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博学多才、著书立说的皇太子李贤
唐高宗与武则天共生四子,李贤系次子。而在唐高宗的全部八子中,则排行第六。
(1)艰难人生,短命太子
永徽五年(654年)十二月十七日,唐高宗与武昭仪离长安去拜谒太宗的昭陵,路途颠簸,不足月的李贤提前来到了人世,似乎预示了他艰难的人生。
在这个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的社会里,出生不过三十二天的李贤,永徽六年正月十九日,就与胞兄李弘一起封王,弘为代王,贤为潞王。十月,唐高宗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这为李弘、李贤兄弟展示了充满希望的政治前景。次年,五岁的李弘被立为皇太子。三岁的李贤,迁授岐州(今陕西凤翔县东南义乌堡)刺史,随即加雍州(今陕西西安市西北)牧、幽州(今北京市)都督。李贤以藩王出阁,容貌端正,举止不俗,深受高宗赏识。
龙朔元年(661年),李贤八岁,改封沛王,加扬州(今江苏扬州市)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雍州牧如故。次年,加扬州大都督。麟德二年(665年),十二岁,又加右卫大将军。咸亨三年(672年),十九岁,改名德,徙封雍王,授凉州(今甘肃武威)大都督,而雍州牧、右卫大将军等如故。食实封一千户。
上元元年(674年),复名贤,时年二十一岁。次年四月,胞兄、太子李弘死,六月,李贤被立为皇太子。母荣子贵,李贤政治上一帆风顺。
权力这个怪物,终使母子反目。风云突变,调露二年(680年)八月,二十七岁的李贤被废为庶人。光宅元年(684年)三月,被逼自杀于巴州(今四川巴中),结束了短促的一生,年仅三十一岁。
(2)一心向学,学识超群
幼年的李贤,和他的哥哥李弘一样,是唐高宗、武则天的掌上明珠,从小受到严格而良好的宫廷教育。高宗、武后为他们挑选的师傅,都是德才兼备、学识超群的大儒。据史书所载,李贤的老师,大多为一代之宗匠,如李善、公孙罗、除齐聃、刘讷言等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学问家。
这些名儒学者的教授、熏陶,十分有利于李贤学业的长进,而勤奋好学则是他成为唐代博学多识的皇太子的主要原因。
与多数王子、太子不同,李贤并不把皇家优越无比的条件、难以计数的财富作为追求骄奢淫逸生活的资本,而是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和宫中丰富的书籍进行学习。李贤从小好学,十岁前,就已读了一些儒家的经典,如《尚书》、《礼记》、《论语》等,并能背诵十余篇古诗赋。据唐高宗说,李贤读书,过目不忘。可见李贤记忆力之强,这自然是他聪明好学所至。不仅如此,他对儒家学说亦有相当水平的领悟。有一次,唐高宗让李贤读《论语》,当读到“贤贤易色”时,李贤重复再三。高宗问何以如此,李贤回答说,生性喜爱这句话。只有明白其意,领悟其精神,才可能生出喜爱。由此可知,李贤对这句话是理解和领悟的。也就是说,君子在“贤”与“色”两者中间,应重视“贤”,重视修养而成为贤人;对于“色”,亦即容貌,应看轻些。对这句话的喜爱,实际上表明了李贤的志趣。其名为贤,而追求成为贤人,真不负其名了。为此,唐高宗十分高兴,曾同亲信大臣、名将李勣谈起此事,认为李贤生性聪敏而志趣高尚,庆幸后继有人了。
李贤同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也曾有过一段交往。李贤八岁时,即闻王勃之名。喜爱文学的沛王,对王勃很是爱慕,为同王勃切磋文章、并得到其启发、帮助,于是召王勃进沛王府为修撰。这时的王勃,虽说才十四岁,却文名颇大,而且有九年写诗作文的历史了。由于都是少年,又志趣相近,王勃诗文优美,甚受李贤敬重。其时,李贤与其弟周王李显等在宫中常玩斗鸡,互有胜负。王勃一时兴起,写了《檄周王鸡文》。这本是孩童戏耍之事,却让唐高宗知道了,认为王勃之文会启诸王媾衅之举,当即大怒,斥王勃出沛王府。高宗此举,似是小题大做,但是,从中可以知道他对李贤的教育十分严格,即要求他慎重交友,深寓防微杜渐之意。
父皇的严格要求,有助于李贤学习上进,一批当代名儒宗匠、文章家的教授和交游,特别是李贤本人的聪颖好学,使他终于在文学、史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唐代有名的太子著述家。
(3)著书立说,述作留名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李贤之兄、当时的太子李弘突然暴死。人们普遍认为是其母武则天鸩杀:李弘与武则天争夺权力,又政见不同,故遭此横祸。李弘一死,皇太子位空缺,李贤于六月被立为皇太子。
