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还相信,未来就会更好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一
重庆的天气阴沉沉的,好像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但在某个不经意的下午,仍然会在寒冬的时节抛给你一些意外的阳光。
杂志社地处偏僻,那是写字楼片区,有很多公司在附近。我每天都要从公司走一段路,去坐公交车,然后换乘地铁回到家,上班也是沿着这条路逆流来到公司。那天下班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拿出一本书装格调地边走边看,途遇三个女孩。
本来我没注意到她们。但有个女孩的讲话,让我特别地留意了她们。三个女孩都挺年轻的,应该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说话的那个女孩还有些可爱,不高,身材也还算不错,头发扎起来,戴着一顶帽子。
她说,我去,现在的工资太低了,连3000都不到,然后每个月要支付很大一笔房租,生活费也不少,电话费、网费、物管费、水电气费,扣完之后,就只剩下八九百块钱了。
就那么巧,我们都是要坐同一辆公交车,然后换乘地铁。就索性把书合起来,听女孩们聊天。
女孩毕业于三本院校,很多公司招聘都需要二本以上的学历。她是投了好久的简历,找了好多的工作,才终于找到现在这份工作,做一个办公室文员。收入特别低,但她也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了。于是就来这荒郊野外的写字楼区工作,每天要乘坐很久的地铁和公交来上班,每个月的车费都得耗费掉她工资不小的一部分。
她有事情都不敢请假,因为一请假就会扣工资,这扣点那扣点,一个月下来不小心可能入不敷出。为了不被扣工资,甚至为了些许加班工资,她有时候没日没夜地工作。
和她同路的另外两个女孩,可能也是同一家公司的,大概也都是大学刚毕业,所以有着同病相怜的感受,不断地附和不断地吐槽,像是要把所有的情绪都吐出来,才能好好活着迎接明天的工作。
我能感觉到她们的不快乐,就像我刚毕业的时候,拿着2200一个月的工资,在一家网站做编辑,老板一脸和善却背地里虚伪得已经溢出来了,让你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每个月的开销也很多,总想找人吐槽,可自己作为新人面对就业压力的恐慌,也没敢轻举妄动,是不是自己应该骑驴找马,重新换个工作。
二
我上班的写字楼片区因为偏僻,所以上班族的流动方向也相对固定。我就会在同一条路上经常碰到那些熟悉的陌生人,他们的样子,他们的穿着,他们的某些特征,甚至是脸上的一颗痣,都会印在我的脑海里。
那天吐槽了公司待遇太低的女孩,后来遇到过几次,她都是一个人,背着一个书包,手上提着一个带饭的袋子,步履匆匆。我想她应该是要早些赶回家做饭,第二天可以带到公司当工作餐吧。
那天她打电话,给一个朋友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她说自己过得太苦了,收入那么低。可是有天看到网上公布了一所山村小学的信息,是一个摄影师拍摄的组图。那里特别贫困,村子里只有一个教室,不同年龄层的孩子都在那里读书,只有一名专业教师。
听她电话里讲到贫困小学的事情,我后来还去网上搜了。那个学校的专业老师,是他们村里唯一读过大专的年轻人,在城里没有找到工作,就回到乡下。村里觉得他学问高,就请他在学校做老师。他不仅要教各年级的课,还要给孩子们做午饭。那些孩子们的父母大多都去沿海打工了,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爷爷奶奶,老人还要干农活儿,没人给他们做饭。老师就把信息发到了网上,偶尔会有一些大学生跑去支教,待上一个暑假或者寒假,也会带去一点物品。这个摄影师也是看到信息之后才跑去那里,拍摄了一组图,放到了网上。同时公布了学校的地址,和那个老师的联系方式。
女孩在电话里说,她看到组图之后心里特别地触动。因为自己小时候也是在那样的学校读书,读完三年级才转到镇上的小学继续念书。所以她特别想帮助那些孩子。她就给那个老师打去电话,偶尔给学校寄去一些自己买的童书或者文具。还和老师联系,让老师给她提供一个特别优秀的孩子的信息,她每隔一个月就给那个孩子寄去一两百元钱。
她小时候觉得读书之后进入大城市就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可是看到了很多更好的生活,却距离自己特别遥远,但也不是没有可能达到。所以她特别地拼命。看到那些孩子过着自己小时候一样的生活,恻隐之余爱心就泛滥了。
她帮助那个优秀的孩子已经有大半年了,她说在帮助那个孩子的过程中,特别有成就感。也许自己在城里的生活过得并不那么顺畅,并不像自己小时候期望的那样,但在帮助那个孩子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是可以有所为的。
她最后感叹地说,她因为那个孩子才去了好多次邮局,以前从来不知道怎么寄汇款单,也没有给人寄过信。她说她特别希望能够收到那个孩子给她寄来一封信。不管是表示感谢也好,还是说说心里的希望也好,她都会特别开心。那是一种链接,链接了现在挣扎努力工作生活的自己,和童年时拼命逃离贫苦农村的自己。
三
因为女孩讲的故事,我特别留意了她的样子。她特别爱戴帽子,齐肩的头发,喜欢扎马尾,有点像中学生的那种俏皮。有一次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还在那条路上,借着路边种植的芙蓉花撅着嘴自拍。
后来每次碰到她,都会暗暗期望听她说一些她的生活。
再一次听到她讲故事已经是很久以后了。
那天依旧是碰到了她和之前的那两个女孩中的一个。
还是在那条路上。她和那个女孩都背着包,还提着一些东西。那个女孩姑且叫她A女孩吧。A女孩说,她觉得公司的管理制度太奇葩了,真是受不了。所以她才找了一份新的工作。原来A女孩离职了,女孩帮A女孩拿她打包带走的办公室用品。A女孩对她说,赶紧找个工作离开这里吧!
