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2100000014

第14章 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1)

生活好比旅行,在人生浩瀚大海中,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只有同这个世界结合起来,初衷不改,我们的理想才能结出果实。

贝尔德发明电视机

适用作文主题

成功,梦想,努力,坚持。

1925年的一天,伦敦一家最大的百货店顾客盈门。一批又一批的顾客涌向店内两间相连的小室。据说有人发明了一种机器,能把接收到的图像再现出来。

观众们乘兴而来,但扫兴而归。因为他们看到的仅仅是模糊不清的影子和闪烁不定的轮廓。

“这不是吹牛吗?这叫什么图像。”

“追求广告效应,不讲真话,应该告这个所谓的发明者。”

“不是他的错,是百货商店老板的馊主意。”

人们议论纷纷,有一些热心者则不断地向发明者追问:“你怎么不把图像弄清楚些呢?”“你能不能传一只动物什么的给我们看看?”

“对不起、对不起。目前的技术还没有办法。”发明家贝尔德在一边无奈而又尴尬地回答着人们的追问。

贝尔德是个不到20岁的英国青年,当时无线电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通讯、广播了。世界上许多发明家,其中有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大师,都想发明能传播现场实况的电视机。但都没有成功。贝尔德却立志要发明电视机。

贝尔德在英格兰西南部的黑斯廷斯,建造了一个简陋的实验室。但他没有实验经费,只好用一只盥洗盆做框架,把它和一只破茶叶箱相连,箱上安装了一只从废物堆里捡来的电动机,它可转动用马粪纸做成的四周戳有小洞洞的“扫描圆盆”,还有装在旧饼干箱里的投影灯。几块透镜及从报废的军用电视机上拆下来的部件等等。这一切凌乱的东西被贝尔德用胶水、细绳及电线串联在一起,成了他发明电视机的实验装置。贝尔德知道电视机的原理:应该把要发送的场景分成许多小点儿,暗的或明的,再以电信号的形式发送出去,最后在接收的一端让它重现出来。

贝尔德在他简陋的实验室里年复一年地实验,实验装置被装了又拆,拆了又装。经过十八年的努力,1924年春天,贝尔德成功地发射了一朵十字花。但发射的距离只有3米,图像也忽有忽无,只是一个轮廓。

为了找明图像不清晰的原因,贝尔德又开始了新一番试验。他想原因也许是电压不足?于是他把好几百个干电池连接起来。他接通了电路,可是不小心左手触到了一根裸露的连接线,高达2000伏的电压立即把他击倒在地,他昏迷了过去。第二天的伦敦《每日快报》马上用大字标题报道了贝尔德触电的消息。贝尔德一时间成了英国的新闻人物。

贝尔德灵机一动,就利用报纸来为他筹集资金。他设法为记者们做了一次实物表演。一家小报做了通讯。伦敦的一家无线电老板闻讯赶来。表示愿意提供经费。但要收取发明的收益的一半份额。

贝尔德同意了这样苛刻的要求。他的实验装置从黑斯廷斯运到了伦敦。

但经费很快又用尽了。他的试验似无重大突破。

一家百货店的老板又来同他订了合同。每周付他25英镑。免费提供一切材料。但贝尔德必须在他商店门前操作表演。

现场表演又是失败。贝尔德生活日见艰难。没钱吃饭,没钱付房租。他只好忍痛把设备的零件卖掉,以此维持生活。他家乡的两个堂兄弟得知贝尔德陷入绝境后,给他寄来了500英镑。贝尔德得救了,他立即又投入试验。

成功的日子终于来到了。终日陪伴他的木偶头像“比尔”的脸部特征被清晰地显现在接收机上了。这一天是1925年10月2清晨。

“成功了、成功了!”贝尔德兴奋地喊叫着冲下楼。一把抓住一个店堂里的小伙子,拽他上楼,把他按在“比尔”的位置上。小伙子吓得直打哆嗦,但几秒钟后,他也吃惊地喊叫起来:“真是奇迹,真是奇迹。”因为贝尔德的“魔镜”里映出了他的脸。

