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5800000008

第8章

两天之后,詹英被解到宪兵司令部。

他被关押在一个一明两暗的黑屋里。屋里又脏又潮又臭,就是他这住惯了班房的人,一时也难于忍受。屋里满腾腾地挤着十几个人,差不多都是青年。他估计可能是党的外围组织的群众,他是军委系统的,所以一个也不认识。他向大伙儿问话,那些人都一个个无精打采,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埋头大睡,不待得搭理他。牢房里笼罩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氛。只有一个人懒洋洋地告诉他,北平的共产党算是完蛋了,连姓尹的省委书记都被逮了进来,压了一回杠子,就叛变了。

詹英听了,胸腔里像是灌满了铅水。门外不断有“哐啷哐啷”带镣的人走过去,他就赶忙趴到窗口,看有没有认识的人。

不一会儿,走过来一个人,好生面熟。他赶忙揉揉眼,仔细一瞧,原来是老古——正是给省委写了直南考察报告的古易达同志。詹英心里一惊,咳嗽了一声,古易达一抬眼也认出他来了。他用两手在脸的两旁撑了个圆形,老古给他回了个眼色,詹英看出古易达那一双细秀的眼里所表现出来的眼神是非常坚定的,和这屋里青年们的惶惑的眼神完全两样。他感到愉快;并且觉得这种愉快之感,老古也感觉到了。

古易达走过以后,不多一阵,这边又来了人。一看,还是两个:两个人并排走着。这边的,是个又黑又瘦的高挑个儿,不认识;只看见头发胡须毛蓬蓬的,身子骨像是十分羸弱,走起路来却深一脚浅一脚地急急慌慌地往前赶。那边的一个像是搀扶着他,詹英从那半隐着的侧面看过去,呀!像林陶!再从后面看,还是像他。老詹好不惊疑。两人走过去以后,詹英一动不动地倚着窗口,期望再能看到他们。等了好大一阵,两个人果然又并排踅回来,詹英细细审视:一点不差,果然是林陶。圆圆的脸稍微瘦削了些,年纪轻轻,满头白发。走路也有点蹒跚,一对眼睛却还是那样爽朗而热情,闪烁着理想和信念的火花。旁边那个人呢?是他的同案吗?他如果是在那一天被捕的,那该是他一个人呀。莫非他也……不能,不能!如果我把这个人给看错了,那我这双眼睛也不用再鉴别人了……但他又觉得形势险恶,对这个不太熟悉的同志还不能下断言。他甚至于想:单从眼睛判断一个人,那不成了相面先生了吗?但这个联想他又觉得太可笑,这和相面先生有什么关系呢?“……那么是那个人牵连了他的吗?那他们怎么还紧紧地揉在一起,看不出他们有什么相互的怨恨呀?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他正在思前想后地猜测着,放风的时间到了。一到放风的地点,老古就迎上来说:

“你也来了?我看见你用手一比画,就知道你也是黎胖子给搞来的。”

“你呢?”老詹问。

“我估计也是他。我从直南巡视回来,写了个工作报告让他转省委,说好过几天他来找我谈话,可是等了好多天没见他来。有一天,有人打门来找,一开门,妈的,几条手枪逼到了胸口,东翻西找穷折腾一通,什么也没有找到,可还是把我捕到宪兵中队,又转到这儿来了。你说这不是他搞的还有谁?”老古见了自己人,恨不得一口气把话都讲完,“不过从这几天的情形来看,阵线也就乱了,叛变成为一股浪潮了呀!敌人放出空气:‘不是投降就是死’,有的人初来了还表示:‘我是准备死了’,但上去挨一顿打就叛变了,住上了他妈什么‘优待室’。”

