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上,微风习习,太阳刚挂上树梢。这时,正是北京春暧花开的季节,到处绿意盎然,花香飘散。城内外的树木早已发芽,并且长得很快,有的吐出了新绿,有的绿叶连着花骨朵压弯了枝条。争春的玉兰花和樱花,已在皇宫官府各处花园和通衢大道两旁,带着露珠儿绽放。北京国子监内也是各物色泽润丽,草木葱笼,花放蝶舞,雀鸟儿在树上吱吱喳喳叫个不停。
一大早,国子监的祭酒胡统虞大人就带着十几名属员,跪拜在孔庙大成殿孔子塑像前焚香祷告。这是胡在担任祭酒这一职务以来,每天必先做的一件事。想当初,胡在家乡武陵县就许下宏图大愿:愿学孔圣人投身教育、教化弟子之路。现如今,他终于如愿以偿,教带国子监三千弟子。尽管如此,他觉得自己与孔圣人相此,还是有天壤之别。孔子在他心里就是一个神话,一个可不触摸只可顶礼膜拜的圣人,一个可为万世师表不可复制的圣人。尤其是孔子带出七十二贤人更是千古绝唱,只可遇而不可求。所以,胡祭酒跪拜在孔子塑像前就像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是那样的五体投地,是那样的郑重其事,是那样的庄严素穆,是那样的真心实意。
胡祭酒跪拜礼毕后,缓缓地退了出来。尽管国子监各处草木葱笼,鸟语花香,胡祭酒无心看风景,慢慢地加快了脚步。因为他刚刚接到朝廷诏令,当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马上就要到国子监来视察了。胡祭酒命全体教师与监生各安本位,命众仆役将各处打扫的一尘不染,又亲目带人四处巡査,命令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随意走动。胡祭酒看着监内一切事务安排妥贴后,就率领众属员在国子监大门前迎侯。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车驾已到国子监大街。随从的有阿济格、济尔哈朗等亲王贝勒,有范文程、刚林、祁充格、陈名夏等高官,有其它文臣武将数十人,还有摄政王府带刀侍卫及正白旗亲军一千余人护驾。开道礼仪威风八面,护驾队伍浩浩荡荡,市民百姓争相观看。摄政王依照惯例,在下马石处下轿步行向前。在后面的众官也乘轿的下轿,骑马的下马,鱼贯而行。
胡祭酒率领众属员早已跪拜在国子监大门前。摄政王命众人免礼,携胡祭酒共往孔庙而来。在一番祭孔礼仪后,摄政王说要跟全体监生讲几句话。胡祭酒不敢怠慢,命有司撞钟让监生在孔庙前大操坪集合。看到一刻钟之内,三千监生从各屋出来有条不紊地在大操坪集合完毕,摄政王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在胡祭酒主持下,在众官簇拥下,在亲兵护卫下,在无数迎风招展的彩旗衬托下,意得志满的大淸摄政王登台发表演说。演说内容无非是要各位监生敦品励学、培能练技和建功立业之类。众监生和众官听完演说,齐声高呼:“皇父摄政王英明神武、身体健康、长寿无疆,皇父摄政王英明神武、身体健康、长寿无疆。”
摄政王听了很高兴。摄政王演说完毕,又来到国子监正堂向胡祭酒交待任务。摄政王说:“国子监人才济济,监生学业有成,应该大胆提拔使用。命胡祭酒在全体监生中挑选出十名德才最优的,拟一份名单,明天一大早送到我王府来。这十人要送吏部以急、特、简任命为各部院六七品主事。”众官齐呼:“皇父摄政王圣明。”摄政王又稍微在国子监其他地方转了一下,就打道回府了。胡祭酒率众属员和许多监生一直送到下马石处还不肯回。只到摄政王视察的队伍走的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国子监。胡祭酒和众属员立即商议十名推荐生员人选,又花了大半天才把名单定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胡祭酒拿着那份推荐名单来到摄政王府。多尔衮的摄政王府坐落在皇城南池子。南池子的东边就是皇城东墙,南池子西侧就是明清两代帝家供奉祖先的太庙,南池子西北对角处仅一街之隔就是紫禁城—封建大清王朝的权力中心。摄政王府实际是一座大清皇宫别院,防卫森严,有三千精兵守卫。要经过三重宫门,才能到摄政王府的议事大殿即银安殿,也就是当时实际上的大清朝廷。这个大清朝廷一般不定期举行早朝。大臣有什么事向摄政王上奏折或求见摄政王。摄政王有什么事,就在摄政王府的银安殿召见大臣,被召大臣人数可多可少,视事情大小而定,随时可开朝会。多尔衮就住在权力心脏的边上,住在这皇城里惟一的一处王府里。这位清初重臣在他的府邸里代天子行国家之威仪。南池子的这处府邸也就成了大清紫禁城外的第二朝廷,被人称作“小南城”。“小南城”外每天车来车往,朝中文武百官在这里商议国事。那枚代表着皇权至尊的玉玺也生平第一次走出紫禁城,在这“摄政王府”里呆了六七年。这也怪不得三公九卿们差点忘记了紫禁城里的小皇帝顺治。清初的吴梅村曾有诗形容说:“七载金滕归掌握,百僚车马会南城。”
胡祭酒不是第一次去摄政王府。可是这次他显得特别小心瑾慎,对周围的观察也更加细致。这座可称做宫殿的建筑端立在一个一万多平方米的长方形石台上。石台由墙砖砌起,要比正常的路面高出三米多。府邸有大殿四间,都是辉飞鸟革,虎踞龙盘,雕镂奇异,金碧辉煌,其余曲室阿房,崇楼杰阁殆以千计。银安殿坐北朝南,36根红红的挑檐柱合抱着大殿,整个大殿的面积大约有1000平方米。屋顶上除了有龙头、吻兽,还有三层交叠的檐椽。而紫禁城里被誉为“金銮宝殿”的太和殿,其檐椽也不过两层,此足可见摄政王的威仪。胡祭酒推门进去,发现银安殿呈凸字形,分南北两部分。北面由八根红木柱支起,古时称“七间”。这显然已超出了清朝对“王府五间”的规制。南面相对比北面要矮一些,被六根红木柱支起了一个“面廓五间”的空间,屋顶上有“金龙合玺”的彩画,紫色、蓝色和绿色搭配露出的是一种柔和的奢华感受。在窗棂的上方和壁版上,绘着的花瓶、香炉、书籍等图案就像油画一样。据说当年建府之时,光是用来彩绘的各种颜料就有9700多桶,油漆用了10万斤。最为特别的要数银安殿的窗户了,它们全都是红木格的“落地窗”。据内行的官员们说,这些窗户有着极为鲜明的满族建筑特色,是北京仅有的一处。
胡祭酒来到银安殿,见摄政王坐在大殿宝座上,大学士范文程、吏部尚书陈名夏也在宝座之旁。胡祭酒立即跪拜皇父摄政王,摄政王说免礼。胡祭酒又打拱手说参见范大学士和陈尚书两位大人。两位大人也拱手回礼说见过胡祭酒大人。摄政王命令胡祭酒把推荐名单呈上来。胡祭酒恭敬地把名单呈上去。摄政王认真的看后,脸上没有露出一丝笑意。范大学士和陈尚书两位大人暗暗替胡祭酒担心,不知这名单有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