贝尔德终于震惊英国,资助他的人纷纷涌来。贝尔德更新了设备。开始更大规模的试验。

1928年,贝尔德把伦敦传播室的人像传送到纽约的一部接收机上。

不久,又出现了新的奇迹。贝尔德把伦敦一位姑娘的图像传送给她正在远洋航行的未婚夫。

贝尔德的名字在全世界传开了。他申请在英国开创电视广播事业,但没有得到批准。但要求电视广播的人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提交给议会,经过激烈的长时间的辩论。议会决定了开展电视广播。

1936年秋,英国广播公司正式从伦敦播送电视节目。此时的贝尔德又开始埋头研究彩色电视。

1941年12月,贝尔德传送的首批完美的彩色图像获得成功。可惜的是贝尔德的实验室被希特勒的飞弹击毁了。但贝尔德重新开始研究。1946年6月的一天,英国广播公司开始播送彩色电视节目,但劳累过度的贝尔德却在这一天病倒了,没有收看他的研究结果。6天后,他离开了人世,终年58岁。

在英国南肯辛顿科学博物馆里,游人能看到贝尔德发明的第一架电视机,还有陪伴他多年的木偶比尔。比尔咧嘴笑着,仿佛在向游人诉说贝尔德的艰苦发明的故事,也好像在为贝尔德成功而欢欣……

智慧箴言

不要被暂时的困难吓倒,也不要向贫困屈服,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坚定不移地努力,就一定有实现的那一天。

名句赏析

士必学问,然后成君子: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八。人必须经过学习,才可以成为君子一样的人。说明学习是人们提高道德修养和知识素养的必要条件。

冰人罗尼·汤普森

适用作文主题

理想,慧眼,坚定。

当绝大多数地质学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集在地球南北两极地区的时候,罗尼·汤普森锁定的却是长期不受学术界重视的热带冰河领域。我们居住的地球正日趋变暖,多年致力于热带冰河研究的美国冰河地理学家罗尼·汤普森正努力赶在积雪消融之前,攀登更多的高峰,收集记录能反映地球气候变迁的宝贵的信息冰核。

几年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冰河地理学家罗尼·汤普森站在东非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顶,仔细观察着他的同事递过来的一块柱形冰核。凭着近四分之一个世纪来饱经风霜的职业眼光,他一眼看出玻璃般光滑的冰核表面其实布满了小眼。这可不是空气偶尔渗进而形成的小气泡,而是冰雪融化后,雪水流淌时留下的沟槽痕迹。从这里传递出的可不是一个令人乐观的信号。

冰核表面的小眼证实了汤普森的推测:东非乞力马扎罗山地区的气温正迅速攀升,覆盖山顶的层层积雪有可能在15年内消融殆尽。如果真是如此,曾被欧内斯特·海明威形容为“伟大,崇高,令人难以置信地洁白”而在世人心中不朽的乞力马扎罗山,终将无奈地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碎片。为慎重起见,汤普森和他的同事设法把这些冰核样品带回了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前些时候在环热带高山考察中获取的地质样品一道,放在他们的超低温极地冷藏柜里。

在这以后的5年时间里,汤普森从这些五花八门的地质藏品里发掘出了许多更有价值的东西。高山上的陈年冰核如同树木年轮,长年扮演着大自然的忠实记录员角色,为所在地区相当精确地记录了一份几个世纪里温度和降水量等气候变化的信息。正是得益于汤普森这种长年孜孜以求的“地质解密”工作,这些珍藏于大自然天然图书馆中的宝贵资料才不会在冰雪消融后丧失殆尽。

令人欣慰的是,汤普森已经抢救并破解出了许多地质记录。例如,1983年从采自秘鲁南部奎尔卡亚冰峰的样品中,他重建了一份近1500年来秘鲁的气候从湿润到干燥的变化过程,可作为该地区1500年来文明兴衰的自然注解。1987年他又成功解读了中国青藏高原近4万年的地质演变史,紧接着又于1992年成功解读了中国古老冰层近76万年的演变史。除此之外,汤普森还有力地证明了,从美洲南部的安第斯山脉到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的环热带冰河地带,在2万年前的气候比现在科学家们设想的要寒冷得多。

智慧箴言

做研究不该有从众心理,另辟蹊径也能取得成功,学习也是一样,不应墨守成规,不思转变。

文学常识

谢家: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主要有二: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意思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以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以指居家的幽美。

