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0700000005

第5章 锦城北门寻同路

成都北门内临街有一个灰砖青瓦的四合院。

四合院后还连着一片盖青瓦顶的简陋的木架房。

那是一片作坊。

四合院的大门正对着大街,门顶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作“郝氏染坊”四个大字。

大门的两旁各有一间铺面,卖的都是这家染坊印染的各种绸缎和布料。

从大门进去,是一个小天井,正面有五间正房,中间是堂屋;正房的两边各有两间厢房。正房的后面还有几间房,再往后才是那片作坊。

这就是郝氏染坊。

这天天快黑的时候,一个老头儿正在堂屋中间的空地上踱步。

这老头儿名叫郝天民,是郝氏染坊的老掌柜,也就是龙鸣剑和王天杰要找的“信义公”的龙头大爷。

郝天民把信义公的总舵安在了成都,而江湖中人还以为信义公的总舵在郝家山,所以龙鸣剑、王天杰去郝家山时,只在中坝场见到了郝家老四郝云峰。

郝天民,中等身材,略略有点发福,宽大脸,慈眉善目,眉宇间隐着一股刚毅之气;脑门刮得光光的,头上稀疏的头发都已花白,拢到脑后梳成了一条细细的辫子。这老头看起来有六十多岁的样子,其实他今年才五十六岁。

在一般成都人的眼里,这郝天民不过是个开染坊的商人,并不知道他是川西北郝家山郝氏家族的第十三代传人,郝家山的“山主”,更不知道他是哥老会绵州大堂口“信义公”的龙头大爷。

堂屋大门开着,里边很宽敞,靠大门这一头的左右两壁各有一道门,通向左右的正房。屋内布置很简单,中间是一片空地。正面墙壁上是一个神龛,只在正中有一块“天地君亲师”的神位。神龛下是一张供案,供案正中摆着香炉,香炉里燃着三炷九支香,所以堂屋里弥漫着一大股清香味。香炉的两边各有一个烛台,烛台里各插着一支尺多高的跟小孩手臂差不多粗细的红烛,烛都没有点,所以堂屋里显得有点儿暗。供案的两边各放了一张大木椅。堂屋左右两壁墙下,各摆着五张大木椅,木椅和木椅之间都有一张小几。

他一边踱步,一边用手捋着头顶稀疏的头发,似乎在思考什么。

这时,一个年轻的精瘦汉子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这汉子有三十多岁,比老头儿要高半个头,精精瘦瘦的,眉眼长得很像老头儿,只是眼睛微陷,目光炯炯,让人觉得很精明,但也让人觉得有点阴。他是郝天民的长子,名叫郝云山。

汉子走到老头儿面前,轻声说道:“爹,有人来访!”

老头问道:“哪个堂口的?”

郝云山摇摇头,说道:“爹,不是堂口的,来的是两个年轻人,一个叫龙鸣剑,一个叫王天杰,就是老四信里提到的那两个人。”

郝天民听说是这两人,就说道:“快请!”

前不久,他家老四郝云峰送信给他,说龙、王二人到中坝场相访的事儿,信中提到了二人的身份。这些年他也听说过孙中山和同盟会的不少事情,所以也想跟他们结识结识。

随着一阵脚步声,两个年轻人跟郝云山一起进了堂屋。

郝天民就当胸抱拳,与二人见礼,说道:“二位兄弟,幸会,幸会!”

龙鸣剑、王天杰也当胸抱拳,然后一躬到地,才站起身来,报名道:

“晚辈龙鸣剑!”

“晚辈王天杰!”

又一齐说道:“见过郝老前辈!”

郝天民一边答礼,一边笑着说道:“天民痴长些岁数,怎敢以前辈自居呀!”

龙鸣剑答道:“鸣剑比令公子云峰年纪大点儿,天杰也就跟云峰年纪相仿,您自然是长辈了!”

郝天民就说道:“好,好!我们就不要论啥子辈份了,来,来,请坐!”他又对云山说道,“云山,上茶!”

