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4500000003

第3章 中南海里贴出了《炮打司令部》大字报

8月上旬,中南海大灶食堂外边,贴出了毛泽东大字报《炮打司令部》,红纸黑字,令人震惊。警卫战士们窃窃私语:这是谁呀,惹得毛主席生这么大气?

1966年7月18日,毛主席回到北京,在丰泽园家里住了两三天。他觉得刚修过的房子住起来总是不舒服,便到了中南海游泳池的更衣间里住了下来。谁也没有想到,他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年。在这里,他度过了整个“文化大革命”那个非常岁月,在这里走完他那非凡而壮丽的人生最后里程。

1966年,毛主席已73岁了。人们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是,他似乎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他像年轻人那样,朝气蓬勃,奋勇拼搏。

这一年的上半年,毛主席一直不在北京,他先后在上海、杭州、南昌、长沙、武汉等地调查研究,视察工作。7月16日还在武汉下长江游泳,又一次创下“万里长江横渡”的新纪录。

7月2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这一消息,并配发了题为《跟随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的社论、照片和毛主席与记者的谈话。

毛主席以73岁的高龄,横渡长江,在滚滚的激流里畅游15公里,历时75分钟,这在全世界的政界首脑中,是前所未有的。它又一次说明了一个彻底的革命者,即使进入迟暮之年,他的身体不可避免地会走向衰老,但他的精神、他的过人胆识和丰富经验,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宝贵财富。

当他游完全程,登上一艘随行的快艇,在激流中迎风驰骋时,他兴奋地向在江中游泳和岸上观看的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挥手,在人群中爆发出雷鸣电闪般的激情。“毛主席万岁!”

这呼声地动山摇,响彻大江南北、江汉大地。

毛主席微笑着挥动大手,高声呼出“人民万岁”以回报群众的欢呼。

他还向记者发表了谈话:

“游泳是同大自然斗争的运动,你们应该到大江大河中去锻炼。”毛主席还幽默地说,“长江,别人都说很大。其实,大,并不可怕!美帝国主义不是很大吗?我们顶了他一下,也没啥。所以世界上有些大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怕。”

令我惋惜不止的是毛主席这次畅游长江,我因事未能随同前往。当时我任中央警卫团一中队副队长,毛主席这次外出由中队长随行,我在家中抓部队的军事训练。因为我进过高级步兵学校,战术、技术有些基础,所以,抓部队训练的工作,自然就非我莫属了。

不过,这次毛主席一回北京,我就随他搬到游泳池住了下来。

毛主席回京之后,中共中央紧锣密鼓地连续开会,政治口号接连不断地刷新,政治气氛也愈来愈浓,既使人眼花缭乱,也使人难以理解,无从知道,总使人觉得紧张。我们连领导机关发的那些批判“三家村”的材料还没有看完,许多内容也根本没有搞懂,就又转入了新的问题,真使人有些接受不了。

忽然有一天,大概是8月上旬的某一天(大约是8月8日或是还要晚一些)上午,毛主席那里的几位工作人员在距游泳池不远的大灶食堂外边,贴出一张大字报。由于它靠近食堂、游泳池这些群众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时间便围了许多人观看。我回中队吃完午饭回游泳池时正好路过这里,也凑上去看了一下。

那是在一张普通的红纸上用黑墨写的,那字迹也说不上工整,但每一个字都能使人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标题是《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在五十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

我看着,想着,觉得从字面上看虽然没有不认识的,但从内容上说,却很不理解。对所指的那些严重的情况一无所知,是哪些人打击革命,颠倒了是非,实行白色恐怖呢?

大字报接下去写道:

联系到一九六二年的右倾和一九六四年的形“左”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省的吗?

再往下看,文尾署名的是“毛泽东”,时间是“1966年8月5日”。一看到这个署名,真使我吃惊不小,不由得暗暗说,这是谁呀,惹得毛主席生这么大的气?

尽管当时我并不知道中央开会的内容,对那些惊动全国的背景材料一无所知,但我已意识到一定是中央领导层中有了分歧,发生了矛盾,然而,这就更使我堕入五里云雾中了。

在我的印象中,党中央是团结的。因而,我们能够打赢战争,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迅速医治好战争的创伤,进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即使在60年代初那个空前困难的岁月里,建设中出了些问题,党内也不是互相埋怨、指责,而是共同接受经验教训,团结战斗,上下一条心,很快战胜了严重的困难,取得了国民经济的基本好转,大家都很高兴,人民群众对党中央、毛主席更加信赖和拥护,怎么会有那许多严重的问题呢?

