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3100000016

第16章 李家欲与曹家联姻,扩家族势力(3)

这是李老太太年深日久记错了。其实只过了一个多月。那天是顺治十八年二月十五日,特颁一道上谕:“朕唯历代理乱不同,皆系用人之得失,大抵委任官寺,未有不召乱者,加以佥邪附和其间,则为害尤甚。我太祖太宗痛鉴往辙,不设宦官。先帝以宫闱使令之役,偶用斯辈,继而深悉其奸,是以遗诏有云:‘祖宗创业,未尝任用中官,且明朝亡国,亦因委用官寺。’朕懔承先志,厘剔弊端,因而详加体察,乃知满洲佟义,内官吴良辅,阴险狡诈,巧售其奸。荧惑欺蒙,变易祖宗旧制,倡立十三衙门名色,广招党类,恣意妄行,钱粮借端滥费,以遂侵牟,权势震于中外,以窃威福。恣肆贪婪,相济为恶,假窃威权,要挟专擅,内外各衙门事务,任意把持;广兴营造,糜冒钱粮,以致民力告匮,兵饷不敷。此二人者,朋比作奸,扰乱法纪,坏本朝淳朴之风俗,变祖宗久定之典章,其情罪之大,稔恶已极,通国莫不知之,虽置于法,未足蔽辜;吴良辅已经处斩,佟义若存,法亦难贷,已服冥诛,着削其世职。十三衙门尽行革去,凡事皆遵太祖太宗时定制行。内官俱永不用,尔等即传布中外,刊示晓谕,咸使知悉,用昭除奸瘅恶大法。”

这佟义原是汉人,投归旗下,从龙入关,总管宫内事务,与吴良辅勾结作恶,幸而早死,得免身首异处之祸。

“现在要谈到织造上头来了。”李老太太说,“这自然是个好差使,正黄、镶黄两旗的包衣都想争。太皇太后说:‘织造既是管宫里所用的一切衣料,自然是我的事。既是我的事,就该让我的包衣去。’这话名正言顺,谁也不敢驳。于是乎曹家老太爷,放了江宁;马家老太爷,就是震二奶奶的太爷爷,放了苏州。”

“那时候我们家的老太爷呢?”

“是在河南当臬司。我们家老太爷一直做外官,直到跟曹家结了亲,姑老爷在皇上面前很说得动话,他由苏州调江宁,才保荐老爷来管这个衙门,至今二十七年,你帮我,我帮你,也分不出是曹、是李,反正一个好,大家好,真正叫是祸福同当。不过——”

李老太太突然顿住,昏蒙老眼望着天边圆月,若有所思,连环自然关切、自然要问。

“老太太倒是在想什么呀?”

“我在想,如今曹家跟马家倒又近了!”

意在言外,却很明显。她担心曹、李两家会渐渐疏远。

“老根儿人家,都是亲上加亲。”李老太太又说,“两家好,不如三家好,咱们李家应该跟马家也拴上亲。”

李老太太有个想法,亦可说是希望,希望鼎大奶奶能生个女儿,匹配芹官。姑表联姻,不但曹李两家更不可分,而且由于芹官是马家的外孙,鼎大奶奶又是马家的表亲,这一来重重姻缘,绾合三家,彼此就更不愁照应不到了!

吐露了这个想法,李老太太自语似的说:“我这个心愿,凑巧了一点都不难。不过,我怕我是看不见了!”

连环心想:一点都不错,老太太就再活一百年,也无法看到芹官做鼎大奶奶的女婿!依鼎大奶奶的为人,应该已经投胎在好人家了。不过也论不定,不都说吊死鬼要讨到替身才能投胎吗?

李老太太不知道她别有心事,见她不答,只以为她不以为然,便即问道:“连环,你说我这是痴心妄想不是?”

“不是,”连环想了一下,很谨慎地答说,“芹官今年六岁,鼎大奶奶就算今年有喜,也得明年才生,表兄妹相差还是六岁。差得太多了一点。”

“那怕什么!新郎官比新娘子大十岁的多得很。”

“那是别家!姑太太家就不成。”

“何以呢?”

“老太太倒想,姑太太就这么一条‘命根子’,有个不想早早抱孙子的吗?芹官长得又结实,至多十八岁,一定娶亲。可是,咱们家的小姐才十二岁,上花轿可是太早了一点。”

“啊,啊!我真是老悖悔了!连这么一点道理都想不通!”

