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8800000006

第6章 借钱

老歪想从二尺半那儿借一些钱。每年蒜薹下来的季节,他都会往冷库中存上一些,等到冬季时出售。可是自从二奶的事发生后,虽说心里痛快多了,不用再每天找理由来应付新英了,可不方便的是新英把财政大权抓得死死的,唯恐从家里拿走一分钱。为此二人天天儿打架,新英时不时就气的下巴脱了臼,连嘴也合不上,就那样张着个嘴拉到医院已经好几次了。

老歪虽厉害,可新英却又是个不要命的主,特别是对钱,就是把命搭上也不松手。每拿一次钱就是一场*,血雨腥风,老歪打得都有些腻了。可不存这菜,自己的那些老主顾看他今年没这东西,明年再招呼人家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再说冷库一年不占就没地儿了,来年再往里加也不太好说了。存是必须的。

当老歪给二尺半说借钱的事时,二尺半自然是极不愿意的,宁肯把钱借给包打听的桑三媳妇也是不愿借给这号人的。到时候他不还你钱你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这种人要相信他就如同相信狼不吃羊,根本就没有可信度。老歪也看出二尺半是在怵自己,为了打消他的疑虑,就说:“存蒜薹咱们合股,我去收,你出资金,利润咱们五五分成,到时候卖蒜薹你的人收账,卖了钱先把你的本儿还你,这总可以了吧?不过这事儿别告诉新英,就说是你存的,省着她又琢磨钱儿。”

二尺半想:如果不借给他钱,肯定得把他得罪了,狼和羊做邻居,狼总是掌握主动权的,得罪了就等于给自己留下隐患。可假如真像他那样儿说得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借就借吧!谁让自个这么倒霉呢?

其实存蒜薹并不是老歪的主营项目,就像上班的人又炒股,属于额外收入。市场初建时,下八县之一的威县来了十来个土的掉渣的农民,搞起了蒜薹批发,谁成想第二年就增加到了几十口的人,再个一年半载后竟聚来三二百人,有弟兄几个拖家带口来的,有姐妹六七个一股脑上的,还有祖孙三代连窝端的,就这样枝枝拉拉扯扯连连根根梢梢的全拽出来了。因为在他们那儿一传十,十传百的有人说:贩上一年菜,胜种十年棉。所以他们在确认无疑的眼前事实下,粮食不种了,棉花也不种了,全把地包给了别人,通通来这里贩蒜薹了。这些人按宗氏仰或亲戚的枝、股、干分成了若干股,每一股的股长自然是那最早出来闯荡的人,他让每人入股,用这些钱置办大货车,存大量的蒜薹,每股出一男劳力参与收货、运输、贩卖,到年终按股份多少分红。带来的家中妇女就在他们的大车上弄个三二十包蒜薹,摆个摊子做批零给那些小贩儿们或单位的买办们,每天或多或少赚个一百两百,精明些的还搭配着些别的蔬菜来卖,那挣得就更多了,一年下来孩子的学费,家用零花全有了,这日子过得美到穿衣戴帽全不像那家乡的人儿了,连那糙黑的脖子和粗粗的指头上也圈上闪闪发光的物件了。男人们更是打牌、足疗、下馆子,穿起专卖店的服饰,置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楼房,开上和有钱人一样的轿车,把孩子送到最贵的私立学校,潇潇洒洒把那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四处蹦油星儿。

这蒜薹要是一年四季有得卖,就得存,蒜薹一下来就往冷库里存,每股合划着自己的年销售量心中自有算盘。每年五月份是蒜薹的收获季节,四月份便开始对冷库进行预冷,购买整车的塑料绳,砍截成一扎多长,订购防雾的薄膜袋子,准备蒜薹的入库前准备。蒜薹基本上就是两种,一种是金乡的红帽,蒜薹的像小帽子的头泛着紫红。另一种是永年的白帽,就是小帽头是白的。大家非常偏爱白帽的,因为这种品种寿命长,易存放,能放到来年收蒜薹的时候,自然价格就贵;红帽的存期短,阳历年前后就得卖完,否则就会腐烂,扔头特别大,所以价格就便宜。不过很多饭店和食堂都要便宜的,自然红帽也有它的市场。

等蒜薹拉到冷库时,雇用的好多妇女便开始把大捆的蒜薹用一扎长的塑料绳捆成小捆,把帽头在保鲜剂里一沾,就分装到绿的发蓝的塑料袋里捆上口,袋子一面的半腰上有一块两寸见方的窥窗布,是蒜薹的唯一的呼吸通道。装好的大包上架,把恒温控制在1.4摄氏度便可以了。

