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0000000006

第6章 导论(6)

中国先哲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体悟出,万物化生、事物变化、天下太平都是“中”、“正”、“和”相互作用,合而为一的结果。在汉语中,“中”字代表宇宙空间的中位和万物创生的源头,它同“和”、“正”合而为一,表示事物“最可欲的存在状态”。孔子、孟子等儒者一贯主张“以正求中”,“以中匡正”,提倡“中庸之道”,把“中庸”提到了形而上本体范畴的高度。在孔孟思想中,“天”、“道”的一体两用;人生、社会生活中最高的德行、善与美等,都与“中”联系在一起。在儒家看来,离开了“中”就无所谓“真”、“善”、“美”;“天”、“道”自在中正、中庸、时中和中和之中。即,人要做到中庸,关键在于把握住“时中”,即中于时的智慧。换句话说,“君子的中庸是时中的中庸,是依时、依事、依问题而采取的中庸态度”。儒家以“中”字代表原初的人和人的本性、善性;同时又把“中和”当做原初的宇宙、人的自然状态。因此,儒家一贯倡导“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而《中庸》中的中节,指的就是《论语》中的“中道”,即“中”于心灵中所认知的“道”。同时,在《中庸》中,“中”被视为暂时处于静止状态的“和”;同时又把“和”当做处于运动之中的“中”。

汉语中“和”字反映了,中国先哲认为,凡事因“和合”而生,因“和合”而立。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就是主张通过保持世界万事万物各自的特殊性,来寻求相互之间的和谐、均衡和稳定。因此,人的理想境界是做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时,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如《国语·郑语》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乃尽弃矣。”又如《管子》言:“畜之以道,养之以德;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儒家根据“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有助于促进人与人、国与国等之间和睦相处的“和合”之道。儒家还将因“仁”而生之义,称之谓“义和”,并认为,“仁”生“义”,“义”生“和”,“和”生“利”,“利”生“仁”是一个反复其道,不断循环往复的良性社会理性沟通过程。

自古以来,尚中原则和中庸之道与“和为贵”思想共同构成中国人理解自然,消融社会矛盾,实现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些价值也是中国人“为政”和“为人”的根本之道。中国文化历来推崇“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而“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己矣”。即是说,中庸既是“践道”的方法,同时也是“道”本身及“道”之用,所谓“道”中庸,反过来说,就是中庸即“道”,两个词指的是一回事。“中”也是指“践道”和“致中和”的过程中一切行为、状态,即所谓“用中之中”。而作为形容词的中,既是道、本,又是践道、务本;既是过程,也是行为和目标,是过程、目标和完成的统一整体或思与行的合一。因此,汉语中如将中与用两个字合在一起,就表示一种“基于本体之中及用中之中所发挥与实现出来的生活行为”。总之,中国文化精神之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求中、用中、执中、时中。“中”指向终极,“庸”代表了重视实用;“庸”“用”合一意指平常、普遍而具体的日用生活或庸常生活之道、常道、常识。在这个意义上,中庸显然非指“求得表面折中与妥协的中间路线”,而是指基于中之道,而行中之道的中用或用中。而能否做到“道中庸”的关键在于时中。所谓时中,就是在适当时间,做适当的事,说适当的话,采取适当的行动、行为和举措。时就是切合实际,主观与客观相互协调一致。在客观世界充分实现自己,在主观的“践道”中弘扬客观的“道”。

从追求普遍性的“中道”的实现看,“中”就是“正”。如《大学》曰:“身有所忿怀,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儒家认为,“居于中位又处于‘正’的状态,这就是有效的美德的源头,而美德可以利益其他人和自己”;人只要在知识的引导下中于自己信奉的价值理想,秉持自己价值观不动摇,就能走上一条中道或正道。因此,《大学》强调,君子以正求中,以中匡正,先“求诸己,而后求诸人”,并做到“反身而诚”,“推己及人”,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

从根底看,中国文化建立在敬天厚生的原始价值取向之上。基于对生命真谛的把握,对生命的崇敬及对天是一个可信、可靠、友善的自然生命力的先验存在的根本认识,远古时期中国人逐步形成了特别重视生命的价值偏好,把生命现象视为时空架构下宇宙大化流行的根本表现形态。在中国古人看来,天地、大自然最大的造化与德性在于生化出生命现象,使整个宇宙充满生机,大小生物息息相关,生命于穆不已。因此,人应当效法这种天德大化流行,将是否有利于生命发展作为评判行为的最高道德准绳。而这种原始价值取向的形成主要源自于中国先哲在时空架构上的确定感和现实感。远古时期,中国人把山川、河流、大地视作为一种实然存在,整个世界被认为是一个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不断再现的运动过程,从而获得空间上的确定感和时间上的现实感。他们认为,大自然是可以为人所感知的确然之物,因而,人应当积极地看待生命与生活,并对自然界中一切生化现象抱持肯定的态度。他们视生命过程为一种美好的现实,认为生命的本质意义在于充分享受现实条件下的人生,即现实生活世界可得到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并对未来的生活世界充满信心。换句话说,中国文化主导性价值观及其基本旨趣在于充分享受生命带来的一切愉悦,因此,中国人最讲现实,最关注作为“此在”的“实在”,并由此获得生命意义的确定性。比较而言,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犹太人把世界视为一个不确定的运动过程或存在之物。因此,西方战略文化主导性价值偏好是永无止境地寻求世界的确定性,永不停息地扩展新边疆,这是西方文化更具有攻击性和进取性的精神根源。

