君昏臣佞,虎狼当道,人民生计水深火热,他们挺身而出,冒死切谏不成,“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则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登高一呼,从者如云,挽狂澜于既倒。对英雄烈士,我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国家大事,自有当政者操心,一介草民,又何间焉?然而不行,论起国事每每动了真情,忧喜形之于颜色,而为智者笑。面对严重的腐败现象,明知人微言轻,却耿耿于怀,忧思忡忡,长夜难眠,中宵徘徊。

那些侠士剑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仗义疏财,古道热肠,粪土千金,一诺为重。《史记》记述,洛阳侠者剧孟母亲病逝,送葬者车辆上千乘,迤逦数里,可见名重一时,受人敬重。他们的狭义行径,无形中也影响了我。与朋友交,宁人负我,我不负人;不轻易允诺,一旦答应,一定帮忙到底;与人有约,绝对准时,从不迟到;有朋自远方来,借钱也要有酒有肉。按这些原则做人,十几年来读书工作换了不少地方,没有既富且贵的朋友,却从来不缺少贫贱之交、知心朋友。

读书日多,见识增长,我意识到当年说书人传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是,在我看来,按这些价值准则行事,虽然够不上一个共产主义者,起码可以使人成为一个知善恶、知廉耻、正直而有气节的好人。事实上,在一个社会中,出类拔萃的优秀分子总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尧舜禹三代之大治余未曾见也,文武周公之教化余未曾见也,如果多数人能成为一个好人,我以为离精神文明、大同世界就更近了一步。今天人们慨叹世风日下,除了雷锋式的圣人少了,是不是我们所说的好人也少了?由此观之,当年说书人对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有贡献的。

因为我是在外地工作的山东人,《大众日报》柳光敏先生命我就“齐鲁文化”这个大题目写一篇文章。我对这个题目没有研究,只好避重就轻,选了这样一个小题目,交差了事。

(写于1992年9月,摘要发表于《大众日报》,题目是重新拟定的)

东北人与山东人

在东北三省,我只是走马观花地转了一些地方。因此,对于东北的了解必然是很皮相的。既然是印象,就意味着可能不准确。所以,读者对我这篇《东北人与山东人》秋风过耳,姑妄听之可矣,不必较真。

血缘与差异

在山东半岛有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传说:许多年前,连续几个晚上,山东半岛上的人们都看见渤海湾那边有一片连天接地的金光。风水先生说,这是因为那边地下埋有太多的黄金白银、珍珠玛瑙。于是,无数山东人踏着海里那一块块礁石,一路跳过了渤海湾,来到东北。东北便成了又一个山东人聚居的地方。

传说是美丽的,事实则是凄惨的:成千上万的山东人背井离乡,携妇将雏闯关东,唯一的原因是山东地少人多、再遇上灾荒年,在山东老家实在活不下去了,去关外是为了讨一条活命。辽阔的东北大地敞开了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收养了这些苦命的山东人,使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今天的东北人,上溯几代,多是山东移民。

由于东北人与山东人有这种历史的、血缘的联系,便不可避免地有许多相同之处,并互相认同,彼此视为老乡。

东北人与山东人同样的心地善良,见不得以强凌弱,路见不平,则拔刀相助。在东北与山东两地,绝少看见大街上男人殴打女人。有谁犯了这个忌讳,必受众人蔑视与围攻。在东北和山东,我听到过同样的故事:某小城大街上,有一个男人在打一个女人,众人劝男人住手,男人不听。几个小伙子一拥而上,三拳两脚将此人打翻在地。这时挨打的女人大声喊:“别打了,他是我的男人!”

东北人与山东人一样性如烈火,话不投机,便老拳相向。尤其是你骂了他的爹娘祖宗,他必然与你拼命。在北京大街上,看到两个人唾沫四溅,祖宗八代骂个没完,东北人与山东人会比当事人还着急,手心直发痒。因为按他们的性格,早该拳脚相见了。

东北人与山东人还有许多共同点:不贪便宜、不算小账,呼朋唤友,钱袋不分你我;快意恩仇,为朋友两肋插刀,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喜交友、守信用,把面子看得比命还重要。有朋有客远方来,即使家里揭不开锅,借钱借粮也必须有酒有肉;心无芥蒂,快人快语,毁誉均在人前,有时让人高兴,有时则让人下不来台;大块割肉,大碗吃酒,一次买半两点心的人,为他们所不齿,不会被引为朋友。如此等等。