说着,脸上浮起了一种难以形容的落寞的颜色。连环在月光映照之下,看得清清楚楚,心里替她难过得很。大概这个念头存在她心里不知多少时候了,想了又想,越想越爱想,自觉是个极好的主意,谁知道说出来半文不值,她那心里是何滋味?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亲上加亲的想法是不错的。连环想到一个人,顿时心头一喜,悄悄说道:“老太太,我倒有个主意,不知道成不成?”

“什么主意?”

“咱们不现成有个芹官的少奶奶在这里吗?”

李老太太想了一会儿,眼睛突然发亮:“你是说阿筠?”

“是啊!”连环很起劲地说,“同岁小几个月,模样儿,性情,又是那么灵巧!我看没有哪一样配不上芹官。”

李老太太的脸色转为肃穆了,沉吟了好一会儿说:“别的都说得过去,就怕姑太太嫌她从小没有娘,这家教上总差着一点儿。不过,也得看她自己!”

“老太太说得丝毫不差。只要有人管,有人教,有娘没娘是一样的。”

“你也说得太容易了!”李老太太郑重嘱咐,“这件事很可以做!不过要慢慢来,你先搁在肚子里,什么人面前也别说。等我想一想,再来好好筹划。”

04

连环打定了主意,要为李老太太达成这个心愿,她在想,第一步当然要跟四姨娘去谈。

自从发现李老太太留下来的东西,远不如想象中那么多,四姨娘不免对连环存着芥蒂,只当是存心骗她。后来从玉莲、玉桂口中才知道真相——李老太太拿私房供孙子挥霍。连环劝过她几次,所以到后来祖孙都是瞒着连环“私相授受”。照此看来,连环既非存心欺骗,而且也证明她从没有私底下去看过老太太有些什么好东西。交柜子钥匙时,说“老太太花自己的钱,只怕也够了”的话,只是猜想而已。

因此,四姨娘不但前嫌尽释,反倒觉得她可敬可重,可以做个管家的好帮手。这时见她来了,便很假以辞色,一面让座,一面叫锦葵:“给你连环姊姊拿茶。”

“我自己来。”连环从锦葵手里接了茶,站在那里跟她说些不相干的话。

四姨娘心中明白,连环不会特为跑了来找锦葵聊闲天,必是有话不愿当着人说,甚至也不愿让人知道,私下有话要说。

于是,她问:“锦葵,昨天装鸭梨给大爷的那个盘子,收回来了没有?”

“还没有。”

“快去收回来!那盘子一套五个,少了一个,其余四个就不能上台面了!”四姨娘又说,“从大奶奶没了,晚晴轩就没有人管了,什么事一问三不知,丢了还不知道是谁拿的,快去吧!”

“是!”锦葵答应着走了。

“连环,”四姨娘招招手说,“你必是有话跟我说,来,坐下来好说话。”

话很多,得从长计议。四姨娘说的实话,连环便端一张小凳子,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有件事,是老太太交代的。我不知道老太太跟老爷、姨娘提过没有,不过,我觉得我不能不说。”

“喔,你先说,是什么事?”

“老太太有个心愿,”连环左右看了一下,放低了声音说,“想跟姑太太家,亲上加亲!”

四姨娘的表情,就跟当时李老太太听见她提出阿筠来配芹官那样,双眼显得格外明亮,而且很快地在眨动。显然的,她听到了一个值得好好去打算的新主意。

“连环,”她的声音在喜悦之中带着困惑,“老亲攀新亲,是怎么个攀法呢?”

“那面自然是芹官。”连环答说,“咱们家也有配得上芹官的小姑娘。”

“你是说阿筠?”

“不是我说的,”连环为了抬高阿筠的身份,撒了句问心无愧的谎,“是老太太的意思。”

“喔,喔,老太太的意思!”四姨娘一面想,一面说,“如果姑太太是老太太亲生的就好了。”

这表示她顾虑着曹太夫人未必肯从李老太太的遗命。然则曹太夫人不肯从命的原因在哪里?连环所能想到的,也就只是李老太太曾指出来过的,怕阿筠从小失母,家教或者有所欠缺。这一点必得有个很有力的解释。最好能举个彰明较著的例子,让曹太夫人心里有这么一个想法,女孩子从小没娘也不要紧,只要有人好好教导就行!这一来,亲上加亲就谈得拢了。

“连环,”四姨娘问道,“你看姑太太愿意不愿意结这门亲?”

“为什么不愿意呢?”

