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故意装作失手,把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灯向宝玉脸上只一推。”什么叫做“故意装作失手”?就是,即使人看到了你的这一行为,你也还可以以你是失手作为借口,别人也只能怪你不小心罢了!但是,看剧中?贾环一点一点地移动蜡烛台,那么小心翼翼地,那分明就是故意嘛,而且故意的意思看得很明显,难道就没人看到吗?新版中只给了贾环这个镜头,没给其他人看到贾环这一行为的镜头,难道就可以表示没人看到?这是影视中常见的毛病,即自欺欺人法!总是想用镜头中的一切来影响观众,观众在镜头中没看到的,那就表明没发生过了,其实,这是很牵强的。有一些是要通过镜头展示给大家,另一些,也应该注意到,即使镜头没给出来,那些东西的发生也是有可能的,要让观众能猜测到那没被镜头展示却又实际上很可能发生的事情。新版中,贾环那么小心故意地造成那次失手,应该是可能会有什么丫鬟看到的(这是实际上有可能发生),剧中没给这个镜头,就很武断地说明了没有丫鬟看到,这多少有点不恰当。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对剧中安排贾环的那一系列行为提出不满,因为剧中所表明的,贾环是太故意了。我认为,应该是,贾环在拿某一东西的时候,“不小心”快速地完成了那个“失手”动作!其实,问题的焦点就在于贾环那一系列动作的快慢上!你的动作快了,你可以说是因别的行为(如翻书,拿东西)引起的,预料不到的失手,而你的动作慢了,那就明显是故意的了。即使明知是假的,是故意的,但也要显得无辜一点,显得是不下心失手了的,书中这么写,也是合情合理的,剧中只想一心刻画贾环这个人物的阴险面,造成了影视中虽然可以发生这样的行为,但于情于理,实际中,不大可能出现的行为。
一面笑道:“老三还是这么慌脚鸡似的,我说你上不得高台盘。赵姨娘时常也该教导教导他。”【庚辰侧批:为下文紧一步。】
凤姐在此处提起赵姨娘,多少有点火上浇油的感觉,因为王夫人本来就对赵姨娘有些不满,赵姨娘也是书中几乎着墨刻画的尽是不好面的一个人物,其他的人物,我们可以看到他好的一面,也可以看到他不好的一面,正所谓“书中无一全好人,无一全坏人”,但是,书中对赵姨娘的描写几乎就全都是反面的。
凤姐提及赵姨娘,引得王夫人贾母等对赵姨娘的大为不满,这些事情加在一起,自然也就引发了赵姨娘对凤姐和宝玉的恶毒报复!
原文“宝玉道:“有些疼,还不妨事。明儿老太太问,就说是我自己烫的罢了。””宝玉的痴情至情到了这种地步,宁可自己吃些亏,也总是为他人着想。宝玉能说出这样的话来,那么,剧中宝玉的大喊大叫就值得考量了!一面大喊大叫来形容自己的痛苦有多深,一面又说不碍事,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书中只写明了宝玉一点“只听宝玉“嗳哟”了一声,满屋里众人都唬了一跳。”。然后就再也没有形容宝玉痛苦的其他描写了。那一声“嗳哟”,表达的到底是怎样的痛苦之情?即使那两个字再怎么大声地说出来,大家也可以感觉到,没有表达出多少痛苦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我认为这是曹雪芹故意这么写的,因为要与后文宝玉为贾环开脱作铺垫。为什么曹雪芹不用其他的可以形容非常痛苦的词,如“啊啊啊啊,哇哇哇大哭”?个人认为,新版中,宝玉的反映有点过了,新版中宝玉是大喊大叫,痛苦的样子表现得十足,而且表明的就是非常痛苦。所以,再接后面为贾环开脱的话,就显得有点假了。
新版在刻画的时候,很容易陷入极端,前面多处提到的秦可卿等人,总是把人的某一方面刻画到了极致,甚至就是“一棍子打死”的感觉。
新版中出现这个小细节差错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对书中人有细致入微的把握,没有整体上来把握书中人物,只顾着剧中某一情节的展示,而且,为了加强艺术效果,往往过了头了!
《红楼梦》不是一部等凡之作,把它改编成剧本时,要尽量克服影视中的一些惯有的毛病。在每一情节上,不能只注重这单个情节,尽情地去刻画描写,而应当从整个书中所表示出来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全面把握!
往往是,于细微处见真谛!如果新版在刚才宝玉该怎么表示痛苦上作一番考量,而且不是按照一般通俗的表现手法(即,一般的在这种场景都是尽情地表达痛苦之情),仔细考量了宝玉这个人物性格特点之后,做出了其他的表现手法,那么,对宝玉的形象刻画就有了更大的成功。
《红楼梦》中的人物不能按照一般地普通的人物形象来刻画,这是应当注意的一点。这样才能不辜负曹雪芹的十年心血。曹雪芹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也值得我们现在在写作的时候多多借鉴。
凤姐笑【甲戌侧批:两笑,坏极。庚辰眉批:为五鬼法作耳,非泛文也。雨窗。】道:“便说是自己烫的,【甲戌侧批:玉兄自是悌弟之心性,一叹。】也要骂人为什么不小心看着,叫你烫了!横竖有一场气生的,到明儿凭你怎么说去罢。”【甲戌侧批:坏极!总是调唆口吻,赵氏宁不觉乎?】
凤姐的话,总是不是闲文字,这也是曹雪芹的得力之处,一心而几用,千里伏线是一大特色,非一般俗人之笔能比,勿作泛泛之文。凤姐的形象也就是在曹雪芹笔下一点一点地刻画出来,通过细致入微的言语描写技巧,把凤姐的五辣形象逼真地刻画出来。然后,在整个大情节的发展中,再通过一些其他人物对凤姐的言语评价,从侧面向我们展示出不同的凤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