老歪早早就把冷库定了下来,二尺半还没做过这么大的手脚,所以总心有余悸,可把第一笔三十万的制冷费一交,就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二尺半三番五次的给老歪说:“我的身家性命全在里头了,我家老二还没结婚呢!这生意你可得把稳了。”老歪说:“瞧你那怂样儿,双花还没这么怕呢?蒜薹一般情况是赔不了的,我手里要是有钱说啥也得存些大蒜,去年安徽那弟兄仨一人赚了二三百万,那啥劲头儿。”

不但老歪这样想,威县那些主营蒜薹的好多人也这么想。因为去年蒜薹获利不丰,所以都对安徽存大蒜的红了眼。今年那些财大气粗的早早把冷库霸占了,存了蒜薹又存大蒜,想财更大气更粗;钱少的只好眼睁睁看着别人得意,老老实实干自个的老本行,存蒜薹;有的人没多少钱可又耐不住诱惑竟舍了老本行不存蒜薹把钱全掷到了大蒜上。有一股存蒜薹的是老子带着三儿子的,因这股子小,别的股欺负他们早早把冷库抢占光了,弄得没冷库存,想看他们的笑话,这一激把那老掌柜的急红了眼,竟找了有本事的大舅子弄来一百多万在村口自家的二亩地上一个多月就盖了座冷库,结结实实存了一库的蒜薹。要不说什么事都是逼出来的,这自个盖冷库可就省去了每年那笔不菲的制冷费。每存一斤的蒜薹就是三角钱的制冷费,上百万斤一算那可是不小的数目,无形中自己的利润空间就扩大了,菜还没出库就已经有一笔可观的数字在心头了。虽说取货的时候要到老家拉,运输上耗费些,可一二百里的也不算什么,远远比租别人的冷库省的没影了。

老歪想把蒜薹挣得这份钱用到二奶那儿,毕竟有了自己的骨肉,责任是要负得。这事儿本不想让新英知道的,可双花那大破嘴打着打着麻将就说漏了。别人说双花你赶紧再买套房吧!这房价疯了的涨。她说钱全让二尺半拿给老歪存蒜薹了,屁也没了,还买什么房。说完才想起自己这不是和新英一块儿打麻将吗?怎么就忘了,唉!光想这牌了,忘了老歪让防新英这件事,最后造成了卖货的时候新英非得收钱。

二尺半是天天盼着天冷,盼着卖那库里的蒜薹,好把钱收回,连做梦都是在卖蒜薹,他也特别后悔存了这么些菜。自己经营这大葱冬瓜习惯了,这些硬菜行市稳,基本没落差,而且易存放,不会像青菜那样得趁着夜凉风清带露泠,早开盘早出手,行市好了赚个高兴到馆子挫一顿。要是行市不好,太阳一露脸儿,赔得吐血也得卖给那些小刀会,(专门超低价收购那些没批完的青菜的小贩们)否则放上不到半天就面目全非了,连一分钱也不值,还得搭上功夫往垃圾堆扔。这还不算,耽误了去拉菜的时间拉不回好货不说连休息的时间也没了。每到天一亮这会儿,菜还没卖完,不是女人骂男人抽烟抽得贵了,就是埋怨男人眼神儿不好拉来这些赔钱的货。也有男人骂女人的,骂她干活不利索,骂她怎么不会说话斤斤计较把客户放走了,骂她太贪,价格差不多就行了,给了好价钱不舍得卖错过了机会到了赔钱卖还得搭好话。每每这个时候就看出了谁在家里是掌柜的,谁在家里是出气筒了。二尺半很庆幸自己没有经营青菜,要不然不知要挨双花多少骂呢?

让二尺半意想不到的是今年的蒜薹行市出奇的好,这一宝算是压对了。又让二尺半意想不到的是最终分利的时候,新英竟耍赖说我们只是借你们的钱,怎么就给我们分起了红呢?把钱放保险柜里再也不愿往外拿。老歪无奈,那头还等着买奶粉的钱,这边是一毛不拔,等存银行了就再也跟这钱儿见不上面了,趁着新英没存就偷把保险柜锯了,把获利的六十多万给了二尺半三十万,剩下的钱拿走后以掩耳不及迅雷的速度为二奶买了一套单元房。因为孩子已经能迭声迭气地喊爸爸了,他实在不愿意让母子二人住在租住的房子里了,有了自己的房子最起码会有一种家的感觉,多少对人家来说也是一个安慰。再说人家从来就没有要求过什么,这就更让自己觉得亏欠人家的。

