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3200000008

第8章 挽赞中的大度

《洛阳伽蓝记》载后魏隐士赵逸,答好事者语云:“生时中庸之人耳。及其死也,碑文墓志,莫不穷天地之大德,尽生民之能事,为君共尧舜连衡,为臣与伊吕等迹。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所谓生为盗跖,死为夷齐,妄言伤正,华词损实。当时构文之士,惭逸此言。”有条不成文,有俗不成约,墓铭然,挽赞亦然。辞章之中,挽赞当数特别一类。既挽,乃生者对逝者的缅怀追想、显扬评价,既赞,难免有溢美过誉、嘉尚谬奖之词。挽赞之辞虽盛,却非盖棺之论。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去世。死时曾高喊“杨度误我”,为此杨度写挽联自辩道:“共和误中国,中国误共和,千载而还,再评此狱;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原可作,三复斯言。”死对头蔡锷送挽联道:“辛亥革命,你在北,我在南,野心勃勃,难容正人,惧我怕我,竟欲杀我;海内兴师,上为国,下为民,雄师炎炎,义无反顾,骂你笑你,今天吊你。”

黎元洪于民国成立时勉为其难地被奉为大总统,之后的十年间,曾三任副总统、再任大总统。然其从未掌得实权,政治上自然也未有建树。黎于1928年5月28日逝世后,各界所送挽联二百余幅,其中不乏过誉之作。章太炎曰:“继大明太祖而兴,玉步未更,绥冠岂能干正统;与五色国旗同尽,鼎湖一去,谯周从此是元勋。”居正曰:“奠定河山,出为霖雨;炳灵江汉,上应星辰。”孔祥熙曰:“秉三民策略,崛起湖湘,运会启金瓯,牧野鹰扬光大业;集五族衣冠,奉安丰沛,风云护华表,辽天鹤去有遗思。”何应钦曰:“首义拥旌旄,墓路肇兴溯开国;归葬安体魄,漆灯不灭识佳城。”李宗仁曰:“党国重酬庸,汉水楚山,遥见元勋隆奠礼;馨香贻祀典,报功崇德,怆怀先烈动哀思。”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祭文更有“两仪正气,海岳英云”“业昭炎黄,勋重民族”之赞词。

段祺瑞执政阶段,曾有过镇压“二次革命”、枪杀请愿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之劣迹,段死后,国民政府念其辛亥倡率各军赞助共和,袁氏僭号之时洁身引退,决定举行国葬。期间,政府要员、在野名流纷纷赞文书联。蒋介石曰:“国伤耆贤,世丧坊表,闻耗痛悼,宁唯私恸。”吴佩孚曰:“丰功伟业,勋在国家,标下优游,名垂竹帛。”冯玉祥曰:“白发乡人,空余涕泪;黄花晚节,尚想功勋。”李烈钧曰:“硕德久为天下望;大雄终合佛家风。”王揖唐曰:“一代完人,盖自任天下之重如此;万方多难,是知其不可而轻耆欤。”

辫帅张勋以忠于清室称世,曾发动过臭名昭著的“张勋复辟”,其死后,郑孝胥挽曰:“使我早识公,救败岂无术;犹当歌正气,坐得桑榆日。”郑对张的举止是赞赏的,郑也是保皇尊清的死党。王雨辰挽曰:“江西只有两个人:不幸李烈钧败亡!更不幸这位大师亡矣!这怎么得了啊;在下要问一桩事:是从前清朝好呢?倒还是活在民国好呢?咦恐怕难说吧。”此联看似诙谐有趣,津津有味,实则疾言厉色,令人沉思。

