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6200000010

第10章 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引导(2)

从具体形象的事物到抽象的概念,汉字也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例如国家的“国”字,最初在青铜文字里写作“或”,上面是“戈”,表示武器,中间是“口”,表示人,下面是“一”,表示归属。国是人们辛勤开辟出来的土地,需要大家守卫。到后来,人们修筑坚固的城墙保卫这片土地,于是“国”字也就有了边框,成为“國”,字形演变多么自然而贴切。

国里面有什么呢?首先是“家”,上面的“宀”表示房屋,下面的“豕”是祭祖时贡献的猪,同宗同族的血亲人群组成了“家”。国和家连在一起,便想到这片土地上有我们的父老乡亲,“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春风化雨:家教传你做人之本】

魏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叫作嵇康,他的《游仙》诗里写道,“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读图、识字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图及义,传授自然之道,学习做人立身之本。何谓“道”?它由走之底和“首”字组成,也就是走一条经过头脑判断选择的道路。孔子《论语·学而》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也就是说,人生须务本,本正了,道路便展现在眼前。就像种树一般,根正了,树才会长好,后面生长出来的是树干上的枝叶。人生初始的家教,就是在正树根,让树苗茁壮,将来自己就能够自如地适应社会,从事各种工作。有些家长不懂这个道理,对于幼儿教育放任自流,没有家教规矩;孩子长大以后,家长才发现不对,再瞎操心,处处指导训斥,反而引起孩子叛逆之心,本末倒置。一个人走出来,言谈举止都能透露其家庭的影子——文化修养与道德信念。

古代的家教对于幼儿教育的进阶,是怎么做的呢?孔子对此说了一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显然他并不看重知识灌输,没有在孩子童稚时期就开始学习语文、数学、外文。实际上,在一个人成才的过程中,知识并不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修养、人品、胸怀、学识才具有根本意义。我们看那些做成大事业的科学家、人文学者、企业家等,他们的过人之处在于深刻的洞察力和领悟力,而这些能力根植于人文,也就是对于天地、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没有这个文化平台,各个学科的知识就变成了纯粹的技能技巧,而难以发挥巨大作用,人也不能成大才。

关于人品修养这些孩童时期必须打下根基的方面,中国古代的家庭文化教育颇有独到之处,如同教汉字,从最基本的方面开始,牵着孩子的手,领着他前行。

前面讲到国与家,在自己的国家里,人们应该和睦相处,相亲相爱。我走遍了中国的所有省份,阅读了许许多多的家谱,将它们汇总起来可以看到,从古至今,家教的文句虽不同,宗旨却基本一致,都是针对从出生、成长到创业、持家的各个阶段,指明必须具备的修养与规矩,包括启蒙、识字、立志、砥砺、读书、做事等方面,培育恭敬、虔诚、勤俭、谦让的品德,知书达礼,兴善除恶,做一个有责任心、事业心,关爱他人,光明坦荡之人。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起步是修身,初阶便是家教。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互相呼应,核心是培养人,而不是灌输知识。作为中国人,一生必须遵循的基本的道德,凝聚成五个字:仁、义、礼、智、信,称作“五德”。

五德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仁”字左边单人旁,表示站立的人;右边为“二”,既用来表示很多人,要懂得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也表示天和地,加上左边的“人”便是天地人三才,人法天地,天性善良,地德忠厚,所以,做人做事要凭着天地良心。人与人怎样才能和睦相处呢?首先要相亲相爱。第二要互让互谅。一个人仁慈谦让,性格必是温良平和。《礼记·儒行》说:“温良者,仁之本也。”一个人十分爱计较,而且脾气很坏,怎么与人相处呢?只有温良、平和、公正,大家才会拥护你,推举你当官,做管理者;有了社会地位以后,懂得关爱百姓,照顾好大家的利益,推行仁政。这就从个人之间的小爱提升到了政治层面的大爱,行仁政者得人,得人者得天下。这里有一个层层提升的过程,家教作为人生初阶,要打下一个今后可以提升的基础。