新英发现保险柜锯了,就问老歪要钱,老歪说肯定让别人盗了,你报案吧!新英哪里肯信,拼了命跟老歪讨要那钱,竟拿着刀子放脖子上威胁老歪,不把钱拿来就死在这儿,老歪去给她夺刀,在抢夺中新英眼眉处划了一刀,头顶上拉了一刀,老歪的胳膊上挨了一刀。这娘们老歪算是服了,不要命。

打架的时候二尺半和双花自然是听见了,可二尺半却在自个的屋里蹦得三尺高,竟像几岁的孩童一样拍着手喊:“打得轻,打得轻,打死了也活该,少了这混账东西才太平。”双花说:“你什么德行,有种到人家跟前喊去,光在家里偷喊算什么本事。”二尺半说:“我才不去呢?让老歪多打她一会儿才解气呢,看看这男人,你多亏没找这样的。”双花“嗤”了一声,“如果让我再找我宁愿找老歪那样儿的也不要你这样的,浑身上下没一处像男人的。”二尺半气得鼻子都快歪了,骂道:“看把你烧的,这女的不打她她就想跳房上揭瓦。”“去你娘的,你打我,那你也得打得过我不是,你试试看,看我一脚能不能把你踹到你祖宗家门口去。”二尺半骂道:“你到底跟谁是一家呀?怎么就觉得你这胳膊肘拐得不顺劲儿呢?”“你管我朝哪儿拐,折了也朝不到你这边来。”二尺半懒得再跟双花斗嘴,把耳朵贴墙上听那边的动静,急得嘟囔:“咋没声了?”“咣当”一声从老歪那边墙就震了过来,吓得二尺半一下子后窜蹦出老远。

“快过来两个人,快过来两个人。”老歪一边用手捂着躺在地上的新英的窜血的头,一边把头使劲探出门儿喊人过来。大力第一个冲上去,帮老歪把新英抬到了车上。其实桑三媳妇早就听见了,可在屋里对桑三说:“怪吓人儿的,见了血腿就软,咱可别去招,死的活的还不一定呢?”双花自然也听到了老歪的叫声,只是新英和老歪打架一半是为了自己该分得那笔钱,所以气不顺就不想去拉,可又一想,不管怎样老歪还是给了,也算是做了件人事,该去拉一拉。只是她和二尺半出来的时候,大力已经和老歪把新英抬上了车,看到老歪的胳膊流了血,双花就让二尺半帮着他开车去医院了。

你说这挣了钱还招了场灾,要是没钱两口子也不一定能打成这样。有的人有了钱就方便,那是福分;可有的人有了钱就麻烦,遭灾,自找的,让钱儿把人给涮了。一个人连钱都玩不过,钱越多就麻烦越大,钱这东西向善不向恶,就像老神仙教得法术,灵不灵全在你的动机上。

真是一家欢乐一家愁,威县那些卖蒜薹的也是景象万千。财大气粗的本以为今年的腰杆快变成金棍儿了,可偏偏老天不趁你的意,大蒜的价格暴跌,几分钱一斤,全卖了也不够制冷费的,有的人手不够索性就全扔了,还不够工钱和运费呢。本以为今年会赚得浑身淌油,结果是两手空空白忙活,蒜薹是赚了,可赚得都贴到大蒜上去了,这贪到没贪成,反倒连该得的也没抓到手。

那些没钱存大蒜的倒是因祸得福,好好得赚了一把,心里一下平衡了。原先对存了蒜薹又存大蒜的人恨得是咬牙切齿,可看看那些人的倒霉像,竟感叹,老天好公平呀!气儿也就消了。

最倒霉的是那些不理智的心神不定的人,竟敢舍了老本行指望意外收获,却成了收祸,赔得是剩下铺盖卷回家。有的人更贪,借了高利贷存大蒜,到了没法收拾老婆都走了。

安徽那些卖大蒜的自然是赔得不轻,特别是安徽三兄弟,去年的几百万今年全化成了臭蒜泥。可是他们只是笑笑,就像丢了一只鸡或一头猪。要说这安徽三兄弟还真是不简单,从前弟兄三来到北方时都推着个长木板车在大街小巷里吆喝着卖姜卖蒜,可那老菜市场一拆新的一换,弟兄三一马当先就干起了批发大蒜和黄姜,到后来还兼营洋葱头。那买卖是一年一个大变化,本市和下县的知名方便面厂都跟他们签了供货合同,那合同就跟赌博差不多。比如说今年的姜和蒜价格定为一元,那么后来行市涨到了五元,你也得按一元的价格供给,可如果行市降到了几分,厂方也得按一元结算。每年一合同,每年一定价,定高了对方肯定不干,可定低了就没得赚。所以说没气魄不行,没头脑也不行,没策略,没预知更不行。