陈炯明早年参加同盟会,为中山先生得意门生,为广东军政首领,曾打响过护法战争,后与中山先生意见不合而相悖,发动“中山舰事件”。事件发生后,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致党员书》,报告陈的叛变:“以陈炯明与文之关系而论,相从革命以来,十有余年……及六年乱作,陈炯明来沪相见,自陈悃愊,再效驰驱,文遂尽忘前嫌,复与共事……此役则敌人以为我屈,所代敌人而兴者,乃为十余年卵翼之陈炯明,具其阴毒凶狠,凡敌人不忍为者,皆为之无恤,此不但国之不幸,抑亦人心世道之忧也!”孙中山去世后,陈炯明也从退隐的香港发来一副挽联:“惟英雄能活人杀人,功首罪魁,自有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战再战,私情公义,全凭一寸赤心知。”看似评价别人,却在为己辩解。邵力子认为此联不妥,上联意在抵毁先生,下联则在美化自己,故妙改此联:“惟英雄能活人杀人,功首罪魁,自有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叛再叛,私情公义,全凭一寸黑心知。”易“战”为“叛”,易“赤”为“黑”,诚点睛之笔也。陈炯明死后,吴稚晖挽曰:“一身外竟能无长物,青史流传,足见英雄有价;十年前所索悔过书,黄泉送达,定邀师弟如初。”谓陈与孙中山地下相见,送上悔过书,关系当恢复了。恐怕,其愿望善良矣。吴之挽联还附有长篇跋文,述孙陈之再度合作所以不成,乃出于“陈为部下所持,遂未成”。是为陈开脱之言。但吴也不胜惋惜悔过书事,谓为“惜此一纸书竟未成也”,暗示了陈的坚执,孙的固执。章太炎挽曰:“祭仲逐突,春秋不非,嗟斯人何独蒙谤;项王玩印,英雄一短,愿时贤借以自惩。”上联引自《左传》,祭仲立太子突(厉公),厉公以祭仲专政,使雍纠杀之,事败,雍纠死,厉公出走,祭仲复立昭公。废立无常,春秋不以非。其对陈孙二人决裂而罪尽归之陈有所抱不平。下联出典《史记·集解》,项羽吝于爵赏,玩侯惜印,不能以封于人。此乃隐指孙免陈职致决裂之失策。

日本占领北平后,企图威胁利诱吴佩孚出山,但遭拒绝。日本大本营特务部长土肥原十分恼火,采取强硬手段强迫吴佩孚召开一次记者招待会。吴在招待会上,展示亲笔撰写的一副长联:“得意时清白乃心,不怕死,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入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接着他向在场的中外记者表示:“本人认为今天要讲中日和平,唯有三个先决条件:一,日本无条件的全面撤兵;二,中华民国应保持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三,日本应以重庆的国民政府为全面议和唯一交涉对象。”吴的态度,令日方大为不快。1939年11月24日,吴佩孚因晚饭时嚼米饭中石子引发牙疼旧病,误中日本医生毒招,高烧昏迷,后又被日本医生强行手术,于12月4日,喷血而亡,享年六十六岁。丧事期间,各方人士送来许多挽联,概括其一生:其一,“不爱钱,不蓄妾,不入租界,执简以书,是为真不朽;同投军,同就学,同拯国难,扶棺痛哭,岂独念私情。”其二,“是奇男子,是真将军,家国系安危,斯人胡可死?为天下忧,为民众惜,行藏系劫数,天道竞难论!”

相对于上述争议人物,君子宿望、志士仁人所获得的赞颂揄扬、讴歌推许便多得多了。孙中山去世后,各界誉音纷起,口碑载道,情形可想而知。章太炎曰:“孙郎使天下三分,当魏德萌芽,江表岂曾忘袭许;南国是吾家故物,怨灵修浩荡,武关无故入盟秦。”杨度曰:“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全世界能全我;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孙传芳挽曰:“大业垂成,宏愿誓为天下雨;英灵永閟,悲思遥逐浙江潮。”段祺瑞挽曰:“共和告成,溯厥本源,首功自来推人世;革命而往,无间终始,大年不假问苍天。”张作霖挽曰:“读遍中华廿四史,讵少英豪,扫清君主淫威,谁曾倡首;唤醒同胞亿万人,弥留付托,抱定民生主义,死不灰心。”吴佩孚曰:“天高月黑风沙恶;志决身歼军务劳。”

抗日名将宋哲元1940年病卒于四川绵阳,时值抗战,葬礼虽从简,规格却不低。蒋介石挽曰:“砥柱峙中流,终仗威棱慑骄虏;星芒寒五丈,不堪珍瘁恸元良。”冯玉祥曰:“卅载故交相期报国;一生革命未尝后人。”何应钦曰:“身兼刚段沉潜德;功在沙场樽俎闻。”周恩来曰:“失地收未回虎威昭垂卢沟月;绵阳惊不起鹃声啼破锦江春。”孔德成曰:“火箭犯卢沟永为大将伤心地;客星陨涪水正是中原歼虏时。”