“你知道都有哪些家伙叛变了?”老詹问。

“少共省委书记李贵为,互济会党团书记赖作民,这都是一嘟噜一串的,还有宣传部的秘书潘为友,我也说不定是他给告密了的。那家伙在叛变以后,还说什么政治上叛变,组织上不叛变呢,谁信他的胡扯!你政治上叛变了,敌人还不趁势进攻你吗?你还有什么奋斗目标?你还有什么阵地可守!”老古继续激愤地说,“还有省委的秘书长果则祥,据说新来的省委书记尹坚也投降了。敌人好猖狂啊……今天早起,把一位姓颜的颜季仁同志给拉出去枪毙了,是住在我们同屋的,一位很坚定很可敬爱的老同志呀……他走的时候,还硬要把他的衣帽和别的东西留给我们用呢……”古易达说着说着低下了头,眼角里噙满了泪花。

听着老古的倾诉,詹英时而憎恨,时而愤怒,听到最后,他的心境更加烦乱,他充分理解到这里情况的严重了,怪不得那些同屋的人闷声闷气地不说话。这时他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来:必须打破这种沉闷,遏止这股逆流,坚定人们的信念,鼓舞人们的斗志!憎恨、愤怒和悲恸,都应化为力量,绝不能被这些所扰乱或压倒。他使自己冷静了冷静,向老古问道:

“这个消息你是从哪儿听来的?”

“同屋一个叫桂其明的难友讲的。”老古答。

“他是从哪里听说的呢……”詹英见古易达没有即时回答,就又问道:“你和那个难友从前认识不认识?”

“……新认识的……他从哪里听说,我可没问。”古易达觉得有些不妥了,又加了一句:“反正这几天是有点乱传开了。”

老詹看见老古瞀乱不安的样子,就没有再问别的,缓缓说道:

“老古呀,你是我们一位好同志!你说得非常对:一个人要在政治上动摇了,那他在组织上就给了敌人进攻的一个大空子。你在这点上是坚定不移的。你的考察报告我也看过,里面有很多很好的见解,对于革命充满了信心和期望,这是极其可贵的。目前最重要的是,不单我们自己要坚定对革命的信念,而且还要集聚和发动大家的力量,打退这股叛变的逆流,你说是不是呢?”

“是呀!”老古那一双细秀的眼睛里闪着愉快的光芒,“要不我一看见你就非常高兴和激动呢!怎么办呢,快想个办法吧,这样叛变下去可怎么得了呀!”

“这样好不好?”詹英略略思索了一下,说道:“咱们定它三个条件:第一,不供出任何机关;第二,不粘连任何人,打独份官司;第三,绝不发表反共言论。只要大家同意这三个条件,各个人随意打自己的官司好了。你说呢?”

“好呀,”古易达高兴地说,“我同意这种办法和提法。这样咱就谁也不怕他了。咱们这也叫约法三章。”

“咱就宣传这约法三章,宣传好汉做事好汉当。有确凿的指证抵挡不过去呢,那就担当起来,为革命而牺牲,是光荣的。没有确凿的指证,那就一口否认到底,党员的头上又没有刻字,怕他怎么的!多不过挨几回毒打,受几次刑,挺过去也就挺过去了。你看咱们还有谁好商量商量没有呢?既是约法,就尽可能提得妥当些,大家才好接受和遵守呀。”

“徐彦同志也进来了。”老古说,“我就去找他来谈谈好不好?”

“不要。”老詹笑着说,“这里不是开会的地方。”

