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7000000004

第4章 乡土篇——为有源头活水来(3)

崔云山当初上的小学是运师附小,后来孙女儿姣姣也恰好进了这座学校。崔云山是一位性情中人,有着恋旧的情节,对于儿时的一切旧物,都是满怀深情,心存感恩。当他送孙女儿上学时,双脚踏进这座面目全非却记忆犹新的校园时,止不住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安置好孙女儿后,他立即找到学校的校长,深情地说道:“这里是我的母校,五十年来我始终念念不忘。我今天见你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为母校尽一点儿微薄之力。”说着从口袋里掏出5000元钱,双手郑重地递给了校长。

对此,崔云山曾经感慨地说道,人生在世,因为有道德,存好心,积善行,做好人才能够得到天佑。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是圆的,没有舍就不会有得,我们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我们,所以说舍得是一种肚量,也是一种勇气的体现。在没钱的时候,我们把勤舍得出去,或许钱就会到来,这便是天道酬勤;当有钱的时候,我们把财舍得出去,人气也就来了,可谓是财散人聚;当有人的时候,我们把爱舍得出去,事业就随之而来,这叫作博爱领众;当事业成功后,我们把智慧舍得出去,喜悦就来了,这便是德行天下。如此这样,当我们放弃的那一刻起,就找回了自己,找回了快乐,找回了人生的自信。

只是李店铺村人怎么也不会想到,60多年后,当年那个多灾多病的小点娃,居然会将一个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的天龙集团,奉献在世人的面前,造就了李店铺村的栋梁之材。崔云山告诉我,在岁月的征途中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了心境才会秀丽,看开了心情才会明媚,有的人本来幸福生活着,却看起来有很多的烦恼;有的人本来应该烦恼,却看起来很是幸福,这便是一个人的人生观。有时候历史就像一个记事本,你库存了就会尘土积满,你烧毁了就会灰烬飞扬,设若你打开了并且擦拭一番,就会记忆犹新。那么,就让我们遵循崔云山的思路,打开他人生的记事本子,走进他当时生活的那个时代吧。

历史学家这样认为,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政党,甚至每个团体抑或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信仰,否则就会迷失方向,随波逐流,完全失去了自我。当然这种信仰与执着,是因时代不同而不同,需求异样而异样。20世纪60年代,毛主席向全国知识青年发出号召:“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人们当时最高的信仰,就是“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于是广大知识青年,满怀革命豪情奔向农村,奔向边疆,踏上了和贫下中农相结合的康庄大道。

崔云山正是那个时代的人,他曾经自豪地说道,我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从不曾有过的年代,而且那是一个不可复制、不可抗拒的年代。不可否认,那个时代的确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崔云山出生于旧社会,成长于红旗下,学习在毛泽东时代,如同那个时代里所有的人一样,对于毛泽东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热爱和崇拜。他们怎么样都不会忘记,1949年10月1日,一唱雄鸡天下白,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多世纪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也从此得以彻底地洗刷。

当时年仅3岁的崔云山,并不明白这么深刻的道理,他只知道跟在父辈后面斗地主,分田地,看那戴纸帽游街的热闹。而更为实惠的是,他这个从前寄人篱下的贫雇农家里,也有了田地,有了房屋,有了自己喜欢的衣服。而这一切,都是农会给的,都是共产党和那个被称作毛主席的人给的,所以在他那幼小的心灵里,从小就印拓下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贫雇农好生活的朴素的阶级感情。这种儿时的印象,就像刀刻一样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至今都没有丝毫的退化,好长时间来,他喜欢书写的对联是:翻身不忘毛泽东,幸福全靠邓小平。