女孩也点头应允。赞同这公司的管理制度太奇葩了。前些天老板娘想要整理一份客户电话名录,联系一些客户邀约参加公司的一项活动。她就叫老板把这事儿给安排人整理出名录。老板就安排给了一个副总。副总也特别的忙,就把这个事情推到了女孩那里。
女孩手头的工作本身就特别忙,事情做都做不过来,所有工作都给了deadline,要她立即完成似的。整理电话名录要求每个客户都按照姓名、所属公司、联系电话以及所任职务等做成一个完整的表格。
副总给她安排工作之后,信息就反馈到老板那里,最后又被反馈到负责活动的老板娘那里,老板娘担任着活动总监的工作。女孩刚忙完手里的一项工作就接到了这项任务。正准备做的时候,她的直属领导跑来跟她说,老板娘要名录要得特别急,让她先把名单随便拉个表格打印出来,直属领导就递送到老板娘那里。
女孩觉得不妥,就说副总不是这么安排的,说要有一个固定的格式。直属领导就骂她:你这人怎么那么死脑筋啊!副总大,还是老板娘大啊?都不知道分轻重缓急呢!
女孩被骂得莫名其妙,就拉出名单给直属领导。老板娘看了之后特别生气,这名单乱七八糟的怎么跟客户联系啊!所有的信息都汇报到老板那里,老板找女孩谈话。老板办公室里,氛围很压抑,女孩都快怕死了。老板骂了她半个小时。第二天去公司,老板的气还没有消,不知道是不是老板娘吹了枕边风,继续叫她去办公室训了一顿。
女孩觉得特别难过,跑到厕所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哭得特别伤心。每个人都是领导,每个人都有要求,还要求各不相同,让她根本没办法做事儿。还不能跟老板说,是直接领导要求这么做的。
她在厕所哭完之后,对着镜子自拍了一张照片。照片里她昂着头笑了笑,显得特别骄傲的样子,脸上还挂着泪水,眼睛特别的红。她回到办公间的时候,任性地把那张照片做成了电脑桌面,还把老板骂她的话都PS在了照片的下面,当作电脑桌面。她说,她就不信这个邪,自己要以此为警戒,再也不要被这些傻领导骂了。
她抱着A女孩的东西,一边说着自己的苦闷和骄傲,一边说,自己若不是学历不够好,早就不在这鬼地方待了。她说她熬完这一年,积累工作经验,爷才不会留在这烂公司呢!
