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人出城逃跑,说明赵匡胤在里面已经成功,一举击溃了党项人的心理防线,他们崩溃了。
“来啊,准备出击,不能让他们都跑了。”
赵匡胤真乃神人也,早就预料到党项人要跑就得从王元功这边跑。他准备按照赵匡胤的吩咐,“我们人太少,一口气吃光他们是不可能的,放他们一半人走,留一半,杀!”放过党项的先头部队,让后面的人以为这里可以出逃,引诱党项人往外逃,这样也能减轻城里的压力。
他让两个军士数数,到底跑出去多少人了。那两个军士数着数着,就慌神了,数不清了,人太多。
“多少人跑出来了?”
军士答:“三千人了!”另一个军士纠正道:“不对,四千五百人了!”
王元功手握点钢枪,手心里全是汗,跟着王家兄妹在平军山,一直是小打小闹,哪里见过这阵势?
现在,展现在他眼前的是正规军列队整装作战,所有人都是视死如归的勇士,前队有人倒了后队必有人补上。
他看见赵匡胤带队一波又一波地整齐冲锋,心里激动不已。
做毛贼真没有意思,大丈夫就得这样打仗,这样打仗,就是死了也是英雄。
不过,眼前的局势,的确危急。
五百人杀出去,如何切断五千人的队伍?要是这跑出来的五千人,突然杀回马枪,而此刻还在源源不断地从城里出来的人又想夺路而逃,两下夹击,将他们包围了,又该如何?
他暗暗地掐了自己一把,“王元功,现在正是你建功立业的时候,死又何妨?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王小姐给你机会,赵匡胤给你机会,让你表现,你现在怎么怂了?”
两个军士又报,逃出去六千人了,“不能再等了,再等出去的人太多,将来消灭他们就麻烦,而且一旦逃出去的人太多,形成优势,很容易醒过神来杀回马枪!要让他们就地投降,让城里的人不敢出城逃命才行。”
军士道:“王将军,我们真要五百人对六千人?那可是党项骑兵啊!”
王元功不语,直接挥刀斩杀那名军士于马下,他大声喝道:“有怯阵者,下场如他,人人得而诛之!五百人,对六千人,也得冲!保家卫国,做大英雄大男儿,就在此刻!”
说着,王元功也不看众人,一挥马鞭,那马的两只前蹄高高举起来,然后一个响鼻,疯一样冲了出去。他身后,五百人都被感染了,“做山贼有什么意思?现在有机会让我们立正了做人,我们还不做吗?”将士们听到王元功吼叫的声音,“活着是人杰,死了是鬼雄,冲啊!”
突然间,从山坡上冒出五百人,五百人一起喊:“活着是人杰,死了是鬼雄,冲啊!”
逃出城的党项人,原本就被吓傻了,一看这里有埋伏,就更是慌张,争先恐后地逃窜,先就自相踩踏、自相残杀起来。等王元功杀到,这五百人,像剑一样切断了人流。前面的慌不择路,飞奔而去,后面的,先是队伍里的老弱病残就跪在路边,求饶起来。这边一跪,再后面的,也看不清个究竟,跟着跪了,“我们都投降,我们都投降!”
第三节 灭李氏
拿下定远城,大家都很欢喜。
很多士兵都想,这回可以就地取食,吃喝玩乐一把了。
赵匡胤也想到了,但他不让大家这么干。当年,他随郭威攻入汴梁,太祖郭威纵兵大掠三日的情景,在他脑海里还记忆犹新。
士兵打仗吃了苦,吃了亏,伤病死人是常事。有的自己受伤,缺了胳膊少了腿,有的看着身边的战友受伤死亡,产生报仇雪恨的想法,那是正常的。如果统军的将领此时放纵士兵,让他们自由抢掠,人性中的弱点就会集中爆发,百姓将生不如死,尤其是那些老人、女人和孩子。
赵匡胤不想让自己的军队成为这样的军队,更主要的是,他们孤军深入敌后,根本没有后援,如果所有的党项人都与他们为敌,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赵匡胤让陶谷下了一道军令:“杀平民者死,抢平民者死。”
禁绝一切杀掠。
士兵入城,首先救火,然后开仓放粮。粮食本来就是党项人的,只是党项李氏搜刮了来,藏起不给老百姓而已。现在,大周的军队来了,站在老百姓一边,开仓把粮食全部分给了百姓。
至于官府的钱库,还有官宦人家的钱粮,由高怀德带队同时搜查清缴,统一分赏给将士。赵匡胤想的是如何让被禁绝了抢掠的士兵有个回报,如何让大家心平。
他此时并不知道,那杨徽之把他的做法一一记录在案,回到汴梁,这些都会被密报给世宗,都会成为他的罪状。
这些官府和富户的钱粮,统一征缴后,应该悉数上报,交给汴梁处置才是。可是现在,他没有力量也没有时间这样做。
陶谷劝他:“将军,纵兵抢掠,对异邦异族你是没有责任的,但是,你把敌方官仓打开分给士兵,这是犯了死罪!皇上以后要是追究起来,将军你会很麻烦!”