这副对联看上去虽然朴实无华,含义却非常深刻,因为正是这两个人,成为中国历史和他生命中不可忘却的偶像。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岁月是不可抗拒的,时间也不会由我们的安排,不论我们是否愿意,它都会按照它自己的脚步有条不紊地向前走去。由此也产生了一条不可改变的定律,那就是尽管人生有诸多不如意的事情,但其中却有一件东西是我们永远值得欣慰的,即我们的青春,我们的信仰。在崔云山看来,春天是自然界一年中的新生季节,而人生的新生季节,就是一生只有一度的青春,那是任谁都逃脱不了的。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青春,那么青春是什么?这个问题很抽象,看似很简单却也很现实。对于此,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一样,不过最终大都是殊途同归。所谓的青春,也许就存在于某个场景、某个味道、某个声音、某个心情、某一瞬间的思绪掠过……它是人们灵魂中最纯洁、最无暇、最美好善良的一部分。在崔云山对青春的记忆深处,抗美援朝时期送子弟兵上前线的镜头,一直伴随着他,成为他心头最精彩的情景。1953年,久病初癒的崔云山跨进了学堂的大门,成了新中国初期的莘莘学子。在以后的求知过程中,他每每看到身着制服的解放军叔叔,心中便腾起一种莫名的激动,立志要做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也许正是这种朴素的阶级感情,改变了崔云山一生的命运。

崔云山所处的青春时代,是一个火红也是火热的年代,他喜欢这个时代,也追随着这个时代的步伐,沿着自己的生活轨迹成长着。在有些人看来,青春是生命的自然表现,即使在年迈八旬的时候想起来,依然感到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美好,那样的让人流连不已。在青春时期,崔云山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尽管从小学到中学,他后脑勺留着小辫子,总是班里年龄最小、个头最矮的,站队上操总是排头兵的尴尬,常常让他很有些不自在。不过他人小志气高,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小奖状不断地拿回来贴在墙上,让父母亲尤为高兴。后来他回忆起这一段经历时,总是从内心感慨地说道:“知识是引导人生走向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求知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快乐的过程。”

在这一条探索知识之路的过程中,崔云山的好奇心,成为他追求知识的萌芽,在青春的岁月里,永远不停地向前跋涉着。1960年,14岁的崔云山考上运城中学,当时是叫“运一中”,被分在53班,正值我们国家的三年自然灾害,人们的生活特别困难,还要还老大哥苏联的债,真是雪上加霜,小麦都卖到5元钱一斤。应该说是那一年的蔓菁丰收,才救了老百姓的命。就连学生们,也在学校的组织下去地里刨白菜根,捋榆树叶,回来送到灶上当主食吃。有一次崔云山他们去大礼堂看电影,发现墙头上晒着胡萝卜缨,晚上偷偷地拿回来,放在脸盆里煮着吃。

崔云山在生活中渐渐地成熟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向青年时代走去。随着崔云山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他眼前的景色就越发壮阔,思想境界也在不断地提高着。在他的一本已经发黄的日记簿上,我们发现他曾经写下的一段话:“人生难得是青春,要学汤铭日日新。但嘱加鞭须趁早,莫抛岁月负双亲。”他尽管是抄的古诗词,那字迹也写得歪歪扭扭,稚气未退,但从中依然能够看出小云山当时的志气与恒心。而且青春一旦和上进心紧紧地握手,就能获得开拓新途径的动力,拥有创造性人生的灵性。

身兼数职的年轻人

回首我们的人生之路,血脉的传承,文化的传承,铸就了人类的地域特色。一个人的性格、相貌、身体素质,追求的东西,与我们所生长的地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崔云山身上的仗义与善良,肯定与河东的风水故土有关,这是不容置疑的。在一次座谈会上,我们遇到一个叫景随乐的,与崔云山是十几岁就在一起的发小,可以说是最要好的伙伴了。他们一道上附小,后来又一起考进运中,经常钻在一个被窝里,跟亲兄弟似的。就在进入中学不久,景随乐的饭票被别人偷走了,一下子没有了饭吃。又不敢回家去,不光是怕挨父亲打,还因为自己回去一顿饭,就要吃去家里几口人的伙食,所以他只好硬撑着,口水往肚里咽。崔云山知道后,当即叫来刘星红等人,商量着每人每顿省一点,匀给景随乐吃。就这样,景随乐总算度过了一个月的苦日子。

