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5200000007

第7章 尹晓红

山西万荣人。1966年11月生,大学本科学历。1991年7至1996年4月在《城郊报》社工作,担任记者、编辑。1996年5月至今在山西教育宣传中心(原山西教育报刊社)工作,曾担任《山西成人教育》《山西教育》(教学版)记者、编辑,《小学教学设计》(语文版)编辑部副主任、主任,现在为《小学教学设计》杂志社编委、副编审。

◎夜归

那是一个漆黑无比大风弥漫了天际的夜晚,真后悔,刚才他要送我一下就好了,干嘛那么装坚强、装钢铁战士呢!这会儿该受苦了吧!我心里不断地骂着自己,又不时地往后张望着:看看有没有公共汽车来。大风卷着树枝在暗夜里劈叭劈叭乱摇怪响,马路上飞沙走石,势不可挡。许是这种天气的缘故吧,小巴连个影子都没有,更别提公共汽车了。

我做好了耐心等待的准备,将手插进大衣口袋,头缩进竖起的领子里,往站牌靠近了些。等车的除了我没有任何人。我心里怕极了,又想起书本里关于鬼的故事,似乎一位青面獠牙者正挥动大刀向我扑来。又想起爸爸常常告诫我的话:路上的坏人如何如何多,如何如何防不胜防。对,站在车牌下目标太大,于是朝一个附近的墙角移去。正在这时,一个黑影晃动着朝我走来,我惊得差点要喊救命。也许是天太黑,那人注意到我的时候,似乎也颤抖了一下,立即折回了头。隔了一会儿,那人又朝我走来,我警惕地攥紧了拳头。大风天气加上没有月光,在这样的夜晚,我无法辨认他的性别,隐约中见他扬了扬手臂又折了回去。我紧张极了,手心,鼻尖都渗出了汗珠。

盼呀盼,终于晃晃悠悠来了一辆公共汽车。我一个箭步跨上后门。那人同时也迫不急待一跃而上了前门。车厢里乘客廖廖无几。人们在这大风天里都懒得攀谈,车像疯了似地勇往直前,玻璃震得山响。售票员头顶上的那盏灯像打瞌睡的人的眼,让你分辨不清前面的方向和车上人的面孔。进入市区,到了S站,我急忙奔下车,朝我熟悉的小胡同跑去。我顾不得往后看,凭感觉他也朝我这一方向跑来……快到家了,大门口的灯真亮,老远就看到爸爸抽着烟,踱来踱去,这下我可不怕了。跑着跑着,我停下了脚步,大胆地朝后望了望。哇!原来是表妹!我们面面相觑,一时谁也说不上话来。

《城郊报》1993.9.13

◎晋南元宵节

在我的晋南老家,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忙着捏油饺子(像油糕)。大一些的村子唱几台戏,更有意思的是各村年轻人会唱会跳的组织起来闹红火。

每到闹红火的这一天,整个村子沸沸腾腾,套车的、步行的,呼朋唤友到外村去看红火。到了外村有亲戚的到亲戚家去给朋友搬凳子,心急的伙伴早就窜上了墙头,爱热闹的孩子们更是使劲往前钻。这时,爷爷总是抱着我站在从朋友家借来的凳子上。等到最红火最精彩的时候,爷爷让我骑在他脖子上,嘴里喊着:“快看,快看,里头还有二妞呢!”二妞是我二表姐,她是村里顶标致的一个姑娘,爱唱、爱跳,因为要排练,早我们几天就到这里了。二表姐冲我一挤眼,别人都朝这里望,我却得意地笑着。红火看完,到朋友家去还凳子,再约朋友家的孩子们去自己村子里看大戏。