五德之首为仁,告诉我们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对他人的关爱,那就是情商,是团结性。情商高的人助人为乐,善于处理各种纠纷,能够凝聚大家,与人和睦相处。

西周初期,周公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实际主政,公务十分繁忙,经常有人求见,请他办事。周公再忙,遇到有人上门都出来接见,以至于吃一餐饭就放下几次饭碗,甚至洗澡也一再中断,为了不让客人等待,他只好挽着湿淋淋的头发出来相见。因为他诚恳待人,大家深受感动,无不拥护西周,打下了王朝八百年根基,留下千古传颂的名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义是什么意思呢?义字原形为“義”,上面一只羊,下面是我字。在古代,羊用来祭祀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把羊献给上天,祈祷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团结在一起呢?不是为了钱,物质利益从来无法长久地凝聚众人。那是什么呢?义是合乎天下合宜之理,也就是大家公认的道理,例如公平、正义、自由,大家以此为理想,为目标而凝聚,而奋斗。在个人关系层面,我们也必须遵循做人的基本原则与美德,例如正直、善良,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做墙头草,随风倒。人们常说做人要有底线,没有底线就会被鄙视为无耻之徒。所以,义体现的是原则性。

礼呢?其原形为“禮”,左边的偏旁表示神,右边表示行礼之器。礼之所以重要,就人事关系而言,在重大场合,人们相聚在一起,必须确定相互之间的位置,才能做到聚众人为一体,否则相互不服气,一盘散沙,乃至内讧。大家在神明面前确立位置,排好队列,从纵向到横向,都应该好好定位,整个团体就秩序井然。所以,礼表现的是秩序性。

智由“知”和“日”字组成,能够洞悉太阳运行之轨迹,阴阳转变之道理,那是最有智慧的人。所以,智包含着知识和思辨,表现的是智商。现代社会,知识主要依靠读书获取,而读书不是靠背,不是靠记忆,不是去堆砌很多知识乃至知识碎片。我们应该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思辨基础。学习在于提高智商,增进智识悟性。

信字由“人”和“言”构成,做人说话最基本的原则是诚实,不欺诈,不食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唐太宗认为国没有信也不立。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要想在世上立得住,站得稳,就必须言而有信,诚实可靠,这是最基本的立场和原则。古人非常推崇关羽,民间称他为关公,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关公庙,特别是商业地区,关公成为商人顶礼膜拜的神。很多人感到奇怪,关公并不经商,而是一员武将,怎么会演变成商神,人们到底崇敬他什么呢?

要问关公和商人有什么关系,就应该知道商业最看中的是什么?买卖讲的是童叟无欺,金融凭的是信用,商店靠的是信誉,据此可知,商业之本是诚信。关公感人至深的故事是千里走单骑,至诚至信。

当年,关羽和刘备、张飞在桃园三结义,一起闯荡天下。他们创业非常艰难,屡遭挫折。有一次,刘备和曹操作战,败得很惨,兄弟全打散了,自己孤身逃出去,投靠了称雄河北的袁绍。关公则被曹操紧紧地围在一座山上。曹操爱才,派人劝其投降。关公跟曹操讲条件,约定在不知道刘备下落的情况下暂时投降,一旦打听到刘备的消息,便要重归其麾下。关公真是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曹操想用高官厚禄打动关羽,封他汉寿亭侯,赏赐许多黄金,一心要留住他。可是,关公并不看重升官发财,日常生活非常俭朴,军务闲暇之时,手不释卷,夜读《春秋》。官渡之战,关公打探到刘备在袁绍身边,正在同曹操作战。他义无反顾,将曹操封赏的金银财宝、将侯印绶全都留下,护送义嫂千里走单骑,回到刘备身边。在群雄纷争、尔虞我诈的东汉末期,关公此举极具震撼性,让人感动得刻骨铭心,正史《三国志》将其事迹记入史册,后来的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大加渲染,添加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描写得感天动地。诚信是人类依赖的支柱,人有信义,犹如磐石;国有信义,百姓靠山。世人赞颂关公的是他用生命恪守信义的高风亮节,而商业行为表面上看是利益交换,骨子里支撑它的是诚信。所以,关公与商人在根本点上完全一致,越发受到尊崇,乃至成为信义的化身,商业的神明。

