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武宁县的坊间传说,讲述和演绎了东晋时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陶渊明到古西安县(即今武宁县)搜神探奇,从而发现桃花源、写出《桃花源记》的历险经历和故事,表现了陶渊明坚守理想、追寻大梦的高尚品行,表达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追求幸福生活和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
本书与陶渊明搜神同步,带着人们走进古西安县秀美的山水景观、妙趣的乡土风情中,走过神奇的民间传说的长廊。同时,全书又以前后往返跳跃式的穿插,从不同侧面曲折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上下数千年的历史;以窥斑见豹式的手法,展示了博大精深、优秀灿烂的中国文化。这些,会使读它的人的内在气质得到升华。
本书作者抱月山,本名熊炬芳,是一个不懂棋牌却好嗜书的人,常常一书在手,呆坐半天。读来读去,一日,突发奇想,竟要为浩瀚的书海加一滴水,说作为对辛苦的书报编写者们的感恩回报。
说干就干。不知天高地厚的他,托福县内文学界的老师指教和帮助,从最初构思起,历经五年,反复八稿,竟让他完成了这本小书。
在第二稿弄好时,作者和文友们一看,这算是本什么书呢?是什么体裁呀?说是小说,却不够“纯”,像故事;说是故事,可没有“悬念”,像散文;说是散文,又没做到“情景交融”,像……思来想去,没得办法,作者只好按它的原生的“坊间”命名为“坊间文学”。——不管通不通,就这么定吧。
何谓“坊间文学”?笔者也给它下了个定义。所谓“坊间文学”,即以坊间说闻或以民间传说与故事为基材,从主题到构架,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新创演绎,以小说、故事、散文、诗歌等多种形式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其内容和语言都力求雅俗共赏。像本书,作者就运用了小说、故事、散文、诗歌、影剧、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写作,讲述一个故事,表达自己的思想。
坊间文学,源于坊间,它的大多数读者也在坊间。作者是坊间的一分子,又广访坊间人士的意见,深知坊间读者的要求:他们的工作紧张而劳累,工作之余,身心都想放松一下,因此,他们(特别是年龄较大者)阅读的文学作品,要求情节不宜有大悲愤、大刺激,而又富有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作品还要求有助于他们接受继续教育(他们还有梦想),应兼备一些知识性与资料性,但在阅读时又不需要花太多的力气和较多的思考;他们尤其要求文学作品内容要健康、氛围要亮朗,以帮助他们培养和保持正确先进的人生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从第三稿起,作者就有意识地按这三大要求进行创作,结构成篇。
他们还要求文学作品有助于他们养生,他们虽然在拼命地工作,但也想身心健康、快乐长寿。
时代在召唤养生文学。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注重养生;尤其是,越来越多有文化、高素质的人步入老年,他们在养闲、养老之时,很需要有轻松、愉悦、高雅的文学阅读,有思想、知识和快乐的营养,以增康寿,以作陪伴到永年。
养生的根本在于养心,养心的根本在于读书。读什么书?有助养生的文学之书。
坊间文学责无旁贷,要担当起这个重任。
坊间文学源自坊间,也面向坊间,有人说坊间文学要“俗”。要求“俗”是对的,能做到雅俗共赏真不容易。但作者认为,求“俗”得有底线,不能迎合低级趣味,失之高尚。
既然是文学,就得高尚。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鲁迅先生也说过,文学,是引导国民向上的火光。
文学要表现高尚,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有着优良传统的,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
《国风》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风”乃风土之曲,即民间歌谣。《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劳作与生活,“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他们哀叹过自己的悲苦生活,但人格并不低下,志趣并不猥秽。
如《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邦。乐邦乐邦,谁之永号?
诗中把剥削者比作“贪而畏人”的大老鼠,表达了人民对他们的蔑视和仇恨;诗中又说到人们由于不堪忍受沉重的剥削而想到逃亡,去寻找“乐土”,可见劳动者身心所受到的苦痛之深重。
然而,尽管如此痛愤,如此难以忍受,而当强敌压境、外族入侵时,这些深受苦难的人民又迸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昂扬的抗敌斗志,如《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里表现的爱国主义情感,不但十分强烈,而且十分深刻:虽然统治者凶残地剥削和压迫我们,我们对他们充满了仇恨,但是,一当外敌入侵,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我们仍能奋起抗敌。我们没有足够的军衣,我们就共一战袍,修理好兵器和盔甲,同仇敌忾,奔赴战场,与入侵之敌决一死战!——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操是多么的高尚啊!
即使描写和歌唱爱情的诗篇,也表现出纯洁和高尚的品质,如《国风》开篇《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位诗人所熟悉的在河滩边采摘荇菜的女子,不但仪容美好——窈窕,而且温和善良——淑女。当然,“我”也人格高尚——君子。看,这首诗不但画面美,而且情趣高雅、不庸俗。
《国风》所表现的是高尚的,即使《诗经》的非精华部分——作为宫廷乐曲的“雅”和作为宗庙祭祀舞曲的“颂”,其所表现的和所追求的情趣也是高雅的,并且极力推向崇高。
如《周颂·清庙》:
於穆清庙,
(译诗)啊,清庙里多么庄重,
肃雝显相。
助祭肃敬又虔诚。
济济多士,
祭祀者济济一堂特别多,
秉文之德。
都来秉承文王的德馨。
对越在天,
遥对文王在天之灵,
骏奔走在庙。
如骏马奔走奉敬在庙中。
不显不承,
文王光辉照后世,
无射于人斯!
历王景仰永无尽!
这首诗描述人们在庙堂里祭祀文王的盛况,歌颂了文王的美德,表达人们要千秋万代传承文王美德的意愿,其思想至今不失其积极性。
所以,孔子评论《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就是纯正、正直,其趣不低下,其品也高尚。
此后,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凡直接或间接受到《诗经》和《国风》熏陶的人,他们所写的诗文多多少少都带有“经”声“风”色——在诗文中极力追求高尚或表现人们对高尚的追求。
《陶渊明搜神传奇》就是遵从这优秀的传统写作的。
陶渊明一生也平凡,他只是个贫穷的农民;
陶渊明一生也光辉,他时时刻刻且愈老弥坚不忘对高尚品行和理想社会的孜孜不倦的永恒追求,并以他的思想、践行和笔耕,为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以及人们思想和社会的进步建立了不朽的巨大功勋。
陶渊明发现了桃花源,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的美梦(即使后世外国人用长篇大论描述的“乌托邦”和“香格里拉”,也没有脱出它的思想框架),它像封建社会里的一盏长夜明灯,闪耀了一千多年。
今天我们怀思陶渊明,纪念陶渊明,学习陶渊明,就是要像他那样,坚守理想大追求,活出人生高境界。
抱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