然而,由于生存环境不同,物换星移,久而久之,东北人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山东人区别开来。

我观察,东北人比山东人能言善辩,幽默风趣。这大概与他们生活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同有关。山东是孔孟故里,传统文化发源地。传统文化固然滋养了山东人,也给他们戴上了无形的精神枷锁。“非礼毋视,非礼毋听,非礼毋言”,言语举止稍有不合古训,千夫所指,里巷讥诮,久而久之,沉默是金,山东人没有办法口齿伶俐,幽默风趣。再加上齐鲁人口稠密,天灾频仍,人祸相继,生活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哪来的性情幽默,口吐莲花?

山东人出了关,面对着地远天高,群山苍茫,举目四顾,惟天惟地,礼或非礼,有谁介意?“孔子西行不到秦”,关外胡夷久居之地,化外之民,不受中国皇帝节制,也不受儒教的熏染。久居关东的山东人与五胡杂处,攀亲结缘,互市互易,自然染上了狂放不羁之气。这些闯关东的汉子,舍弃祖宗基业,到蛮荒之地讨生路,是中国的“牛仔”,本就比一般的山东人多一点“自由主义”。关外的自然环境,使这种自由精神得到了张扬、膨胀,心灵愈加解放。再加上东北地广人稀,土地肥美,“插上一根车杠,就可以长出一辆马车来”(契诃夫语),生活要比在山东好得多。以前在山东衣食无着,儿啼饥而妻号寒,七尺男儿未免羞惭于内,木讷于外。现在靠力气,可以养活老小,增强了自信心,实现了个人价值,而幽默风趣绝对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表现。

优点有时就是缺点。与山东人相比,我觉得东北人有点说得多,做得少,喜欢张扬。君不见,近几年来东北放了不少改革“卫星”,出了不少改革经验,改革步子实际上并不大,因而影响了经济发展。山东人出的经验少,改革步子则快于东北,因而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居于前列。再比如,东北人大争“中心”、“核心”,山东人则从实际出发,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解决了这个矛盾。

现在的东北人思想上框框比山东人多,说得直白点,观念不够解放。这当然有其历史渊源。东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大中型企业多,因而经济的计划程度较高。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思想难免受束缚,要突破计划经济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值得高兴的是,东北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把转变观念提到了重要位置。我深信,一旦思想冲破了牢笼,“东北虎”势必重振雄风,傲视天下。

东北的“大”

东北给我最强烈的印象是一个“大”字。

东北人身材高大,一个个虎背熊腰。一个人大马金刀地竖在那里,就是一座小山。这大概是东北地广人稀,天高地阔,人可以伸开胳膊腿尽情疯长的缘故。

东北的地面大。或群山奔涌,如万马联翩;或平原千里,甩手无边。人到了这里,再也没有局促感,顿觉神清气爽,羽化登仙。

东北的工厂规模大,产品个头大。一重、一汽、鞍钢、大庆,资产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真是大工业,大气魄,大手笔;大型机床、大型电机、远洋巨轮、铁路机车、矿山机器,这些产品都是几十吨、几百吨甚至几万吨的庞然大物。这个“大”字让东北人自豪,然而也让东北人头疼。

同类推荐
  • 我们的国家公园

    我们的国家公园

    纪念版《我们的国家公园》是迄今为止最经典的中文版本。记录了全美最经典的国家公园。对今天疲惫不堪地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来说,这是一部至高无上的指南,所有去过美国国家公园的人们,以及有一天将要去那里旅行的人们,都会被缪尔的描述迷住。让我们与约翰·缪尔一起聆听瀑布、小鸟和微风的歌唱,读懂岩石,学习洪水、风暴和雪崩的语言,与冰川和野外的公园熟识,尽可能地去靠近世界的心灵。
  • 胡适散文

    胡适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本书吸取了当今文学制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卓有成效地将其运用到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研究会”的考察中,分别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社团组织制度”、“文学研究会的职业作家创作制度”、 “文学研究会的编辑体制与传播制度”、 “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论争与批评制度”等几方面对“文学研究会”的制度体系进行了探讨,为文学社团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些为传统文本研究、作家研究、审美研究所忽视的材料,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拓宽与加深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具有启示意义。
  • 北平抗战纪实