《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于“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团结抗日,且不断抨击当局内外政策,1934年被暗杀,疑为军统所为,此事件当年曾轰动一时。其去世后,各界名流更是以题赞故人为机,抒己之见解。孙科曰:“明善诚身,恂恂儒者。人群指导,椽笔如泻。绩著廿年,名闻九野。匪祸惨罹,伤哉大雅。”戴传贤曰:“修德行惠,仁不逢时。路多荆棘,汤文所厄。车驰人趋,卷甲相仇。山崩谷绝,天理伤贤。”陈立夫曰:“具创造之天才,成出版之大业;社会正需其人,天何夺之以去。”杜月笙曰:“言论枢机,辞言而质。笔里阳秋,风云咤叱。兰馨则摧,璞完者黜。英爽不渝,白虹贯日。”王云五曰:“功在国家,业在社会。心寄寰中,志在物外。咄彼横逆,遽相残害。舆论惊呼,万方同概。”

据《吴宓日记》云:1944年11月,汪精卫客死日本名古屋时,陈寅恪正在成都存仁医院治疗眼病,吴宓前去探望,“寅恪口授其所作挽汪精卫诗,命宓录之,以示公权”,诗曰:“阜昌天子颇能诗,集选中州未肯遗。阮踽多才原不忝,褚渊迟死更堪悲。千秋读史心难问,一句收枰胜属谁。世变无穷东海涸,冤禽公案总传疑。”

除此之外,那些无大毁大誉、大恩大仇的人物死后,同样能博得称羡啧啧。1938年2月,京剧名伶杨小楼去世,各界所送的挽联达八十五副,其中北京市社会局曰:“法曲接俞谭,定场管弦推贺老;元昔协钟吕,超时歌舞媲兰陵。”进报社曰:“菊径荒凉冥漠秋郊悲雨泣;蓉城缥缈苍茫野陌怅风凄。”晨报社曰:“拟垓下声容,不复举头明月夜;向江南风景,何堪回首落花时。”齐如山曰:“齿德俱尊,犹执谦恭维族谊;形神虽逝,尚留清白著乡评。”余叔岩去世后,前教育部部长景太昭的挽联颇为工仗,且具文采:“应碎伯牙琴,乱世正诗宁有寄;遂绝广陵散,伶官压传更无人。”颇具传奇色彩的名妓赛金花于1936年去世,收得各界挽联四五十副,前京师商会会长孙晋卿曰:“蟠桃被谪,三次临凡为女身,只凭口德返上阙;劫海宇笼,一志非偶作乾杰,当有英名流芳年。”沈钧曰:“鹦鹉慰寂寥,终古江亭无语暮;芙蓉衷梦幻,平生向笔有书传。”署名读律斋主的挽联曰:“孽海波沉,地下欣逢曾孟朴;京华春歇,人间谁是刘半农。”较之政界人物,世人对娱界名流的评价,似乎也带有几分娱乐意味。

1941年,北京广济寺退居方丈现明和尚圆寂,弟子们依据佛教仪轨为其举办了圆寂法会和荼毗仪式。其间,江朝宗挽曰:“佛笑拈花今证果;人生落叶此归根。”曹汝霖曰:“大德曰生千劫禅天人力补;法苑宛在百年净业我闻详。”殷汝耕曰:“弘法利生一片慈云光大乘;拈花证果连朝风雨黯重阳。”王荫泰曰:“一笑拈花归净土;十年面壁证莲台。”

英籍犹太人哈同,乃清末民初上海滩最为传奇的冒险家,他以十块大洋为本钱,最后达到了富可敌国程度。1931年6月,哈同病逝于上海家中。这位外国人的丧礼上,同样挂满了各式挽联北。吴佩孚曰:“是西方佛,结东土缘,来去有因圆宿果;泛此海槎,历南洋岛,梯航无处不知名。”张安泰曰:“受天才戒,证菩提果;庇杜陵厦,被白衣裘。”对于哈同的夸饰之词,多少有些过逾之嫌。这让人想起了辜鸿铭《英将戈登事略》中的过甚。戈登曾随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焚毁圆明园,后成为洋枪队的首领。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戈登率领洋枪队“遂与贼转战于江浙两省,二年间凡三十三战,克复城邑无算。江浙为中土最富繁之地,数年经贼蹂躏,至是两省强寇始悉歼平。是役经时一十八月,仅费军需一百万金。人皆以为奇功,称戈登为当时名将。戈登谦逊曰:‘平此乌合之贼,岂足称耶?但缓以时日,中国官兵亦可以平贼也。然中国上官急奏肤功,遂在上海招募外洋无业亡命之徒,欲借以平贼。不知此辈既以利应,反复无常,几将贻害中国,较土匪之祸尤烈耳。鄙人得统此辈,严加约束,事后设法遣散,不使为患。此则鄙人所以有微功于中国也。’当时苏州克复,江苏巡抚今相国李公杀降贼,戈登不义之。中国赐戈登万金,戈登辞之,曰:‘鄙人效力中国,实因悯中国百姓之荼炭,鄙人非卖剑客也。’”