看戏时爷爷和我总是把凳子先写上名字,排到戏台子前,你以为你来的早,其实戏迷早就排上赶到前头了。要说戏迷,数邻居的二婶最迷,等不到戏开,她总是问:“怎么还不开,怎么还不开?”然后又急忙跑到后台去看。后台的一个小伙子说:“不演了,不演了,人还没来呢。”二婶一听眼泪扑籁籁落下来:“那不能演一段吗?”小伙子看到二婶着急的样子,噗哧笑了:“天还没黑呢,一黑立即开场。”二婶转怨为喜,为此村里人送一绰号,称她是“戏痴子”。

戏开了,爷爷就像一个永远有知识的老人,不断向我解说着剧中情节,到了高潮时,爷爷也忘记旁边的我,大喊:“好,好!”我冷不丁给爷爷一句:“哪儿好呀?”爷爷又细声给我讲起来。戏演着,一场、两场,孩子们睡在妈妈的怀里,妈妈仍聚精会神地看着,星星眨着眼睛看着人们,人们咀嚼着剧中的喜怒哀乐。

正月十五,捏油饺子、看红火、看大戏,是人们一年中最美的享受。今天又到了正月十五,我的晋南老家还是这样吗?我那亲爱的爷爷已故去多年,二婶子已有白发了,二表姐早已嫁人了。听二表姐的孩子说,如今油饺子捏得更俏,吃起来更甜,红火闹得更热闹更现代,大戏唱得更火,村里搭了戏台有了戏院子,不用再在露天看。哦,我多想和爷爷一起吃着甜滋滋的油饺子,不是爷爷背我,而是我背爷爷,看一场家乡的红火,家乡的露天大戏。

《城郊报》1993.2.6

◎接站

秋风瑟瑟的夜晚,阿文在火车站出站口等人。不知什么原因,火车晚点了两小时四十分。阿文一边听着广播,一边盘算着这么长的时间到哪里挨过。街头一家餐馆的霓虹灯闪闪烁烁招徕顾客。阿文朝那里走去。

路灯像瞌睡人的眼一眨一眨的,仿佛就要睡去。忽然,有一个脏兮兮的女人领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挡住了阿文,伸出三双黑污的手。“可怜,可怜啊!”阿文最近从报纸上看到不少关于乞丐的报道:拿乞丐做幌子,其实早已是家财万贯了。尤其是他们竟然雇用孩子进行乞讨,利用人们的善良和同情心骗取钱财。许是看到阿文的犹豫,或者是想多掠夺一点慈善的情怀,那个男孩竟露出他那条断臂。看到这种情景,阿文的心猛地抽了一下,此时,那一双混浊的母亲的双眼和两个十分可怜的孩子盯着自己。阿文忘记了报纸上的忠告,迅速掏出一把零钱扔给那男孩,一头扎进了餐馆。二两烧酒,三碟小菜,消磨时间等待列车的到来。可能是餐馆里的声音太嘈杂,盖过了车站广播的声音,等阿文过了两个多小时去接站时,377次列车早已提前四十分钟到站了。阿文睁大了双眼仍没有看到他熟悉的身影。他焦急地四下张望着,这时突然发现在车站的大钟下,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起劲追打着一个衣冠楚楚的男子。边打边往那人身上吐唾沫。那男子拼命地向前奔跑,不知怎地,他像被什么绊了一下,倒在了地上,手中的什么东西也随着甩了出来。借着微弱的灯光,阿文看到那男孩捡起地上的东西,就往回跑,一只袖子在风中抖动着,难道是他?他是在?!……

阿文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上,只见那男孩朝阿文身后不远处跑去。栏杆下一袭红风衣随风一飘一飘,那熟悉的长发在风中飞舞。“阿红!”阿文大声地急切呼唤那位姑娘。那姑娘——阿文的未婚妻,听到呼唤声,急奔过来,伏在阿文的肩头啜泣。显然是受了惊吓或者是委屈。“阿姨,给你钱包!”一个声音传过来。阿红止住了哭:“阿文,就是这个小家伙,帮我从小偷那里追回了钱包。那个狡猾的男子,刚才还热情地帮我提行李呢!多亏了小家伙!”

“小家伙,你母亲和那个女孩呢?”