“我怕姑太太嫌阿筠从小父母双亡,是个孤儿。”

“又不是孤儿院里没人管的孤儿!”

“是啊!”四姨娘想一想,也有信心了,“没娘的孩子,总有些坏习惯,贪嘴啰、撒谎啰、不大方啰!咱们阿筠可是一点都没有。”

“就是这话!”连环答说,“以前是跟着姨娘学规矩,以后还是得跟着姨娘,格外用点心照管,出了阁一定不会丢娘家的脸。”

她说一句,四姨娘点一点头。“事情倒真是一件好事。”四姨娘说了她心里的话,“今年连着出两件事,家运太坏,真叫人担心,老爷若是一倒下来,皇上怕不能像给姑老爷的恩典那样待咱们家。那时候你想,大爷能顶得起门户吗?只怕将来靠亲戚照应的日子还多的是。趁现在早早打算,拿两家拴得更紧,实实在在是一件要格外看重的大事!”

“老太太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她老人家想得更远,说是这一来跟马家也拴上亲了,三家联络,更有照应。”

“对了!”四姨娘被提醒了,“这件事得从震二奶奶身上下手,只要她肯帮忙,事情就有六分账了。”

“是的。”

“不过,事情千万急不得!咱们得好好筹划定了,才能开口。倘或碰个软钉子,以后就不能再谈了。”

于是从这天起,四姨娘得闲就找连环,密密地反复计议,最要紧的是,不能让曹太夫人与震二奶奶对阿筠有何欠佳的印象。但也不能教阿筠有意去讨“姑太太”与“表嫂”的好,只是一再叮嘱阿筠:要守规矩,别乱说话,要识得眉高眼低,别惹厌!

阿筠当然不知道大人们别具深心,只是乖乖地听话,尤其是孩子们最难做到的“识得眉高眼低”,她却做得很好,大人们在商量正事,她会远远地避开。看姑太太有点倦了,她亦会很知趣地悄悄退去。所以,曹太夫人一提起阿筠就夸奖:“真难为她,六岁的孩子,这么懂事!”

看看时机快成熟了,四姨娘跟连环商量,两个人的意见相同,先在震二奶奶面前露个口风,作为试探。如果震二奶奶赞成,便拜托做个大媒。

这当然要问过李煦。他还是第一次听四姨娘谈及此事,但认为不开口则已,开了口就不能碰钉子,所以不主张做何试探。

“那么,直接跟姑太太谈?”

“对了!谈这件事有时候,得要等出了殡,姑太太回南京之前,替她饯行的时候谈,也不必多说什么,只说老太太有此心愿,本想亲自交代姑太太,哪知病势突变,见了姑太太已无法开口。如今姑太太要回南京了,不能不提这话,看她做何说法。”

“姑太太一定说,芹官有娘在那里,得先跟她商量。事情还是不能定局。”

“虽未定局,不至于碰钉子。”李煦又说,“这件事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两个人的八字。今儿晚上,等我来细排一排。”

入夜来,李煦命小厮将《子平真诠》《万年历》等相命之书都找了出来,在灯下细细推算下来,不由得心有点凉了。

“怎么样?”四姨娘问说。

“不怎么太好!”李煦答说,“阿筠如果早生一个时辰,配上芹官的八字就好了!”

“怎么好法?”

“有三十年的帮夫运,寿至七十,四子送终,而且死在夫前!真正妇人家一等好八字。”

“这样说,芹官的寿算,还不止七十?”

“他们同岁,既死在夫前,丈夫自然不止七十。”李煦又说,“若是这个八字,姑太太一定中意,可惜不是!”

“不是也不要紧。”四姨娘说,“就算阿筠早生一个时辰好了。”

“啊!妙极!”李煦蓦地里一拍大腿,“怎么我就想不到此?”

“好倒是好,就怕阿筠的八字,曹家早就知道了,瞒不过去。”

“没有什么瞒不过!又不是到了十岁开外,有人来打听八字,流传在外,改了时辰会露马脚。”李煦看了看桌上的纸说,“阿筠生在卯时,就说寅时。‘寅卯不通光’,谁也弄不清她到底是寅时还是卯时,还不是凭大人一句话。”

接着,李煦又细心设计。最要紧的是,千万不能说阿筠的八字配芹官最好。因为震二奶奶太机灵,她要起了疑心,败事有余。同时,也不能自己把阿筠的八字告诉人家,这显得有恃无恐,不怕八字不合似的,也是个破绽。

“谈亲事,当然是讲两家交好,再论人品。谈得投机,八字差一点,也能将就。如果‘擀面杖吹火,一头儿热’,那面游移不定,这个节骨眼上,能有人提一句:‘不如讨个八字,合一合看!’那成败就全看八字好坏了!所以,这一着,在咱们是备而不防,务必深藏不露,到时候自有神效!”