龙鸣剑又问道:“前辈,这位是?”

郝天民答道:“云峰他大哥!”

龙鸣剑、王天杰又忙与郝云山见礼。

郝云山一边答礼,一边说道:“不必多礼,请坐,请坐!”

然后他就去备茶去了。

双方了落座。

龙鸣剑又问道:“前辈,有几们令郎?”

郝天民答道:“四个。云山是老大,你们在中坝场见过的云峰是老四,还有老二云林,老三云海。”

郝天民有四个儿子,长子云山,今年三十二岁。云山还有三个弟弟,云林、云海、云峰。云峰今年也二十二了。如今,老二在武昌,老三在重庆,分别打理在那里的分号,老四留在中坝场,打理中坝场和郝家山的祖业。只有云山留在父亲身边,协助父亲处理染坊的总务。说是协理染坊总务,实际上是协助父亲处理“信义公”的事务。

龙鸣剑又说道:“前辈好福气呀!”

郝天民笑道:“这世道,多子也未必多福啊!”他接着又问道,“二位来访老朽,有啥子事儿呢?”

龙鸣剑就对郝天民说道:“前辈,我和天杰都是同盟会的人,也是文明公大龙头秦载赓大哥的兄弟,不知前辈认不认得载赓大哥?”

郝天民就说道:“你们是孙先生同盟会的人,老朽仰慕得很啊!早就想跟你们结识结识,可惜一直没这个机会呀!秦大龙头嘛,久闻大名,可惜一直没能谋面,遗憾得很啊!”

龙鸣剑说道:“前辈,载赓大哥对您也是仰慕得很呢!他说,让我们先来见前辈,等他把文明公的事儿安排好了,他也要来见您哪!只是,我们都不晓得前辈把堂口就安在这里,还去中坝场找,要早晓得在这里,我们去川北之前就该先来见前辈了!”

郝天民说道:“把堂口迁到这里也就一年多,所以江湖上的朋友都还以为信义公还在中坝场,其实再早的时候,我这堂口还在郝家山上。”

王天杰就问道:“前辈,你是川北郝家山人?”

郝天民听王天杰这么问,也有点吃惊,就应道:“是啊!你也知道郝家山?”

王天杰答道:“前辈,听江湖朋友说,郝家山与明末李闯王有些渊源,不晓得是不是这么回事?”

郝天民听了,就说道:“这个说来就话长了啊!”

龙鸣剑就说道:“前辈,你就给我们说说吧!”

郝天民点了点头,说道:“好,老朽就跟你们说说吧!这天也晚了,你们也还没用饭吧?我们就边吃边说吧!云山,摆饭!”

郝云山就带人摆上了酒和饭菜。

郝天民一边陪他们吃饭,一边给他讲起了郝家山的故事——

郝天民对龙、王二人说道:“从中坝场往西看,那连绵的大山就是郝家山。说是山,其实那里边有山,也有平地。”

王天杰道:“我们就走到中坝场,见到了云峰,没进山去,不晓得山里边是啥子光景呀!”

郝天民笑了笑,说道:“听老辈人说,我家老祖爷爷进山的时候,这片大山里也就几十户人家,现在,在中间这片坝子上,就有六七百户人家。加上四周小坝子上的人家,可能就有两三千户人家了。跟老祖爷爷进山的是我们郝家的亲兵,进山以后,老祖爷爷就做了这里的山主,到我已经是第十三代了。因为从平原上看过来,只能看见山;又因为山主姓郝,所以人们就把这片大山叫着郝家山了。”

郝家山里原本没有多少住户,也就几十户人家。

因为这里很偏,又是深山密林,离它最近的县城就是江油县城武都,去那里除了要走几十里地的山路外,下山后也还要走二三十里地才能到。更让人恼火的是这里接近雪区,那些住在更偏僻的大山里的藏人,本就不怎么服朝廷管,动不动就造乱。如果遇上灾荒,他们的牛羊马匹没了水草,他们吃的青稞没有收成,他们不造乱,也要杀向汉人居住的地方,抢夺汉人的粮食、牲口,所以凡是能在山下平原上过活的人,都不愿搬到山里去住。虽然山上有不少的荒坡,只要有人力,只要人勤快,开出荒来就是自家的,种上几年就成了沃土,而且官府也很少派人上山来收赋税,但是人们也只是到了在山下平原上简直活不下去了,才会到这深山密林中来讨生活。