“那我单独去和他谈,让他回头来和你碰面,好吗?”说着,古易达已经兴兴头头地要走了。

詹英很熟悉这两位同志,他们一个是宣传部的,一个是组织部的,是一对老搭档了。在日常生活中,这两人简直像是冤家对头,总爱在语言或行动之间互相挑个岔儿,见了面总要互相讪笑一番。可你一听那说话的味儿,就知道他们是最知心的一对了。他们互挑毛病也真是摸清了对方的底细。比如,老徐是北方人,爱吃面食,不管是粗的细的,软的硬的,有菜无菜,调和轻重,他都吃得下,还吃得那么有味。而老古是南方人,在饮食上就细致、讲究一些。虽然在艰苦的环境里他一样能吃苦,但在同样的条件下,他宁可少吃,总要挑拣挑拣。初来北方时他吃不惯馒头,那小饭摊上的馒头,又总是有许多星星点点的黑斑,一个一个怎能抠得净,老古就只好把那一层外皮统通剥去再吃。这一点,北方朋友看不惯,他们另有一套讲卫生的法子,觉得趁热吃就成,只要没有苍蝇现爬过,那就没关系,也算不得不卫生。老徐对老古这一点,更是恼火:“馒头你都吃不下,窝窝头、高粱米、棒子面、烤白薯,你吃不吃呢?不改掉你这个习惯,怎么接近群众呢?”心里这般恼火,嘴里他却不说,看着老古的馒头皮积成一个小堆堆了,他又像正经又像开玩笑地说:“你老吃不下这个吗?给咱穷哥们吃吧!”说着他就把那一堆馒头皮,拿过来往嘴里一塞,三咬两咬地吞下肚里去了。老古的脸唰地一阵红,觉得火沸沸的,可他一句话也没说,低了一下头,然后又仰起脸来对老徐不出声地笑了笑,还是一句话也没说。后来可就再没见过老古吃馒头剥皮。并且从此以后两人一天天更打得火热了。

詹英正暗自想着这些过去的趣事,徐彦已慢慢地踱到他的身边来。

两人会意地点点头,詹英往避人的地方走走,徐彦不动声色地跟上来。詹英站定之后,徐彦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

“老古都和我谈过了。我完全赞同。不来这么点约束,那样叛变下去可真是不得了!你来以前,我们俩人也是一天价干着急,就是想不出个好办法来。这下好了,咱们打官司也有个小纲领了!”

徐彦不容詹英插话,又急急忙忙地说下去:

“一个革命者被捕了,绝不能任由着敌人来摆布。就算判了死刑,活一天也要斗争一天。可怎么斗争呢,就这点难!你想不出办法来,有一股热劲也无处使!还得要看准人,我那位老伙计呀,”徐彦笑笑,又接着说道,“他老兄就有点不懂得看人,他那方法也有点老一套,总是先来一段时事分析,然后是敌必败,我必胜……你讲得对是对,可要是不看场合,不择对象,可就不对了呀!我们这两个冤家你也知道,一见面就总要吵嘴。我告他:‘你不要看我粗,我可是个粗中细;你倒细,你可是个细中粗。’说急了的时候,我还常讥笑他,我这张嘴也缺德,我说:‘老古呀,你懂得吃馒头剥皮,看人的时候你就舍不得剥皮了,你要吃亏的。’他倒达观:‘为真理而吃亏也值得。你撒革命的种子,你能保准一个个都出得来吗?’他还蛮有道理呢,老实说,这一点我又很爱他,爱他这股傻劲。可是眼看到明知要吃亏或竟然是受骗的事,又不能不替他着急,我就反驳他:‘算你说得对:为真理而吃亏值得。为吃亏而吃亏也值得吗?’当然我这也说服不了他,因为我也拿不出个办法来,两人就这样抬死杠。你这来了,给咱们想出了办法,连带把我们两个半吊子也又捏拢在一起了,我们也有个主脑了。哈哈,你看光让我一个人说了……”

老詹还急于想知道点别的,就问老徐说:

“你对这里的情况摸得怎么样?听说许多人是叛变了呢。”

“叛变的总还是少数吧。这里的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一批是留苏回来吃过面包的;另一批是华北的老干部;还有一批是青年学生,这种人为数最多,都是少共和互济会那两个小子搞来的;留苏回国的和华北的老干部,是黎化冰和果则祥两个家伙出卖的。最近听说,尹坚也叛变了,不过……”徐彦略一迟疑,决然说道,“我表示怀疑。”

“你怎么看?”老詹注意地听。

“我认为我们中央不会派一个松包来,一出马就给我们省委丢脸的。”

“嗯……有道理,你接着说……”

俩人正要接着谈下去,却见林陶搀着那个瘦弱的人又一颠一簸地过去了,老詹问:

“这一对是怎么回事,你知道不知道?”

