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8300000005

第5章 小院中的艰难和收获

王铎

地面上薄薄的一层白雪,阳光洒在雪面上射出斑驳银光,也泛出了初春微暖中的寒气。院子里的雪还没有清扫,印着几行散乱的足迹。院子中间一个小花圃,几株尚未返青的木芍药在冷风中微微摇晃,透出几分宁静和些许冷清。这是1992年春节过后不久,时任固原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学彦先生带着我走进固原地区文联的大门所看到的情景。由此,在这所小院中开始了我的五年文联生涯,体味了另一种艰难辛苦,收获了足以感受终生的人生阅历。

当时的固原文联坐落在固原县城文化街与西关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上,处于城乡接合部。一座砖柱土坯墙围起来的不大的院落,坐北朝南两排砖混结构平房,坐西向东是几间同样结构的平房,东面还有几间60年代的砖木结构瓦房。办公室、职工宿舍、库房大大小小二十多间房子。文联机关设办公室、《六盘山》编辑部,管理着文学、戏剧、书法、美术、音乐、舞蹈6个协会。张学彦先生兼文联主席,我和屈文先生是副主席,我还兼任《六盘山》杂志执行主编(以后任主编),高琨先生是秘书长,机关和编辑部工作人员共11人。当时,文联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然而根本问题就是两个字——没钱。地区财政给文联的全年预算经费只有6万元,其中工资和个人福利、医疗部分占3.5万元,可用于办刊、办公、协会活动的经费仅2.5万元,而《六盘山》杂志一年的印刷费就需要2万余元。经费极为拮据,工作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本着“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的思路,研究提出了“围绕中心,服务群众,培育新人”的工作原则,主动工作,积极改革,打开局面。几年中,有三个方面的工作颇具创意,且不论是与非、成与败,其时其事至今令人回味。

维持生存,坚守园地。《六盘山》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当时宁夏公开发行的三家文学期刊之一,论社会影响是大于《黄河文学》的。可是,那个时候她的生存都已经成了问题,来稿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每期印数不足2000册,发行几乎完全是赠阅,稿费很低,还欠着一大笔印刷费。有的上级领导甚至已经说出了“停办”的话。如果停办,刊号注销,本地的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将失去一片耕耘和欣赏的园地,以后若想恢复这样一个刊物,对于一个贫困地区来说,恐怕难上加难了。因此,力保《六盘山》的生存就成了文联当时的第一项重点工作。为此,我们让人讨嫌地一次又一次地找行署领导、财政局领导争取办刊资金,办公室里找,上下班路上找,三更半夜去家里找,言辞恳切,态度卑微,真心求助,十之五六会小有斩获,辛酸中夹杂着欣慰。

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同时“以刊养刊”,我们调整了发稿重点和服务方向,实行了发行任务包干到人的办法。立足“地方特点,民族特色,服务中心,扶植本地新人”,开设了报告文学专栏、大中学生专栏、回族文学专号、地方专号等,创办了“西部文艺创作服务中心”,甚至摸索过一次通俗文学的路子;刊物征订期间,文联机关全体人员包括会计、司机,每两人包一个县,在当地热心作者的帮助下,利用各种关系找订户、跑发行,凡是能沾点边的党政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几乎都跑到了;采用笔试加面试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名发行员,承担日常征订和发行工作,这种做法在当时还是很新鲜的。这些做法有效地保证了刊物生存,并且扩大了刊物影响,培育了一大批关心《六盘山》的作者和文学爱好者,也为文联的账面上增添了不少的数字。

正是有了这种韧性的坚守,这个刊物才得以生存到今天,在这块比较贫瘠的园地里才长出了为数不少的文学新树。石舒清、郭文斌、王漫曦、火会亮、季栋梁、张嵩、古原、李方、冯雄等等,大致都是在这个时期从《六盘山》起步并一步步走向宁夏乃至中国文坛的。可以说,没有这份文学双月刊,就没有这个青年作家群,更不会有浸透着黄土味的“西海固文学”!