郝家山上的住户、人口多起来,也是在郝氏家族来到这里之后的事。

郝天民继续说道:“我们郝家,是明末闯王李自成的余部,老祖爷爷的父亲就是闯王爷手下的大将郝永忠,说郝永忠,可能没人晓得;说郝摇旗,可能晓得的人要多点。”

龙鸣剑应道:“郝摇旗,郝大将军巫山抗清的故事,我们都听人讲过,还真不晓得他本来的字号了,就更不晓得前辈您跟郝大将军的渊源了。”

郝家山的郝氏家族,是明末闯王李自成的余部“夔东十三家”之一的郝永忠的后人。

郝永忠在陕北跟随闯王李自成起义,先做掌旗兵,因每次作战都举旗冲锋在前,奋勇杀敌,而被升为哨官,渐渐成为闯王手下的一员勇将。一起的兄弟都叫他“摇旗”,久而久之,倒忘了他的大名叫“永忠”。后来,闯王李自成打进北京称帝,封郝永忠为将军。闯王东征吴三桂,兵败一片石,接着就退出了北京,郝永忠又随闯王转战豫西、鄂北。闯王兵败九宫山,不知所终,郝永忠就跟随闯王之侄李锦继续征战鄂西。

清兵大举南下,李锦与明军联合抗清,郝永忠常受命为前锋将军,与清兵激战。李锦病故,闯王余部就和张献忠大西余部联合,改奉南明永历正朔,接受永历帝的封爵,在鄂、湘、川、黔、滇与清军反复激战。后因明军、大西余部、闯王余部间的内部矛盾激化,在湘、黔与清军作战失利,闯王余部北返,在川东、鄂西组成“夔东十三家”,继续抗清。

至清康熙元年,清军彻底肃清南明和大西余部在西南的残部,杀入缅甸,俘杀了永历帝朱由榔。尔后,川、鄂清军大举进剿“夔东十三家”,十三家各部相继败亡,坚持到最后的郝部寡不敌众,被大队清军冲散,郝永忠和他的两个已成年的儿子都在激战中受伤被俘,随即遇害。

郝永忠的幼子郝育诚才十六岁,没有随父征战而留在巫山老营,清军进逼郝部巫山老营时,在部下曾、王、罗、李、吴等姓亲兵的保护下,化装突围,千里亡命,躲进了川西北的大山里。

说的只顾说,听的只顾听,都忘了吃饭,桌子上的饭菜都要凉了。

郝天民突然意识到了,就端起酒杯说道:“只顾说话,这饭菜都冷了,来,来,喝一杯!”

龙鸣剑和王天杰也都笑了笑,端起酒杯跟郝天民干了一杯。

郝天民又接着说道:“我郝家在郝家山的老祖爷爷,是老祖宗的幺儿子,名叫郝育诚,巫山兵败时,他才十六岁,奉父命留守老营。接到前方兵败,父兄被俘的消息,他想率老营那点人去营救,但人马实在太少,去拼命也没啥子用处。接着就传来老祖宗和两个哥哥被害的消息,他就在曾、王、罗、李、吴等姓亲兵的保护下,逃到了这郝家山。”

郝家山在川西平原的西北边缘上。

这一带大山在平原西边突兀而起,山势陡峭,连绵不断,只有几条进山的小路。山高林密,没有多少人家,正是一个隐姓埋名的好去处,于是郝、曾、王、罗、李、吴这几姓人家,在这里就地为民,生息繁衍。两百多年间,十几代人的生息繁衍,除郝家外,曾、王、罗、李、吴几姓都成了大家族,但这几姓家族仍奉郝氏为宗主。