非常抽象的伦理道德,在汉字神奇的图像壁画上面生动地展示出来,浅显易懂,心悦诚服。小孩子从蒙学当初,快快乐乐地看图识字,毫不经意之间已经接受了深刻的人伦道德教育,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我走过许多家族祠堂,印象深刻的是四壁常有忠孝伦常的图画和文字,一个字,一幅画,一条做人的道理,喜闻乐见,自幼种入心田。家训家教并不僵硬刻板、冰冷严厉,它从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开始,通过文字和图画,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的思想观念。

读懂汉字,理解汉字,做人的道理已经融会其中。这不仅是方法的问题,更触及教育的核心理念与目标,从童蒙教育开始,通过认识具体的事物,要导向造就怎样一个人的根本之处。我曾经提出,教育要培养独立而健全的人格,理性的批判精神。

同类推荐
  •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季羡林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 新解黄帝阴符经

    新解黄帝阴符经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刘君祖先生依经解经,贯通经典,观照现实,分别对《黄帝阴符经》和《天机经》进行了解读。《阴符经》不过短短四百余字,《天机经》亦不过两千余字,却皆为道藏经典。两书合观,读者尽可于千余字间沉潜,掌握天地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体悟道家智慧和修养方法,“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览粲然义理,察古人心迹,登临“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之人生境界。
  • 雅言与俗语

    雅言与俗语

    我们的语言文字都是传统的馈赠,丧失了文化传统,我们就会“无话可说”。从秦汉到今天,我们有两千多年的汉字文化积累,其中许多聪明才智的展现、悲欢离合的体会,都能丰富我们自身的生命追求。郑培凯是香港著名学者,多年在香港组织学术活动、策划通识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承变有深入的认识。在本书中,他从文字、诗词、绘画、昆曲入手,在语言、艺术的细微之处,让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史传统,旨在唤回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内容也许庞杂,但真要追索起来,这本书只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即古往今来的“雅言”与“俗语”。如果说文字真的有“雅”“俗”之分,追根结底,也都是仓颉惹的祸。
热门推荐
  • 戊戌喋血记(下)

    戊戌喋血记(下)

    1898年,满清皇朝已风雨飘摇,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年轻的光绪皇帝大胆颁布“定国是诏”,锐意变法维新,谭嗣同作为国家栋梁应诏进京了……这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宏富,史料最翔实、叙写最详尽的描写戊戌变法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再现了1898短短一年中,发生在腐朽皇朝的所有大事件:中日海战、公车上书、强学会、百日维新、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权贵亡命、自立军起义,塑造了大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为中文学的艺术画廊增添了无穷的光彩!谭嗣同等人喋血在菜市口,维新变法最终失败了,但谭嗣同那振聋发聩的“今我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吼声,一直激荡着百年中的所有志士仁人。
  • 城中缘

    城中缘

    草莓村的聪亮在南方建筑队打了几年工,也没找到对象。父母为此事犯愁,说孩子大了,该找对象了。等聪亮回来,叫他在家找对象,定下亲再出去,这是大事。聪亮家里只有父母,大他八岁的姐姐早就出嫁了。这年夏天,聪亮返乡收麦,收完麦,父母托人为他介绍对象,说是邻村的姑娘,长相不差,双方老人都愿意。聪亮也和姑娘见了面,结果他不同意。他想平时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的村民和小孩,青壮年劳力都进城打工了,村里哪有好女孩?要实现父母的心愿,找到好对象,还得进城里打工。聪亮长得一表人才,四方脸,高鼻大眼,身高一米七八,找到对象不成问题。
  • 茶花女饮酒歌

