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2200000057

第57章 真相明,往事晓5

“方才的问题,楼主还没有回答我。”

落潇潇盯着他,等待着他的回答。

面对这样的质问,陌上易凉也不慌,他慢慢分开黑白两子,将它们一一拣入棋篮。

“我不过是在找一些东西罢了。”

他这样回答她犀利而执着的问题。

找一些,失去的东西。

落潇潇的好奇心好疑心催使着她究根探底,她实在想要知道一个切切实实的答案:“到底是什么东……”

“一个与你无关的东西。”

他打断了她,语气的冷淡和警告,让落潇潇这才反应过来,他们二人的关系。

既非密友,亦非敌人,说起来不过是因为有着同样的对手,

“我到底还是好奇阁下这几日为何会频频邀我前来喝茶下棋。”

落潇潇嗤笑一声,戳破了她想要问的东西。

陌上易凉的举动不免让她觉得怪异。

太亲近了,这种暧昧不明的感觉让她觉得危险。

一不小心,就会被这样的关系拉下深渊。

“闲来无事罢了,等到这个大陆的万古聚之后,我便会返回陌上星域。”

他面不改色,神态这般稀疏平常,如同在陈述一个无关紧要的事实。

只有心里知道,说出这样的话是多么的艰难。

很奇怪的感觉,明明没有任何好隐瞒的,却不愿将自己心思倾诉的感觉。

他能有什么心思?

陌上易凉暗自嘲讽自己的故作模样。

“是吗?那往后还是少聚好了,毕竟我们的关系还不至于这样亲密。”她站起身,理好有些皱褶的衣衫。

“本座明白了,那就尽量吧。”

他点头,心却紧紧揪紧。

这样奇怪的感觉,让他无所适从。

“阁下这样我就放心了。”

放心……了吗?

她始终对他警惕着啊。

“呵……”

在她走了之后,他终于掠唇一笑。

真是可笑啊,易凉。

他转了转目光,天楼窗外有纷纷繁繁的街道,有来来往往的人群,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生活,却没有让人,不,让他眷恋的温暖。

他站在山巅,独自享受凛冽的寒风。

……

“如今太子殿下只有皇后娘娘的支持,皇后娘娘在后宫中亦不受宠,虽然还有皇后的娘家在朝廷支持,可而今朝廷的局势不过是一家独大,拉拢白家,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鸦青道袍的男子席地而坐。

黑发如墨,白皙的面庞比得上柔和清水,没有一点瑕疵。这容貌是生得这样温柔简单,不让人生厌,其间又不乏一瞥惊鸿的俊秀。

翩然如雪的气质中透出淡淡的平和,如此容易亲近。

但见到他,又像是见到神仙一般又敬畏又欢喜。

他有一股底子里的仙气。

若说这样一个趋近于完美的人,有任何不相配的地方,怕就只有那双眸子了。

莹绿色的眸子,深沉而充斥着流光。

他对面的那人面对这样一个人并不惊慌,端着细腻温润的玉茶斗,慢慢思量着什么。

“那么敢问先生,这位潇潇郡主呢?”

良久,他问出声来。

口中所说少女的确有些出人意料,他无法想象一个实实在在的废柴,在三日后就摇身一变,成了九重天阙的凤凰。

有古怪,所以值得一探究竟。

“呵。”

鸦青长衫的男子一声嗤笑。

“那是天上的凤鸟,并非是白家那几只小麻雀,太子殿下你——

配不上。”

果然吗……

落一尘明了一般的点了点头,替自己再斟了一盏茶。

“如果不靠联姻拉拢这个人,有可能吗?”

他试探着问向对面的人,可纵然如此,他的身形依旧端正不迫。

男子会之一笑,俊美的面容掀起人心底的一片涟漪。

“那么,这就要看那位郡主现在到底是谁了。”

如果是落潇潇,那么必定不可能。

可如果是风潇潇,答案就说不准了呢……

男子的眼底似有深渊千丈,不见底。

潇潇啊,我猜你一定不会听话的。

同类推荐
  • 悠哉悠哉的异古生活

    悠哉悠哉的异古生活

    传闻,传承久远的逐风部落族长狼墨不近女色。江晴嘴角一抽。——扯淡!这个粘着、霸着他的是谁?“狼墨,知道什么叫做相互相助吗?”江晴怒吼。“帮了,要负责!”狼墨无视。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凤霸天下之嚣张小邪妃

    凤霸天下之嚣张小邪妃

    树上突然掉下个美男子,自此以后,沐熙玥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废材之身一去不返。收魔宠,养小弟,打敌人,猛然发现身后一直跟着一个粘人的牛皮糖。“全世界的男人死光了我都不会看上你!”她指着他大叫。男子闻言,从上到下瞅了她一眼,撇了撇嘴,含糊不清道,“就剩我一个男的了,我不好好挑挑,还选你吗?”
  • 九墨寒川