讲到这里,景随乐站起来说道:“现在也不怕人笑话了,那时候最怕碰上星期天。大家都回去了,没有人接济了,我就只好独自跑到野地里捋洋槐花,挖野菜充饥。点娃从家里来了后,总是先给我掰上一块馍,还给我夹的咸菜。”说到动情处,年逾70岁的景随乐不禁哽咽起来,让在场的人们都唏嘘不已。李天有接过话头说道:“我们当时上初中,按规定把户口转到学校,每天三顿饭,总有一个三两重的白馒头。点娃当时年龄小,却很孝顺。他觉得姥爷、奶奶年龄大了,就从家里拿点粗粮馍到学校,然后省下白馍带回去。每逢星期六回家,他下午就不吃饭,总是背着五六个白馍回去给老人吃。我记得点娃坚持了二三年,有时候还把馍馍,送给比他大的同学吃。”

人们时常嘲弄历史,挫折也是生活中的常客,而岁月也往往与人们开着一些不可思议的玩笑。到了1963年,三年的中学生活,已让崔云山出脱得玉树临风,相貌堂堂,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年轻小伙子。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那个曾经深深埋在心底里的种子开始萌发了:参军去当一名解放军战士。而这颗种子一开始萌发,就像施了肥、灌了水的野藤蔓一样,疯狂地长了起来,几乎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灵。幸福之门似乎也在为他开,这一年的征兵工作开始了,崔云山满怀激情,第一个报了名。然而痛苦常常伴随快乐而来,他的眼睛天生的色盲,身体条件不合格,结果一开始便名落孙山。

人们在生活中希望越大,打击就越强烈,失望也就越沉重,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于年轻气盛的崔云山,这个打击几乎到了一种绝望的程度,他茶饭不思,米面不进,结果是大病了一场,考高中的机会也给耽误了。按说走在人生之路中,第一要紧的是发现和历练自己,为了这个目的,人们时常需要孤独和深思。我们不应该怪罪崔云山当年的执着,那种梦寐以求、怀着一颗报国之心的热血男儿,是那个时代最值得敬佩的人,也是最为高尚的感情。现在回想起那个时代,并非所有经历过的人们,心底深处都怀的是憎恶的心态。

对于经历了那个特殊的时代,崔云山并不后悔,因为这种生活不是任何人都可能经历的。尽管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所生活的年代,就像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身父母亲和家庭一样,然而每一个经历,却都是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人生苦短,每一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值得我们好好去享受,需要记住的是,境由心造,事在人为,每个人拥有一个什么样的生命,完全操之在“我”。而且我们的人生,就应该是一种快乐的追求,那些所谓人生道路上的苦难,只能是对我们意志的一种磨砺,让我们在人生之路走得更好更稳妥罢了。

崔云山始终认为,那是一个充满了理想,充满了志向,充满了热情的革命年代,那是一个“大河无水小河干,千条溪流归大海”的集体主义岁月,那是一个“舍小家顾大家,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公而忘私氛围。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也许就不知道什么叫作豪放,什么叫作豪情,什么叫作豪迈;就不知道什么叫作激烈,什么叫作激动,什么叫作激荡;就不知道什么叫作大公无私,什么叫作助人为乐,什么叫作毫不利己。正是因为那个特殊的岁月,才造就了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永不服输的勇气,才让自己在人生创业之路上,迈出了勇往直前的脚步,并且坚定不移地走下来。

人生无时不在选择,社会无处不是归宿,生活中的磨难不胜其烦,不如意的事情更是十之八九,所以对于每一次的挫折与失败,都不可太过于敏感与专注,否则就会失去前行的勇气,甚至陷入消沉而不能自拔。而生活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做到凡事临阵不慌,就应当事先有所准备;悠闲时候胸有成竹,这样处变方可不惊。尽管当时在崔云山朦胧的意识里,似乎对磨难已经有了一个粗略的认识,但是这一次“参军事件”的变故,最终还是影响到了崔云山的人生走向。面临这一次人生道路的抉择,在崔云山难以窥测的内心世界里,掀起了一种难以言状的波澜……