开展活动,显示作为。文联管理着六个协会,由于经费掣肘,很少开展活动,文联和各协会的社会影响自然受到局限。改变这种现状,也就成为当时文联机关的同志和各协会负责人的一种责任。既然是一种责任,就应该主动担当。我们把抓协会活动作为文联的第二项重点工作,苦心谋划,四方协调,煞费心机地筹办活动。五年间,组织开展的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协会活动有“双十佳歌手大赛”、“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书法大赛”、“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固原地区书法美术作品展”、“固原地区老艺人暨优秀青年演员献艺演出”等;与自治区文联、固原师专等方面联合举办了“石舒清作品研讨会”、“全区繁荣少儿文学创作暨李银泮作品讨论会”、“老龙潭笔会”、“西海固文学创作研讨会”等,也就是在这几个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西海固文学”的概念;动用了朋友、同学、同事、领导、亲戚等种种关系,在全地区范围内拉赞助,加上自筹资金,编辑印制了固原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本大型宣传画册《固原》,负责编辑的几位同志专程到深圳的惠州市联系印刷、校对监印。这些活动在今天看来大概是几碟小菜,但是在当年却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从自治区宣传文化界到固原地区的大大小小单位,许多人正是从这些活动中知道了固原文联、知道了文联是这样的不容小觑。为了组织这些协会活动,高琨、王漫曦、李成福、唐宏雄、郭文斌、闻玉霞、任光武、陈桂英、伏建国等文联机关的同志以及张光全、钟正平、林银萍、褚忠强、柴培科、赵文信、甘永蟾、马国俊、梁俊玲等协会负责人无私奉献、艰辛努力,令人感佩。

创办实体,剑走偏锋。1992年,全国的改革开放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在许多地方呈现出色彩纷呈的探索模式。打开南大门,国有企业改制,党政机关带头搞第三产业,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固原地委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心。办经济实体,既是上级的号召,也不失为摆脱文联自身生存困难的一条路子。响应地委的号召,这一年的5月,在张学彦先生的全力支持下,地区文联和地委宣传部联合兴办了地委机关的第一个经济实体“固原地区文化服务部”,聘任笔者为经理、唐宏雄为业务经理、牛君琦为副经理。牌子挂上了,但是对于既没钱又缺人、还没有搞经济工作经验的几个文人而言,几乎是赶鸭子上架,何况还是在固原这个经济发展落后、各方面条件都很差的地方。难,任何地方都有;干,可以有不同的状态。既然是经济实体,理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我们的文化服务部却完全是白手起家,真正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当然还谈不上“最新最美”。通过个人关系,我们争取到了固原建设银行的3万元贷款,文联机关的同志集资了不到1万元。用这点钱,把临街的东、南两面院墙推倒,盖起了10余间砖瓦平房,对外招商出租。

在推倒围墙盖营业房时还引发了一场风波。围墙刚刚推倒,在没有任何告知的情况下,我们突然接到了固原县城建局的“停工通知”,说我们违反了城建规划,立即停工,恢复围墙,否则法院见。院墙已经推倒,房子不让盖,经济实体将无所依从,经济损失将无法挽回。为了扭转局面,半个月内,我们几乎每天都找地委和固原县、城建局的领导汇报、请求,地委刘金声副书记、张学彦部长亲自打电话、写条子请固原县的领导“法外施恩”。15天的时间,从不答应到推托,直到明确回复“可以施工但属非法建筑”。文人经商,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当时,打台球、玩电子游戏在山城刚刚兴起,服务部瞅准商机,开设了台球、电子游戏、图书租赁室,把宣传部和文联的存书集中起来对外有偿借阅,把两个单位的2台20寸彩色电视机连接上家用卡式游戏机就成了游艺室的全部设备,台球桌是唐、牛两位经理亲自到西安厂家购买并雇用大卡车连夜运回的。没钱雇用员工,出租房屋的管理和游艺室的服务以及收款就由文联机关的干部轮流值班,既当服务员,又当收银员。没有丁点装修的营业房,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设施,几位兼职经理和员工,在开业后的一段时间里,生意却有点意想不到的红火,兼职的机关干部忙得叫苦连天,会计、出纳每天收款时却满脸喜气。多年没有发放的风沙补贴、编辑费、发行费,靠服务部的收入兑现了,开展协会活动也有点底气了。

