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5300000030

第30章 文录二(1)

【书二 始正德辛巳至嘉靖乙酉】

与邹谦之 辛巳

别后德闻日至,虽不相面,嘉慰殊深。近来此意见得益亲切,国裳亦已笃信,得谦之更一来,愈当沛然矣。适吴守欲以府志奉渎,同事者于中、国裳、汝信、惟濬,遂令开馆于白鹿。醉翁之意盖有在,不专以此烦劳也。区区归遁有日,圣天子新政英明,如谦之亦宜束装北上,此会宜急图之,不当徐徐而来也。蔡希渊近已主白鹿,诸同志须仆已到山,却来相讲,尤妙。此时却匆匆不能尽意也,幸以语之!

二 乙酉

乡人自广德来,时常得闻动履,兼悉政教之善,殊慰倾想。远使吊赙,尤感忧念之深。所喻“猝临盘错,盖非独以别利器,正以精吾格致之功耳”,又能以怠荒自惧,其进可知矣。近时四方来游之士颇众,其间虽甚鲁钝,但以良知之说略加点缀,无不即有开悟,以是益信得此二字真吾圣门正法眼藏。谦之近来所见,不审又如何矣?南元善益信此学,日觉有进,其见诸施设,亦大非其旧。便间更相奖掖之,固朋友切磋之心也。方治葬事,使还,草草疏谢不尽。

与夏敦夫 辛巳

不相见者几时,每念吾兄忠信笃厚之资,学得其要,断能一日千里。惜无因亟会,亲睹其所谓历块过都者以为快耳。

昔夫子谓子贡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然则圣人之学,乃不有要乎!彼释氏之外人伦,遗物理,而堕于空寂者,固不得谓之明其心矣;若世儒之外务讲求考索,而不知本诸其心者,其亦可以谓穷理乎?此区区之心,深欲就正于有道者。因便辄及之,幸有以教我也。

区区两年来血气亦渐衰,无复用世之志。近始奉敕北上,将遂便道归省老亲,为终养之图矣。冗次不尽所怀。

与朱守忠 辛巳

乍别忽旬馀。沿途人事扰扰,每得稍暇,或遇景感触,辄复兴怀。赍诏官来,承手札,知警省不懈,幸甚幸甚!此意不忘,即是时时相见,虽别非别矣。道之不明,皆由吾辈明之于口而不明之于身,是以徒腾颊舌,未能不言而信。要在立诚而已。向日谦虚之说,其病端亦起于不诚。使能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亦安有不谦不虚时邪?虞佐相爱之情甚厚,别后益见其真切,所恨爱莫为助。但愿渠实落做个圣贤,以此为报而已。相见时以此意规之。谦之当已不可留,国裳亦时时相见否?学问之益,莫大于朋友切磋,聚会不厌频数也。明日当发玉山,到家渐可计日,但与守忠相去益远,临纸怅然!

与席元山 辛巳

向承教札及《鸣冤录》,读之,见别后学力所到,卓然斯道之任,庶几乎天下非之而不顾,非独与世之附和雷同从人非笑者相去万万而已。喜幸何极!中间乃有须面论者,但恨无因一会。近闻内台之擢,决知必从铅山取道,而仆亦有归省之便,庶得停舟途次,为信宿之谈,使人候于分水,乃未有前驱之报。驻信城者五日,怅怏而去。天之不假缘也,可如何哉!

大抵此学之不明,皆由吾人入耳出口,未尝诚诸其身。譬之谈饮说食,何由得见醉饱之实乎?仆自近年来始实见得此学,真有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朋友之中,亦渐有三数辈笃信不回。其疑信相半,顾瞻不定者,多以旧说沈痼,且有得失毁誉之虞,未能专心致志以听,亦坐相处不久,或交臂而别,无从与之细说耳。

象山之学简易直截,孟子之后一人。其学问思辩、致知格物之说,虽亦未免沿袭之累,然其大本大原断非馀子所及也。执事素能深信其学,此亦不可不察。正如求精金者必务煅炼足色,勿使有纤毫之杂,然后可无亏损变动。盖是非之悬绝,所争毫厘耳。