“从那时起,我们这几姓家族就在山里住下来,一住就是两百多年。我们代代都亲如兄弟,怕乱了辈份,我们几姓用的字辈都一样。后来满清又灭了三藩,天下大定,老先人些想搞点儿动作也搞不起来了,也就只好在山里落地生根做起了营生。再后来,我们几个家族又合伙开起了染坊。”

同类推荐
  • 唐朝小庄主

    唐朝小庄主

    在一个诗仙、诗圣、诗佛并立的时代,在一个豪放与腹黑到了极致的时代,穿越过去的吴天发现自己啥也不是,只能看着别人风骚显摆,自己默默的转身种田、赚钱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街亭之失,引发星落五丈原,假若街亭不失呢?
  • 大楚怀王

    大楚怀王

    熊槐刚刚穿越成为楚怀王,就碰到秦国的张仪前来送礼:商於之地六百里。熊槐表示要改写历史,不再做愚蠢的楚怀王,绝不绝齐连秦。结果第二天,和满朝文武商量之后,经过数轮唇枪舌剑,楚国上下达成一致意见。熊槐意气风发对张仪道:“寡人决定和齐国绝交。”书友群519084531
  • 隋末之天下

    隋末之天下

    一曲隋唐风月,一场金戈铁马,一次争霸天下。谁不想在那隋末风云中写下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
  • 大明王朝的复兴:弘治中兴十八年

    大明王朝的复兴:弘治中兴十八年

    本文讲述了明孝宗朱祐樘的生平以及他开创的弘治盛世。明孝宗朱祐樘,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虽然他只有三十六年的短暂生命,却造就了一个繁华灿烂的十八年盛世。这段历史夹在大明成化朝黑暗岁月与正德朝荒唐年代之间,却带给了中国人一段足够幸福与怀念的生活。明孝宗朱祐樘被称为“中兴令主”,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一批为人正直的大臣,开创了一个盛世,史称“弘治中兴”。本书追根溯源,全景式呈现明孝宗朱祐樘传奇式人生,同时讲述了如刘大夏、王恕、马文升等名臣的沉浮人生。
热门推荐
  • 问鼎南北朝

    问鼎南北朝

    公元523年,此时的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只是一名油库吏,日后以七千之众连克三十二城直下洛阳的陈庆之还不是那个人人传唱的白袍将,自号宇宙大将军逼死梁武帝萧衍的侯景也不过身处边关。分裂北魏的高欢,宇文泰是名不见经传的队主,日后隋唐帝王将相的爷爷们也只是一名名无足轻重的小吏。柔然叩边,民不聊生,宫廷内乱,南梁虎视眈眈。就是在这风起云涌之时张景宗来到北魏,他要逆天改命!
  • 北雁南飞

    北雁南飞

    万里长征,辞去了五朝宫阙,暂住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这是西南联合大学校歌开头的四句歌词。悲凉而坚定的旋律,倾述了这所后来闻名世界的大学,于离乱之际仓促迁徙的一段历史。“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华北形势陡转: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同日,天津城在遭日军炮火轰击中,其城南八里台的南开大学首当其冲,这所当时中国最著名的私立大学很快沦为废墟。据时为南开大学秘书长黄钰生在《被日寇洗劫的南开大学》一文中回忆:“29日拂晓,驻在海光寺的日军开炮了。第一炮打河北省政府,第二炮打南开大学。接着就是对南大各建筑连续的炮轰。”
  • 草原轶事

    草原轶事

    草原上的公安局。正是夏季,十几个干警围坐在办公室里的炉火边,听达瓦局长布置任务。县城的人早已有了第一代身份证,大多数牧民却没有身份证,有些甚至不知道身份证是干嘛用的。那几年为了推广使用身份证,每年夏季要组织干警去牧场、牧户,给牧民拍照、登记,而后集中送拉萨办理。这项工作开展了两年,今年是第二年。抽到这个工作中,会耗费掉整整一个夏季,没有星期天,没有休息,更要命的是乡下的条件艰苦,谁都不愿摊上这份差事。炉子刚刚升起,炉火不旺,办公室里异常地安静。
  • 剑临天下