四姨娘心领神会,只悄悄把这些话告诉了连环,叮嘱她说:“倘有人问起阿筠的八字,或者阿筠自己会问,你可记住,是寅时!”

“我知道。”连环迟疑了一会儿,终于说了出来,“听说震二奶奶快回去了,我总觉得这件事最好当着她的面谈。震二奶奶好面子,喜欢揽事。照她的想法,这么一件大事,不能别人都知道了,她倒不知道!万一由这上头存了小心眼儿,怎么办?”

“这话倒也是!你的心很细,等我再跟老爷商量。”

这一商量,李煦翻然变计,索性假托李老太太的遗命,希望震二奶奶来做这个媒,而且还备了谢媒的礼物,自然是一份重礼。

05

震二奶奶定在腊八那天动身,一有了行期,便得排日子饯行,几个姨娘各做一天的东道,丧服中八音皆遏,只是弄些精致新奇的饮食,说些闲话,图个热闹。而名为替震二奶奶饯行,主客却是曹太夫人,所以四姨娘另做安排,以便避开曹太夫人谈这件亲事。

“明天轮到我,是老太太的三七,匆匆忙忙的,吃得也不安逸。震二奶奶,我跟你商量,明儿下午你什么事也甭管,好好歇个午觉,最好睡足了它。”

同类推荐
  • 清溪驿

    清溪驿

    那块被人们坐得光溜溜的青石头名叫娘娘石,依附于娘娘石上的故事也就变得实实在在了。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皇帝一位爱妃从古驿道经过,不知这位娘娘是从北而来,还是从南而回,反正她在这块青石上坐过,据说她坐在这块青石上,面朝着下面的水潭,水潭清澈如镜,映照着她那羞花闭月倾城倾国的容颜,溪水也为之欢笑,鸟儿也为之歌唱。于是这块青石头就叫做娘娘石了,下面的山溪也就叫做清溪了。
  • 青萍之末

    青萍之末

    与来时一样,子衿依旧着一袭深蓝色的旗袍,她从的士后坐探出头来招手向风道珍重时,旗袍领口两侧的两朵纯白的风信子在桔红色的晨曦里显得特别宁静而醒目……子衿就这么宁静地远去了,正如她远天远地的来,不是跟她的风说再见,而只道了一声珍重!还有,风忽然又想起来,还有“更不能占用阿姨的……”半句谜一般的话。子衿走了,她从来处来,到去处去,从肉体到灵魂,只为喜欢与爱。已经过去有一个多月时间了,她没有再在微信里出现过。风也在努力地克制着自己不去打扰她,或许他原本就喜欢着这样的一种开始,也喜欢着这样的一种收鞘。如同生命只有一次,人生至少应有一次全然抛开道德与责任的真欢喜与真相吸的从灵魂到肉体的爱……
  • 琉璃

    琉璃

    她想起他对儿子说的话,“在这个城市,没有人和我一起难过……”是的,没有人。二十多年的岁月中,她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哪个时刻,遗弃了她自己生命中的朱利亚特。“崔护,”她在心里眷恋地叫着他的名字,她说,“我知道你的秘密了,可是我的秘密,我永远都不会告诉你……”鸟鸣声喧腾着,她的眼泪无声无息地流了一脸。
  • 给城管局长设局

    给城管局长设局

    连天龙没有想到,在新局长的见面仪式前,竟会有个吃了豹子胆的家伙向堂堂的城管执法大队长实施“敲诈”。郑剑飞的城管局长任命书是2009年1月12日下来的。任命书下来的第二天,他强打精神,来到城管局,和城管局两位副局长汪大光和钟金翔碰了个头,商定在1月14日和全体城管人员见面,见面的仪式安排在县城唯一的四星级酒店东方大酒店。他还在当晚到了傅剑英的家,和他谈了好久,因为有些事情要这位摇笔杆子的老战友帮忙。
  • 雁儿在林梢