从藩王到太子,是政治上的荣升,也是李贤人生道路上的一大变化。这种变化,是祸是福还难以确定。一直与权力中心有相当距离的李贤,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推到最高权位唾手可得的位置,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被卷入激烈而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去。
显庆(656—661年)以后,唐高宗身体不适,而委政事于武则天,尤其是在麟德元年(664年)十二月以后,谋废武则天的上官仪被杀,武则天参与决策天下大政,同唐高宗一起被中外称为“二圣”。这样,在储君之上,除了皇帝还有“二圣”之一的皇后。这个皇后迷恋权势,必然会与皇位法定继承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本来,母子之情完全可以冲淡、缓和以至销蚀这种矛盾。但是,武则天绝不甘心失去权力,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肯相让。李弘被武则天鸩杀的传谣,又在李贤的心灵投下了难以消除的阴影。母后、太子之间,为了最高权位,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夺战。
刚刚当上太子的李贤,还不可能立即与母后对阵,他首先要做的是保全自己、提高自己的声望。
初唐,谋取最高权位的人,不管是藩王,还是储君,或者皇后,大多采取召集文入学士、开馆著述的办法,来扩大影响、抬高自己,同时,又为日后治国物色人才。武则天为巩固权位和分割宰相权势,亦召文人学士从玄武门入宫,时称“北门学士”,他们成为武则天的亲信、心腹,为之造舆论、出主意。这些,对对李贤颇有启发。
前辈的先例,他乐得效法。于是也召集文人学士从事著述。李贤这样做,极有意义:一可以逐渐组织和形成一支与其母“北门学士”相抗衡的力量;二能结交大批文人学士,既可扩大影响、提高名望,又可增长学识;三是著书述作,留名当代,远及后世,又能取宠于父皇,巩固自己权位;四是潜心学术,表示自己并不政治野心和权欲,可起到麻痹母后的作用,是相当高明的韬晦术;还有五,可以储存和发现人才,他日即位为帝,就能从中拔用治国辅佐之臣。总之,李贤这样做,在当时,确实有保全自己、提高声望的作用,在父皇母后面前,为自己树立好学、尊贤的形象,不失为孝子。
在为藩王时,李贤就注意搜罗硕儒宗匠,前面所提李善、徐齐聃等即可说明。被立为太子后,召集文人学士更便利了。于是,他就与召集到太子宫的文人学士一起注释范哗的《后汉书》。对于从小受到文史名家教授、指点的李贤来说,功底不浅,注释工作,颇为合宜。参加注释的,亦系一代之名流,主要有:张大安、刘讷言、格希元、成玄一、史藏诸、周宝宁等人。这些人在李贤领导下共注《后汉书》。经一年半,仪凤元年(676年)十二月,李贤表上之,当即受到唐高宗赐物三万段的奖赏,并以其所注书付秘阁。
南朝萧梁的刘昭曾注《后汉书》,其注偏重于补充史实,集材料于一处以辩异同。刘昭注大部分已失散,这就有重新作注之必要。李贤注此书,同唐初注书风尚有关,如:颜师古注《汉书》、李善注《文选》。还与唐代科举制度有联系,唐代有史科,而且亲贵宰相子弟就读的弘文馆、崇文馆,亦要试经、试史,其时主要史书是列为正史的《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李贤注书时,除《后汉书》外,另三史均有较像样的注了。李贤注《后汉书》,不仅是注书风尚的继续,也是科举的需要。并且,这很有学术价值,是史学、训诂学的宝贵财富。
李贤注《后汉书》,主要是对字句的音义训话,地理名物制度的注释,也有以他书校雠来说明异同的。清代著名学者王先谦很欣赏李贤的注书,曾说李贤注《后汉书》不比颜师古注《汉书》差,不是没有道理的。李贤注也存在简略不详和时有舛谬杂乱的毛病,这大约同稿出众手、时间局促有关。但是,李贤他们毕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给后人研读《后汉书》以启发、帮助,其功不可没。
李贤除注《后汉书》外,还撰有《列藩正论》三十卷、《春宫要录》十卷、《君臣相发起事》(有作《君臣相起发事》)三卷、《修身要录》十卷等,可见其勤于著述。他还雅爱音乐,作为乐曲《宝庆乐》。李贤的诗、文均佳。可以说李贤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
(4)被废屈死,才子命殒
