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1500000011

第11章 跳皮筋

这一年的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他们这一群的剩下几个也都成了少先队员。李彬、李伟祺、李芷珊、林枫他们四个去年就入队看,是班里最早入队的一批,第一批总共就5个人。在郑浩宇他们的宣誓仪式上,由李彬他们给郑浩宇他们佩戴红领巾,李彬他们当时是由高年级的学生给他们佩戴的。看着郑浩宇胸前的红领巾,那布的质量明显的比李彬他们的差多了,李彬他们的布料还是棉质的,而郑浩宇他们的是薄薄的近乎透明的一层,最重要的是李彬他们当年的不要钱,而郑浩宇他们却每人交了三块钱,这让李彬大大的嘲笑了郑浩宇一把,花了钱的还比不上没花钱的。

往后八个人每天早上齐齐带着红领巾来上学,不带是要扣分的,还要被罚站教室外面。红领巾还有一个妙用,就是用来玩“打结”。幼儿班时玩的丢手绢、老鹰抓小鸡、办家家……这些游戏他们已经早已不再玩了。用郑浩宇当时的话来说是,“要玩一点有难度的游戏”,他们玩的最多的游戏就是“打结”、跳皮筋什么的。“打结”用的道具就是红领巾,两头一头站一个同学,双手叉着腰,红领巾就绑在手臂上,另外两个人就用他们手臂上的红领巾打结子,双手握着红领巾的两端,一上一下,右手食指一勾,干净利落,就是一个漂亮的活结,打结的两人再跑到另一头,把对方刚才打的结子拉开再重新打上,动作必须的快,否则结还没打完就会被另外一个人抓住,被抓住的人就换下手臂叉腰的那个人,人多的时候可以玩三角形、四角形或者多边形,这也是一项锻炼体力与耐力的游戏,唯有跑得够快才不被别人抓住,后来难度逐渐加大,打的结子必须是蝴蝶结,再后来是打双蝴蝶结,或者是跑的路线呈五角形等等,反正总是能想出各种招来加大难度。游戏可以男孩女孩一起玩,男孩子体力占优势,但是要比手巧和灵活度却不及女生,只有林枫是个特例,他打的蝴蝶结几乎和女孩子打的一样漂亮和迅速,所以玩这个游戏时林枫鲜少有被抓的份,除非他自己愿意,李彬就经常要他在她那里的时候被别人抓住,这样就可以换李彬上场了,为了不让别人认为不公,还得特意装作体力不支的样子。

要论跳皮筋却没人能跳得过李凌兰与郑浩宇。跳皮筋也有两种跳法,一种是横向发展,把橡皮筋围成一个圈绑在脚踝或膝盖处,不停地加宽宽度,一边跳着各种花样,嘴里一边跟着节奏唱着歌谣,比如《北京的金山上》、《周扒皮》……歌谣一级被改编成适合跳皮筋的节奏了。跳皮筋的花样有些也是他们自创的,难度也是越来越复杂。不过李凌兰、郑浩宇他们的过人之处并不是在这里。

还有一种跳法就是纵向发展,地平、膝盖、腰部、胸前、脖子、头顶、一拳、两拳、小举、大举,一级一级往上跳。地平就是将橡皮筋踩在脚底,地平和膝盖都是单腿跳八字,从腰部到头顶都是直接跳过去,小举是手放在头顶伸直小臂,大举当然就是把手伸直了,这时候才是真正考验“真功夫”的时候,牵着一根橡皮筋把手伸直了举在头顶,就算当时他们个子比较矮,伸直了也不会很高,可是那是大家都矮,跳是跳不过的,那就得“摔跟头”翻过去,他们当时喊“甩杨秋子”,双手撑地,用脚勾住皮筋,从这边翻到那边就算过去了,李凌兰那丫头能够连续翻三四个,郑浩宇更是厉害,能够用一只手翻。有一次李彬故意耍赖,踮起脚尖,把皮筋绑在食指上伸直,郑浩宇见了也没说话,只见他单手撑地,轻轻一翻就过去了,这让李彬佩服不已。小的时候他们对于这项游戏可热心了,即使是只有十分钟的课间也不放过,一下课就冲到操场上占据青草比较多的地方。李彬的橡皮筋是从她老妈用来做衣服的一卷皮筋里偷来的,有点同学的皮筋还是从家里的烂裤头上拆下来的,一截一截的接在一起,那些是早就没什么伸缩力的,经他们这么一跳就断了,牵皮筋的两人手上就顿时多了一道长长的红印,尽管如此也阻挡不小他们对跳皮筋的热情,要一直按照他们当时那种情况下去,没准还能还能培养出个跳高冠军什么的。那个时候他们几个中连李彬也能勉强翻过小举,只有李芷珊怎么练也一个都翻不过,她就只能玩横向的、跳花样的了。