    九墨寒川

    她,是天朝的圣灵公主,当今天主的亲妹妹;却因与同在耀灵学院的好朋友爱上了同一个人,被陷害、服下了散灵丹、被她逼出了圣灵大陆,来到了地球他,是隐居在外界零空大师的闭关弟子;原本的他不入内界,这次为了神器来到了地球他与她的相遇,会有什么样的火花呢?
  • 溺宠天师大人

    溺宠天师大人

    一个是令六界闻风丧胆的妖之尊者,一个是与妖永处对立面的天师。可当彼此动情之时,纵然违背道义,掀起血雨腥风那又如何?只因你是你,不关乎身份、地位、荣耀!放眼六界,那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之人只有你,也只能是你……
  • 第一绝色:冥君盛宠凉薄妃

    第一绝色:冥君盛宠凉薄妃

    她步步穿心,助他登君主之位,为他不惜自剜双眼,到头来,他却挥剑斩断她的生路。诛仙台上,她玉石俱焚,一战彻九天,杀神谁能挡?——她,东皇国闻名遐迩的天才废物,帝都第一丑女,受辱三年,被抛尸乱葬岗!血眸睁开时,来自王者杀神的灵魂,从此将主宰这个身体。且看她如何音念双修,风云天下!这一世,她风华尽显,以天才之名,艳杀天下。恩她者,百倍还。仇她者,杀无赦!狐狸遇上狼,谁吃谁豆腐?他说:“女人,天上人间任你闯荡,爷罩着你。”他还说:“记得回来就好。”
热门推荐
  • 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主要内容为警语名句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

    五百年前,在中国的明朝,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王阳明。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降生,五岁还不会说话,十二岁就口吐狂言欲做圣人,十五岁离家出走考察三关,新婚之夜与老道士彻夜长谈……步入仕途后,他的人生更是起伏跌宕,因仗义执言遭廷杖入狱,贬谪赴任的路上死里逃生,在龙场这个蛮荒之地,他经历了一系列的生活困境和生死考验,最终悟出了一直苦苦寻求的圣人之道。龙场悟道,不仅让王阳明获得了内心的丰富与安静,还获得了一种觉醒的力量——知行合一。临终时只遗“吾心光明,亦复何言”八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本书作者查阅大量史料,补充了一些极为罕见的细节,完整而深入地讲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带您领悟知行合一的心学精髓。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 你的炒股纪律价值百万

    你的炒股纪律价值百万

    本书详细总结了股民必须遵守的100条炒股纪律,为股民筑起了一道道堤坝,堵住利润的流失,挡住亏损的侵袭。不遵守它们,你可能一亏再亏,甚至倾家荡产;能遵守它们,你肯定能化险为夷,亏少赢多,成为股市上真正的赢家!赢家眼里只有规则,输家内心常存侥幸。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渐渐地减少“侥幸心理”,成为一个理性的“规则”坚守者。更希望股民能理解并执行书中的各项纪律,也希望本书能给广大股民带来真正的启迪和帮助。
  • 红笸箩(下篇)

    红笸箩(下篇)

    洪耙子的尸体当天就被呼兰县的衙役送回了洪家堡子。让人想不到的是,呼兰县令王凤梧也随着拉尸的车到了洪家堡子。许小蓟和蚕豆刚从河边回来。这几天,许小蓟正在静养,白天和蚕豆游山玩水,为的是不让腹内的胎儿受了惊。许小蓟和蚕豆每人手里拎着一只蛤蟆,刚过了桥头,就有人报信儿,说县衙押着拉尸的车到了洪家堡子。许小蓟吃惊地问:“谁死了?”报信儿的人说:“是洪耙子。”许小蓟更加吃惊地问:“耙子不是和怀德在一块儿?怀德怎么样?耙子是咋死的?”
  • 达洛维夫人

    达洛维夫人

    故事围绕达洛维夫人筹备一个上流社会派对而展开。读者视角穿梭时间跨度,并穿插于主人公的思维与现实之间,通过对达洛维夫人一天中生活细节的描述,来塑造她一生的经历以及一战前后整个英国社会。
  •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出版以来,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专业性著述甚至将它视为重要参考,征引观点与部分论述。这些都让作者颇受鼓舞,深感人性的温馨。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 陆先生道门科略

    陆先生道门科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庐山天然禅师语录

    庐山天然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寻找溪水的源头

    寻找溪水的源头

    全书分五辑:辑一感怀先祖、父母及回忆青年时代仅有的一点家庭生活的乐趣,《读祖父雨三公文》《我的父亲汤用彤》《父亲给我的三封信》《记我的母亲》等篇都写得风格质朴,笔墨含情。辑二追忆童年时代最初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的追问,并因大妹的早夭而过早触及死亡问题,祈盼失去的亲人能像花草一样再生。辑三回忆自己一生治学的经历,从中学时代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聆听父亲吟诵《哀江南赋》而感受到士人的家国情怀,到考入北京大学先修班,从沙滩到燕园,终其一生与北大结缘,与哲学结缘。辑四探讨我国传统思想中上天、天帝的观念,以及世代以来儒家先贤所以安身立命之基。辑五追念废名、周一良、冯友兰等前辈学人,历历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