“我个人的麻烦,不管怎么多,都不怕。现在,如果派军守这些金银财货,是守不住的,也没人守。要守,定远城是孤悬在党项人地盘中的孤城,只有把它交还给党项人,我们才能真正守住它。整装运回,我们也没有押运的能力。”赵匡胤答道。
“将军,你做的可是皇上才能做的事情,你就不怕皇上猜忌?”陶谷焦急道。
“灭党项贵族,扶党项平民,让整个党项尽归我大周,是我的心愿,皇上英明君主,应该明白我赵匡胤赤胆忠心!”赵匡胤坚决地说。其实,赵匡胤并没有多少时间留在定远城,第二天,天蒙蒙亮,他就率军出发了。无论如何,他要赶在党项李氏大军回军之前,占领孩儿山,在那里布好阵势,伏击回援定远城的党项李氏。
他们在党项人的地盘上作战,正如兵书上说的,士兵来到敌境,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而警醒,人人都不敢落伍。到处是党项人,谁掉队,谁没命。再说,刚刚打了胜仗,士兵们好吃好喝,增加了钱粮补给,士气正旺。
赵匡胤对这支军队有信心。
然而,等到大军开出定远城的那一刻,赵匡胤回望整个队伍,还是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圈。来时都是健康男儿,如今,十人中必有一二裹着绷带。虽然大家都补充了给养,每个人手头都有三匹战马,但是,他们身上裹着、穿着的,都不整齐,出来时的战服都破了。
正看着,一阵烟扑面而来,一匹马立定在他面前,原来是潘美,潘美来向他汇报军队集结后的人数。
赵匡胤摆摆手,“不要说了,不能跟队的,无论是伤病的,还是牺牲的,都要照顾好。”
潘美拉了马缰绳,跟他并肩而行,“放心,我派二十个兄弟,在当地征召了二十名妇女和老人,十辆大车,如果不出意外,两天,他们就能到汉地了!”
赵匡胤心里在叹气:但愿你们一路平安。我们是孤军深入,没有更多人手可以派遣护卫你们归乡,也不能带着你们继续出征!他日得胜还朝,一定要好好报答你们的忠心,好好表彰你们的牺牲!大周不能忘记你们。赵匡胤没有见过这样的风景。近处是沙子,远处还是沙子,沙子一望无际。地面上什么都没有,走几个时辰才能看到一两棵不知名的草,再走一两里地才能看到一棵树,那些树多数还是枯死的。
这更加坚定了赵匡胤一定要尽快赶到孩儿山的决心。如果在这种开阔的沙漠地带遭遇敌人,他的军队在人数上的劣势将一览无余。
好在昨晚逃跑的那些党项人,确已是乌合之众,没有头领,他们一路逃命,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后面会有追兵,他们的确是向着他们的主力部队所在地逃去,这给了赵匡胤很好的机会。
没有半日,他们已经追到了一座古城。赵匡胤提住马缰绳,立在高坡上,手搭凉棚,向古城望去。古城如今已是废墟,里面没有一幢完好建筑,一丛丛高耸的土墙,沿着沙线不规则散开,土墙上布满了风沙吹打的坑坑洼洼,阳光晒到的地方是白的,晒不到的地方是黑色的洞眼。这些土墙,打眼一看,还真像是一具具骷髅,那么大一片骷髅,看着还真是瘆人。
赵匡胤心里想,得亏那帮党项人不懂战法,要是他们躲进古城,和我们巷战,或者拖时间,等待他们大部队来救援,到时候,里外合击,那我们还有命吗?
王元功策马冲了上来,“将军,末将请令,愿率领五百骑,清除流民!”