注《后汉书》,增加了李贤的政治砝码,他召集的文人学士实际上组成了太子派,这不可避免地要招至武则天更大的不满。
为争夺最高权位,母子之间不断发生冲突。武则天利用母仪天下的权势,命“北门学士”撰《少阳正范》、《孝子传》,赐太子读,这是公然指责李贤违反太子的规范、为人子而不孝。武则天以这种方式,明白告诉李贤不合适当太子。武则天还多次写书信讥诮、责备李贤。这一切使李贤愈来愈不安,他在所作的《宝庆乐》曲中,透露出哀思不和的心情。
武则天和李贤的矛盾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仪风四年五月,明崇俨被人暗杀,催促了这场政治风暴的到来。唐高宗下令缉捕刺客,久而不获。武则天怀疑是太子李贤所为,下决心废黜李贤。
作为太子的李贤,也有一般王孙公子的通病,好声色逸乐。武则天抓住了李贤的这些毛病,唆使亲信告发。他们指责太子李贤好声色,多赐金帛给予户奴赵道生,并与之狎昵。唐高宗命宰相裴炎、薛元超和御史大夫高智周等进行鞫查。结果,只在太子东官的马坊搜出皂甲数百领,作为太子谋反的证据,户奴赵道生则供认明崇俨是太子让他刺杀的。这些问题,对一个储君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而唐高宗又素爱李贤,准备宽宥他。但是,武则天当即抓住机会,振振有词地说:“为人子而心怀反逆之谋,是天地所不容的,应大义灭亲,怎可赦免?”这样,调露二年八月,李贤被废为庶人,从洛阳押送长安,幽禁于别所。数百领皂甲在洛阳天津桥南焚烧,以通告百姓,太子谋反有实而被废。
李贤的东宫僚属也分别受到惩罚。
开耀元年(681年),李贤被徙于巴州。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死,太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文明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废中宗,立幼子睿宗李旦,一切听命于武则天,睿宗居于别殿。三月,武则天所命左金吾将军、著名酷吏丘神勋到巴州,名为检校李贤住宅、防生意外,幽禁李贤于别宅,逼令自杀。
睿宗景云元年(710年),追赠皇太子,谥曰章怀,史称章怀太子。
博学多才的章怀太子遭此厄运,死于亲母之手,再次昭示出封建王朝的罪恶本质,它使人异化成兽。
在激烈的权力争夺战中,是没有什么亲子之情可言的。有道是“虎毒不吃子”,可是武则天“吃”(杀)掉的亲生子女何止章怀太子一人!雌虎在武则天面前,也得甘拜下风。
6.研究医学,贡献甚丰的皇子朱橚
人的个性往往是复杂的,故有所谓“性格组合”之说。这一点,皇子也不例外。有些皇子的性格固然有很多缺欠,但同时他们也有许多值得首肯之处。朱元璋的儿子朱橚即为典型一例。
(1)初封周王,驻守废都
在明太祖朱元璋众多的儿子中,周王朱橚既不像蜀王朱椿那样循礼执法,一生对皇室忠心耿耿,成为众藩楷模;也不像齐王、代王那样骄奢淫逸,恣行无忌,终于沦为人间“弃物”。他有过错误的行为,也有悔过的表现;他虽出身贵胄,却不好逸恶劳;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钟情于科学上的研究和创造,从而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朱橚是朱元璋的第五子,为马皇后所生。当他呱呱坠地的时候,睁眼看到的是硝烟弥漫的景象。其时朱元璋正在与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鏖战。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在节节胜利中登上大明皇帝的宝座,童年的朱橚也就成了大明帝国的皇子了。
在洪武三年(1370年)分封藩王时,朱橚的封国定在钱塘(今浙江杭州),此地古为吴国,故朱橚称为吴王。后来因为考虑到钱塘乃朝廷财赋重地,不宜封王,于是将朱橚改封开封,称为周王。但由于此时诸王年龄尚幼,太祖没有让他们立即前往封国,而是令诸王兄弟前往中都凤阳练兵,熟悉军事生活,以适应将来统率军事的需要。朱橚在凤阳,经过几年的训练,军事能力有所增长,年龄也增大了。洪武十四年,朱橚奉命就藩。开封是宋朝的首都,故都的宫殿经过岁月的冲洗已破败不堪,朝廷将其修整一新,就作为朱橚的王府。
朱橚就国后,一切都还能按太祖的规定办事,履行藩王的职责,定期和其他诸王来到京师,朝见父皇。每次临别时,太祖也都要给以大量的赏赐。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他们是比较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