“噢,他们睡了。我是偷着出来溜着玩呢。”

从那男孩的嘴里知道:一个月以前他爸爸到城里打工被车轧死了。母亲没有要司机一分钱。因为司机家里也很穷。他们娘儿仨处理完后事,准备回农村的当儿,路费被可恶的小偷偷走了。家里回不去了,只好每天乞讨,一方面糊口,一方面攒着路费。

“我妈说,过几天我们就回去。除了路费,还能剩些钱供我们姐弟俩上学。”

“那你们以后怎么办呢?”阿红关心地问。

“我妈会种菜,我也会。种菜能卖钱。”小男孩说着,一副天真、神气的样子。

阿红取出刚才的那个钱包,将准备结婚用的钱拿出一半交给那男孩。那男孩愣愣地望着阿文。阿文微笑地说:“拿着吧!交给你妈妈,早早上学。”小家伙咬着嘴唇,眼里滚动着感激的热泪。

第二天,火车站果然没有了他们的影子。数年后,报纸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人们议论着,过去的小乞丐如今成了大人物了,他在寻找过去的恩人。报上一登再登。阿文、阿红看到了启事,但他们却很平静,只是默默地祈祷,替天底下所有善良的人们祈祷。

《崛<山围>山》1997.1

同类推荐
  •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京华学术文库)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京华学术文库)

    本书主要围绕“语言”和“存在”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书中,著者将“语言”和“存在”这两个不可分隔、相互依存的范畴称为新诗之“根”,并以之作为透视新诗诸种问题的切入点:在分析新诗语言时隐含对现代人生存状况、文化处境的关切,在探讨新诗的存在主题时多从语言层面入手。这样的思路集中体现在前二辑论文中,分别着眼于新诗语言及相关问题的总体论述,和诗人个体、诗歌文本的具体剖析。
  • 海峡两岸空战史

    海峡两岸空战史

    一架又一架执行绝密任务的国民党空军间谍飞机,接二连三地被击落在中国大陆上,那是一段被隐匿的历史。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敌对双方谁拥有了准确翔实的军事情报,谁就掌握了战胜敌手的钥匙。因此军事情报历来都是敌对双方所不惜代价猎取的目标。在现代由于使用飞机获取情报速度快、效率高、覆盖面大、人员伤亡少,因此它一直是获取军事情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 扶轮问路

    扶轮问路

    本书是凝结了史铁生近两年来所思所想的二十余篇随笔集。书中还收录了史铁生的十几首诗作。书中,花钱的事、看不见而信、理想的危险、乐观的根据……史铁生通过洁净文字,铺陈着自己对人生、社会、命运、价值观、世界观的思考。
  • 侏儒与国王

    侏儒与国王

    身处风暴中心的侏儒,洞悉宫廷暗室深藏的秘密。三个国君的非常人生,六幕命悬一线的生死传奇。悲壮而滑稽的戏仿,大胆而淋漓的颠覆。生杀予夺间,谁是操纵命运的那只隐形之手?苍凉瑰丽的蒙太奇画面,直击灵魂深处的犀利拷问,丰富浓稠的叙事容量,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为你呈现一个叫做侏儒的生物,在大时代中的行走笔记。如同看一部李安、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充满光影的变幻,和敲打心灵的思考的低音。
  • 不屈的红高粱

    不屈的红高粱

    文中既有对现实问题的尖锐评论,也有对过去时光的深情回忆,有作者行走四海的切身感受,还有对人类情感世界的认真领悟,亦有工作中的经验收获。《故乡的路》描述了一个小村近百年来的历史风雨,折射出了时代的缩影,人性的追求;《法庭往事》则用写实的手法呈现出了农村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案件;《故乡的莫言,莫言的故乡》则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文化的熟悉和热爱。评论高屋建瓴,叙述客观细微,游记景中含情,情中寓景,展示了作者娴熟的驾驭技巧和用心为文的创作理念。
热门推荐
  • 历史不是教你诈