李芷珊是他们几个中间最“听话”的一个。李彬家只有她老爸把她当淑女培养,她老爸还经常不在家,而李芷珊则是全家人都把她当淑女培养,她妈妈、外公连她不识字的老爸也说“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样子”。她一回家首先是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然后她老妈就开始考察她一天所学的东西,考察完了还得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还要练一个小时左右的毛笔字,才可以出去玩,不过通常情况下,等做完这一切天就快黑了。还好那时候她妈也不会刺绣,否则估计李芷珊也是要学的。长期生活在这样的“高压”下,使得李芷珊的胆子特别小。有一次李彬和郑浩宇两人去镇上,她妈见家里的洗发水快用完了,就给了她十块钱,让她跟李彬他们一快去镇上买一瓶回来,李彬他们被小摊上面那些稀奇古怪的小东西吸引,卖洗发水的摊子就在前面一点点,他们就让李芷珊一个人去买。前面连续有几家有麦洗发水的摊子,李芷珊走到一家摊主是一个中年妇女的摊子前,也不敢看店老板低着头,用小得只有她自己可以听见的声音对老板说“买洗发水”,那老板没听见就伸过头来大声问“什么?小妹子,你要买什么?你说大声一点。”李芷珊没想到老板会突然出这么大的声音,吓得她连连后退了几步,一张小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她红着脸用手指了指一瓶洗发水,用稍微大了一点的声音说“我要买这个。”老板算是听明白她要买什么了,“这瓶洗发水八块钱,小妹子,你带了这么多钱吗?”李芷珊的脸变得更红了,她也不知道还价,红着脸掏出十元钱递给老板,老板找给她的两元钱和那瓶洗发水放在出门时她妈给她的布袋子里,去找李彬他们。李彬他们也没买过洗发水,也不知道是贵了还是便宜。李彬与郑浩宇两人都买了零食吃,李芷珊却只是看着,他们问李芷珊为什么不买,李芷珊说她妈没让她买,被她妈知道了要挨骂的。郑浩宇说没关系的,你就少买一点,要不只买五毛钱的好了,回去你跟你妈说那瓶洗发水是八块五买的,你妈就只当你不会还价,不会发现你买了零食吃的。但李芷珊最后还是没花一分钱。回到家才知道那瓶洗发水她妈平时去买只要三块钱,她被她妈臭骂了一顿,她妈骂她笨死了,连买东西要还价都不知道。