“他们可也够苦的了,”老徐说,“你看他们铐在一起不是?——你注意了没有?——他们可并不是一案,还隔离着老远呢,那个圆脸的从陕北来,那个瘦长脸的从冀东来,都是来到北平落脚不久就被捕了。”

“我还以为他们是一个搀扶着一个呢。”老詹这时才注意到他们手腕上的铐子。“妈的,这么残忍!为什么要把他们铐在一起呢?”

“瘦长脸的来得早些。圆脸的来得晚些,可听说都很坚定。有一次大过堂,敌人就让他们互相看着受刑。他们还是一样地不屈服。气得敌人没办法:‘你们俩都这样硬呀!那就铐在一起!’那个瘦长脸的成天闹肚子,圆脸就陪着他成天上茅房,敌人真他妈不是玩意儿。这且不说,我听老古说,两个人的政治观点还不一样呢。圆脸的,头脑很清楚,观点和我们完全一致;那个瘦长脸的,观点上却接近于张慕陶呢。我这是听老古说的,老古和他们同屋,和那个圆脸的叫林陶的,床位还紧挨着呢,详细情况可以问他。你想一个左,一个右,那精神上能不痛苦吗?这比起我和老古尥蹶子来又有所不同了……”

“你和老古这两个同志我知道!”老詹看着那里已经催人回去,他怕老徐一提到他和老古的事又把话扯长,就笑着截断他的话:“你们是大合槽,小踢打,关系不大。现在是大敌当前,凡是对敌斗争坚决的就都是好同志,就要团结起来。大力争取那些动摇不定的人,一起来冲破敌人和叛徒对我们的联合进攻。不可以轻估敌人的阴险狡诈;更不可以轻估我们自己的力量。有些情况还须澄清,比如关于尹坚。对老古呢,提醒他多警惕些。要细心,还要大胆。缩手缩脚,疑虑太多,也是干不成的。现在咱们就要大大地宣传咱们的约法三章,大大地宣传:人要有骨头,好汉做事好汉当!”

“对啦,”老徐说,“好好地宣传,大大地——”他见一个看守走过来,赶快换了话头,“——好,大大地好,今天的天气大大地好呀,哈哈哈。”

同类推荐
  •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该书描写了一个京剧女艺人的故事,尽管她历经千辛万苦,想摆脱命运……但仍难跳出被歧视的演艺圈。张恨水写道:“载出之后,颇也蒙受社会人士予以不坏的批评……不敢说会令读者读之一定有益,至少也让人家读之无害。”
  • 安妮·穆恩与元素神器

    安妮·穆恩与元素神器

    上幼儿园时,我的人生目标是,做一个只穿粉色衣服、整天吃薯条的老师。现在我成熟了,我的人生目标是,成为马普尔-夏洛克粉-绝地武士小姐。我是认真的,真的有那么一位小姐。我热爱故事,也曾经有幸在好莱坞工作过十多年。但现在,我与我的丈夫住在洛杉矶。我们的后院里有一棵看上去十分平凡的树,但它正是通往节枝区的入口!
  • 记忆中的那个地方

    记忆中的那个地方

    《记忆中的那个地方》入选澳大利亚2007ACT写作与出版大奖。其探索的主题为,当被逼无奈时,善良的人们为了生存会做出何种举动。丹·坎贝尔深受往事困扰,随着岁月流逝,越来越陷入绝望。30年前在他11岁生日时,他亲眼目睹父亲被杀,并从一个发疯的陌生人手里救下了母亲。但每当他回忆起那可怕的一天,他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但又看不清楚,似乎在他记忆里失了焦。他每年生日时的抑郁和绝望已经伤及了现在的家庭,于是他决心带着母亲回到儿时的家,去正视他的回忆,并为往事划上句号。回到过去并非易事,而丹在那里发现的事情会让他的世界天翻地覆,因为一切人事物都与他的记忆相左,而当他的现在遇上过去,他的生命都将受到威胁。
  • sms舍子花(五)

    sms舍子花(五)

