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帅,本王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你不要多想!”康王见郑涛有些紧张地答话,便出言安慰道。
此次敌袭,死伤惨重,责任确实不在郑涛,他被敌方的双王压制追杀,根本无暇他顾。况且这次袭杀明显是有预谋的,怪不了别人。
“康王明鉴!末将感激不尽!”郑涛闻言躬身谢道。
“嗯,你且在此收拾残部,重整队伍,本王即刻赶回康城,将此次敌袭传讯洪都,一切交由由圣上定夺!”康王说完便起身往康城方向飞去,一点也不拖沓。
第二天清晨,洪都,皇宫,金碧辉煌的金洪殿内。此时正是早朝时间,洪国皇帝正在与群臣商量着国家大事,突然,一个金洪卫闯进了殿内,大声说道:“报!启禀吾皇,康王急讯!”
“康王急讯,又发生了什么事?”大臣们本来还在议论国事,突然被这么打断,心里也是疑惑。
洪帝眨了下眼,说道:“念。”“是,陛下。”金洪卫打开讯简,念道:“吾皇在上,帝国永昌。洪国历第四百二十七年下一月二十二日,胡国镇东军夜袭我西边境军营,双王压境,追杀边帅百余里。铁骑破营,屠杀边军万三余。今,边境军寨已毁,诸军退守柏城,特此上书吾皇,敬候吾皇圣裁。--康王敬呈”
金洪卫念完,行了一礼,就退下殿去了。“什么!西边境军营被夜袭了!死伤惨重!”这下轮到百官震惊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哼!”洪帝听完讯告,冷哼一声,爆发出一股强烈的气场,产生的劲风席卷金洪殿内。“吾皇息怒!!”百官同时躬身劝诫道。帝皇一怒,百官慑服。
“五日之期未至,胡国率先发难,众卿以为,胡国意图何在?”洪帝蕴含怒意说道。
“这……”百官语塞,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对答。沉吟良久,还是军事院正使出列道:“启禀吾皇,胡国双王犯境,必是心虚欲占先机之举!”
“哦?继续说。”“吾皇圣思,胡国屠杀四非镇在前,刺杀四公主在后,证据确凿,吾皇宽厚,限期五日,交出真凶,然胡国心虚,必不惩凶,又惧我洪国义师征讨,故而欲占先机,又犯边境。”军事院正使缓缓说道。这种场面话,不管有没有人信,还是要说一下的。
“若是如此,众卿以为该如何应对为好?”洪帝认同了军事院正使的解释,又询问起百官应对之法来。
“启禀吾皇,为今之计,当先勒令康王与郑元帅两军合一,收复边境,再遣朝中猛将率兵支援,反攻胡国!”政事院正使出列道。
“嗯,好,那众卿谁愿率兵前往支援”洪帝再次问道。对他来说,这是一次考验群臣忠心与能力的机会。
“启禀吾皇,末将……”军事院左使出列,刚要开口请缨,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声“报!启禀吾皇,永王急讯!”又是那个金洪卫跑进大殿,打断了军事院左使的话。
“今天是怎么了,刚收到康王急讯,现在又来了永王急讯,难不成北边境也有敌国入侵不成?”在场的大臣都有点不安,短短一刻钟之内,两封边境急讯,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啊。
“念!”洪帝刚刚平息下来的怒火又被挑起,说话都有些急促。
“是,陛下。吾皇在上,帝国永昌。洪国历第四百二十七年下一月二十二日,杨国边军突然南下,对我边境军寨发起猛攻,我洪国边军奋起反击,列阵搏杀,双方交战近半时辰,各有死伤,杨国至少四王压阵,臣与二位边帅唯恐不敌,只得死守边寨,特此急讯吾皇,望吾皇遣将来援,臣等必死守边境,不失寸土,不负圣恩。--永王敬呈”
洪国北边境面对的,是洪国的死对头老对头--杨帝国,也是胡国名义上的宗主国,如今杨国也在北边犯境,至少四王压阵,而洪国边军本身有左右两大元帅,再加上永王,也只有三王坐镇,最少都是以三敌四,敌方又实力未明,永王哪里会没有压力呢?
呼~一道更加强劲的气场从洪帝身上爆发出来,劲气吹打地百官的衣袍咧咧做响,只见洪帝此时双目微眯,两拳紧握,脸上尽是杀气,虽然没有言语,但是谁都能感受到此刻的帝皇之怒。
殿内的百官见洪帝发怒,纷纷把头埋更低,生怕与洪帝对上,被洪帝点名要出对策。百官此时都怕洪帝发飙,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到时候苦的累的,到处奔波的活还不是自己这些为人臣子来干,就连刚才想要请缨的军事院左使也低下了头,知道事情开始变得棘手起来,这下就不止是一个胡国那么简单了。
胡国是杨国最大的附属国,如今胡国和杨国同时犯境,增王增兵,大举进攻,若是说两国之间没有事先串通谋划,只是一场巧合,估计鬼都不会信吧。这样一想,估计四非镇惨案和公主遇刺一案的背后,也和杨国脱不了干系了。
“众卿,为何低头不语,莫非孤养的都是一群遇事只知退缩的酒囊饭袋不成!”洪帝端坐金椅,双眼扫视着殿下的百官,冷冷地开口道。作为一个帝皇,看到自己的臣子在关键时候就沉默不语,连头都不敢抬一下,心里自然不悦。
“吾皇息怒,臣等罪该万死。”百官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帝皇之怒,有种发自内心的胆怯,只能罕见地集体请罪道。
“帝国养尔等万日,不是要尔等在此喊万死的!明白吗!!”洪帝看着眼前不争气的百官,又联想到这几个月发生的种种不顺之事,心中的怒火更加大了。
“吾皇息怒!”百官再次战战兢兢地应道。然后军事院正使朝着身后的军事院左使传了个眼色,军事院左使瞬间就明白了,看来还是得自己倒霉啊。
“启禀吾皇,臣愿率兵十万,与康王郑帅会师,迎战胡国双王,誓死收复边境!”军事院左使硬着头皮开口道。在这个时候自然是要有人出来缓解僵局的,而他自己本来就已经出列,只是在话说到一半的时候,就被金洪卫打断了,造成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刚刚自己的顶头上司又给自己使眼色,想逃也逃不过去了。
“好,准!”洪帝点头道,“孤相信,西边境有林爱卿前去,必能一举收复!胡国已不足虑,杨国方面,众卿可有应对之策?”洪帝稍稍缓和了一下情绪,最起码现在胡国方面已经有人主动请缨,看来自己的怒火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这下又轮到百官犯难了,胡国怎么说都还不是帝国,国力和洪国相差甚远,再怎么闹,也翻不起什么浪来,随便派个王境强者率兵增援,基本就没啥大问题了。现在最难对付的,还是死对头杨国,一个与洪国敌对两百多年,彼此国力不相上下的帝国。
在这两百多年的仇怨厮杀中,两国早结成了血海深仇,势如水火,恨不得举国之力灭了对方,但是这明显是不现实的。现在的难题就摆在百官面前,一个胡国难成祸患,在不出什么意外的情况下,单单军事院左使率兵增援便足以收复边境。但是杨国最少都有四王坐镇呢,难不成也随便派一个王境强者率兵增援就可以了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今杨国犯边之军实力不明,王境强者的数量也没有最终确定,要是低估了杨国的决心与实力,派去的人缓解不了边境危局,那样的话杨国之军势必越加嚣张,若是这样可就丢大脸了,所以派去增援北边境的人必须要压得住场子才行。
“启禀吾皇,以微臣愚见,宋国公应可担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