    雁儿在林梢

    丹枫如雁儿般翩然回巢了,这个受江淮和碧槐极力栽培,而在英国学戏剧的小姨子学成回国了!由于碧槐的早逝,江淮不禁与丹枫堕入情网,另一方面丹枫从姐姐朋友谈话中猜测姐姐的死并不是心脏病那么单纯,而是江淮另外喜欢上别的女人,为了查出姐姐的死因,于是有化名为晓霜,接近江淮的弟弟江浩,把江浩迷惑得团团转,周转在兄弟俩之间。难道丹枫认为碧槐的死应该由江淮负责吗?而她准备化身为挟有复仇使命,且频频戏弄两兄弟的“黑天使”吗?
热门推荐
  • 庭树不知人去尽

    庭树不知人去尽

    她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而我还在原地张望。这过往云烟,在心底关不住了……
  • 诸天直播求生系统

    诸天直播求生系统

    小主播楚河偶然获得诸天直播求生系统,穿越一座座危险的世界进行直播求生。侏罗纪世界之中,面对霸王龙和迅猛龙的追杀,楚河艰难的生存下来。生化危机世界之中,面对群尸和保护伞公司的追杀,楚河左手一把征服者,右手一支火麒麟,身穿防化服,横扫一切。楚河在逆境之中,强势崛起,一步步吊打诸天万界,威震无穷宇宙!粉丝群455174421
  • 安塔拉传奇(第八部)

    安塔拉传奇(第八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无限进化御兽

    无限进化御兽

    灵气复苏,恐怖来袭!屠宰场的屠夫如同死猪一样被挂在木架上……某公司员工全部被挖走心脏……死党的脑袋滚落在脚边……凶残的充气娃娃……【灵气复苏的御兽文,欢迎读者们来戳!】………无限进化御兽①群:457923530
  • 浮世上墟

    浮世上墟

    浮生一梦未有命,且摄笔来自成文。操纵命运的双手,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看官敢否。
  • 只有军事化管理才能救企业

    只有军事化管理才能救企业

    ”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在军队!”这句话被世界上许多知名的企业家所认可,我国的华为、长虹、联想、远大、春兰等一批大型企业曾以军事化管理闻名,美国西点军校更是商业领袖的摇篮之一。要想让企业像军队一样高效,就需要对企业进行军事化管理。《只有军事化管理才能救企业》从战略战术、情报收集、思想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十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军事化管理的独特理念,通过大量的经典案例,帮助你理解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把军人的“野狼”习性和“亮剑”精神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学会军队的奉献精神、冒险精神、团队精神、探索精神、服从精神……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你打造“少人高效”的一流团队!
  • 锅底沟流血事件

    锅底沟流血事件

    太阳落山了,大地的高烧正在退去,几只蝉躲在堰边的金刚树上嘶叫。端午过后,连着晴了10多天,晴得夏天都快得炎症了。刘桂芬的菜园在这个季节开始显出气候,黄瓜、扁豆、苦瓜都顺着支架一个劲地往上爬,有几个黄瓜藤没攀上去,吊儿郞当地随风晃动,花开得倒茂盛,喇叭似的吹出一朵朵金黄,留神看,有几根藤,瓜已经微微勃起了。扁豆也开花了,淡紫色的,花朵儿耷拉着,怕羞似的,苦瓜还早着呢,茄子也才刚打蕾,几只蝴蝶倒是殷勤得很,钻了黄花钻紫花。这也算是掉月里,但离丰收只有小半步了,刘桂芬在菜园里拔棒头草,即便闷出了一身汗,心里也是亮堂堂的。
  • 锐读(第17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17期·悬疑新主张)

    疑作品是一个社会的窗子,我们站在窗外,窥视里面的喜怒哀乐。 用有意思的悬疑作品打动人。
  • 七品文人

    七品文人

    富鱼下葬那天,雷诺来了,给富鱼买了个很大很大的花圈,挽联上写着:小说家富鱼千古。本来郭力顺也想来,可采访任务压挤得一点儿时间都没有,委托雷诺带了个花圈,挽联是:七品文人富鱼安息。江大佑和谈宁也想来,想想还是没有来,他们不好意思来,花圈也就没好意思送来。那天只有李清两口子来了。富鱼的家人都不认识李清两口子,李清两口子也没介绍自己,他们就站在旁边,等村里人把富鱼的坟筑成,都回去吃富鱼的丧事饭了,李清两口子在坟前给富鱼鞠了三个躬,然后转身走了。
  • 请你余生勿忘我

    请你余生勿忘我

    夏安染:我喜欢顾琛林子明:不,你喜欢我夏安染:我喜欢顾琛,我要嫁给顾琛林子明:不,你喜欢我,你要嫁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