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1642)八月十四日上午,举人胡统虞正在武陵县学教授学生。学生们一齐在念《孟子》中的一章:“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到这里后学生们都停下来,听胡举人讲解这段话的意思。最后,胡举人说:“大家这段时间学习很认真,我很高兴。明天就是传统佳节中秋节了,我们放假十天,好好休息放松一下。大家都收拾一下东西,回去吧!”原来,近段时间,不少亲戚朋友劝胡举人进京赶考。杨府的山松、山梓、山槂等好友也希望他能把握这次机会。胡举人还拿不定主意,正为此事烦恼。那天安排好学生之后,他自己也回家去了。
中秋节这一天,一大早,胡母、胡举人把胡员外请来商议此事。只听见胡员外拉着胡举人的手说:“明年春天喜逢三年一次的大考。贤侄此番进京赶考,必定金榜题名。我老胡家今后还得倚仗你来光耀门庭啊!”胡母、胡举人听了很高兴,自然免不了一餐好酒好菜招待胡员外了。
酒过三巡,正是主客双方都有些醉意之时。忽听户外人声鼎沸、车鸣马嘶。原来,荣王爷听说胡举人要进京赶考,特差王府长史官送来纹银50两和礼物无数。杨府主人也差管家送来纹银20两和冬衣两套。胡母、胡举人、胡员外送走众客人之后,继续商议进京赶考之事。胡员外说:“京中有一位叫林可任的翰林学士,是我以前官场上的老交情。贤侄此番前去,可投靠他。现我修书一封,把你推荐推荐。我再送你纹银50两,权作盘缠。一个月之后就是黄道吉日,即可动身进京。”胡母、胡举人自然又说了一番感激的话。胡举人决定进京赶考。他趁着时间还充裕,把县学教事和家事细细安排打理好。
话说南京城,此时正寓居着一位20多岁年纪的侯方域公子。他出身名门,家财万贯,才华横溢,真正是一代风流人物也。其父侯恂原为朝廷户部尚书,落职后在家乡河南归德闲居。去年,李自成在河南闹得很凶,克洛阳,围开封。侯公子随父往南京避难,住在莫愁湖畔。这江南一隅还没有遭受战火,依旧过着歌舞升平的日子。今年四月,李自成第三次围开封,官兵屡次救援都没能解围。六月,朝廷诏命侯恂为兵部侍郎前往河南前线,代替丁启睿督师开封。
侯公子在南京参加江南乡试后,一时无事,又没有父亲大人在旁管教,益发到处交友游玩。秦淮河畔是有名的烟花风月之地。这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也可算一代名妓。李香君为名妓李贞丽养女。李香君十三岁时,从吴人周如松受汤显祖的歌曲《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李香君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侯公子何等风流人物也,和李香君一来二往就认识了,并互相赞赏对方的才识。
这日,落职县令杨龙友又邀侯公子去李香君处听歌。杨龙友进了侯家,看见侯方域、陈子龙、陈贞慧、吴应箕已在闲聊。杨落座后说道:“兄弟们都在这儿呀!我们一起陪侯公子去找李香君如何?一切费用由我负责。”侯公子说:“杨兄真是爽快,我们正想去秦淮河散散心。”于是大家来到李香君所在的媚香楼。
妈妈李贞丽忙把众公子引到李香君楼上房间。李又命仆人摆下晚宴,众人开始吃酒谈笑。酒过数巡,杨龙友说:“侯公子当今才子,李香君当今名伶,合欢有酒,岂可定情无诗乎?”陈子龙、陈贞慧、吴应箕皆说:“此话有理,待我们磨墨拂笺,伺候挥毫。”侯公子说:“不消诗笺,小生带有宫扇一柄,就题赠香君。”李贞丽说:“这个砚儿,倒该借重香君。”于是李香君近砚磨墨,侯公子挥毫在扇上题诗一首。众人一看是:“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然后,李香君又为众人唱了一段琵琶词。看着夜色已深,众人分头睡去。侯公子当然是宿在李香君妆楼。侯公子对李香君说:“这几天时间,杨兄次次为东,真是一片赤诚。”李香君听了生疑说:“杨龙友家并不富足,何致于一掷千金。我看这为东的还另有其人,公子明早何不问个明白。”两人就此睡下不提。
第二天一大早,杨龙友就过来问安了。他连说:“才子佳人昨晚良宵应比得上新人洞房花烛夜啊!”侯公子正要找杨龙友问话,顺势便说:“这几天,杨兄真是太花费了,小弟受之有愧!只是杨兄手头并不宽裕,为何一掷千金,来填烟花之窟?还蒙赐教!”
杨:“侯兄弟,可知故光禄寺卿阮大铖近况?”
侯:“他原是我父亲朝中的同事。自魏阉逆案后,两家便无往来。只是老父很是惋惜他的才华。”
杨:“侯兄弟说的正是。阮大铖自从身陷逆案革职为民之后,很是后悔。近几年来,他已写出《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和《狮子赚》四种传奇剧本来表明心迹。这些戏已在江南广为流传演唱,与东嘉、中郎、汉卿、白、马并行,又得识者推重,实得词家正宗嫡派。阮家戏班更是号称金陵第一。其门庭若市,南京当权者多与之游。前段时间,阮曾以万金资助周延儒复相。后来周延儒欲起用阮大铖、马士英等人。不料,一夜之间,南京各处都是《留都防乱揭》。一时人言可畏,直指阮大铖。结果,马士英得任凤阳总督,阮大铖复任光禄寺卿一事只能暂时搁置。闻得此揭贴乃陈兄、吴兄带头所为。而侯兄与他们欢若兄弟。阮大铖不惜千金托我请侯兄出面说和说和。如侯兄真能出面,此间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侯:“原来如此,俺看阮年伯情辞迫切,亦觉可怜。就便真是魏党中人,悔过来归,亦不可绝之太甚,况罪有可原乎。陈兄、吴兄,皆我至交,今日相见,即为和解。”
杨:“果能如此,吾辈之幸也。”
香君听到这里,忍不住说道:“妾少从母识陈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铁骨。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公子救之。公子自处于何地也?”侯公子顿时醒悟过来。这了一会儿,陈公子、吴公子也过来问安。侯公子终究没有提起为阮大铖和解之事。杨龙友自知无法回去交差,很是不快。但杨也无可奈何,只好由侯公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