    剑临天下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无数英雄豪杰涌现,用手中利剑,打造了一个繁华盛世,铸就了一个个辉煌的传奇。四千年前,至尊强者帝云,一剑分天下!三千年前,至尊强者上官雄,一剑山河裂!两千年前,至尊强者赫连昊天,一剑斩苍穹!传说中,每一千年便会诞生一位称霸大陆的巅峰强者,如今时隔两千多年,还未曾出现一位至尊强者,谣言四起,天降大变,乱世来临。萧子枫,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二世祖,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后,习得‘双手互搏术’,手持祖传‘盘龙’神剑,将会在这乱世掀起一段怎样的传奇了?
  • 没有错的花

    没有错的花

    柳千金有一个竹筒,每当有客人上门的时候,柳千金就会抽出一支竹签,再留下客人带来的一万两黄金。而当该解决的事情解决以后,竹签又会回到他的竹筒里面。这七支竹签就是名动天下的“寂寞七杀”,七个杀手。所以,这是一个关于杀手的《悲歌》故事。那个扶桑人要把那幅画带回他的国家去,但他不该杀了阻止他夺画的老画匠,更不该杀了去救老人的姑娘。将情人葬在了《敦煌》后,他去寻找传说中的刀圣,求他传授绝世的刀法……传说江湖上有两柄兵刃最可怕,一柄是从未败过的剑,还有一柄是谁也没见过的刀,《放手江湖》,其实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但不变的是心中所看重的情义,人在不在江湖又有什么区别呢!
  • 抱怨不如感恩

    抱怨不如感恩

    世界500强企业首选的职业精神培训工具书!与其抱怨,不如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感恩,才能不断创造卓越。关闭抱怨“工厂”,开启感恩“花园”。只要我们抛弃抱怨,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就一定会让自己的世界发生质的改观,从而开创非凡的业绩!
  • 宁静的木香镇

    宁静的木香镇

    这年下头一场小雪的时候,尼斯塔和马连娜结婚了。这个婚礼很排场,木香镇的许多商铺掌柜都去祝贺他们。尼斯塔也向木香镇人一样,在户外支起了两个大灶,煎炒烹炸,让镇上的人到他那儿去坐席。谁也想不到,这天萧顿也回来了,他抱了一个旧挂钟作为礼物送给他们。在婚礼上马连娜问他,萧家少爷,你啥时候结婚?萧顿一语惊人,原来在哈尔滨定了一门亲,现在黄了。我想回木香镇找个姑娘,不管她长得美与丑,只要心眼好就行。马连娜说,你没娶我,现在你觉得后悔了吧?萧顿笑着说,不后悔。
  • 别对我撒谎:读心王妃

    别对我撒谎:读心王妃

    白岩:爷!外面来了数十人,说是苏夫人害得他的儿子被钱府小姐给休了。萧逸辰:……白岩:爷!刘将军的千金说要状告苏夫人让她失去嫁入豪门的机会!!萧逸辰:……白岩:爷!林家、王家两位小姐要来讨个公道,说是因为苏夫人的挑拨离间,让她们姐妹撕破了脸。萧逸辰:……让她死在外面别回来!!!某女正在阴曹地府抱着判官的大腿,可怜兮兮的哭着,擦着眼角虚无的泪水,“大哥,我错了,那些缺德的事都是一不小心酿成的,是我嘴贱,求你不要减我寿命好吗,我好可怜啊……膝下无子,上面还有一个面瘫夫君,三等残疾啊!他一定茶饭不思的在等我!你怎么能够狠心阻止我呢……”判官:给本官一个不减你寿命的理由。某女:欸…正在想。黑白无常:……
  • 台湾通志

    台湾通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自觉成就一切

    自觉成就一切

    主动的人,才会得到更多赏识。当自学成为一种习惯时,你也就拥有事业成功的通告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