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

适用作文主题

理想,坚持。

在某一个屡屡发生船难的海岸上,由于葬身海中的人太多,所以有一些热心的当地人士,搭了一座简陋的救生站,看守该站的救生员,个个都是深具热诚的义工,他们凭着熟练勇敢的泳技,救了许多宝贵的性命,而这座救生站也因此渐渐名声远播。

名声一经传开,许多人便慷慨捐献出时间、金钱,增购了许多设备,也培训了更多的救生员;简陋的救生站也摇身一变,成了一幢设备完善,而且舒适宏伟的大楼。

人们常常在那里举办各种的庆祝活动,渐渐地救生站变成了俱乐部,社交活动蒸蒸日上,但救生行动却逐日锐减,船难仍不停地在发生,可惜已没有多少人去关心了。

智慧箴言

许多理想,刚开始的动机往往都非常好,也非常的崇高。但在忙碌和灿烂中,却不知不觉忘记了起初的目的。再次省察自己行事的动机和起初的抱负,让爱与使命继续存留。

生活小常识

海底椰树是塞舌尔独有的珍奇植物,只在塞舌尔的普拉兰岛和库里欧斯岛生长,尤以普拉岛最多。据说,阿拉伯半岛、马尔代夫、印度甚至爪哇岛上的人偶尔在海边捡到一些椰壳,就以为这种椰壳是长在海底的某种树上的果实,成熟裂开后才漂流到海面上的,因此又叫它“海流椰子”。海底椰树作为一种生物进化史上的活化石,受到植物学家的重视。“海底椰文化”也成了塞舌尔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塞舌尔国家博物馆里,陈列着不同年代海底椰树的果实和树根标本;在各旅游点,到处可见到用海底椰壳雕刻成的精美工艺品。

曹操巡夜

适用作文主题

理想,法纪,公正,不畏强权。

东汉末年,朝廷昏暗。奸臣当道,百姓们受尽欺凌,哭告无门,好端端的京城洛阳也被他们弄得乌烟瘴气。这时候,曹操举孝廉进京做官。皇帝看他文武双全,能说会道,就派他在洛阳做了北部尉,掌官京都北城政事。这个官虽说不大,可也不大好当。因为住在洛阳北城的有许多都是皇亲国戚和达官豪强。这些人仗势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历任北部尉谁都不敢去捅马蜂窝。曹操从小就胸怀治国安天下的雄心大志,现在当了个北部尉,虽说官小点,总算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北城豪强为富不仁、残害百姓的事他早有耳闻,上任头一天,第一件事就是找匠人做了十根碗口粗细的大棍,染成红黄蓝白黑五色,让兵丁各持一根,分列衙门大门外两边。过路的老百姓不知道曹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啦。有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知曹操这是烧的哪一门子邪火;有人说,新官气派与众不同,兴许会治治那些欺压百姓的坏蛋;还有人说,自古以来官向官民向民,曹操不会向着受苦人。人多嘴杂,说啥的都有。曹操听了,啥都没说,顺手拿起一叠告示,叫兵丁去大街小巷分头张贴。老百姓还当曹操又出啥新花样哩,挤过来一看,龇龇牙冷笑两声又都走啦。告示上也没多少话,只说是为整顿北城社会秩序、严防歹徒夜间行凶危害百姓,自即日起实行宵禁,有敢不遵者,五色大棍严惩不贷。老百姓为啥笑哩?因为这种告示,历任北部尉都贴过,恶人照旧霸道行凶,百姓仍然受害遭殃,这种官样文章,一个钱也不值。

曹操当夜把兵丁分派停当,就让他们上街查夜去了,临走时,他还再三交代:天大的事都由我做主,只要有人胆敢犯禁,无论官宦百姓,一律押回衙门审问。谁知一连三夜,出去巡夜的兵丁回来都报告“平安无事”,当然也没抓住一个犯禁的人。北城果然平安无事吗?曹操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听了报告,嘴里没说什么,但心里啥都明白了。

等到第四天晚上,巡夜的兵丁正说要上街哩,曹操忽然来了。他二话没说,带上书童,打着灯笼,领着兵丁巡夜去了。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当下的觉醒