她只想把这个工作作为一个跳板,不那么响亮的学历加上一些工作经验,从职场新人,到不屈的傲骄小女孩,她是对生活抱有希望的。看她在那吐槽骄傲的模样,我在一旁偷偷地笑了笑。心里默默地为她点了个赞。
我相信这个女孩会越来越好的。因为即便生活万般不如意,生活总是在给她穿小鞋,总是给她设置各种路障。但她工资低就勤加班;觉得辛苦了就和朋友吐槽,消化掉负面的情绪;觉得无助了,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前进的动力。哪怕受了委屈,哭了痛了,还要笑着把那些委屈当作电脑桌面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也许她过得并不顺畅,可她并没有失去希望。
她和A女孩相互吐槽公司的时候,她还在吐槽A姑娘的东西太多太重了,她都抱不动了。一边说一边笑,我想这个姑娘从来没有失去过希望,对未来有所期待也有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这个跳板阶段,挫折越多,让她越有反弹的力量,去拥有更好的生活。
曼德拉说过一句话:“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也许用在这里不是特别恰当,但我觉得苦难之中的那种骄傲,是她走向更美好生活的最好证明。因为她相信未来会更好。
别让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我们觉得生活越过越无聊,路越走越窄,好像翻来覆去就是那些人。其实狭隘的不是生活,而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不愿意主动去接纳一个不同的世界。
X长得不出众,甚至很普通。在外地念大学,也谈过一场恋爱,可就像所有故事里的恋情一样,毕业就分开了。她回到重庆,找了一家房地产行业的互联网公司工作。
她是那种偏内向的姑娘,穿着也不招摇,甚至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过一次真正的疯狂,没有过一次青春片里的爱得轰轰烈烈,没有为一个人喝醉过酒,也没有疯狂地从游乐园暴走到购物中心。按照父辈的观点,她应该算是一个本分的好姑娘,没有做些让父母丢脸或者担心的事。
可父母心里的好姑娘,却从来不是自己心里的好姑娘。很多时候父母老师对我们期望的人生,都不是我们自己渴望的人生。在中国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可我们也仍然没有像电影里那样,带着野心和疯狂离家出走,最终的结局是我们最终妥协,走了父母期望的路。
X是典型的在这种大环境下长大的女孩。外貌不出众,穿着也不出众,虽然身材也还不错,可怎么也没有培养出一种“女人味”的气场。大学恋爱的时候,和男朋友真像是“举案齐眉”老夫老妻,分手后她一直都是一个人。
每天早晨从家里坐车去很远的地方上班,晚上又从公司坐起点站的公交车慢悠悠地晃回家。随着年纪增大,父母终于开始有些担忧起来。每次她接到电话,她妈妈总会问,是男的女的?她说是女的,或者只是好朋友啦!母亲往往都表现出失望:那还约出去玩什么玩啊!要多和男生玩。
真像要把她赶出家门的节奏。她的工作也一直不温不火,这两年赶上房地产波动走下坡路,相关的行业也都不景气,互联网上更是一片哀号。她下班后很少会有其他的活动安排,下班的第一反应便是向车站走去,因为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只有回家。再加上,她从外地回重庆,在重庆的朋友也不多,更不知道该有什么活动可以安排。
父母给了她一笔钱,给她买了一个小一室一厅的房子,宣告正式把她赶出去了。
X说,她真有种不是亲生的感觉。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故事,一个北京的媒体朋友那天突然发了条微博说:是不是应该把合租室友的颜值作为考虑的标准?我说,这颜值看得太顺眼的话,容易出事儿吧!哈哈。她说,估计“太后”整天就盼着我出事儿呢。
X遇到的情况也是完全如此。她从此一个人在外面住。大概她老妈也是希望她带男生回家,发生点啥事儿,最后赶鸭子上架什么事儿都成了。可X一边面临着公司增加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效益不好从来都是要让员工加倍工作来弥补;一边还要拿不高的薪水去还房贷,让她喘不过气来。
每隔一段时间回家,就会遭到父母逼婚或者安排相亲,回到自己住的地方,一个人又更显得孤独凄凉,没有朋友可以玩,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感觉自己的生活像是进入了一个怪圈,永远也逃不出去。
转眼29岁了,她每次过年回家都像新闻报道的那样,面临一轮又一轮的相亲。时间短的一顿饭之后就不想再见,时间长的相处过几次,也都无疾而终。有的是她挑剔别人,也有的是别人挑剔她。从大学时和闺蜜们欢乐的生活,到现在感觉人生像是走进了死胡同。不高的收入和渐长的压力,让她有种瞎忙活的感觉,每天都在写一些没有人看的软文,弄着一些网络专题,努力做着房地产话题,可流量寥寥,领导还会骂她怪罪她没有找到网友的兴奋点。
过年回到家里,被问得最多的要么是工作、收入的问题,要么就是恋爱结婚生孩子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工作,她也一直羞于向三姑六婆谈起。逼问得紧了,偶尔说几句,三姑六婆们也不知道是带着看笑话的心态,还是真心建议,说换个工作吧,找个工资高的不就得了。
X想了好久,找个工资高的工作不就得了。这话说来轻巧,可实践起来却太难了。那段时间她被催促得太多,QQ上问我,我们公司是不是有招人,想着跳槽说不定会有些不同和变化吧。我帮她推荐给了某编辑部门,最终没有被录用,她又安于那不温不火半死不活的房地产互联网公司,做着永远看不到头看不到希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