用熙近闻已赴京,知公故旧之情极厚,倘犹未出,亦劝之学问而已。存心养性之外,无别学也,相见时亦望遂以此言致之。

答甘泉 辛巳

世杰来,承示《学庸测》,喜幸喜幸!中间极有发明处,但于鄙见尚大同小异耳。“随处体认天理”是真实不诳语,鄙说初亦如是,及根究老兄命意发端处,却似有毫厘未协,然亦终当殊途同归也。修齐治平,总是格物,但欲如此节节分疏,亦觉说话太多。且语意务为简古,比之本文反更深晦,读者愈难寻求,此中不无亦有心病?莫若明白浅易其词,略指路径,使人自思得之,更觉意味深长也。高明以为何如?致知之说,鄙见恐不可易,亦望老兄更一致意,便间示知之。此是圣学传心之要,于此既明,其馀皆洞然矣。意到恳切处,不得不直,幸不罪其僭妄也!

叔贤《大学》、《洪范》之说,其用力已深,一时恐难转移,此须面论,始有可辩正耳,会间先一及之。去冬有方叟者过此,传示高文,其人习于神仙之说,谓之志于圣贤之学,恐非其本心。人便,草草不尽。

答伦彦式 辛巳

往岁仙舟过赣,承不自满足,执礼谦而下问恳,古所谓敏而好学,于吾彦式见之。别后连冗,不及以时奉问,极切驰想!近令弟过省,复承惠教,志道之笃,趋向之正,勤惓有加,浅薄何以当此?悚息悚息!

谕及“学无静根,感物易动,处事多悔”,即是三言,尤是近时用工之实。仆罔所知识,何足以辱贤者之问!大抵三言者,病亦相因。惟学而别求静根,故感物而惧其易动;感物而惧其易动,是故处事而多悔也。心,无动静者也。其静也者,以言其体也;其动也者,以言其用也。故君子之学,无间于动静。其静也,常觉而未尝无也,故常应;其动也,常定而未尝有也,故常寂。常应常寂,动静皆有事焉,是之谓集义。集义故能无祗悔,所谓动亦定,静亦定者也。心一而已。静,其体也,而复求静根焉,是挠其体也;动,其用也,而惧其易动焉,是废其用也。故求静之心即动也,恶动之心非静也,是之谓动亦动,静亦动,将迎起伏,相寻于无穷矣。故循理之谓静,从欲之谓动。欲也者,非必声色货利外诱也,有心之私皆欲也。故循理焉,虽酬酢万变皆静也。濂溪所谓“主静”,无欲之谓也,是谓集义者也。从欲焉,虽心斋坐忘,亦动也。告子之强制正助之谓也,是外义者也。虽然,仆盖从事于此而未之能焉,聊为贤者陈其所见云尔。以为何如?便间示知之。

与唐虞佐侍御 辛巳

相与两年,情日益厚,意日益真,此皆彼此所心喻,不以言谢者。别后又承雄文追送,称许过情,末又重以傅说之事,所拟益非其伦,感作何既!虽然,故人之赐也,敢不拜受!果如是,非独进以有为,将退而隐于岩穴之下,要亦不失其为贤也已,敢不拜赐!昔人有言:“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今投我以琼瑶矣,我又何以报之?报之以其所赐,可乎?

说之言曰:“学于古训乃有获。”夫谓学于古训者,非谓其通于文辞,讲说于口耳之间,义袭而取诸其外也。获也者,得之于心之谓,非外铄也。必如古训而学其所学焉,诚诸其身,所谓“默而成之”,“不言而信”,乃为有得也。夫谓逊志务时敏者,非谓其饰情卑礼于其外,汲汲于事功声誉之间也。其逊志也,如地之下而无所不承也,如海之虚而无所不纳也;其时敏也,一于天德,戒惧于不睹不闻,如太和之运而不息也。夫然,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溥博渊泉而时出之,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悦,施及蛮貊,而道德流于无穷,斯固说之所以为说也。以是为报,虞佐其能以却我乎?孟氏云:“责难之谓恭”。吾其敢以后世文章之士期虞佐乎?颜氏云:“舜何人也?予何人也?”虞佐其能不以说自期乎?

