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1200000008

第8章 杨黎在北京:答马策问(4)

杨:你也可以这样理解,但说到底,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我强调小说和诗歌一样,没什么区别——比如我们现在写诗,有人用口水诗来指责,为什么?因为我们写作剔除了很多东西,很多人认为,他的那种写作想象力是丰富的,比喻很有光彩,修辞手法用得很好,我看了就烦,我更喜欢老老实实地告诉我,他在抽烟,他在吃饭,而不是怎么抽着烟,烟雾飘出来形成了什么,像什么,它就是这种面对文体本身的差异,这种差异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理解的差异,难道不能把语言还原到最简单的程度吗?光彩夺目的文笔我不是没有,那样傻干吗呢?一定要还原到最基础的句子结构里面去。

马:强调记录性是不是也成了现代叙事的某种特点?比如在第六代电影导演张元、贾樟柯的语言里,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记录性。

杨:对这些人的东西我不太熟悉,但据说贾樟柯的东西文学性很强,有文学性就是非记录性嘛。有感动中国的地方,怎么会有记录性呢?

马:如果有人说,杨黎代表了中国新小说写作方向,或者把杨黎称之为中国的罗伯-格里耶,你感觉如何?

杨:我感觉难受。认为这个不准确嘛,肯定不准确,但如果有人要这么说,我难道能封住他的嘴巴吗?但我知道,它完全不准确。

马:至少你是很喜欢罗伯-格里耶的。

杨:我肯定喜欢罗伯-格里耶,他就像我初恋的情人一样,但现在不是我的老婆。我多次强调了这一点,我是怎么遭遇罗伯-格里耶的。我强调阅读的缘分,而恰好罗伯-格里耶和我有这个缘分,这是其一。其二,我个人喜欢他是有原因的,说一句让大家满足的话,也有他影响我的地方。

马:罗伯-格里耶属于那种纯客观的记录,或者用你的话说叫作“流水账”的写法?

杨:他那个写法就不叫流水账了,所以他还差了一点。他是纯客观的写作,但不是流水账,他是另一种文学化的写作,我们是读翻译本,法文到底怎么回事,我不知道。图森也是从翻译本上看的,但他的写作有近似流水账的感觉。

马:图森的《照相机》《浴室》什么的我也看过,很喜欢,他被称为极少主义,好像代表了当下法国新小说的最新势力。

杨:对啊。只有他有点像流水账,但真正像流水账的写作,可能也就是从我们这一批开始的作家,会达到一种高度……

马:图森也跟你说的这一代作家一般年纪吧。

杨:是的。年龄是的。

马:那你说的一种高度……

杨:那就是为写而写吧,而不是为了传达某种信息,比如我写这句话,或者刻画这个人物——马策用左手在抽烟,或者我看见马策用右手在抽烟,我认为这样写是应该的,而不是要对读者刻画马策此刻在抽烟的心理,他有什么心理呢?以及传达马策抽烟的意义,他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他没有,你认为他有,那是你的事。我就这样写,多舒服啊。风一吹树就动了,这一动很多人就想入非非了,是不是太主观了?这是一种移情。我所以喜欢阿兰·罗伯-格里耶这个人,我从他的理论上得到一个体会,就是反人道主义眼光、角度。山睡了,你用睡觉来形容山,说明你太人道主义化了,太以人为中心了嘛。山就是山嘛,它怎么睡了呢?最早,格里耶给了我这些。

马:应该说,你的诗歌大家耳熟能详,已有公论,你认为你的小说相对于你的诗歌,在中国文学格局中可能处于什么位置?

杨:我希望是并重,我自认为事实也是并重。但它能不能并重呢?因为你这是个外部性问题,所以需要在外部解决,从写作本身来讲,我认为我的小说跟我的诗歌一样好。

【向毛主席保证】

马:来北京这么久,也写了这么多,出版的情况怎么样了?

杨:具体的出版还在努力中。只有《小杨与马丽》出了,但它跟北京写作也没什么关系。《灿烂》本来去年底应该出,结果拖到了今年,六七月吧。

马:当时“灿烂”采访的时候还拍了DV吧。

杨:我手上有很多带子,其实是很值钱的,现在也全部交给万夏了,因为书是由他出的。

马:书和带子涉及中国诗歌激情年代的一些秘密,的确很值钱,这些版权都归万夏了吗?