赵匡胤看看王元功,心里暗暗赞许,王氏兄妹不愧是名门之后,旗下家将能有如此胆略和眼色,颇为不易,要是为我大周所用,一定是将帅之才啊。昨天,他看见王元功率队冲锋的阵势了,真是又一个不怕死的王彦升,“好!我大队人马要继续追击党项人,占领孩儿山。你在我侧后,如果后面只有小股流民,不用理睬,如果里面暗藏大队人马,你要负责断后,切切不可让他们卷土重来,从后面威胁我军!”
王元功叫了一声“得令”,领着人马向古城方向去了。王元功跑在队伍前面,但他速度并不快,是战书上说的巡弋而进的动作。赵匡胤点点头,放了心,王元功领会了他的意图:监视古城动静,而不是攻击。
大队绕过古城,往孩儿山而来。
渐渐地可以看见孩儿山的山脚了,这时,前队突然停了下来,前锋来报,前面遇到一支军队,点名要赵匡胤前去答话。
赵匡胤心里咯噔一下,担心什么来什么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任何地形可以利用,遇到敌人阻击,要是在这里耽误了工夫,让回援的党项军队越过了孩儿山,那就更加危险了。
他提马来到军前,一看对面,是汉人军队,为首的帅旗上写着大大的“王”字!他心里一个愣怔,难道是王小姐来助他了?他不敢相信,再定睛细看,确实是王小姐,他颤声问道:“来者可是王小姐?”说着,马上抱拳:“王小姐,本帅铠甲在身,不能下马行礼,还望见谅!”
这时,王小姐也看到了他:“将军,一路征战,风餐露宿,辛苦了。小女送走你们之后,日夜担忧,党项人天性狡猾,又善于骑射,我怕将军势单力薄,让党项人得了便宜,特来相助!”
赵匡胤心里一热,天下哪里来这样好的女子?这是上天助我赵匡胤,助我大周啊!又细看,不对啊,王小姐铠甲上有血迹,军队虽然阵容整齐,但是,军阵却有大战后的疲态:“你哥哥王秉坤呢?”
赵匡胤两腿一碰马肚子,那马通人性,跑到王小姐的马前,两人靠近了,他这才看见王小姐两眼红红的,只听王小姐道:“将军,我哥哥他,昨晚战死了!”
赵匡胤听王小姐一一说来,这才知道他们王氏兄妹,在王元功走后,紧接着就整顿军马,带大队前来助阵。昨晚他们在孩儿山下,迎面碰上逃遁而来的党项溃军,几乎将其全歼,但也就是在昨晚的战斗中,王秉坤被党项人的流星锤击中,脑浆迸裂而死。
“可怜我王大哥,唉!是我对不起他,王彦升杀了他妻子,如今他却为了我而死!王小姐,将来我军凯歌得奏,胜利而还,我一定奏明圣上,为大哥请功!”赵匡胤心里这样想,嘴上也说了出来,原本想安慰王小姐,却没承想让王小姐流下泪来。
他心里也知道,王小姐此来,并非为了求取功名和赏赐,而是一心来帮他。“但愿将来我们能得胜还朝,为死者赡养父母,培育儿女,对得起所有出征的将士!”
赵匡胤知道王小姐昨晚已经歼灭了大部分党项溃军,心里安定了不少,但仍不敢怠慢,他催促大家立即前进,占据孩儿山。
这时,从王小姐军阵后跑出两匹马来,赵匡胤一看,前面的是楚昭辅,后面的是一白面书生,赵匡胤想,那肯定是赵普了。楚昭辅提马上前,给赵匡胤行礼:“将军,我把赵先生请来了,路上经过王小姐的山寨,和王小姐说到将军,王小姐愿意一起前来助阵,所以我们才一路前来。”
赵匡胤点点头,过去和楚昭辅击掌招呼,然后下马,牵住赵普的马:“赵先生来,我们就有希望了。”远观孩儿山上,山腰有些树,一片一片的,整个山形,像一个小孩蹲坐在地上玩耍,山顶是积雪,就好像小孩戴着一顶白色的帽子,党项人把孩儿山当作神山,是不是因为这积雪呢?然而,赵匡胤上得山来,却发现这山太荒凉了,山上什么也没有,他们占据的地形在半山腰之下。这里别说溪流,就是连一滴水都找不到,那积雪是只能远看的云,你永远够不着。
这时,天色将晚,一轮苍月浮上山头。赵匡胤心想,党项人来得也太慢了,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回援。再看对面的山梁,黑魆魆的什么也没有。刚才,他和王小姐商量,各自带兵占领道路两侧的山梁,看不见对面山梁上有兵,说明王小姐隐藏得好,但要真看不见,他又担心起来。王小姐为了他远道而来,当初她嫂嫂被王彦升所杀,她没有计较,相反,让王元功千里相从,随他出征。之后兄妹二人又亲来前线,如今,她哥哥已经魂断沙场,唉,将来如何对得起王小姐啊!
