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等众人散去后,侯方域和李香君又谈了一件事。侯:“香君这在识大体,明大义,不知今后最大的打算是什么?”李:“只求能像柳姐姐那样,嫁个知心人就是了。”侯:“那柳如是曾是秦淮河的头牌,去年她嫁给了原南京礼部侍郎钱谦益,闻得钱公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这岂是寻常人家可想象的。难道香君也要找个大官不成?”李:“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愿知心真心。像侯公子这样的比那钱公子还好的多了。”侯:“那真是过奖了,现今父亲督师开封,军情不知如何!我参加乡试,所作策论文章又过地慷慨激昂,举人可能考不上了。我比那钱公真是差的太远了。”李:“我心中只有侯公子一人,只怕督师捷报传来兼公子秋闱题名之时,早把我香君忘了。”于是二人又说了一番山盟海誓的话。
陈子龙、侯方域、陈贞慧、吴应箕与方以智都是复社的人,彼此关系很好。一天,陈子龙单独找侯方域恳谈。陈告诫侯说:“风流烟花之地,全是逢场作戏,千万别当真。东林与复社中人俱为清流砥柱。我们偶尔眠花问柳尚可,若要替优伶赎身则是大忌。想那钱公何等声望,又退休闲居,只是迎娶秦淮头牌柳如是一件事,就引起常熟县士子追轰。你我声名初显,若欲有所作为,还是谨言慎行的好。”侯公子听后猛然惊醒,立刻打消了长住媚香楼的想法,开始真切关注在河南开封前线督师的父亲的安危。
名士钱谦益迎娶名妓柳如是的事情是这样的。钱谦益,出身在常熟一个家世渊源很深的士族之家。他十七岁进学,通过童子试;二十五岁乡试中举,名列第三;二十九岁通过会试,探花及第。因博学,工词章,授翰林院编修,名隶东林党。清初诗坛前后的盟主,是钱谦益、吴伟业、和王渔洋。钱谦益出明入清时已六十三岁,早已名满天下,处于四海宗师的地位。
钱谦益在进入桑榆晚照之年,遇到柳如是这样一个才貌具全的知音女子,显得十分高兴。崇祯十四年(1641年),赋闲在家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在一艘船上迎娶了相识不久的柳如是。那一年,钱谦益刚好59岁,而柳如是才23岁。柳如是(1618~1664),浙江嘉兴人,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后改名如是,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她幼年被卖,后成为名妓徐佛的养女。受徐教养,柳诗擅近体七言,分题步韵,作书得虞世南、诸遂良笔法。
年稍长,流落青楼,改名柳隐,又名柳如是,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妓头牌。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尺牍》、《柳如是诗》。在松江,她以绝世才貌,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相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诸文人纵谈时势,诗歌唱和。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
依照明末的道德标准,士大夫涉足青楼、狎妓纳妾,会被看作是风流韵事,但要大礼婚娶妓女,则是伤风败俗、悖礼乱伦之举,被视为洪水猛兽。钱谦益爱柳如是心切,全然不顾世俗偏见和礼法名器,坚持用大礼聘娶。因为他的声望实在太高了,此举让许多循规蹈矩的读书人无法接受,舆论哗然,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于是在婚礼当天,许多人站在岸边,捡起石头往他们结婚的船上砸去。
然而,柳如是不在乎,她只求“知己”;钱谦益更不在乎。为了置办风风光光的婚礼,他忍痛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宋刻《汉书》出售。柳如是与钱谦益的结合,乃钱谦益一生最得意又最难忘的事。相传花烛之夜,有这样一段悄悄话,钱谦益看着娇妻那洁白细嫩的肤色和动人美丽的容貌,比柳如是大36岁的他,再也按纳不住内心的激动,深情地对柳如是说:“我甚爱卿发黑如云,肤白如玉也。”而柳如是却笑着对钱谦益说:“我亦甚爱君发如妾之肤,君肤如妾之发也”。
一般情况下,老夫少妻常常会产生许多矛盾。婚姻是恋爱的坟墓,现代人如是说。不过从钱谦益与柳如是的婚姻来看,似乎并不如此。他们确实是知己。他们的生活里,充满了文化的气息。
钱谦益是当时最为著名的藏书家,在与柳如是结婚后,他盖了一座精美的藏书楼,取名“绛云楼”。里面陈列着他辛苦收集而来的书籍、古玩,包括金石文字、宋刻书数万卷,以及秦汉的鼎彝、晋唐宋元以来的书画作品,各种名贵的瓷器、砚台等。就好像宋朝的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一样,钱谦益和柳如是也躲在自家的藏书楼里,每天看书、写字,做做历史的考证,互相之间开开玩笑。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钱公还戏称柳如是“柳儒士”。柳氏后生有一女。大体上,俩人婚后生活过得非常闲适。不过,这对闻名一时的“老少配”,有时也会被士人嘲笑。
不久,钱携柳氏离开常熟县,来到南京郊外的一处别墅居住,广泛交接朝野之人。钱与郑氏家族的郑芝龙、郑鸿逵及郑瑄关系友好。
在明王朝部队与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打得天昏地暗的时候,钱谦益就曾上书明朝政府,要求调郑芝龙的军队北上保卫南京,并大赞郑家强兵“如长鱼拥剑,跳跃于惊涛巨浪之中”。虽未被采纳,但可见钱谦益与郑芝龙的关系非同一般。晚明的政治领袖,多喜好结交武将,以待关键时候为自己所用。明朝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钱谦益曾亲写贺诗为郑芝龙贺寿。其中有“荷鼓光芒朝北斗,握奇壁垒镇南冥”之语,极力赞颂郑氏家族统领舟师,拱卫海疆的大功。郑芝龙回信说,犬子郑成功明年将至南京国子监求学,届时请钱公对他关照。以后郑成功在国子监作太学生,闻钱谦益之文名,执贽为弟子。钱谦益非常赏识郑成功的才能,对他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