杨:书的版权归他,带子版权我和他共有,由他处理。然后就是长篇小说《向毛主席保证》,正在努力中,可能最近会有消息。

马:《打炮》(小说)呢?

杨:这个我觉得没办法,怎么出呢?谁出呢?想看的人倒好办,网上到处都是。

马:《早课》呢?

杨:《早课》继续写,明年出嘛。诗我自己出,可能这几天就印完《打炮:杨黎诗集》。但是这次回北京后,没心情写诗。

马:《向毛主席保证》写的是什么?听上去很有趣,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杨:在我们少年时代,向毛主席保证是一句经常说到的口头禅,它相当于赌咒、发誓,而且是很大的赌咒发誓,我这么说,肯定不骗你,向毛主席保证,我是怎么想的、做的等等。小说写的就是1975年到1976年的事,我十三四岁吧。那时候,我们都说这样的话,所以它很自然就成了我小说的名字。

马:实际上就是写了那个年代的真实,或者隐喻真实,因为保证啊,发誓啊,都涉及我们说了真话、做了真事,在那个年代、在毛主席面前,我们是不能也不会说假话的,或者正好相反——即使说了假话,也要找个最大的招牌来掩盖?总之,我们想很“真实”。是这样吗?

杨:真实吗?真实的含义是什么呢?

马:个人经验的真实。当然我还没读过。

杨:它和我的个人经验没有直接关系,我是以第一人称写的,主人公甚至没有名字,他就叫“我”,但它不是自传,也不是自传体。它是一种“我”和其他人的语言的关系。人们看起来,觉得它像真的。它确实是真的,可是和我没有关系。我在最后一章,反而跳出来消解了可能造成的自传体意思。我说,实际上在我(作家)的1975年和1976年,没有这么回事。“我”的生命中不是有小玉、丁小燕和五姐这三个人物吗?但她们不是我的,仅仅是“我”的,这些只是我杨黎的幻想,一个少年在成长为男人时的性幻想。

马:主要写性幻想?

杨:哪里啊。写了一个院子,写了“我”和小玉这几个人,写了1975年和1976年,你甚至可以说写了“我们那一转”,一些其他的事,还有那个年代闹地震等事情。内容挺烦琐的,但是弥漫着浓浓的性苦闷。

马:苦难年代的……

杨:好像是这样。但是,“我”和我无所谓苦难。我以为它就是中国应该出现的一个年代,经历过它的人也就经历过了,没有经历的就永远都不会再经历。如果要说我写了什么,我就是记录了发生在1975年、1976年成都某个革命大院的事。

马:它跟一个苦难或严酷的时代背景没有关系吗?

杨:它苦难吗?我再说一下,至少我在那个时候没有苦难,我才十三四岁的人,如果有苦,那就是早晨不想起床的苦,难就是面对小玉的大奶奶而又摸不到的难。我不是以今天的眼光反过去看那段历史的苦难和辉煌,在我们置身那个年代的时候,我没这种感觉。在这件事上,我首先反对的是自我感动。比如一个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的人,他也经历过1975年、1976年,他写出来的东西就有苦难感,因为他本身就是大人了,他知道思考那个时代,可我们是小孩啊,我们不知道思考,对不对?

马:实际上你这样谈,就是我理解的真实。你刚才谈的第一人称“我”的写法是技术问题,而我赞同你强调的十三四岁少年的个人经验的真实,它跟一段特殊的灾难的历史时期形成反差,就是你说的没有苦难。就像去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他的《没有命运》以奥斯维辛为题材,在所有关于大屠杀内容的作品中,只有他把集中营生活描绘成一种也有快乐和幸福的正常生活,这样就区别于《苏菲的抉择》《辛德勒的名单》等的真实,成为人类另一种经验价值。刚好《没有命运》的主人公也是十四五岁。凯尔泰斯认为,命运是个人自由的对立面,没有命运就是获得自由。所以我猜想,你的《向毛主席保证》的真实,是否也隐含了自由和快乐。