挽赞虽有夸饰的成分,却非逢迎之谀辞,那是对生命的敬畏,对逝者的大度。倒是挽赞中的自挽,得意中多有自谦。袁世凯曾自挽曰:“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罗振玉自挽曰:“毕世寝馈书丛,得观洹水遗文,西陲坠简,鸿都石刻,柱下秘藏,抱残守缺差不幸;半生沉沦桑海,溯自辛亥乘桴,乙丑扈跸,壬申于役,丁丑乞身,补无浴日竟何成。”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之已死,他言也善。皆是对生死的顿悟,忏悔与宽容便是摆脱了纠缠的洞见,绕开了烦扰的冰鉴。对逝者的咏颂,不也是对生者的激越和劝勉。

鲁迅去世前曾言:“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他逝世前在病榻上完成的散文《死》中有遗言七条,其中一条曰:“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这便是鲁迅,斗士的鲁迅,骁勇的鲁迅。为此,蔡元培感言道:“著作最谨严,岂惟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尽管如此,曾被他骂过的论敌,在他死后还是对他进行了照例的宽恕。徐懋庸便挽曰:“敌乎?友乎?余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郭沫若挽曰:“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饮诵二心,憾于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鲁迅与郭沫若在1928年初的“革命文学”论战中,彼此唇枪舌剑,大动干戈,文章中互相攻击,甚至动用了近乎侮骂的词语。郭沫若与创造社其他成员,说鲁迅是“封建余孽”“资产阶级最良代言人”“二重反革命”。鲁迅则讽郭是“才子加流氓”。论战尚未结束,郭因受到国民政府的通缉,亡命日本。“方悬四月叠坠双星”说的是刚隔四个月,先后死去两位文坛巨星:高尔基和鲁迅。鲁迅当时有“东方高尔基”之誉。“钦诵二心”说的是鲁迅的两部著名杂文集《三闲集》和《二心集》。接着郭又撰写一联:“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此联灵感源于米芾《孔子赞》,其曰:“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未有孔子;孔子以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挽赞是神伤时的心智,平和而玄远,温情而透彻,是处世中的哲理,浅显却入微,疏阔却幽宛。挽赞对人的评价未必准确全面、恰如其分,但挽赞却能提纯取精、铡枝斫节,使明亮处更为闪烁,摇曳处能够旌扬,这种豁然间的襟怀,见解为此通达,尺幅间的海纳,心胸为之坦荡。挽赞是一段有尊严的文字,孤单有凉意,诵之谨然,是一曲很肃穆的吟啸,断弦无穷音,咏者慨然。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白居易《秦中吟十首·立碑》云:“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勿笑“皆仲尼”式的滥誉夸饰,那可是一种大度。

同类推荐
  • 今天应该快活

    今天应该快活

    汪曾祺先生作品语言风格淡雅质朴、清新脱俗,读之满口噙香,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拥有大量拥趸,读者遍布各个阶层。本书选取先生最具代表性、在微博微信豆瓣转载和评价最高、与现代人生活有相契之处、能给人以启示的文章,包括美食、闲情、草木、山水、怀乡、故人、戏曲等,共分此七大章节:至味满人间、闲逸偶然记、草木多情生、行吟在路上、乡梦未曾休、故人知我意、戏中有真趣。展现汪老先生的浪漫情怀、日常生活的雅趣与情致,及淡泊率真的人生态度,给读者以启迪,唤起美好生活的愿景,坦然面对纷纷扰扰,热爱生活,在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从容的、有情的、柔软的心。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本名赵凤翔,1937年11月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任教50余年。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老电视艺术家”,2008年被授予“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称号。
  • 古文观止鉴赏