    或许,五楼的高度并不算得上是高。但要夺取一个人的性命,想必是足够了。古贺紫衣站在楼顶的水泥地上,这里的外围只有一圈矮矮的护栏作为安全措施,已如同这栋颇有年岁的楼一样破旧不堪。她没有去看楼下情况会是如何,只是远远的地眺望天空。抱着跳下去的心情来到这里,她也不是第一次了。但若是说把一切都放下了的这种觉悟,那还是她的初次体验。与水素和解之后,她有了一种什么都不再重要,什么都可以放下的想法,在出了房间后,就被这种想法一路指引着来到了楼顶。
  • 特战先锋

    特战先锋

    中村一郎逮捕了美国海军情报署的特工史密斯夫妇。中共南京联络站站长黄云晴通过潜伏在日军里的内线布谷鸟搞到了史密斯所在医院的地图和警卫配属,并交给上级黄天明。黄天明按照中央指示,将这份情报交给了国民党。突击队出发了,队员们空降渗透到南京并隐藏在萨尔神父的意大利教堂。日军很快发现了端倪,一边准备以史密斯为诱饵,等待突击队自投罗网。突击队成员最终劫走了史密斯,但正当队员们准备返程之际,陈一鸣却表示,这次行动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暗杀中村。书生负责来做蝴蝶的思想工作,他告诉蝴蝶,只要引诱中村在冷锋的枪口下五秒钟,就成功了。蝴蝶在狙击现场却放走了中村。小组成员们迅速转移,萨尔神父和孩子们被捕……
热门推荐
  • 22岁以后不可不懂人情世故

    22岁以后不可不懂人情世故

    22岁以后,你走出了校园,走进了社会,走入了职场,要怎样才能把事做好、把人做好?怎样才能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融入到社会、融入到职场?这里有个极为关键的因素,那就是要懂得人情世故。所谓人情世故,是指与人交往中的博弈与礼数。这在人际关系极为重要的当今社会尤为突出。对于阅历尚浅的年轻人而言,若想在人际交往中站稳脚跟并最终胜出,的确是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因为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才算走好了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才能迈好踏入社会以后的每一步。
  • 攻略那个差生

    攻略那个差生

    如果赌上前世和今生也无法消除你的恨意,那我只好把来世、生生世世也赌上了。魂穿的裴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早已掉入别人编织好的网里,随时被那张开的血盆大口吞没。如果一切还来得及,他一定要跟顾信之说一声:“我绝不原谅你,也绝不放弃你。”啥也不说了,耽美文
  •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也受到重视。
  • 骨科速查手册

    骨科速查手册

    随着人们活动半径的扩大,交通事故频发,骨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骨科图书的出版也不断丰富。目前,骨科临床用书大多分为两类:一类内容“广而全”,涵盖了骨科各种常见疾病,从病因、病理到诊断、治疗,内容详尽。
  • 温故(之五)

    温故(之五)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 丧大记

    丧大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河美人图

    山河美人图

    请大家支持疯子的新书:邪御九天,在书城搜书名即可观看
  •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

    作家孔见以思想性书写为人们关注。《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是他近年发表的人文随笔选粹,既有指向人本的探问,也有针对文本的诘究,对当今社会过度世俗化现象提出了质疑,体现了在尘埃厚积的地面上寻找闪光货币的价值诉求。孔见企图以一种叙述的方式来阐释事物,将哲思与诗情融会到一起,文气活泼洒脱,兴趣盎然,给人以阅读的愉快,区别于院墙内的学究。
  • 待人处世的学问

    待人处世的学问

    待人处世是一门学问,它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智慧,更为重要的是,待人处世的好坏常常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一个不懂待人处世学问的人,一定会被各种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所困扰。只要你掌握了这门学问,你一定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处世高手。 本书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全面论述了如何待人处世,如何赞美别人、拒绝别人,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做到以情动人等等。如果你深入了解了本书中所罗列的待人处世的技巧,那些摆在你面前的看似棘手的待人处世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果你在以后的日子里,灵活运用了这些技巧,那么在追求成功人生的道路上,就会顺风而行。
  • The Coral Islandl

    The Coral Island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