    历史不是教你诈

    历史如同一面魔镜,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权力争夺,总有人占据主动、稳操胜券;名利得失,总有人游刃有余、进退自如——这如同喜剧。同时,也总有人满腹经纶却终生不得志;君子清正廉洁,却屡屡受挫——这如同悲剧。在这历史的悲喜剧中,总有规律可循,博弈智慧就是其一,也是人立身体处世的根本。
  • 执政组织资源与执政党的组织建设

    执政组织资源与执政党的组织建设

    执政党的组织资源,是执政党的资源系统中的首要资源,是其他资源发挥作用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充分发挥和利用党自身的组织资源的功效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有效执政的关键。由沈建红编著的《执政组织资源与执政党的组织建设》共9章节,内容为组织资源理论的基本概念,组织资源理论的历史形成追溯,执政党组织资源整合的基本要素,中国共产党组织资源整合的历史经验等。
  • 蛊妃萌爷:溺宠大明星

    蛊妃萌爷:溺宠大明星

    爱妃,爱萌娃?爷送你个淘气小魂魄,逗你一笑,可好。爱睡暖床?爷伺候你在千年寒冰上长睡,可好。爱跳芭蕾?爷允你一辈子在我掌上起舞,可好。爷,用三魂七魄皆只溺爱你一人,可好。不好,不好!去你丫的帝王,本姑娘前世是大明星!这世,没万把粉丝,怎甘心!养小鬼,下降头……宅斗、宫斗……巫术、跳舞……十八般武艺样样通。谁说漂亮女人没大脑,且看本姑娘七十二变。
  • 绝世天尊

    绝世天尊

    一个泡不到女友的悲剧男离奇穿越异世,意外成为了绝世天才。从此,充满奇幻色彩的异世之路开始了,泡妞,升级,虐虐高手,专治不服,逍遥异世,纵横天下……呃。没事勾搭小妹妹,和美女导师淡淡人生,淡淡理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以她之名:第一次接触

    以她之名:第一次接触

    在指挥官欧文. 迈克拉伦的带领下,奥罗拉参加了一次秘密的航空调查任务中,去寻找地球以外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个在星图中未曾标注的地方,数据显示那里似乎拥有两个可适合人类的外星球,这种可能性让人们十分兴奋,从而甘愿冒险去探索那片神秘的未知领域。
  • 八卦鸳鸯魂

    八卦鸳鸯魂

    张宝瑞,笔名磐石、秋凉、雨亭等。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悬疑推理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1971年开始从事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
  • 阎瑝驾到

    阎瑝驾到

    我叫阎瑝,一个孤儿,被爷爷收养,也就跟着爷爷姓了阎。原以为我的人生将普普通通,和一般人无二,直到一通电话的到来。爷爷突然的病逝,村里十七人的暴毙,一夜之后,又是怪事连连,被卷入其中的我,在不知不觉中,渐渐的看到了真相……
  • 决战王妃1

    决战王妃1

    看到信箱里的那封通知书时,妈妈开心得简直要晕过去了。那一刻,她认为我们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并且再也不会出现了,而我就是这所有改变的关键。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喜欢跟父母对着干的女儿,但我也是有底限的,而这件事就是我最后的底限。
  • 你是我久等的归人

    你是我久等的归人

    本书共选了陈麒凌18篇短篇小说。每篇所描写的感情类型都有不同,有大学生纯纯的爱,有刚步入社会青年青涩的爱,有对信仰的尊敬,有对父母深切地关怀,有对故乡真切的怀念,也有对社会不公平待遇的反应。每一个故事的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没有千人一面,每人都展示了独特的个性。语言简洁质朴,贴近生活,是一本写满作者真诚的小说集。
  • 血鹰迷踪

    血鹰迷踪

    大漠之中,孤城之内,几天内连发数次血案,一时间整座城市人心惶惶;深宅后院,暗流涌动,各种势力蠢蠢欲动,又将挑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少年独闯孤城,是否能纠出幕后黑手,天理昭然,人间正义是否能够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