杨:你谈的是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我又不是为诺贝尔奖写作。没错,你说得也对,他也有他的道理。而我的主人公在那个时代,他就那样生活着。我的小说也呈现了那个时代的某些东西,从成立革命大院到反击右倾翻案风,到毛主席逝世,到民兵联防等等,这些事都记录在里面,我是记录嘛。我今天为这个小说写的广告里面,也谈到小说有一种魅力,就在于它的误读和歧义。我肯定不主张这些,但人们阅读或许会因为这些而喜欢,那和我没有关系。就像一棵树在那里,它不是为了一个女人靠在上面,但是有女人就爱靠在上面,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我写的那些事,你说命运啊,你再用更概括的语言总结它嘛,它表现了苦难年代的快乐等等,那都是评论家的事、读者的事,对我个人来说,从我开始写的时候,我的笔就跟着语言自己在走,我尽量想的是,仅仅是写作进程能够呈现我对语言的态度。

马:我不是总结,你也别挖苦我嘛,我连作品都还没读,有机会我再来“总结”嘛。

同类推荐
  • 我崇拜我的草根爹妈

    我崇拜我的草根爹妈

    这是一部散文随笔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纪念文章8篇,分别为《苦海蓝天》《家中爹是大将妈是帅》《舔犊情深》《不一般的育子方法》《爹妈重男不轻女》《爹妈在周边乡亲中的名声好得不得了》《爹妈两情相悦生死相依》《爹妈坦然面对生命终结》。
  •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梁晓声自选集

    梁晓声自选集

    梁晓声的创作风格是现实主义的英雄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平民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寓言化风格。他的文字兼具作家、学者、思想者等多个维度,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与推崇。本书精选和节选了梁晓声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雪城》,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母亲》、《老师》、《黑纽扣》、《白发卡》、《红磨坊》,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鹿心血》、《鸽哨》,以及散文《龙!龙、龙》、《复旦与我》等篇章,全面反映了梁晓声的创作成就。
  • 股票作手回忆录

    股票作手回忆录

    近期中国股市巨幅震荡,关于股市的各种传言也层出不穷。我们身处时代的巨变中,难免茫然困惑,难辨方向。也许时过境迁,再看这次疯狂的股市巨震,一切都会清晰明了。而在当下,看看杰西·利弗莫尔的故事,更有助于我们认清股市和自己。杰西·利弗莫尔,被称为“百年美股第一人”, 唯一一个影响了三代股神的股票大师,100年股票历史上最叱咤风云的散户。股市从来成王败寇,而利弗莫尔14岁以5美元入市,一生四起四落,在1929年,一个月净赚1亿美元(当年全美国的税收总额为42亿美元),成为股市中的王者。但是多次破产,又多次凤凰涅槃般重生的利弗莫尔却于63岁那一年自杀身亡。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wkkk.net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热门推荐
  • 佛说菩萨内戒经

    佛说菩萨内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本书介绍了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春节的饮食与保健;元宵节的活动与饮食;清明节的习俗与疾病;端午节的医疗保健;中秋节饮食重时令等。
  • 《温暖的弦》作者虐恋合集(共4册)

    《温暖的弦》作者虐恋合集(共4册)

    感动读者十年的商战虐心爱恋,言情小说入门必读的浪漫经典。愿所有等待终不被辜负。年少时稚嫩却深刻的爱情,没有因残忍的分手消亡,却让两个人在各自天涯的十年里,将那个禁忌的名字,养成了一道伤。即使身边已有另一个人的陪伴,仍无法平息内心深处的思念。谁比谁更熬不住相思?是终于归来的温暖,还是用了十年时间布阵设局,诱她归来的占南弦?男女之间的爱情,直似一场战争。不见硝烟弥漫,只需一记眼神、一抹微笑、一个亲吻、一句告白,便杀得她丢盔弃甲,举手投降。
  • 商战韬略与孙子兵法