人还,灯下草草为谢。相去益远,临楮怏悒!

答方叔贤 辛巳

承示《大学原》,知用心于此深密矣。道一而已,论其大本大原,则《六经》、《四书》无不可推之而同者,又不特《洪范》之于《大学》而已。此意亦仆平日于朋友中所常言者。譬之草木,其同者,生意也;其花实之疏密,枝叶之高下,亦欲尽比而同之,吾恐化工不如是之雕刻也。今吾兄方自喜以为独见新得,锐意主张是说,虽素蒙信爱如鄙人者,一时论说当亦未能遽入。且愿吾兄以所见者实体诸身,必将有疑;果无疑,必将有得;果无得,又必有见;然后鄙说可得而进也。学之不明几百年矣。近幸同志如甘泉、如吾兄者,相与切磋讲求,颇有端绪。而吾兄忽复牵滞文义若此,吾又将谁望乎?君子论学,固惟是之从,非以必同为贵。至于入门下手处,则有不容于不辩者,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矣。致知格物,甘泉之说与仆尚微有异,然不害其为大同。若吾兄之说,似又与甘泉异矣。相去远,恐辞不足以达意,故言语直冒,不复有所逊让。近与甘泉书,亦道此,当不以为罪也。

二 癸未

此学蓁芜,今幸吾侪复知讲求于此,固宜急急遑遑,并心同志,务求其实,以身明道学。虽所入之途稍异,要其所志而同,斯可矣。不肖之谬劣,已无足纶。若叔贤之于甘泉,亦乃牵制于文义,纷争于辩说,益重世人之惑,以启呶呶者之口,斯诚不能无憾焉!忧病中不能数奉问,偶有所闻,因谦之去,辄附此。言无伦次。渭先相见,望并出此。

与杨仕鸣 辛巳

差人来,知令兄已于去冬安厝,墓有宿草矣,无由一哭,伤哉!所委志铭,既病且冗,须朋友中相知深者一为之,始能有发耳。

喻及“日用讲求功夫,只是各依自家良知所及,自去其障,扩充以尽其本体,不可迁就气习以趋时好。”幸甚幸甚!果如是,方是致知格物,方是明善诚身。果如是,德安得而不日新!业安得而不富有!谓“每日自检,未有终日浑成片段”者,亦只是致知工夫间断。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又云:“以此磨勘先辈文字同异,工夫不合,常生疑虑。”又何为其然哉?区区所论“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于此见得真的,直是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此者,方谓之知道;得此者,方谓之有德。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虽千魔万怪,眩瞀变幻于前,自当触之而碎,迎之而解,如太阳一出,而鬼魅魍魉自无所逃其形矣。尚何疑虑之有,而何异同之足惑乎!所谓“此学如立在空中,四面皆无倚靠,万事不容染着,色色信他本来,不容一毫增减。若涉些安排,着些意思,便不是合一功夫”,虽言句时有未莹,亦是仕鸣见得处,足可喜矣。但须切实用力,始不落空。若只如此说,未免亦是议拟仿象,已后只做得一个弄精魄的汉,虽与近世格物者症候稍有不同,其为病痛,一而已矣。诗文之习,儒者虽亦不废,孔子所谓“有德者必有言”也。若着意安排组织,未有不起于胜心者,先辈号为有志斯道,而亦复如是,亦只是习心未除耳。仕鸣既知致知之说,此等处自当一勘而破,瞒他些子不得也。

二 癸未

别后极想念,向得尚谦书,知仕鸣功夫日有所进,殊慰所期。大抵吾党既知学问头脑,已不虑无下手处,只恐客气为患,不肯实致其良知耳。后进中如柯生辈,亦颇有力量可进,只是客气为害亦不小。行时尝与痛说一番,不知近来果能克去否?书至,来相见,出此共勉之。前辈之于后进,无不欲其入于善,则其规切砥励之间,亦容有直情过当者,却恐后学未易承当得起。既不我德,反以我为仇者,有矣,往往无益而有损。故莫若且就其力量之所可及者诱掖奖劝之。往时亦尝与仕鸣论及此,想能不忘也。