我还认为,党内无论有什么问题,应该在党内召开会议解决,为什么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抖落到外面去呢?

这里尽管是中南海,但也不能不分党内党外,这样非搞乱了不可,这与我头脑里处理党内矛盾的想法是多么不同啊……愈想愈觉得情况严重,叫人担心。

过了很久我才知道,这个所谓的大字报早已印发参加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全体同志了。我所看到的,不过是印发给出席大会的同志们的一个抄件而已。

可是,我又有些想不通了,既然是中央文件,为什么不按组织系统往下发呢?偏偏要手抄下来贴到墙上去呢?

我自己没想通,再看一看我的周围,大家对这个大字报,窃窃私语者多,公开谈论者甚少,如果能听到,也多是一些空泛的口号式的表态,因为许多人也和我差不多。

总之,一句话,对所看到的连我自己也很不理解,怎么个热烈响应法呢?

在那些日子里,住在游泳池的毛主席,也没有时间,或者说没有心思游泳了,他整天不是参加大大小小的会议,就是接连不断地找人谈话,显得异常忙碌。我虽然不知道毛主席为什么那么紧张,却预感到党中央又要搞什么大的政治运动了。果然,不出所料,在那张“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贴出的第三天还是第几天,北京各大报在头版头条位置,通栏套红大字标题,全文刊登了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

当天,北京掀起了庆祝毛主席亲自主持制定的“文化大革命纲领性文件”即《十六条》发表的热潮。所谓的群众,绝大多数是机关干部,有组织地走上街头游行。他们敲锣打鼓,摇旗呐喊,口号连天,喊的最多的一句话还是:“毛主席万岁”。欢呼的人群,报喜的人流,川流不息地涌向党中央、毛主席所在地——位于府右街的中南海西门,有的还要向党中央、毛主席递交报喜信、致祝贺词,或是当场宣读决心书和誓言。一时间把府右街搞得热闹非常,人民群众对党、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是很能感动人的。

为适应这一变化了的形势,对群众中迸发出来的这种热情加以积极引导,使之逐渐走向有序,为使群众有个表达心情的地方,又有良好的秩序,中央办公厅便因势利导,在中南海西门外一侧,搭起个报喜台。

报喜台以巨幅五星红旗为后幕,正中挂了一幅毛主席彩色画像,还配有横批和对联。上联是:中国共产党万岁;下联是:毛主席万岁;横批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所属单位人员轮流在那里值班,代表党中央接受群众的祝贺与致意,并维持秩序。

从此,欢呼的人群,报喜的队伍,还有看热闹的人们,云集在府右街头,他们或慷慨陈词,或嘹亮高歌,或挥动拳头呼喊口号……不管他们是出于怎样的一种心情,在那些日子里,府右街真的是人山人海,喜庆的锣鼓声,“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响成一片。从早到晚,一刻也不停,夜深了,也不例外。这些活动表达的一个突出的主题是对毛主席无比崇敬,无比热爱。那场面,那气氛,住在中南海、工作在党中央身边的人们,也无不为之震动。

这样轰轰烈烈的场面,到了8月10日这一天,由于毛主席走出中南海,又把群众的情绪与激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类推荐
  •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图说世界名人: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介绍了,哥伦布,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
  •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这是一套记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成长以及他们艰辛的科研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这些大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生在战乱年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骨肉同胞饱受欺凌;他们忍辱负重、负笈海外、卧薪尝胆、发奋自强;他们学业有成、毅然归国、隐姓埋名、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科学拓荒,为国家造“争气弹”。以“两弹一星”为标志,他们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大国封锁与孤立,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站稳了脚跟。世纪人生,百年追梦,爱国奉献,砥砺创新,科技强国,这是大科学家们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值得历史记住的科学英模。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 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

    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

    王泰栋、薛家柱、李政编著的《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以1949年4月25日蒋介石离开故乡登上泰康号兵舰前的情景为引子,记叙蒋介石在大陆最后的日子。全书选取1949年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回溪口进谱寻祖、陈仪下台、与李宗仁明争暗斗、逃到成都、最后一次舟山普陀行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富有典型性的精彩片段。在忠实于真实记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心理描写和细腻刻画,记录了蒋介石在大陆最后日子的政治活动和内心活动。
热门推荐
  • 亡国的宗诏