小的时候总有一些另大人瞪目结舌的事情,有一次四个女孩子一起去山上采橛子,她们在山里见到一棵长满果实的树,那果实是她们以前从未见过的,这让她们充满好奇,李凌兰就爬到树上摘了一颗下来,那果实也想橘子一样外面包裹了一层皮,里面的果肉也跟橘子一样也是一瓣一瓣的,于是她们就猜想这是不是一种他们没有见过的橘子了?那么它也可以吃了。李凌兰拿着放在鼻端闻了一下没发现有什么难闻的异味,又试着咬了一点点,跟橘子不同的是咬起来脆脆的,她就叫其他几个人也试着吃了一点,虽不少美味但也并不难吃。几个人就围在一块吃起来,刚开始吃一点还好,但是吃到后面就发现索然无味了,于是就扔掉,提起采来的橛子回家。可到傍晚的时候,先是李凌兰家传来李凌兰不停呕吐的消息,接着李彬她们三个也是呕吐不止,刚开始大人们是急坏了,不明白为什么她们会突然呕吐不止,后来想起她们四个上午一起出去采过橛子,村里又只有她们四个这样,一定是在外面吃了什么东西,家人里就一个个问她们到底在外面吃了什么东西?李彬说就在山里吃了几瓣“橘子”。山里哪来的橘子?她老妈要她详细地描述一下那个“橘子”长什么样?李彬此时就差没把肚里的“黄胆水”吐出来了,她跟她妈说那“橘子”外面包着一层皮,里面果肉是白色的,咬起来脆脆的。她妈听了哭笑不得,她这才明白她的这个傻闺女是吃了桐籽了。不过也放下心来,这桐籽是没有毒的,只要吐完了就好了。

这桐籽成熟以后外壳是硬的,里面的桐籽晒干以后是用来榨桐油的。而桐油是家人用来漆木桶、木盆等木家具的,既然防止被虫咬也能防止漏水延长使用寿命。李彬她们吃的就是没有成熟的桐籽。这事后来被郑浩宇他们笑了好几年,笑她们贪吃,笑她们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李彬一听到桐油这个词就想吐,一闻到家里用桐油漆的木家具上散发出来的味更是想吐,心里也常常暗骂自己确实是太贪吃了。

同类推荐
  • 散落的余香

    散落的余香

    本小说写的是一对从农村走出来的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他们在相恋六年,最后还是没有逃出现实的魔爪。也许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生命中的某些东西却在丧失着,所以我不禁对现代有些人的价值观提出了怀疑。
  • 谎言的颓

    谎言的颓

    28年前,天真的自己,任性的自我,追忆前半生的错误与幸福
  • 七号档案

    七号档案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贺兰山,为何又被人称为“鬼山”?其脚下那条神秘隧道,果真通往另一个世界?二战期间,日军并未染指大西北,为何会在贺兰山底发现一座庞大的日军基地?那些夸张到不可思议的武器装备,到底用来对付谁?成吉思汗究竟死于何因?陵寝又在何处?灭亡西夏后为要何屠戮全城并绝地三尺?他在寻找什么?是什么让已经死亡的人“复活”并重复着生前的行为?神秘的黑匣子中,果真隐藏着西夏人的基因密码?灭国前,末代西夏王转移的那批宝藏在哪?郑和下西洋为何突然从红海折回?地中海底真有座未来之城?一张貌似普通的芯片,为何隐藏着令全世界科学家抓狂的秘密?本人新书《完美猎杀》实体版将于6月中旬上市,敬请关注。
  • 当风拂过耳边时

    当风拂过耳边时

    独一无二的人独一无二的故事。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步入社会……十年茫茫却也过得很快。很感谢朋友们的一直相伴,林蔓很爱你们,你们都要一直好好的。请给时间一点时间,时间会证明一切。也许未来我们都会踏上一条不一样的路,过着不同的生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但希望生活不会改变你的真心。我会一直在……爱你们……
  • 烽火京华

    烽火京华

    《烽火京华》共分三部:《烽火京华》、《金线之刺》、《千里蒙尘》。中国历史一次被外族掳去皇帝事件发生在宋朝。金人入侵当时北宋京城汴梁,并把宋朝两代皇帝徽钦二帝掳走,就是历史有名的“靖康之变”,抗击外族侵略、匡扶正义的故事在此历史背景下展开。整部故事奇诡惊险、紧张曲折、悲壮激烈、内容精彩、人物形象鲜活,引人入胜,令读者读来有荡气回肠之感。
热门推荐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小幽默 大智慧全集