    当下的觉醒

    生活之中,困难总是难免的,痛苦也是免不了的。用佛教智慧启迪人生,以佛的智慧看待人生。明了如何面对人生之顺逆,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种种修行。以淡泊之心,看待生活,乐于活在寂寞之中。面对金钱等的种种诱惑,以佛教智慧去面对,超然于物外,终不为富贵所累。
  • 道中的道

    道中的道

    人生即是道场。心中有“道”,所以气度非凡,凭借强大的正能量震慑场面、影响他人,左右事态的发展。与人相处,从道家思想中修习“道法自然”、“不争”、“无为”等智慧,都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期,获得非凡的成功。本书通解道家的生存智慧,明辨万物变化的玄机,提供为人处世的进退方略。每一个故事都能给予你一个顿悟,在不断感悟中内心的能量不断增大,从现实起步,从小处着手,在点滴中改变自己,你会发现人生可以更自在,幸福其实就在身边。
  • 列子御风: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列子御风: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本书主要通过讲述《列子》中的寓言故事,将其中的奇妙哲理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给读者。全书分十篇,从不同的方面讲述天地、讲述人生,给读者一个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热门推荐
  • 明末横行

    明末横行

    每当听到别人自豪的说天朝的五千年文明史的时候,卫清只好在一边呵呵一笑……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卫清携带系统穿穿越明末。
  • 登裴秀才迪小台

    登裴秀才迪小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妻势汹汹

    妻势汹汹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别人穿越非后即妃,唯她云端却成为乔府倍受冷落的大少奶奶。婆婆不疼,妯娌不爱,好不容易相公死而复生,偏偏又引得小三纠缠不止。她欲脱身而去,却奈何生若浮云,不能逆风而动,放荡不羁的三叔、腹黑专情的相公、神秘妖孽的九王……每人都有神秘背景,却偏与她纠纠缠缠。待雨停风住,她又该云归何处?!
  • 最后的道族

    最后的道族

    遥远的宇宙边荒,一柄赤刀蓦然降临劈碎明月……
  •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南好景与君同

    江南好景与君同

    帘外芭蕉惹嫩绿,门环惹铜绿,而她路过江南小镇惹了他。人称“阎王爷”的他竟然对她荣宠备至。“嫁给我,我会让你成为天下最富有的女人。”某人一本正经地说。“无聊。”“做我的女人,我会让你幸福。”某人恳求地说。“不稀罕。”“不嫁给我,我就不许你化妆!”某人急得使出了杀手锏。“哼,好吧。”某爷激动得无以复加。
  • Can I Sit on Your Lap While You're Pooping?

    Can I Sit on Your Lap While You're Pooping?

    As a single dad, Matthew Carroll didn't always have someone to share in his frequent laughter and incredulity at the various things his daughter, Morgan, said. Hoping to docu?ment some of her best commentary, Carroll took to recording her choicest quotes on his iPhone when she was between the ages of three and five. He then compiled them chronologically in a small homemade volume for friends and family who, compelled by the hilarious and touching content, encouraged him to share it with a larger audience. Can I Sit on Your Lap While You're Pooping? is the record of the hilarious, crazy, and touching pronouncements of a little girl, but it's also the irresistible documentation of the love between a parent and child.
  • 阿毗昙心论经

    阿毗昙心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床

    红床

    《红床》是著名作家许开祯的短篇精品集萃,收录了许开祯自2005年以 来完成的《姚先生》《儿子》《唱卷》《红床》等十三篇精品力作。在这些 故事中,有普通人在利益诱惑面前的软弱,有儿子与后母之间微妙的情感, 也有老实人刘成的悲剧一生,更有中年夫妻的情感困境和难以割舍的同性之 爱……故事虽短,意义深长。 《红床》是一本短片小说。
  •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王士倬(1905——1991),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作为中国航空发展的标志性人物,他主持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风洞,协助培养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大批航空科研工作者,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以钱学森同志的书信为序,收录了王士倬写的《我的自传》及其家人、同事撰写的文稿、回忆录和书信。以王先生的生活历程为线索,回顾了中国航空事业初建时期的成就和业绩,高度褒扬了中国航空先驱者们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本书为航空领域内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客观、鲜活的审读视角,也为各图书馆藏提供了一份可读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