    茶花女饮酒歌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我的兄弟,我的篮球:勒布朗·詹姆斯自传

    我的兄弟,我的篮球:勒布朗·詹姆斯自传

    在美国中部俄亥俄州阿克隆市,五名有着出色天赋和兄弟情谊的黑人少年,组成了一支叫做“流星”的球队,执著地追求着他们的篮球梦想。贫穷、动荡和缺少父母的关爱,让这帮少年早早地面临人生的种种挑战。他们在一位严父般的教练带领下,历经磨练,最终夺取了高中锦标赛的全国冠军。曾经的懵懂少年也成长为懂得爱、忠诚与尊重的男人。《我的兄弟我的篮球:勒布朗·詹姆斯自传》书中的每个人物都鲜活难忘,又催人奋起。
  • 霸汉(7)

    霸汉(7)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酿就天下大乱。汉室武皇刘正七次蹄踏皇城,以无可匹敌的武力屠尽王莽的各道势力,但其仍不是宿命之帝,心灰意冷终让复国大业由天而定。无赖少年林渺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借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他巧造声势,妙借诸雄之力,更以无人能敌的勇猛与战无不胜的军事天赋,带领一群忠心不二的部下征战天下,慑服群雄。历经千战终独霸大汉江山,成一代无敌皇者。他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
  • 帝女重生:神尊,让我来

    帝女重生:神尊,让我来

    她重生了,她以为会获得一切从未有过的东西,但在这异世依旧是那么难——他觉醒了,他以为如此就能改变族人的命运,但在巫与神的万年纠葛中他依旧如履薄冰——终有一天,命运之线会把她和他紧紧相连,但此后命运又会如何,也许只有神知道。
  • 高分作文不是梦:熟读诗词

    高分作文不是梦:熟读诗词

    《小草老师教你写作文》系列图书是作文培训辅导名师小草老师和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王宏玉老师共同编写,专门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书。全套书共分四册。本册书系统地整理、选择了一些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同学阅读的古诗词,让同学们了解这些作品的意义,同时学习这些作品的高超写作技巧。每一首小小的古诗词,都配了同学们写的微作文,并加入了微点评。
  • 嫡女凤华:绝色痞妃太撩人

    嫡女凤华:绝色痞妃太撩人

    一张圣旨将两个毫无干系的人凑到一起,是对还是错?京都有名的废物小姐和圣上嫡亲的弟弟?世人觉得皇上的脑子怕是进水了。国师说:他们天命如此,这世间,他们彼此便是救命的良药,是天赐的姻缘!错不了......姬南溪却嗤笑一声:天赐姻缘?呵呵哒!她怕是摊上大事儿了!沐清池伸出爪子,悄咪咪的探上姬南溪的腰……然后被踢了出去!听说,堂堂靖南王沐清池竟然死皮赖脸的堵在姬南溪的门前,一向冷清的人居然可怜兮兮的扒着门框:王妃,为夫能进来了么?
  • 助飞梦想:北大新生家长的教育故事

    助飞梦想:北大新生家长的教育故事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建校110多年来,北大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国家的振兴与发展、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和繁荣昌盛的进程中起到了先锋和骨干作用,这远远超出了它作为一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的有形存在,更成为中华民族争取民主自由和伟大复兴的象征,成为现代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向往的精神家园,从而独具魅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所说:“作为文化中国的象征,其实北京大学早已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所大学,能够像北京大学这样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得如此紧密,息息相关。北大对于中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哈佛之于美国、牛津与剑桥之于英国的意义。”
  • 天权之下

    天权之下

    这世间有流传千古的神话,有没落俗世的遗尘,有高耸入穹天的巍峨,有泛海绝天宇的浩瀚。我叫洛封,我不知道,这世界到底隐藏着什么,但在一个偶然的时刻,我瞩目了这无尽岁月的冰山一角,并且为之奋斗,直到世界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