年轻人最容易冲动,尤其是处在那种激情燃烧般的岁月里,像崔云山这种外表平静内心热烈的人更是如此。不久后,也许正是因为毛主席的一句话,从此改变了崔云山的命运:“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就是这一句话,一个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在全国迅速形成,一场震撼二十世纪,涉及1800万青年,牵动10亿人心的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大地史无前例地开始了。只是后来由于指导思想出现偏颇,导致工作上严重的失误,成了一场政治运动,直到改革开放后,历时25年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才在一片责骂声中画上了不很规则的句号。

客观地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五十年代国家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难的国情提出来的,也是我们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次大试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来是一个就业问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人为地改变了初衷,当成政治运动去兴风作浪。回忆“指点江山绘新图,耕云播雨换天地”,是当年知青们常吟的一句诗歌,至今依然脍炙人口。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不应该否定知识青年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可以说是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了一批特殊的年轻人,如今我国诸多政坛高层领导和社会精英,都是那个时代知识青年中的翘楚者。

无数实践证明,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时代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都只是滔滔江河里的一朵浪花,任何人都逃脱不了这个社会法规。崔云山的成长过程,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而他的人生曲线,也正是时代不断前行的整体体现。让时间还是回到我们主人公的学校去吧,这一波席卷全国的政治洪流,也毫不例外地荡涤着盐池边上的这座小城,热血男儿的心脏又沸腾了。强大的政治熔炉,让这一代人过早的成熟起来,1963年9月,崔云山初中毕业后,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回到了李店铺村,开始了他的农民的生涯。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选择了自己想走的道路,福泽和人生意义就会提升很多,因为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抱着锁链生存,而是为了展开双翼去拥抱世界。那一天崔云山笑了,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尽管在开心的里面,难免还残存着一丝儿牵挂学校的苦涩,但崔云山天生是个乐天派,他觉得人活在世界这一辈子,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干嘛要自寻烦恼呢?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崔云山的行为是否正确,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崔云山要努力地去为时代、为社会创造美好的东西,以及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为大众服务中去。可以说,崔云山当时迈出去的这一步,为他以后的人生之路,铺设下了坚实的路基。

同类推荐
  • 高晓声的鱼水情

    高晓声的鱼水情

    这里所谓的“鱼水情”,是指高晓声对鱼和水的感情。高晓声的家乡是江苏常州武进。这里是典型的水乡。河浜纵横交错。高晓声从小迷恋水和鱼。对家乡的水和水中的鱼有超乎寻常的感情。在新文学作家中,沈从文对水的描写早为人称道。也生长于水乡的汪曾祺,在作品中对水也有独特而精妙的表现。而高晓声对水的表现,绝对不在任何人之下。至于写鱼,在中国作家中,我没有见过可与高晓声媲美者。可以说,高晓声是把水写得最好的中国作家之一,而是把鱼写得最好的中国作家,没有“之一”。高晓声的散文《我最熟悉的地方》,对家乡有过介绍。
  • 我是蒲公英白球里的伞:浦丽琳(心笛)诗选

    我是蒲公英白球里的伞:浦丽琳(心笛)诗选

    她用祖国的文字,像潺潺的流水般自由畅快地写出她心里的生活中的忙迫,和因怀乡和寂寞而引起的淡淡的哀伤。——冰心
  •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一本良知、追求真理、充满非凡个人勇气之书《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因为严重污染,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而这场对自然环境的杀戮背后的“元凶”,作者指出,是人类的自大和傲慢——滥用化学物质,对某些于人类“无益”的生物的灭绝行动。作者呼吁,希望人类能正视自己的错误,端正对环境的态度。本书不仅说理充分,而且引用的数据和论点十分客观详实,有极强的说服力,因此一上市就轰动美国,震惊了全世界。这本书带来了联动的环保效应,引发了全球环境保护运动。自此,“保护环境”终于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以1942年的山东沂水为中心点,以日军针对国军苏鲁战区和八路军山东军区的大扫荡为着重点展开叙述。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国共两军面对强敌的坚守和英勇对抗;第二部分写老百姓与军队的血肉联系。
  • 烟雨纷繁,负你一世红颜

