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2100000004

第4章 小丘山·盼酒(2)

陶渊明在耕作劳动之余,常写诗文,以自娱,以抒怀。他住在乡村,躬耕陇亩,眼目所见,尽是乡野景物,因而所写的诗多是表现田园风光,这倒使他有了“田园诗人”之称,是田园诗派的鼻祖,成为一代宗师。他也写他心底或深沉或激烈的情感,写他对大自然的挚爱和对理想的执着坚守,写他深远目光所触及的思想。陶渊明的“心与天地合,人融入自然”的思想和作为,不知超越他的时代多少年,至今值得我们仿效(如从养生方面看,常人仿效能健康身心,病人仿效能早日痊愈,老人仿效能益寿延年),尤其是它的深层意义,有关家国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埋藏很深的金矿,需要我们去竭力挖掘,以便学习和运用。

他的诗脍炙人口,意味无穷——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诗中的意境、境界和思想,是常人难以达到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写的这两句诗,又正符合他这个时期的心思状况:他除了爱田园、爱自然,心里还有一个大追求,却又说不清道不明,弄得有时喝酒都不香。

有人说:陶渊明之所以伟大,就在这里——他虽然“性本爱丘山”,却没有把灵魂埋在土里;他虽然“开荒南野际”,却能够“情通万里外”,他虽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却总是“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谈话不庸俗,爱读圣贤书)”。

陶渊明辞官后实实在在是个农民,但他不同于一般农夫,他不仅仅勤力于耕作,还能够以正确的审美观欣赏田园: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

(早晨备好我的牛车,刚启程心儿已飞向田间)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

(鸟儿鸣叫欢唱新节令,微冷晨风送来了些许和美)

陶渊明虽然是个农夫,而且日渐贫穷,却仍受到有识仕宦和士人的敬重,其原因就在于他品行的高洁和情操的高尚: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遥望白云在空中飘游,深深怀念远古的和盛社会)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在东窗下我尽情高歌,姑且体味人生真意)

陶渊明说:“淹留岂无成?”

他身体力行——

陶渊明尽管在田间长日耕作,十分劳累辛苦,但毎天收工回家后,仍是坚持吟读不已、写作诗文。而且在不务实际、故作虚玄的玄言诗占据文坛之时,他敢冒不受时人看重的风险,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努力创新,以他决不同流合污、决不卑躬屈节的骨气和傲然不群的个性努力创作,给晋宋文坛刮去一阵阵清新之风,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具有独创性的、在浅近平易的词句中蕴藏着真情、真趣和真意的诗文佳作。事实和历史都已经证明,那些玄言诗,已经“人面不知何处去”,而陶渊明的诗文,“桃花依旧笑春风”,对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步其后者,不知其数。他的诗文,就是今天读来,都能显现出它的新鲜、生气和别具一格,陶渊明真不愧为士林怪杰、文学奇才!

怪不得读他的人,代代不绝。

这一晃,十年过去。

十年来,他一直在追寻着那个很大很美的梦,可惜……

现在,陶渊明已年过半百。

这些年来,他隐居,他安贫,是不肯与黑暗龌龊的社会同流合污,而他对国家、对人民、对自然、对生活还是十分热爱的,他能写出平和而且非常美妙的诗文,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也并不认为“人到中年万事休”,他没有熄灭希望之火,愈老愈坚,仍以昂扬的斗志,孜孜以求高贵品质的修养和对理想社会的追寻。

此时,他站在小山上,徐徐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他斑白的鬓发,也吹动着他破旧的衣衫,抚慰着他伤痛的心。

他把目光从远村收回来,拿树枝往地上顿了顿,再拄稳树枝,迎风沐日,挺立在山头上,心里说:“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我决不放弃!”

日薄西山。

原野里,有农夫从水田里收工上岸,卸了牛轭,洗了手脚,准备归家了,回到那炊烟升起的茅草屋。

陶渊明如自语般地吟咏道:

孔子曾经留教诲,君子忧道不忧贫。

仰望先师自难及,我愿立志长耕耘。

手持农具欢农活,喜颜劝人力耕种。

平原吹来远方风,茁壮幼苗喜迎春。

虽然难估年收成,但看此景便欢欣。

农人累了就休息,行者却无把路问。

太阳落山农夫归,我将提酒访近邻。

长吟诗歌掩柴门,且做欢愉种田人。[2]

吟罢诗,陶渊明又抬头看着那“美图”,想着自己的追寻,悲愤与雄豪一同升起。

陶渊明就摸了摸后腰,可吊在后腰带上的酒葫芦却是空的——家里早就没酒了,他也已经几天没尝到酒味了,带着酒葫芦只是为了闻一闻,过过干瘾。此时,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像往常那样,解下葫芦,嗅嗅里面残留的酒气。他只是咂了咂嘴,叹了一口气,仰首高望,像翘首企盼。他在盼望什么呢?

