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6500000002

第2章 序二 乡土文化结构中的个人叙事

张锐锋

我们生活于一个具有悠久农耕历史的国家,它从一开始就将它的历史文化映射到我们的心灵里,这让我们一直沉浸在一个巨大的影子里。我们既不想摆脱它,也不可能摆脱它。总之,我们每一个人已经和这个影子融合在一起,难以分清彼此。既可以说,我们乃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历史文化是我们的一部分。个体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尴尬状况中出发的,也终将在这样的情境中结束。

农耕文化的主要涉及对象,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土地、山川、河流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由此产生的文学作品,必然将描述的视野通往这些必不可少的事物。人与自然在这样的文学中既是生活中的实体,也是一个个象征和寓言。我们在不可搬迁的农田中寻找粮食,并适应四季的变换。制约即天启。大自然的秩序之美构成了我们对自身生活秩序的理解,我们确信生活本身和大自然有着某种对应关系。这是解读自己、家庭、社会和每一个人存在合理性的秘密依据,同时其深层规则也塑造我们的爱以及爱的对象,塑造了世界的整体形象。

一般地,农耕生产的组织形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并进而松散延展到村庄集体,这也形成了个体视野的边界。个体是处于被融合状态的,就像雪球中被裹入其中的一个雪粒,其感受生活的方式也在这种紧紧地裹挟中。记忆决定了文学叙事的方式,也决定了我们注视自己和他人的角度,和重新阐释事物的理由。这里既没有探索别人内心隐秘的冲动,也没有选择观察位置的自决权。只有平视的视野,最朴素的视野,最容易理解的视野。我们看待身边的事物,就像农夫看待自己的庄稼,在平视中获得印象,从心心相印中获得情感,从自己的内心中投射出理解。并将这样的理解珍藏起来,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总之,我们的一切叙事,都是乡土叙事,文学的步履在农耕历史文化形成的基本语境中徘徊,质朴而自然,漫无目的而逍遥自在,有时还具有某种与生俱来的忧伤。

近读蒋殊散文集《阳光下的蜀葵》,发现其中的文章处处散发着这种传统的文化芳香。她的创作,几乎从不涉及自己视野之外的事物,而是孜孜不倦地从身边的形象中获取第一手材料。对于自己出生并生活了17年的村庄,她可以从每一条开裂的墙缝中找到用于文学扎根的养分。对这一点,作者毫不讳言,她说:“如果有一天,我的文字中没有了我的村庄,那一定,是我老了,老到拿不起笔,敲不动键盘。”为了强调自己激动的情感,她刻意将“那一定”三个字从句子中提取出来。

这部散文集从整体上看来,是个人史的叙述。也就是说,所写的一切与她自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自己灵魂里的每一寸光,都来自笔下这些琐碎的形象的映射。假如没有这些形象,生活就会显得漆黑一片。在这里,蒋殊用她特有的朴素的笔触,把她所熟悉的、热爱的人们,以及这些人们生活的境况,画了出来,并涂上了色彩。面对眼前的人们,她不是遥望,也不是简单地观察,而是近距离地感受和对视,这使她的文字被赋予了体温和心跳,以及充满了爱和哀伤的眼神。

她写自己母亲:“母亲是美丽的,母亲是柔弱的,然而我极少见母亲流泪,也很少见母亲对生活抱怨。”也写自己的父亲:“父亲的特征,实在是太明显了。他几乎长年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工装。配上他清清瘦瘦的身材,极其朴素,极其干净,又极其精神。父亲与爷爷一样,头发早早就开始花白。因此,我站在对面的山头,总是一眼就可认出父亲。”“父亲有力气,也是我的欣慰。于是此后的许多年,我一直看着父亲使用他的力气。父亲种蔬菜,父亲挑水,父亲扛着谷子去碾房变成小米。”

这是最近的亲人,当然这些还不够。她还写自己的祖母:“小时候奶奶有事无事常将我揽在怀里,从衣衫里摸一颗红枣给我。离家后的每一次探亲,奶奶都会眼泪汪汪告诉我她是多么想念我。”关于祖父的记忆似乎笼罩在一片庄严的气氛中:“放下饭碗的爷爷总是在炕上,靠着被子,燃着一锅烟。他的面前总会是我,追着他的烟锅捣乱。怕被我吹灭,爷爷便变着花样哄我。除了讲故事,还把吸到口里的烟变成一个又一个漂亮的‘烟圈儿’。那些烟圈儿美丽地满屋飘飞,有时甚至吸引了地上正在吃饭闲聊的婶婶们。婶婶们都不是善类,却从不敢在严肃的爷爷面前说哪怕一丁点闲言碎语,只有我与爷爷欢闹时,她们才能融进来说上三言五语。”外祖母则更像是一幅超越世俗生活的精神画像:“姥姥永远一身黑衣,包了灰色头巾,裹了裤腿,一尘不染。姥姥干净,走路快,做事利落,从不与别的女人扎堆闲聊。有投缘的,也只是在路遇时聊几句,打个招呼。”“姥姥的所有时间,都给了上帝……记忆里,姥姥总是握一串念珠坐在炕头默默诵读经文。与不识一字的奶奶不同,姥姥是识字的。小的时候,对繁体字颇感兴趣,于是常常拿了姥姥手边的经文问姥姥,姥姥都能一一读给我。那么复杂的字姥姥一下就能读出,是我对姥姥最大的佩服。”