为扩大经济实体的生意,我们还与个体户联合办过瓜子厂;腾出会议室出租给搞家具加工的下岗工人;批发了一车鲜葡萄,文联机关干部推着小车到街道上、幼儿园、行署大院当零售小贩。该尝试的尝试了,不该尝试的也尝试了,酸甜苦辣扎扎实实地品味了,思想观念得到了无从想象的冲击。

正在经济实体艰难前行时,行署党组作出决定:文联迁入行署大院,现有办公地点移交地区供销社。决定的依据是,文联“占用”的小院原本是地区供销社的集体资产,1983年地区供销社撤销,文联等群团组织迁入,其后其他单位相继迁出,只留下了文联一家;1992年地区供销社恢复,为了发展第三产业,须将小院归还供销社。决定已出,我们虽数次向地委、行署领导提出异议,无奈还得服从。1995年5月,我们告别了刚刚红火起来的小院,搬入了行署大院的一座旧楼内,在10间混凝土办公室里重蹈规规矩矩的机关岁月。

1995年7月,固原地区第三次文代会召开,我当选为主席,也是固原文联的第二任主席。1996年12月,全国第六次文代会召开,我有幸入选宁夏代表团,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地区文联主席出席了全国代表大会。

岁月似水,回想文联小院的那些日子,既有煦日和风,也有冷风寒雨,既有春华秋实,也有枯枝衰草,不堪回首中有令人难忘之事,愤懑苦恼中有欣慰自豪之情,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历练,是生命之树的一片片绿叶。

王铎 1956年8月出生,籍贯甘肃省平凉市。曾任宁夏固原行署文教处干事,固原地委宣传部科长,固原地区文联副主席、主席、《六盘山》杂志主编,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厅级组织员兼干部一处处长,自治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2009年至今任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在区内外刊物上发表过数十篇政论文章、文学评论、散文、杂文等作品。

同类推荐
  •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重点课题。通过对清代最初的几位讲求今文经学经学家经学思想的分析,力图对今文经学的兴起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说明清代今文经学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只讲公羊学,也不是仅讲今文经学,而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今文经学逐步被重视,《公羊》学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三科九旨日益为人们所关切。
  • 紫色菩提

    紫色菩提

    “菩提十书”之《紫色菩提》:《紫色菩提》是林清玄从掌声与喝彩中走出,反观自性,深入佛典,体验般若智慧的结晶。除了沿承他一贯明朗浪漫的抒情风格,更展现了深刻而细腻的生命思考。林清玄说,紫金色是佛教最尊贵的颜色,菩提是觉悟,“紫色菩提”是“最尊贵的觉悟”,可以开启入世与出世的双重智慧。“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 旷野独骑:一个铁血骑士的十年传奇

    旷野独骑:一个铁血骑士的十年传奇

    全书讲述了年过半百的罗维孝十余年的骑行经历。从雅安到青藏高原,从青藏高原到祖国各地,最后独闯异国他乡到达法国艾斯佩莱特市。
  • 把时光揭开

    把时光揭开

    这是作家罗伟章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这本随笔集堪称“智者的思考”。作者在一篇篇优美又不失深度的散文中,与大自然的花草对话,与动物交流,与世界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探讨生活的智慧,还不乏对被社会忽略的底层人群、偏僻县城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的冲击的关注。这些文字集结起来,成为这本非常有营养的散文集。作者沉静又充满爱意的文字能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又能从这种不经意的享受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 生活,是第一位的

    生活,是第一位的

    《生活,是第一位的》是汪曾祺的文学创作谈,篇目不仅包括《自报家门》《关于〈受戒〉》《〈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这样自白式的对自己创作初心与创作历程的阐述,也有《沈从文和他的〈边城〉》《读〈萧萧〉》这样对老师沈从文其人及其作品的剖析,更有《小说创作随谈》《小说技巧常谈》《关于小说的语言》《文学语言杂谈》这样关于小说创作的真知灼见……个中所述,皆是汪曾祺自己多年摸索的“甘苦之言”,绝非“零批转贩”。除小说外,本书中选编的文章还论及散文、戏剧等,汪曾祺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经验、心得,都在这些文章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
热门推荐
  • 培养孩子高尚品德的66种方法