蓝蓝的天上,几片白云,被夕阳染红了。

陶渊明目光下移,瞪大双眼再向远方眺望。他的眼睛并不大,但很光亮。这事很怪,陌生人遇见他,先看到他穿着粗布旧衣,毫不在意,甚至有些轻视,可一接触到他的眼睛,便由衷地生出敬意。人们都说,他的眼光里满是和顺、亲切,也有倔犟,更透出文采、高洁与高贵。

此刻,他站在这小山上,就这样定定地向前看着。

起风了。他卷起裤腿的脚,感觉到有些冷了。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身体,不耐寒了,他甚至似乎打了个寒战。他又习惯性地别转手臂去后腰摘酒葫芦。

有一个人也一瘸一拐地走上小山丘来了,他大声嚷嚷道:“元亮(陶渊明的字)哪,走到这上面来,做啥呀?”

陶渊明侧转头看了一下,是同村大一岁的“老二”。

他身架子高高大大,年轻时当过兵,随队征战,去了遥远的北方。听说他打仗很凶猛,几个月就做了小队长。一次,他的部队受命攻城。战场上鼓角震天,喊声震地,尘土飞扬,日月无光。老二哥小队首发冲击。他领队冒着箭雨,爬云梯上攻城楼。守城的也很勇猛,人又多。老二哥一手要抓梯,一手要举刀,刚爬及城头,七八根枪和棍一齐朝他刺来。任老二哥怎样挥舞砍刀,左劈右挡,还是防不胜防,一下不及,老二哥被守城者一杆枪刺中肩头,守城者发声喊“下去!”老二哥还没来得及“哎哟”一声,就一个倒栽葱跌下地来,两丈高,还好,头脑壳没砸碎,右腿骨却摔在滚石上,断作三截。这才让他回来。他拖着伤腿,一路讨饭,爬爬走走三个月,才回到柴桑栗里村。因而,他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作田,又是一把好手,村里人都还尊重他,陶渊明也经常向他讨教农务知识和技术。他哩,他也敬重陶渊明,说“元亮兄读书多,想法新鲜,不一般”,喜和陶渊明来往,一块儿喝酒、聊天。

陶渊明一看,他也是刚从田里干活结束,一双大赤脚,脚杆子上还残留着没洗掉的田泥。

“啊,是二哥。”陶渊明一边应着,一边摇晃着酒葫芦。

大个子老二也是个“酒徒”,一看陶渊明摇酒葫芦的样子,他就晓得了那里面是一无所有,就大声笑说:“嚯!是空的吧?我还说来喝你的酒,白爬了丘山!”

陶渊明怔怔地望着远处,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老二哥说:“明天,明天会有酒喝。”

大个子老二看着陶渊明,问:“哪来的酒?你家还有吗?”

“……”陶渊明说不出名堂。

——不过,嘿!也怪了,不料想,这事竟给他言中了!第二天,还真有人给他送酒来。

西边,夕阳,搁在远远的山顶上,又大又红,就像一个燃烧着的大火球,尽力迸发着光和热,照耀着和温暖着这片大地。

陶渊明还是那样呆呆地站着,没有谁知道他在想什么。

注释: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今译:

“回去吧!田园将要荒废,为何迟迟不归?……醒悟到往事不能挽回,来日却还是可以追上的。确实迷路走得不远,感觉到了今是而昨非……”

“归舟摇荡着轻快前行,风儿飘飘吹动了我的衣。问行人前面的路,恨天色未亮晨光暗昧。”

“一看到我那简陋的茅屋,就欢欣地向它狅奔。童仆上前欢迎,幼子就等在院门。家园近于荒芜,青松秋菊仍存。牵儿进入室內,桌上备酒满樽。”

“取来酒壸自斟饮,闲观庭树喜开颜。傍南窗寄托傲世之情,居室虽小却易得安闲……拄着拐杖漫步休息,时而抬头闲望……夕阳渐暗将落山,抚孤松流连忘返……”

“喜悦亲戚的知心话语,乐于琴书可消我忧虑。农友们告诉我春天来了,将要去翻耕西边田地……”

“草木都已欣欣向荣,泉源也溢出细小的水流。羡慕万物俱得其时,感叹我的生命行将结束。”

[2]陶渊明原诗《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人相与归,壸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同类推荐
  • 徐志摩文集(第二册)

    徐志摩文集(第二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贵平吟草

    贵平吟草

    主要包括:无题;登庐山感赋;清明扫父墓;寻诗;七回乡偶书;重走砍柴路;重游黄龙寺;三过双井村(三首);读《石湾诗草》(两首);一二怀乡;赠妻;修江月夜等。
  • 甲骨文解读之痛