三 癸未

前者是备录区区之语,或未尽区区之心,此册乃直述仕鸣所得,反不失区区之见,可见学贵乎自得也。古人谓“得意忘言”,学苟自得,何以言为乎?若欲有所记札以为日后印证之资,则直以己意之所得者书之而已,不必一一拘其言辞,反有所不达也。中间词语,时有未莹,病中不暇细为点检。

与陆原静 辛巳

赍奏人回,得佳稿及手札,殊慰。闻以多病之故,将从事于养生,区区往年盖尝弊力于此矣,后乃知其不必如是,始复一意于圣贤之学。大抵养德养身,只是一事,元静所云“真我”者,果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专志于是,则神住、气住、精住,而仙家所谓长生久视之说,亦在其中矣。神仙之学与圣人异,然其造端托始,亦惟欲引人于道,《悟真篇后序》中所谓:“黄老悲其贪着,乃以神仙之术渐次导之”者。元静试取而观之,其微旨亦自可识。自尧、舜、禹、汤、文、武,至于周公、孔子,其仁民爱物之心,盖无所不至,苟有可以长生不死者,亦何惜以示人?如老子、彭籛之徒,乃其禀赋有若此者,非可以学而至。后世如白玉蟾、丘长春之属,皆是彼学中所称述以为祖师者,其得寿皆不过五六十,则所谓长生之说,当必有所指矣。元静气弱多病,但遗弃声名,清心寡欲,一意圣贤,如前所谓“真我”之说。不宜轻信异道,徒自惑乱聪明,弊精劳神,废靡岁月。久而不返,将遂为病狂丧心之人不难矣。昔人谓“三折肱为良医”,区区非良医,盖尝“三折肱”者。元静其慎听毋忽!

区区省亲本,闻部中已准覆,但得旨,即当长遁山泽。不久朝廷且大赉,则元静推封亦有日。果能访我于阳明之麓,当能为元静决此大疑也。

同类推荐
  • 勒胡马

    勒胡马

    宁平城之战掀开了西晋政权的终章,根据史书记载,上起王公大臣,下至将吏兵丁,尽为胡军所杀,竟“无一人得免者”……不,在尸山血海里,还是有一个年轻人爬了起来,他手执一柄如意,狠狠地向胡帅额头砸去!中原陆沉,衣冠南渡,在这血与火的炼狱中,在中华民族又一次浴火重生的乱世之中,从近两千年后穿来此世的裴该,又将怎样度过自己坎坷而辉煌的一生呢?“我有一诗,卿等静听:丈夫北击胡,胡尘不敢起。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勒住那匹咆哮肆虐,践踏文明的胡马吧!
  • 世界历史博览3

    世界历史博览3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放开那个娘子

    放开那个娘子

    现代青年武直穿越到了古代,身揣着水火棍,做起了打虎英雄。别说这里空气就是好,娘子就是俏,在这样清新明媚的天地里,武直过起了潘驴邓小闲的如意生活,干起了文武双全的事业,开垦出一片全新的世界。放开那个娘子,让我来“招安”!天当被,地当床,繁花似锦芳草如席,蓝天白云是新房;朝习文,暮练武,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牛郎织女齐入港!金莲,种田喽!大郎,今晚吃什么?老板,给我来两斤牛肉一瓶阔落记得要零度的。阮小七。客官,阔落被我家娘子喝光鸟本店良心推荐野猪1.0饮料,三碗不过岗。武直。这方便面真好吃还能集一张梁山好汉卡。西门庆。清明上河图就是在天王堂享受着美食画成的。张择端。直则万世之公道伸,平则天下之人心服。
  • 十全书生

    十全书生

    宁叶,二十一世纪的高材生,一次意外来到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变,那些熟悉的朝代名并没有出现,历史的人和物也相继发生了改变。不过历史巨轮并没有停止,朝代更替,国家兴亡,都被以不同的人或事所推动,华夏一族的劫难也并没有消失,历史整体趋势仍在朝着宁叶叶熟知的方向。身处历史巨轮下的他出于现代人的人道精神,希望能为这个世界的人们做点什么,并因此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 明海风云