    亡国的宗诏

    “师傅,往事书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往事书啊,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往事书就是时间”“那么师傅,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宗政诏啊”“就在今天,你将成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和新时代的第一位宗政诏。”
  • 天命小狂妃

    天命小狂妃

    壮志未酬的医学天才,魂归异世,倾城之姿,倾世风华。身怀上古神器,收神兽,契神鼎。逆天修炼天赋,炼丹,制毒,开启强者之路。 遇上他,是命运的使然,是宿世的牵绊,是源自他心中的那份执念。前尘往事,烟消云散。恍然,已是隔世。她已不是她,他亦不是他。哪怕经历了无数的月升日暮,哪怕沧海桑田早已不复往昔,哪怕变换了姓名和身份,唯有,初心未改,情深不负。他说:错过,一次便足矣。她说:我们,一直,从未错过啊……
  • 变本嫁厉:太太,请低调

    变本嫁厉:太太,请低调

    男人长腿交叠,气质傲然地倚在沙发上,递给她一张发票,“女人,我给你厉太太的身份。”荡开深深的酒窝,她笑着接过,“求之不得。”一个月,她高调而又放肆,将华都首府闹的天翻地覆。禁锢她纤细的腰肢,男人敛了敛危险阴鸷的丹凤眼,“厉太太,不善解人意,只善解人衣?”“怎么,头疼?”她轻挑秀美,慵懒开口,“不该是蛋疼?”狭长的丹凤眼半眯,厉北辰邪肆一笑,“那试试?”
  • 凤归长安

    凤归长安

    白锦苏一觉醒来以为自己又穿了,然后就发现救她的人是一位很可爱的小美人。嗯,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她决定了,她要报恩!“宝宝,你真可爱~”“宝宝,你害羞了~”“宝宝,给我亲亲好不好?”“宝宝……”……柳长安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被这么个无赖缠上,明明就是看着她倒在路边不忍心所以把人带回家。怎么…怎么就成这样了?!“宝宝,给我抱抱~”“宝宝,你好可爱~”“宝宝~”柳长安:“……”【PS:1V1半女尊甜宠文。】
  • 白虎通义

    白虎通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禹贡锥指略例

    禹贡锥指略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名门贵女

    重生之名门贵女

    她温婉可人,才满名城,却被她从小敬爱的父亲和对她慈爱有加的继母下药毁去清白,把她当礼物送人只为了换取一颗药丸。以为姐妹情深,却最终死在姐姐手里。情深意重的夫君和姐姐一起把自己和姐夫送上床,只为了却姐夫多年的心愿换取更多的权势。怒火之中,嗜血锥心之痛,她以血起誓若有来生定让他们血债血偿。重生归来,这一次她要撕破他们的面具,让他们虚伪的面容大白于天下。亲爹不喜?无所谓,那就脱离父女关系!后母面慈心狠,心机深沉?那就一步步揭开她狠毒的后母嘴脸,让她生不如死。姐姐阴毒?把她和渣男送做堆!这一世,她定要活出自己的风华绝代!
  • 二姐

    二姐

    二姐已经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破旧的衣裳遮不住她动人的身材,圆圆的脸庞上一双亮汪汪的眼睛,洋溢着青春的光芒;白晳的皮肤透着红光,像熟透的苹果,滋润而光鲜,引来无数赞羡的目光。媒人于是便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好像每一个条件都挺不错,让父母左右为难。相思川甘泉河的四平来了,他是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子,身体壮实,从小没娘,跟父亲相依为命。母亲对这门婚事很看重,觉得四平家有三孔窑洞,将来不用再修地方;没婆婆,二姐以后不用受气;村子依山傍水,地多人少,因此,她口头上答应了媒婆,确认了这门婚事。
  • 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穿越之宝儿不乖

    穿越之宝儿不乖

    前世的上官夕一生挣扎。好不容易报了血海深仇,不料祭拜父母时天降炸弹,为了保护父母陵墓,她只好拿着炸弹滚蛋。怎料一睁眼她竟变成了一枚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小妞。罢了罢了,这娘她养了,罢了罢了,这长得帅的傻子也一起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