    小幽默 大智慧全集

    生活中不能没有幽默,幽默是人生的智慧之花,聪明人不一定善于幽默,但幽默的人一定聪明。我们不要抱怨自己没有幽默感,其实,只要留意一下,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创造幽默佳境。有了幽默,在人生困惑纷至而来中,它会帮你变被动为主动,以轻松的微笑代替沉重的叹息;当你在严重的沮丧中不能自拔时,它会给你心灵的翅膀,让你精神得以超越。幽默也许从来没有登上大雅之堂,至多不过是博人一笑。但其中的智慧又有谁深深地体悟?其中的道理又有谁静静地反思?本书每个小幽默后都有智慧提示,让人发出笑声的同时一并开窍。
  • 席先生的逆鳞

    席先生的逆鳞

    “席慕白!你个混蛋,谁让你把我登记性别改成男性的!”大学第一天,她怒气冲冲踹开房门,将住宿单摔在他的面前。某男邪肆一笑,淡然起身,“洛玖同学,从现在起,我是你的新室友。”异界天才一朝穿越,化身为高三学渣,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要秀智商!学霸、影后、学术精英、商业奇才、武术冠军、各个领域风生水起,就连总统元首都要来她门外排队求接见。人前她光环无数,人后她背景大到吓死人。只是……这位帅哥,你还记得你说过的话吗?说好的陪吃陪睡陪逆袭呢?怎么就剩蹭床了!【1v1男女主身心干净,爽文不虐!】
  •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现在很爱生气!为什么这么说?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们听惯了谩骂之声;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我们看多了两车追尾司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中国人的情绪似乎发展到了一动就怒、一点就着的程度。然而,人的一生都和情绪有关系,一生都要同它打交道。情绪这么糟糕,怎么办?其实,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有情绪,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看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情绪只有一条规则:观念正确,情绪稳定。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做到“恰到好处”;管理情绪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自在”。
  • 白雾

    白雾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丹武帝尊

    丹武帝尊

    时间长河贯穿过去、现在、未来。在“现在”的这个时段里,林长鸣已经无敌于当世了,丹道上的成就,更是震古烁今,封号丹帝。而当这样的一个人,因炼制一炉天地大药,横穿时间长河,来到万年前,这个波云诡谲的时代后,又将谱写出一场怎样的浩荡长歌呢?
  • 蔡东藩中华史:前汉

    蔡东藩中华史:前汉

    《前汉演义》在体裁上突出“义以载事,即以道情”的特点,并且自写正文,自写批注,自写评述。
  • 清华公开课

    清华公开课

    翻开本书,为您提供更多完善方案。面临资本时代的到来,企业如何发展壮大?如何建设品牌?如何制定正确的企业经营战略?企业及个人的资产如何才能保值增值?本书配合清华优质的学友网络,集结知名企业家、专家顾问等行业精英最实用的管理智慧,致力于分享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管理观点,并深入探讨当前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力求以更为宽阔的视野及时把握市场的脉动,达致学识与财富兼得,能力与事业共赢。
  • 电影科技时代

    电影科技时代

    因外星人入侵地球,王皓受伤而死,却重生到三十年前,脑中多了一个电影科技系统。你以为他要拍电影吗?不!他要把电影中的科技带到现实世界中来!还记得《超凡蜘蛛侠》中能让肢体重生的基因工程药剂吗?还记得《侏罗纪公园》里面残忍嗜血的霸王龙、迅猛龙吗?还记得《钢铁侠》中的狂拽酷炫吊炸天的钢铁战甲吗?还记得《终结者》里面横扫全世界的机器人军队吗?……他一个人就让人类在短短几十年时间中跨入了星际时代,让外星人尝到了人类的厉害,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科技霸主!——联合国颁奖词。
  • 陈寅恪的1958年

    陈寅恪的1958年

    在陈寅恪一生中,1958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年代之一。那么,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是如何应对的?这些事情对他的教学、科研与心理有何重大影响?本文勾稽当时的官方文件、报刊文章、档案材料、私人日记和回忆录,试图还原这段历史的真相。1958年3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曾任毛泽东秘书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陈伯达,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厚今薄古 边学边干”长篇讲话的摘要,透露出毛泽东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