    北平抗战纪实

    在中华民族辉煌的抗战史上,“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淞沪会战”“长沙会战”都被浓墨重彩地描绘过,而我们的古都北平呢?当日寇的炮火轰开我们国门的时候,当日军在北平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北平怎样了?北平人民怎样了?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个日子。作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的作家,当我环顾四周时,发现我就读的北京市西苑小学就是日寇西苑集中营旧址,我当新兵蛋子时住过的房山军营周围就有很多日寇制造的惨案遗址,我工作过多年的黑山扈解放军309医院就是当年“国民抗日军”用机枪击落日军飞机的抗战旧址。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教学名家谈成长

    教学名家谈成长

    教学名家之所以成功,关键因素不在于工作条件的优劣,不在于环境质量的好坏,也不于其教学经验的多少,工作资历的长短,做事能力的大小,而在于智慧的追求、修炼、丰富与成熟。拥有了思想智慧、人生智慧、教学智慧,教师就可以神清气爽、底蕴深厚地与学生一道,共同走向自我求知、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康庄大道。
  • 柳河县乡土志

    柳河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真十书黄庭外景玉经注卷

    修真十书黄庭外景玉经注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公是猎户

    相公是猎户

    为了一头猪的聘礼,方琳的继母要把她嫁给一个无赖,被逼无奈之下,她只好找了个人把自己娶回家。她的相公是猎户,会打猎来会煮饭,还会闷不吭声买朵花给媳妇戴。
  • 天命之凛冬将至

    天命之凛冬将至

    请问,带着漫威冬兵血清穿越,有金手指天命系统,匹配到了法师模板,我该怎么加点?在线等,急!答:力量、耐力先点满,再点灵敏,智力精神力加一点就够了。近战武器专精、远程武器专精、暴击、破甲、一击必杀、盾牌格挡点满,法术点一个闪光术。法师手册第一页,当你没魔的时候,用手上的魔杖去敲碎敌人的脑壳!当你有魔的时候,用闪光术闪一下……然后去敲碎敌人的脑壳!凸(艹皿艹),这是什么鬼法师,我的理想,是当一个讲冷笑话的冰法啊!
  • 听说鬼不好吃

    听说鬼不好吃

    我变了,你们都没变。我的孤独,是为了我的未来而付出的报酬。其实这一切,只不过是时间道上一个微不足道的褶皱罢了。
  • 皇上:饶了臣妾吧!

    皇上:饶了臣妾吧!

    大婚之夜,新娘变成了旁观者,看着新郎和丫鬟洞房,就因为新娘是丑女吗?别人牙被打掉了和着血,吞进肚子里,风妃偏不,牙掉了我偏偏和着血吐出来!谁敢咬皇上的屁股?风妃就敢!厉害吧!
  • 万无一失

    万无一失

    那是她雇来替她做那一切的人吗?是他……或者不是他?从他走进餐馆的那一刻起,她就满心疑虑。也许她应该等等。也许她应该改雇他人。可是现在太晚了,现在,她丈夫已经不是她的首要问题了。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才能解决问题。《万无一失》是一部精彩的犯罪悬疑短篇小说,篇幅虽短,但它的魅力丝毫不减。
  • 天君套路深:爷要回农村

    天君套路深:爷要回农村

    本文古言+现言,女扮男装,1V1,甜宠文。墨熙染一朝穿越成婴孩,辛苦奋斗二十年,终于熬成人人敬仰的战神王爷。一道坑爹圣旨让她成了笑柄。他,世人眼中的天君,高不可攀。在她眼里,他腹黑,傲娇,无耻,不要脸。她追他,他傲娇不接受。她放弃,他却像狗皮膏药日夜缠着她。她为躲避“饿狼”逃之夭夭,他却算计她进入学院。一路打脸、虐渣,外加无下限秀恩爱。
  • 魔神转生

    魔神转生

    穿越后豪门收养,历经磨难,挑神尊,战魔尊,成为一代神话时,受到了至亲的背叛而魂飞魄散。忍辱了万年,转世重生的他,为了一雪前耻,他打开通往异界的大门,引来无数的神魔,自己又卷入了一场迷中,待真像大白于天下时,最终才知道自己的死竟然是自己计划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