蒋殊的目光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那样,由远及近,以自己为圆心,扫视着四周,并一点点向远处蔓延。她写自己的姑姑:“那时候小,不懂姑姑,不懂她这样待在亲人身边也是一种痛苦。‘嫁不出去’的姑姑日日贴在娘家,日日与我在一起。母亲是姑姑最好的嫂嫂,不仅不骂姑姑,而且写信告诉在省城工作的父亲给自己买衣服时,一定多买一件给姑姑……姑姑一边埋怨我们吃得太少,一边把要帮忙收拾碗筷的我们用力推开,拉到院子里,告诉我们整整齐齐码在那里的玉米面、玉米碴等等都是给我们带的,都是前一天刚刚磨好的。还有,塑料袋里,严严实实包着两个洁白别致的坐垫,是姑姑用一片一片玉米叶子精心编织成的。”她还写自己的堂妹,“琴琴拿起毛衣,擦擦眼角。看得出,她努力不去想这一切。现在,她是姐姐,是这个家的老大,她必须承担起天一般的重任。这几天她一直纠结,大亮是继续上学,还是退学打工”?

当然,对于这个村庄来说,似乎每一个人都需要登场。任何一个人的缺席,村庄都不是完整的。作者需要用最大的耐心,将每一个形象描画出来,他们每一个人都不相同,但他们都整日相处,过着相似而平凡的生活,有时显得焦躁不安和缺乏耐心。更多的日子里,他们是平静的、能够用足够的力气压得住试图颠覆既有安排的时间。这是同一屋檐下一同避雨的美丽景观。

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在他的著作中谈到:“文学、音乐、艺术是首要的、最敏感的区域,那个向精神因素的转折最容易在这些领域里以现实的形式被人发现。这些领域迅速反映着现实晦暗的画面。它们预见到那种形若散乱的光点而只被少数人所察,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存在的伟大的东西。”然而,在蒋殊的笔下,一切不需要预见,也不需要用锐利的眼光洞穿迷雾和黑暗,一切皆在身边,一切皆在心里,那些看起来“散乱的光点”原本就簇拥在一起,它们属于同一个光斑。一个村庄是因为晃动着一群生动的生命形象而存在的,是因为这些生命形象和自己有着血肉联系而存在的,它仅仅是自己精神世界的证物。

因而,离开了自己的情感,村庄将变得虚无,生活将失去意义。

同类推荐
  •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作者以“一介草根、随意领悟、走笔文字、快乐生活!”的心态,让读文字的人感悟到生活中的种种,她的文字,朴实不华丽,真实不造作,题材小而给人的体悟却深。亲情、友情、爱情皆入文章,家事、小事、世事尽在笔下,自然而然地呈现着生活的醉美,读着亲切,回味醇浓,字里行间处处弥散着生活的清香。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力量、新家园、援建工地上的旗帜、告亲人书、当新家从手中一寸一寸升起、目光中的光、小城阳光、奠基、重建、悬空、你的名字在援建的路上疾行、还是那片土地、种在废墟上的太阳、记得、援建工人印象、重建,重建、家在彭州等等。
  •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收录了《终于能管你一回》、《心境》、《失眠》、《张山的相好》、《后妈》、《女人》、《捕鱼者说》、《福婶的心情》等近百篇微型 小说作品。
  • 民国文事(格致文库)

    民国文事(格致文库)

    本书记录了民国时期的一些人和事,一半通过丰厚史料文献的佐证,一半通过作者将今昔作对比的的有感而发。谈古论今,游刃有余。作者丰厚的文学积淀带给我们更为丰富的知识量,所引用的部分均为中外经典,本书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值得一读。
  •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是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看看故乡的月光,闻闻故乡的泥土是游子们的愿望。本书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谈故乡》集中国现当代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等150余位作家的200多篇思故乡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余小胖与贺大人

    余小胖与贺大人

    女主很坚强。男主很高冷,感情很专一,宠文,虐恋。“给我一个明白,告诉我原因,我就走。”他沉默一下:“她怀了我的宝宝。”一句话,把余小胖打了个七零八落。她很想说,我也怀了你的宝宝。可是,然后呢?她恨不得咀咒他们两个都去死。余小胖双眼发红,咬牙嘶吼:“我真恨不得杀了你!”然后再杀死我自己。***在她离开B市后,很多事情正在B市上演,争斗,直至落幕,其中刀光剑影血泪交织,每一件都牵涉到那个引致她夜半失眠,让她一直念念不忘的人。**新书《萌龙传说》http://wkkk.net/bk/xxqy/20790934
  • 九重妖后:红颜媚骨