二尺半虽说这回赚了不少,够他实实在在拉上多半年的大葱冬瓜了,可他并没有高兴多少,他就喜欢平平常常的,波澜不惊,那日子过得舒心踏实,他的性格就像他自己贩得这菜,虽然利润小,可是很可靠。老歪就是和二尺半是一种截然相反的人,喜欢有惊喜感、刺激感,过平安的日子会让他抓狂,所以他拉的那些菜全部都是有着大起大落的特性。一个晚上能随着行市变三回价也是少说着呢。这回老歪跟二尺半说今年咱们还这么存,可二尺半说啥也没应这个口,他是在想要赶快把手里的钱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先占上,明年也不弄这操心的买卖了。特别是新英这母老虎里外通咬,本来今年生意好,老歪就想给新英的侄子在年终时开千把块的奖金,可新英倒不干了,说不行,今年给了年年就得给,索性就不开这个头,其实千二八百的在她手里不算什么,老歪打一回麻将有时候就能输个一两万的,她也打麻将,一输好几百,可正经事上就舍不得了,全市场的小工除了大力就数他那俩侄子工资低了,而且白天还使唤人家干些不相干的事。所以两个侄子是恨透了他们的姑姑,真想去跟别人干去,可面子上又抹不开。其实他们还不如大力呢,大力卸个车,拣个破烂儿外块挣得不少,要不是人有些傻气,说不准就找到媳妇了呢?

虽然老歪把新英打成那样,可两个侄子也懒得跟这姑夫叫板儿,只是象征性的劝说了几句。老歪这一架打得,新英的头上剃了一片儿,用纱布缠着,眼上也用胶布粘着块四方纱布,也不知这脸上会落下什么模样,要是破了相儿,抹啥也不管用哟!老歪虽然胳膊伤了,可生意忙也顾不上歇,再说趁着新英这几天不能起来怎么也能贪污点儿钱不是,这样的机会不能错过。新英在屋里打了一个多礼拜的吊针,本来双花应该去看看,可心里老是别不过那个劲儿,后来小然劝双花说:“咱还是去屋里看看她吧!打成这样,就是好了也不好意思出门了,咱到屋里劝她几句她也有个台阶下,到时候能出门了不是。”双花说:“说实在的,这种不懂**的玩意就该找老歪这样的人折磨她。活该!她还要脸呀!见了钱命都不要,还要脸?再说了这打架比吃饭还勤,也没人去拉她了。”“这做人难就难在不跟那些讨厌的人计较,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度量了,你非不愿去也无所谓,反正守着呢!看以后见面儿怎么说话。”二尺半听小然说得在理就说双花:“去吧!去吧!看一眼这往后的路就好走,要不然多别扭吧,挨着的邻居不说话,那不是跟自个添堵吗?”

双花和小然去看了新英,无非说些好好养伤,以后别再傻了,女的再有劲儿也打不过男的,不要吃那眼前亏,反正人家那头两张嘴总不能喝风,你从手指头缝里漏点儿也就够她(他)们的了。为了点钱把自己身子伤了可不值得,人家可不正盼着你有个三长两短不是,别人不保重自己,自己得保重自己……

同类推荐
  • 追风随笔

    追风随笔

    随想随记,记录生活中点滴小事,期待执仗之年,有些许回忆!
  • 乔那村干部

    乔那村干部

    乔那,全国第一批招录的大学生村官,以笔试倒数第一的成绩分配到本山县最远最穷的东禺乡。但他务实肯干,扎根基层,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组织看电影、修公路、办村节晚会、评低保、斗村霸、开补习班、竞选村支书、引进草莓、黑木耳等农业产品发展经;并最终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了一个上市公司……乔那同时也周旋在女友唐小珊、村姑史玉芬、女教师宋子叶、女记者康沛文等众多个性鲜明,样貌非凡的女性之间,演绎出恩怨情仇、可歌可泣的爱情佳话;与官二代“情敌”郭颂之间的斗争、与李二牛,郭子杭等兄弟之间不断深化的友谊,与乡、村领导干部间的同仇敌忾和与县局级干部间建立的无比信任的关系,让乔那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更多精彩尽在《乔那村干部》!
  • 旧忆碎片