    古文观止鉴赏

    在社会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科技的车轮正以惊人的速度横扫世界,终日在电脑和千奇百怪的机器前忙碌的现代人,用电线、轨道、或航线,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
  • 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精选集:春风沉醉的晚上》一书收录的都是郁达夫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成长?我的梦,我的青春”收录的是郁达夫于1934至1936年写的8篇自传性质的文章,基本记录了作者本人成长历程;“第二辑:漂泊?一个人在途上”收录的是郁达夫的散文名篇;“第三辑:挚友?风雨故人”收录的是郁达夫回忆徐志摩、鲁迅、徐志摩等友人的文章;“第四辑: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收录的是郁达夫最为著名的小说作品,例如《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等等。
热门推荐
  • 凉夏复冬

    凉夏复冬

    女:与你相识相知我以为是最美好的事。男:遇见你,我觉得倒了八辈子霉。女:我爱你的一切,你却觉得我在开玩笑。男:我以为只要不靠近你,就不会爱上你。女:当我不顾一切离开你,你却回心转意。男:当你要离开我我才知,没有那么容易。女:陆泽然,我把所有都给了你还是等不到一句我爱你。男:李安宁,如果你能再等待三秒会不会就不是这样的结局。……我们把所有的惋惜都汇成了那三秒,如果,我们不那么着急,会不会有一更好的结局?
  • 殊途

    殊途

    “暖情天后”叶紫温暖巨献。相爱相思,相恨相怜,情至深处,殊途同归……越逃,命运越要把我们捆在一起。既然这样,不如相依过完此生!安宁因遭到相恋多年男友关信的抛弃,自杀未遂后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因为机缘巧合,她同苏旷开始了异性同居的生活。安宁和他之间有过误会,有过挣扎,有过甜蜜,有过心酸,从一开始的猜忌、怀疑到后来的相知相爱,两人走过许多弯路。安宁终于守到云开见月明时,却意外地发现关信当年离开她并非出自本意,误会解除后,她陷入两难的局面。面对两位同样优秀、痴情的男子,她该如何抉择?
  • 铁肩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优秀演讲稿和新闻作品选编

    铁肩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优秀演讲稿和新闻作品选编

    2014年8月,中宣部、全国“三教办”在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这一活动对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弘扬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省精心组织,积极参与,以东北新闻网记者李理、大连广播电视台记者卢建伟为代表的一大批新闻工作者深情讲述了他们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好故事,充分展示了他们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和良好形象。
  • 灭世神图

    灭世神图

    有无上至强者,以绝大神通,跨越九世轮回,铸就至强战体,欲屠神救世,少年楚乾,意外得到星穹神力,灵魂入驻到被尘封了的至强战体之上,从此勇猛精进,步步生花,令无上天才俯首,让绝世人雄折腰,辉映万族,独步天下,秉承战体铸造者遗愿,以无敌之姿,屠神灭仙,雄霸乾坤!
  • 我会诅咒,请避开!

    我会诅咒,请避开!

    我米若石长相一般、身材一般、家庭一般、大学一般、工作一般,我就是站在人群中立马会消失其中的“一般人”,30岁的我谈过3场恋爱,每一段的结局都是,不了了之,上天可能听到了我的呼唤,竟然真的重新给我了一段不一般的人生,可这人生也太扯了,暗藏杀机和阴谋,我竟然还能诅咒谁,谁就一定会倒霉,这牛掰的神力我还真是有些忘乎所以,可神力背后竟然是一段可怕的故事,胆小勿进!还是让我回到现实吧!
  • 交际三十六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交际三十六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交际是要动点心眼儿、用点儿手腕的。但如何动、如何用?如何动得灵活、用得巧妙,才能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为此,水中鱼借我国传统的“三十六计”的形式,精选了对交际至关重要的三十六个智谋,形成了这部《交际三十六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 青青那夏不流殇

    青青那夏不流殇

    夏絮是一个红到发紫的小说家,却在校园里“深藏功与名”。幼年时便走进了自己心里的男孩,那些不曾跟人提到过的过去,到底在夏絮的心里有着怎样的意义。他们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再次重逢?学校里,一个是放荡不羁的少年,面对死党对她始终钟情不移的暗恋,他以为他会无动于衷结果自己却深陷其中。一个是和自己一样的当红少年偶像歌手,又有多少不被人知的辛酸。他以为他一次次故意的制造事端,她会选择答应自己的要求,却不料自己竟掉进了她的温柔陷阱。看似帅气到有点邪魅的新实习老师,到底又是何种身份?突然发现的那首诗歌底稿,到底谁才是那年海边的那个男孩?阴谋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心酸故事...
  •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本书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內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申,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 劝报亲恩篇

    劝报亲恩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扑热息痛

    扑热息痛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