基于“厚生”的原始价值取向,中国人自古把人的地位看得最高,对人的心性抱持一种肯定的认识。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者天地之心也”;作为天地之子的人类是一种伟大的生灵,生而承载着天地之善,能感知、认识世界本质之美;只要顺应自然,行天地之道,按照天地运行法则去生活,充分发挥天赋予人的理智,就能获得幸福的人生。中国人还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感悟、直觉、体察、生命体验,得出恻隐之心、羞辱(面子、自尊、尊严)感、谦让之需之美与是非之情等,都为人类至性与本真。对生命的崇拜,对亲人的依恋与至纯的爱恋,是中国人精神力量永不衰竭的源泉。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始终不渝的深切关怀,兼济天下的普适主义精神也从来就没有断绝过,无论中国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是如此。可以说,尊崇生命、崇拜大自然、肯定人性可依可托,是古代中国文化思想的普遍认识。在全球化时代,作为世界大国,中国为维护自身经济和政治存在,只能以自己的生活世界和文化认同来为自我肯定提供动力和方向,为此,我们要回归中国文化特别厚生(对人的单纯,维持生命之天真)的原始价值取向,以肯定的理想和正义,作为中国外交的价值之本。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往往过分地将“华夷之辨”作为中国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根本原则,并对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骨子里信奉的“礼不往教”思想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对中国整体主义一元哲学本体思想的了解,当然也就看不到由这一本体思想所规定的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性——包容性与非排他性。

其一,自古以来,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民和族之分是自然而然的事,这不是人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也不应成为人们之间交恶的理由。中国人从不把人的体型外貌特征,作为区分人的根本重要因素。对中国人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关键是文化差异,是君子与小人之别。凡行君子之道都值得称道,而不管这个人长得如何。中国知识分子,无论是对外来的事物,还是对自家的固常,都能持有弹性的态度,并一直以文化、生活方式,有没有礼仪制度等,而不是以族群的体貌、肤色与语言差异等来区别我族与他族。

其二,历史上,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历来奉行所谓的文化天下主义,其基本理论旨趣是:任何接受中原文化或效忠华夏统治者,均可以视为同族同类;任何在文化上落后的少数族群政权,只要接受儒家学说,就可以入主中原。政治上如此,文化上亦复如此。

其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文化复兴运动一贯主张吸收融合他者的文化。“五四”时期及以后在中国文化界,无论是文化激进主义还是文化保守主义领军人物,都从文化天下主义出发,看待中外文化差异问题,并主张谁的文化先进就应当学谁的,而不应管是哪个民族代表这一先进文化。

其四,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族”与“国”这些社会现象有一套自己的观念。源于中国“天”、“道”整体主义一元本体论的“天下观”制约了包括“夷夏之别”在内的华夷观,即中国传统的“天地观”规定了中国族群观、人生观和民族观。今天,许多中国人在内心深处仍信奉天、地、人三才同德的传统文化信念。这一信念的存在使我们有可能通过坚持兼容并蓄的民族包容精神,发扬“和”、“合”的民族性格及保持适度的中华民族自豪感,逐步把民族国家排除出“今天的基本焦虑和问题意识”。

从中国文化“根”上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像西方人那样对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存在感到紧张。只要我们学会用中国传统的“中和”辩证精神去看待民族问题,就一定能在文化民族主义问题上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并在“天下本位”与“民族本位”之间找到一种“适得”。新儒家对中西之争采取综合的立场,应当说代表了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为寻找这种“适得”而做出的努力。近年,通过重新认识和肯定自己固有的文化,向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复归,中国外交理念完成了由和平崛起到和谐世界的转变。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表明,尽管中国传统“天下本位”思想受到冲击,但它并没有根本消失,仍隐藏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实际上,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还是毛泽东,所有近代以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及广大的社会知识精英都从未在根本上放弃“天下本位”的思想情怀。当前,随着中国和其他新兴大国的崛起,国际体系结构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中国应当也可以在创建全球和地区政治新文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中国应当坚信,超越国家、民族、种族界限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能够形成。而中国的“礼不往教”原则能否通行于全世界,不仅事关中国的未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对未来人类社会前进方向产生重要影响。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影响世界事务的能力不断增加,中华“和合”文化必定会成为影响未来国际体系文化及世界文化谱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中国民族文化也可能逐步上升为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文化形态。