    旧忆碎片

    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胡思乱想,意淫妄念……(周更)
  • 分割线寄生体

    分割线寄生体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条分割线和一个寄生体,所谓分割线就是一道手心里刻骨铭心的遗憾;而寄生体则是天生为前者而生的,是某些人为了弥补自己心理的遗憾临摹而生;它也是寂寞可怜的孩子。它们每个人在自己苦苦支撑的感情中,纠结、迷茫,它们将如何安放自己的感情?如何安置自己的心?
  • 我想再见你一面

    我想再见你一面

    瑾瑜在一个雨天遇见了那个叫做颖萱的女孩,瑾瑜对她一见钟情,慢慢地,便爱上了这个女孩,两个青年人互相爱着对方,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年轻的瑾瑜竟然患上了骨病之王——“骨化性肌炎”,为了后半生不拖累颖萱,瑾瑜便隐瞒住了这个消息,接着他“甩”了颖萱,为了防止真相被颖萱知道,瑾瑜便选择了离开那座城市,离开所有的朋友,尤其是瑾瑜和颖萱共同的朋友,振华,雯雯,还有婉婷。真正的爱不是同甘共苦,而是将所有的“苦”留给自己,将所有的“甘”留给对方。
热门推荐
  • 三茅真君加封事典

    三茅真君加封事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思系有时

    相思系有时

    你觉得我残忍,你觉得我恶心,那我就让你尝尝,被这样一个恶心残忍的人爱着,是什么滋味!赵有时,我等你回来。然后,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叫做——赵有时。
  • 神剑耀天

    神剑耀天

    传奇剑神在战斗之中被敌人暗算,侥幸重活一次,展开一场直达巅峰的狂霸升级之路,所有的天才都将在他的脚下,任何敌人都将无法阻拦他重踏巅峰的脚步!
  • 爱上咖啡师

    爱上咖啡师

    这是国内首创、业界推崇的“咖啡师主题”第一读物!铂澜咖啡学院创始人、著名咖啡专家、畅销书作家齐鸣多年实践、厚积薄发,将自己从业近10年的咖啡实践、咖啡师培训、咖啡馆经营等宝贵经验倾囊相授。本书以“咖啡师”为主题线索展开论述,将咖啡专业技术与咖啡、咖啡馆文艺气质相结合,不仅深入讲解了咖啡师吧台实操所需的各项核心技能,还从多个侧面全方位展现了咖啡馆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同时,专门介绍了咖啡师职业发展、咖啡行业历程与前景等知识,并开辟有“咖啡师群英会”一章,全景式展现了全球一线优秀咖啡师的咖啡之道。这里有咖啡师想知道、所需要的一切!
  • 狼女毒妃:嫡女本妖娆

    狼女毒妃:嫡女本妖娆

    前世,她为他倾尽所有,不惜毁容,只为助他夺得江山,本以为能登上后位,幸福一生。但,到头来,却只是一场笑话。心爱的他,亲近的家人,疼爱的妹妹,均是将她视为棋子,甚至害死她的孩子。重生而来,机关算尽,本以为可以轻松报仇,却不想被风流王爷给缠上了!不调戏她会死啊?不逗弄她会死啊?想要安安静静做一个美人,怎么那么难?重活一次都不得安生吗?!她的命运果然是一个变幻无常的小贱人!
  • Joe the Hotel Boy

    Joe the Hotel Bo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R. JEKYLL AND MR. HYDE

    DR. JEKYLL AND MR. HY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

    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本书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写作训练体系转变与文学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美国战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作为作为理解战后美国文学线索,解读创意写作的奥秘。来自于爱荷华写作工坊和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大量不断成长中的超过350个创意写作工坊的大量实例,汇成一部文学史巨著,让您开卷有益。
  •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学习咋有那么难?看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教育类畅销书第一名作者——林格如何解析学习本质,解放天下父母。本书是全国教育名家巡回报告会唯一指定用书,它最终价值是让教师和父母从单纯的“管教”里跳出来,一切为了获得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 德川家康(新版)4:兵变本能寺

    德川家康(新版)4:兵变本能寺

    日本版的《三国演义》,史书、权书、商书“三书合一”,政企商业领袖必读图书!一部日本首相要求内阁成员必须熟读的书,一部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要求松下干部必须研读的书,一部美国驻日大使认为,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先阅读的书,一部韩国媒体评为“影响韩国CEO最有价值古典图书。”美国前驻日大使赖世和说:“每一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德川家康,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究竟是何许人?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百余年的战乱,开创三百年太平盛世,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日本国。《德川家康》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