    九重妖后:红颜媚骨

    他予她滴血之恩助她化身人形她堕入红尘伴他两世情缘她,前尘尽忘却依旧苦苦守候千年他,抽去三千情丝,只为助她修补残魄她,灵动美好,心却被践踏的残缺不全他,本是无情,却终甘为她堕落凡尘待繁华落尽依旧红装摇曳的她“我早已不再爱你”
  • 九幽天帝

    九幽天帝

    【火爆玄幻】为夺有望冲击神境至宝万物之源,一代强者九幽大帝陨落,重生为一名叫石枫的少年。且看石枫如何凭借苏醒的前世记忆,扼杀各方天才,夺天地造化,踏着累累白骨,回归大帝之位!创了个书友群:14865773。
  • 佛说圣宝藏神仪轨经

    佛说圣宝藏神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归田琐记

    归田琐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小王妃不好惹

    小小王妃不好惹

    初识在他打胜仗归来之时,三日后他便将八岁的她娶过了门。幼小的她不懂世事,稀里糊涂将他的府上闹了个鸡犬不宁。“王爷,王爷!王妃掉池塘里了!”正在研究兵书的夏侯炫吓得丢下兵书,急步赶去。“王爷,王爷!王妃爬上了房顶!”正在会客的夏侯夏候炫吓得不顾在场的客人,快步赶去。“王爷,王爷!王妃将西院给烧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刚踏入府门口的夏侯炫,立马飞奔而去。“王爷,王爷!王妃……”奴才傻眼的看着那离去的夏侯炫,挠着脑袋道,“王爷跑这么快干什么?王妃只是回娘家去了!”……********************************************************夏侯炫:你永远是本王的小妻子!安君浩:莲儿,我们不是亲兄妹,为什么不可以?夏侯焰:小皇嫂,我永远支持你!殷岳寒:安木莲,本王要你做王后!苍良:义妹,义父让我照顾你一生一世!*******************************************************纯真的她,是命中注定还是无意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争斗之中?皇宫,江湖,之间的争斗与她有何干?身世之谜又是什么?且看舍落一一解来!简介待定希望各位亲们多多支持!此文慢热!可从第二卷看起!请收藏不要放弃落!!支持的方式不变:收藏+票票+留言哦!!!
  • 皇室战争之琉璃幻世

    皇室战争之琉璃幻世

    《部落冲突:皇室战争》(ClashRoyale)是由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推出的一款集换式,即时战略类卡牌游戏,该游戏被列为2018电竞项目之一,一度引发追捧的热潮。当廖阔的卡牌与异世交融,天才玩家云央因一次意外误入CR世界,凝眸四周,探索着另一个“真实的世界”。深谙战术韬略,洞察卡牌特性的云央又会在异世写下怎么样的传说呢,又是否能破解应召而来的秘辛呢……书友QQ群号码:835615476,欢迎来给作者寄刀片………
  • 千金暖妻:慕少,请节制

    千金暖妻:慕少,请节制

    她,颜家最孤傲的养女,却嫁给了全城最矜贵的慕氏帝少,坐上了人人艳羡的位置。人前,恩爱,人后,酸楚。她嫁,只为报恩,保颜家安然。他娶,只为复仇,解心底怨恨。“到底要怎么样,你才能放了我?”“休想!除非你死!”恨的开始,只能以死来结束。当他心底里深爱的女人,带着他们的女儿重新归来。而她,怀孕六周,在她想要守住这段婚姻时,他却选择放弃她。一纸离婚协议,让两人的关系彻底了断。多年后,她以顶尖设计师的身份再次回归,他将她堵在墙角,“颜念曦,谁许你带着我的孩子离开的?”“慕少,谁说孩子是你的?”她,矢口否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少数民族节庆(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少数民族节庆(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主要内容包括:节庆文化概述;东北内蒙地区少数民族节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等。
  • 女人 20岁跟对人 30岁做对事

    女人 20岁跟对人 30岁做对事

    20~30岁,是女人的黄金期,也是改变女人一生命运的最好时机!20~30岁是告别继续做梦,明确人生方向的年纪。所以这个时期,也是女人最容易获得幸福的时候。我想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要让自己快乐一辈子,好命一辈子。而这些愿望只要通过努力,都会慢慢地实现。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与你年纪相仿的女子,她们对美貌的渴望,对恋爱、性、婚姻、事业、金钱有着怎样的理解。也许你会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又或许这些故事说的正是你此时面临的苦恼或者经历过的事情。通过阅读她们的故事,我们来学习如何去平衡爱情与事业的关系,如何在职场中平步青云,又如何去看对人,做对事,赢得人气,改变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