    烟雨纷繁,负你一世红颜

    民国大师经典作品系列共十册,本册为民国大师张恨水作品精选集,张恨水是民国时期最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家,其散文也十分佳美,本书精选了张恨水的《两都散记》等精美小品文。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当时社会及大师的思想,并在文章中了解大师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兼爱者:墨子传

    兼爱者:墨子传

    作家陈为人广泛收罗材料,迎难而进,撰成此书,别开生面地展示了墨子毕生事略及墨家学说原貌,在现有的墨子传记作品中可谓独树一帜。相信广大读者会喜欢这部新的墨子传。——黄留珠《兼爱者:墨子传》汇集广泛学术资料,别开生面地展现了墨子的毕生事略及墨家学说原貌,较为完整和全面地展示了墨子学说的内涵和特征,在现有的墨子传记中可谓独树一帜。
  • 精英心理学

    精英心理学

    精英是一个群体,也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标志。精英的影响力、掌控力能够伸展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每一个选择。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的道路也千差万别,但所有的精英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强大的心理。心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败。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不懂他人。
  • 与我十年长跑的女友明天要嫁人了

    与我十年长跑的女友明天要嫁人了

    她说:“初五举办婚礼,和我们以前想象的一样,有鲜花拱门,有红地毯,有白婚纱黑礼服,就是没有你。”故事从三个高中生的一个赌局开始,男主人公吕钦扬,一番死缠烂打之后,追到了自己的“女神”凌一尧,开始了与之快乐和痛苦并存的十年爱情长跑。大学毕业后,为了给心爱的人美好的未来,吕钦扬先后做过办公室文员、工程测绘,还与人合伙承包工程,东至黄海,西赴新疆,在工地上经历了种种磨难,甚至差点丢掉性命。但是,吕钦扬的种种努力并未赢得凌一尧父母的青睐,只为那可恶的房子,中途反倒还插进来一个“高富帅”来搅局......当丈母娘不相信爱情,当穷屌丝遇到高富帅,当真爱遭遇现实,吕钦扬的路在何方?
  • 月亮和六便士

    月亮和六便士

    本书中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思特里·克兰德本是伦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股票经纪人,与家人过着安逸稳定的生活。对艺术的渴望驱动他舍弃一切,远离妻子和孩子,在巴黎以画家身份过着贫穷的生活。几年后,思特里·克兰德辗转来到塔西提岛,近乎原始的风土人情让他寻找到自我,在创作上达到巅峰。在那里他娶妻生子,因麻风病去世,随后妻子根据其遗愿将他最卓越的创作付之一炬。相传思特里·克兰德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本书采用第一视角,以讲述人的回忆与他人的口述交织描写了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生,是毛姆全盛期的作品,自1919年出版后,在世界范围引起轰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 恨深情意浓

    恨深情意浓

    凄冷的雨夜,她绝望的死在一场有预谋的车祸之下。那个她爱的男人,接近她只是为了将她的心脏换给另一个女人!好在老天有眼,她命不该绝……欠债还钱,欠命又该如何?所有害我的人,你们最在乎什么,我就摧毁什么!
  • 绀珠集

    绀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女王狠大牌:大魔头,乖

    重生女王狠大牌:大魔头,乖

    〖男强女强+男女互宠+高情商女主vs魔君+玩渣虐婊!(????д????)〗重生前,宋微光最怕的人是白夜冥。重生后,宋微光最爱的人是白夜冥。宋微光除了忙着步步为营俘获大魔头的心,把这么一头变异级别的魔兽训成小奶狼之外,还化身为学霸,撕渣男虐渣女度化亲朋好友!【文风甜宠欢脱,坑深似海,腻死在甜蜜蜜的汪洋里吧!】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本书所选的鲁迅散文稍稍远离了他耿直、犀利、斥责黑暗现实的主色调。它记录的是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