    培养孩子高尚品德的66种方法

    本书以生动感人的品德故事入手,诠释了现代孩子必备的品德修养,并提出了培养孩子美好品德的方法,这些方法实用可行,它们能够有效地帮助父母引导孩子培养高尚品德,让孩子更加出类拔萃,从而让孩子超越自我,成就辉煌的一生。本书故事鲜活生动,措施详实具体,是父母有效指导孩子养成高尚品德的好助手,是父母培养卓越孩子的育儿心经。
  • 外科集验方

    外科集验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人做事要专注

    做人做事要专注

    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都是心态决定行动的。试想一下,一个人想要成功,对他所追求的东西都没有奉献出他全部的精力和心血的话,他能成功吗?仔细看一个个成功者,他们都至少比别人提前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学习、研究和积累经验。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才会有让人瞩目的成就。
  • 关于爱你,只有我知道

    关于爱你,只有我知道

    五年后,他高高在上,她低如尘埃。她扬唇微笑:“你给我三十万,我就和你在一起。”他咬牙:“苏南安,你可真贱。”五年前那场变故,她以为那是他们的结束,没想到五年后,他们的故事从一场欢爱开始……
  • 比丘尼僧祇律波罗提木叉戒经

    比丘尼僧祇律波罗提木叉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情路相逢囧者胜

    情路相逢囧者胜

    如果男友和你姐姐闪婚了,你会:A.打死不去,不愿面对,B.约上现任,盛装前往,C.把持不住,前去抢亲,D.送上花圈……她是最雷奇葩女,前男友结婚她送上花圈,深夜开车给老板买来生活用品……他是温雅俊秀洁癖男,第一次见她弄脏价格XX的名牌西装,第二次见面弄脏他家洁白的床单……他们说:情路相逢,囧者胜!
  • I Hated to Do It

    I Hated to Do It

    For over 40 years, Donald C. Farber was Kurt Vonnegut's attorney, literary agent, and close friend. In this deeply felt memoir, Farber offers a rare portrait of Vonnegut that is both candid and entertaining. A renowned entertainment lawyer with a largely famous clientele and a highly acclaimed author in his own right, Farber provides colorful anecdotes that detail the daily realities of working with Vonneg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rson who knew him best. The millions of fans around the world who mourned Vonnegut's passing will treasure this new and intimate portrait of him, not just as an acclaimed author, but also as a witty, eclectic, and brave personality that contributed greatly to our culture.
  • 恰似温柔的你

    恰似温柔的你

    叶悠然上辈子太过于傻白甜,不懂身边人和眼前人皆是狼柴虎豹,害的自己惨死。这辈子重新来过回到高考前一个月,看她如何手刃白莲花手撕渣男。只不过,嘶,你这个大boos哪儿来的?
  • 万能命盘之青蛇重生

    万能命盘之青蛇重生

    一道惊雷把他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他穿越成了蛇妖小萝莉,原来就是新白娘子传里的小青,一个男生的灵魂,一个多情女蛇妖的身体,他得到了盘古之心所变的万能命盘为金手指,他又被种上了一身烂桃花,他在逆天的路上桃花运连连不断,他遇到了法海,张玉堂,许仙,又遇到了白素贞,天啊,大家都不要抢着爱我……
  • 明婚暗娶:boss请息怒

    明婚暗娶:boss请息怒

    萍水相逢,他们只是彼此生活中的陌生人。阴差阳错,被人下药,她失了身,他失了心,原本想要一笑而过,他却因为一句负责而不肯放人。她逃离,他紧追不放,当心开始沦陷,却是一场阴谋的浮现,是真心是假意,谁能看清,谁又能明了情关难过?将她紧紧困住,即使天涯海角也不肯放手,只因为第一眼的宿命,只因为,婚礼正在进行时,而两颗悸动的心能否在最后交给永恒?苏芙说,我们之间,真的存在爱情吗?古沂南,你是我害怕触碰的回忆,却也是我向往的风景……古沂南说,苏芙,你是这辈子唯一一个让我既心疼又心痛得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