    商战韬略与孙子兵法

    本书从企业用人,经济情报,商势,商战,变通,企业合作,商场竞争,企业形象,顾客攻心,团体精神,决策,商机,策划等方面入手,以现代商战的实际案例为基础,结合《孙子兵法》的精华理论,揭示了《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韬略之间的奥妙所在。
  • 特工太子妃:忽悠一个江山玩

    特工太子妃:忽悠一个江山玩

    初遇那晚,我与他携手同醉。我指着夜空说:唐楚,我来数星星。你智商差点儿,就数月亮吧!抱着一颗琼瑶的心来对待穿越新生,结果还是金庸了。好吧,既然摆脱不了打杀的命运,那就让我来助你开疆拓土,忽悠一整片江山!咱轻轻的来再轻轻的走,挥一挥衣袖,不留一个活口!
  • 老玉戒指

    老玉戒指

    危天亮眼睛瞪着天花板,半张着方方的鳄鱼嘴,听林慧瑛念剧本。医生规定,每次不得超过二十分钟。但每次林慧瑛要合上剧本,危天亮摊在被窝上的手都会激烈地乱动。林慧瑛不得不再念一段。好多天后,剧本念完,危天亮闭上眼睛,静静地小睡了一会儿。醒了,示意林慧瑛把剧本凑近他,他一点一点地把手指移到编剧名单三个名字中排在第一位的他的名字上,弓起一个指头,想划拉却控制不了。林慧瑛猛然醒悟,赶紧从包里摸出笔,把“危天亮”三个字划掉,只留下陈志和导演的名字。之前危天亮再三说过,《老玉戒指》只要能开拍播出就行了,他决不署名,他不想让人觉得是儿子给老爸老妈树碑立传。另外,如果有稿费,不管多少,都捐给沁沁那儿的学校。《老玉戒指》的开拍和播出都很顺利。编剧只署了加黑框的危天亮的名字。
  • 修仙之召唤三界

    修仙之召唤三界

    宅男洛方无辜穿越,竟成了修仙界门派的掌教,面对凋零的门派,还好他有万能的召唤系统,没有弟子?哪吒、雷震子、孙悟空、六耳猕猴、赤尻马猴、二郎神、猪八戒、黑熊精、灵感大王要有尽有。没有谋士?姜尚、孔明、刘伯温还不是手到擒来。没有圣人?老子、东皇太一、西王母、鬼谷子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得不到的。且看宅男如何成立三国军团、封神军团、大汉军团。从此异域封神,笑傲仙界。
  • 两仪之间的医者

    两仪之间的医者

    当世界的意志需求于某物或某事出现时,就会呼求一人降临于世,他为了改变世界而来,却似乎始终为了不被世界改变而努力,这是一个病态的世界,或者说病态本身催生了这个世界的正常运转,究竟是病人在需求拯救,还是医生在追寻拯救。欢迎倾听这里的故事,欢迎来到,两仪之间。
  • 雍正皇帝:雕弓天狼

    雍正皇帝:雕弓天狼

    帝王行止、宫闱秘闻素来为读者关心,本书描写鲜为人知的清廷生活,却又不拘囿于那小小的紫禁城。阿哥党争,杀机隐隐,龙庭易主,雍正险胜。改诏说,弑父说,继位说?一段历史,几多疑云,扑朔迷离,令人难解难分。作者用史笔著文,用文笔立史,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无不尽收笔底。上至典章制度、宫廷建筑、饮食服饰、礼仪乐律,娓娓道来,书卷气浓;下至勾栏瓦舍、寺庙堂肆、市井乡野、客旅古渡,徐徐展开,风情万种。阿哥逐鹿,明争暗斗,字字权谋机诈;女伶歌伎,绕梁余音,句句回肠荡气。其情节铺设,天矫跌宕,人物塑造,浓淡相宜,谋篇均别出心裁;以思想为经,艺术为纬,鸟瞰历史,探究人生,非大家而不可为。
  • 圣武时代

    圣武时代

    阴影降临,整个世界如同被扎了十二个洞眼的皮球,绽放出十二个彩色的漏斗,以这十二个漏斗为中心,无数的凶兽如同潮水般涌入地球,无穷无尽,给地球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灾难来临的同时,也造就出了许多英雄人物,而原本只是宅在家中玩游戏的风虎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