同类推荐
  • 论语演义(一)

    论语演义(一)

    《论语》可说是中国第一书,华人社会从孩提起即深受其影响,八岁读触动情思,八十岁时再读仍觉隽永无穷。人生在世,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二十章一万六千多字几乎谈遍,句句精练到位,若能虚怀体悟,真诚实践,确可身心受益。因近代西化浪潮冲击,当代世变酷烈,人心失守,不少人又重新探究审理。然而,《论语》智慧的真相一般人依旧未明。《论语》为四书之首,以孔子思想为核心,义理涵盖《大学》《中庸》,并启发后续的《孟子》思想。不通《五经》,不会真正了解《论语》所言为何,孔子那些因机触发、自然流露之语,若熟悉经旨,便可知其所谓,豁然贯通。
  •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这是一本以少数民族故事为主的书籍,作者将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家乡各种民间传说和故事汇聚成书,在保持原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基础上加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之更为生动有趣,也更加适合小学阶段的儿童阅读理解,希望通过这本书将家乡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 名人格言对联(上)

    名人格言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名人写的对联,以及处世格言。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热门推荐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离乱之世,人如尘埃,随风不随己。无意穿越为白袍军老卒后裔的奇葩小白领,当务之急不是如何雄心壮志、一统天下,而是如何在这个时代保全性命。这时代有杨坚、李渊、尉迟迥,枭雄无数;这时代有萧氏、陈宣华、张丽华,美人如玉;这时代有淮上、建康城、洛阳府,长槊穿云;当然也有陈后主、宇文赟,荒唐君主······当身后白袍铁骑滚滚跟上的时候,李荩忱霍然回首。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老书《倾宋》三百万字已完本,可以先品鉴哦
  • 至尊修炼系统

    至尊修炼系统

    穿越异世,成为万年难得一见的废物,丹田还被人废了。这都不是事,他拥有至尊修炼系统。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杀怪升级?杀人也能升级。完成系统任务,还能够抽奖。抽到战技灵宝自然实力大增。万一要是抽中人物,绝对能够分分钟踏上人生的巅峰。
  • 何惧其陌之花非花

    何惧其陌之花非花

    【暖心奉献】一个专注于研究先进武器的女汉子,因被所爱之人出卖,在对抗中穿过时间裂痕来到另一空间,开启一段奇妙人生。在异空间从一无所有到京都城里的小老板娘。偶然相救的王爷,再次相遇,王爷说“做我的王妃吧。”好心相救的投河女,竟然是这个时空的另一个她,会发生什么事?千帆过尽,尘埃落定,她轻托着男子的下腭,媚笑道“你以后就是我的王夫了,你从现在开始,你只许对我一个人好;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你都要做到;对我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是真心;不许骗我、骂我,要关心我;别人欺负我时,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开心时,你要陪我开心;我不开心时,你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你也要见到我;你心里只有我......
  • 景物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景物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景物描写,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景物写作的训练有助于提升对事务的洞察力,使人能更有心的留意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
  • 木婚

    木婚

    80后小女人的日子,80后独生女的感觉;8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如连理枝一样相互纠结的婚姻状态。8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结婚五年记“亲爱的,我不知道怎么跟你相处;因为,我从未真正跟同龄人生活过。我没有兄弟姐妹,只有父母。”
  • 小乞丐

    小乞丐

    没有灯,看不见亮。城外的漆黑是真正的漆黑。漆黑的风,漆黑的路,漆黑的旷野与我们。像野地里的一串老鼠,不,老鼠还有自由。我们是被关押的老鼠,白天上街杂耍。可是杂耍还有快乐,我们必须下跪,朝这个世界跪下来,阳光再灿烂也照不到心上。我们乞讨大把大把的钱,装满别人的口袋,变成洋楼、汽车、女人和狗。我们冷、饿、脏、病,永远挨打挨骂,甚至受伤致残致死。天幕上东一颗西一颗闪烁的还是星星吗?那旷野里的月亮总是冰冰凉的,它们只是加重了漆黑。张爹吆鸡样撵我们,郊外的小棚子没完没了地远。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的也是散文大家。他在70余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淳朴、隽永、评议、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书精选季先生的62篇散文精品,都由季先生生前亲自选定。这些散文,无论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了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 陌上桑之初心

    陌上桑之初心

    她,误入围城,受尽歧视而欲罢不能;他,执著信仰,看尽冷眼,柳暗花明之际,却危机四伏;她,是命中注定的第三者,只求一份最平淡的婚姻,幸福于她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即。往前一步是物欲横流,再后退却见人心叵测,他们,要如何守住一颗至真至纯的初心?
  • 再见了,不要哭

    再见了,不要哭

    人生中有几个青春,青春中又有几个朋友能一直陪你走完整段青春,我们哭,我们笑。总要长大,总要经历伤痛,然后自己慢慢愈合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