正想着,陶谷来到近前,肩膀上竟然有雪。这个月份有雪,让人不禁产生一丝悲凉。这地方,平常根本不能生存,如今却要在这里大战,将要埋下多少忠骨?
赵匡胤问陶谷:“这里叫什么名字?”
陶谷道:“孩儿山黄花谷。”
“我们就在此地,等着党项人回军,截击他们!”赵匡胤道。
正想着,后头一阵骚乱,有人抬着一副担架上来,到了近前,赵匡胤看见担架上躺着一个血人,已经看不出人形了,可是,凭着多年的感情,他有直觉,这人是王彦升。
“哎呀,王彦升,你怎么这样了?”赵匡胤脱口而出,叫了起来。
王彦升侧起身:“大哥,你要替我报仇!”
赵匡胤道:“两军对阵,何来私仇啊?莫非你不是被党项人伤的?”
王彦升道:“大哥,我是被党项人所伤,但是,害我的却是王章匹夫。我连闯党项人六道军营,进了威武城,告诉他你已经杀奔党项人的老巢,党项人一定会回援,希望他在党项人回援时,举兵追击。可恨王章匹夫,被后蜀和党项人吓破了胆,他竟然说,他不能出城,别说你只有一千人马,就是一万人马,也不是党项人的对手,他出城接应你,必被后蜀和党项人前后夹击。我看他是铁定了心不肯出城,就求他借我一千人,由我带队追击,他同样不肯。他这是要看着大哥腹背受敌啊。我只好又立即重新杀出城,来给大哥报信。大哥,我们碰上小人了,如果党项人杀回来,王章是绝不会来援的!我们来救他,他却见死不救。”
赵匡胤听了,脑袋“嗡”的一声,这个王章,真是懦夫!他自己胆小,却还看不起他人。他是看不起我赵匡胤啊,他觉得我带的人太少,只有一千人,根本救不了他。
可恨王章,眼睁睁看着王彦升杀进城中,又独自杀出城外,一点儿也不接应,那是想看着他去死啊。
苍天有眼,让王彦升活着回来了。
赵匡胤恨得咬牙切齿,他平生最恨贪生怕死之人。军人就要战死在沙场,马革裹尸,才是最好的死法,这个王章,恐怕要白白断送了大好的形势。但是,他不能在王彦升面前流露,周边那么多人看着呢。
他笑笑,声音很大:“索性他不来,我们跟党项人单打独斗,更好!”他俯下身,在王彦升耳边道:“王章不肯来的消息,不能再讲了,否则军心不稳!”
王彦升也是聪明人,自然一点就醒:“好吧!我不说了,可是要我说王章从背后追击而来,与我们合兵夹击党项人,那我也说不出口啊。那不是骗我们自家兄弟吗?”
赵匡胤道:“不用担心,只要党项人来,到时候我们的援兵就一定会出现!”
王彦升还不知道王小姐来阵前效力的事情,他看赵匡胤非常笃定,就不再问,赵匡胤吩咐兵丁把他抬了下去。赵普站在赵匡胤身后,“将军战法,全部不合兵法。兵法,步步为营,稳步推进,而将军却是长途奔袭,快速出击;兵法最忌孤军深入,而将军却是小股孤军,深入敌境纵深;兵法讲究前军后军中军,而将军恰恰相反,单刀直入,全军推进;兵法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将军,却恰恰不要粮草接济。想那王章,不过是一介庸人,怎能理解将军用兵的奇谲?”
赵匡胤点点头,知我者赵普也!
赵普道:“我方除了有一千人,还有两千匹战马,我们可以给战马穿上铠甲,马尾装上火药。党项人出现时,先点火药,放马群冲击他们,让他们互相践踏,只要他们惊慌了就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