    明海风云

    天苍黄、地苍黄、十八离家好儿郎山高高、水长长、当兵十年人如枪雾茫茫、雨茫茫、转战千里斩豺狼日长长、月长长、旧伤未愈负新伤怜我辈、凄惶惶、马革裹尸葬他乡不跪天、不跪地、我代兄弟跪爹娘(出自大神常书欣的红男绿女)
热门推荐
  • 重生清朝当奸臣

    重生清朝当奸臣

    陷害忠良,是我作为一个奸臣的存在的意义。
  • 血狱江湖

    血狱江湖

    一个在飞雪天被送到武王府的婴儿,他是谁?一个巨大的阴谋背后,隐藏着多少无耻的面孔。婴儿终于长大,十年断魂磨一剑。少年狂歌,胭脂香味。雪我之恨,爱我所爱。当江湖变成血狱,佛亦握屠刀。经历最黑暗的岁月,涅槃重生。快意恩仇血染刀兵一腔热血酬天地。铁骨峥嵘英雄无悔善恶轮回终有报。-------------------点燃武侠死灰,再现热血江湖!重拾英雄梦想,再写恩怨情仇!---------新书《魔域九重天》又名《楚门狼》开始连载。寒氏武侠,品质保证。武侠盛宴,不容错过!-------VIP群:46264678---普通群:46264395
  • 再见之后

    再见之后

    一个个的人在这座城市相遇,他们不断地经历生活的苦,但是他们一直都没有放弃,因为他们心中还有爱还有梦,他们就是依着爱和梦继续前行。。。。
  • 聪明人的游戏

    聪明人的游戏

    在多数人的观念中,追求知识和智慧,似乎就应该是不轻松和缺乏乐趣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让人得到的鼓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于是在我们的心中,学习似乎是一个繁重不堪的任务,一个讨厌的过程,我们学到了一些知识,却因此失去了对知识应有的热爱,以及运用和享受它的能力,这是必然的代价吗,事实上,发现、思考和创造的快乐从未背弃我们——只不过我们常常忘记了唤醒它们,阅读本书是一次充满挑战的旅行,我们将获得许多发现和知识的收获,这些游戏除了让你重拾思考的乐趣,树立某种独特的个人风格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可能给你启发。
  • 崖山遗篇

    崖山遗篇

    崖山海战后,宋末帝赵昺是死是逃;虚竹的徒孙的徒孙恋上了黄药师的徒孙;明教圣火令为何被传是丐帮盗去;西域少林如何弃武修佛;阳顶天和杨过到底是何关系?
  •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本书围绕“生产”这一主题,紧扣生产总监日常工作内容,通过生产总监基础、生产管理模块、生产控制节点、生产运行手段、生产提升路径等五个单元为生产总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对于生产总监的具体工作来讲,将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作者在本书穿插了大量典型案例,并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案例评析,有助于生产总监更深入理解和把握工作内容。本书灵活体现“管理理念+案例解析+操作要点”的思路,行文风格简洁精炼,要点明确,易于读者阅读与使用,可作为高层管理者的案头查阅工具书。
  • 涌动的生命

    涌动的生命

    你跟我说过,谁嫁给我,一定会幸福,因为我心里装的就是要给她幸福。我会像你说的那样,好好呵护好好珍爱幼珊,好好的,好好生活,好好活着……爱情并非生活的全部,但我也要你好好地活着,获得真实的爱情,在大洋的彼岸,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
  • 盗圣郭雀儿

    盗圣郭雀儿

    他,出身卑微,饱受炎凉世态......他,不畏强权,散尽重金救济百姓......他,号称侠盗,江湖人称“盗圣”.......他,草莽江湖,为救天下苍生,走上宦海浮沉之路.......他,就是郭雀儿,江湖中的侠盗,朝堂上的九五之尊......
  • Master and Man

    Master and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合理系统

    合理系统

    合理系统已上线,现在,您可以非常合理的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