    甲骨文解读之痛

    文字,是文明的表征,甚至是枢纽。它记录历史,也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中国人对“甲骨文”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给甲骨文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却不容易。甲骨文到底是什么?商代的文字?一种古文字?一种上古文字?一种我们今天已经无法全部认识的上古文字?卜辞?占卜的记录?对祭祀的卜录?依赖神意做决策的工具?古代的书法?一种以刀代笔的古代书法?比两周铭文更早的书体?《辞海》在“甲骨文”条目下的解释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 重逢

    重逢

    《重逢》是作家石钟山根据自己少年经历写成的一本散文故事集。在作品中,作者敞开心扉,以抒情和略带戏谑的笔法书写自己从小时候到青少年、再到成为军人期间看到和经历过的故事。作品以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情感,如少年时期肆无忌惮的整人故事、青年时期青涩懵懂的恋爱、参军后残酷而多变的现实……每个故事基本都围绕一个主要人物展开,有些荒诞可笑,有些则感人至深。从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和那些几乎已经被遗忘的时代及精神“重逢”,重新找回人性的美好。
  •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

    穆孟杰,一位盲人农民,以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勤勤恳恳的努力,历经百般苦难,终于在两三年之后,成功地建起了自己的学校。他一步一步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盲人办学,帮盲人自立。他最见不得盲人被人遗弃和蔑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他要以一己之力,竭尽所能地去帮助盲人,把他们从不被公正对待乃至被虐待、被轻视、被侮辱的境遇中解救出来。
热门推荐
  • 海拔八百米

    海拔八百米

    一碟子花生米,一条黄花鱼,一个冷馒头,一盅子高粱白。安平是一个人吃午饭的时候接到黄再枫电话的。黄再枫在电话里说,安平你又喝酒了吧!就没见过你这么没出息的人,一个月三千块钱就把你给满足了?就好意思天天喝酒了?什么话!安平想,我都一个月三千了,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有多少人是连三千都挣不到的,黄再枫你知道吗?就你那兄弟,苦挣苦巴一路念到大学毕业,照样给人打临工,一个月有个千八百就不错了。
  • 史佚书

    史佚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饥来吃饭困来觉:中观大师讲禅

    饥来吃饭困来觉:中观大师讲禅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毛毛星球

    毛毛星球

    杰克·哈洛威是一个自私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女友、罔顾法纪,结果被吊销了律师执照,赶出了地球。如今,他来到距离地球178光年的扎拉23号星球,又在此遇到了两难的选择:一边是高达1兆信用币的巨额财富和权势滔天的商业巨头;一边则是未知的前途和全心仰赖自己的外星生物。一个物种,乃至一个星球的命运,就在他一念之差。翻开本书,到178光年外的神秘星球,看人类遭遇完全纯真的外星生灵,有人多自私多凶残,就有人多无私多善良。美国最当红科幻小说家约翰·斯卡尔齐带你去认识一群超萌超可爱的外星生灵,感受一场温暖到落泪的宇宙大爱。
  •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卷上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卷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纵情四海(中国好小说)

    纵情四海(中国好小说)

    自垩碰到了金屑,他们分别抛开自己的家庭,一起来到塔城市。在开洗浴城的俄罗斯人白蚁泥娜的帮助下,自垩逐渐发达起来,却又在蚯蚓泥高娃的陷害下,进入监狱,他所经手的洗浴城也破败下去;金屑也因为中间的事情,而最终被抓。
  • 一个民企CEO的职场阳谋

    一个民企CEO的职场阳谋

    本书系作者17年亲历的职场真实案例集合,通过对一个个典型职场事件的回顾、演变、处置,展现了一位资深企业管理者在职场上,如何运用圆通的平衡艺术,灵活处理管人理事的核心管理智慧。对于正在打拼中成长的职业人士,本书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作用。
  • 佛说水沫所漂经

    佛说水沫所漂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昏君

    昏君

    生活压力很大?那就来当昏君吧!找工作被白眼?那就来当昏君吧!老板剥削厉害?那就来当昏君吧!房价高买不起?那就来当昏君吧!谈女朋友没钱?那就来当昏君吧!股票一路大跌?那就来当昏君吧!老婆不让抽烟?那就来当昏君吧!我们的口号是,当皇帝,就要当一个想干啥就干啥的千古第一昏君。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有啥票就投啥票~~
  • 绿茵传奇

    绿茵传奇

    少年平凡,少年很普通。可少年有梦,有梦就足够了!这一年,萧晓十六岁,他誓要成为新一代的绿茵传奇。(PS:其实我知道,像我这种新人,还写足球小说这种类型的竞技文,其实没什么人看!不过还是要感谢各位能够点击进来……然后,继续挥泪求票票,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