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68100000080

第80章 南征三

恒帝从没想过要让所有人都和自己想法一致,这是不切实际的,也没必要的,因为这样太费时间了。

“所有人”是个大概念,要将“所有人”进行区分,该拉拢的拉拢,该团结的要团结,该孤立的要孤立,该打击的要打击。

首先建立了以恒帝为核心,攀侯,条南,卫向,田光四人为辅助的初始团队,接下来根据诸侯对《宗论》的不同反应做区分。

但反馈回来信息的时间不一致,《宗论》还没到巴方,畿内已经吵翻天了,反对者每天抱着书简就要找恒帝进行劝谏,更有甚者要求去掉卫向的冢宰之位,恒帝不置可否,直接不见。

这群反对者内部也有区分,自身确实如《宗论》所言,淫乱贪婪,好逸恶劳,生活奢靡,品行败坏,因而恼羞成怒而反对,对《宗论》持全盘否定。这第一种人占反对者的八成。

有些是自身洁身自好,勤俭节约,只是初始被羞耻心,还有被上面的人裹挟,就懵懂的就反对。

见天子避而不见,就包围冢宰官邸,卫向大开中门,所有人就冲进去,卫向淡然应对。

第一种人反对《宗论》却提一些大而化之的概念,张嘴就上纲上线,卫向几句话就回怼过去。于是转而对卫向进行人身攻击,甚至影射天子,

第二种人,在与卫向辩论中,逐渐清醒。接受了部分观点,至少不再反对。

看起来吵得凶,闹得凶。其实以上二种人加起来还不到畿内全部的四分之一。剩下的人要么茫然,完全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只有极少部分聪明的人,知道恒帝的意图,静观其变。

以上的人,恒帝都命司马区别记录下来。同时任命观风使三十八人,以收集诗歌的名义,分别进入大中小三种不同诸侯的领地,实则探听全宗华对《宗论》的反应然后回报华都。

恒帝十三年冬,终于整个宗华八成以上诸侯都开始争议起来,极少部分诸侯同意《宗论》的观点,而他的公卿们也分成少部分同意,大部分反对,群情激愤,物议汹汹。

这种争论是从上至下贯穿的,天子明显即是推动者,也是支持者。大部分诸侯反对,少部分支持,还有冷眼旁观的。三者比例为5:1:4。卿大夫则是6:2:2。士族则是1:1:8。这是恒帝以当下情报能掌握的信息。

然后分开具体分析,诸侯的反应是反对与沉默基本持平,诸侯反对者大部分是因为自身就是《宗华》所批评的那一种诸侯,因为《宗华》本身的结构太巩固,他们只能从一些大而化之,但实际上没有什实质的概念上攻力,说服不了人。

沉默的诸侯,恒帝猜想应该是同意了开拓的观点,因为如果开拓他们才是获利最直接最大的一群人,但本身可能生活习惯被《宗论》所批评,所以对《宗论》同意一半,反对一半。

卿大夫反对者如此多,是因为开拓的功业心不如诸侯,但守旧的家园土地情结大于诸侯。这是由于双方所处位置不同,诸侯臣服于天子,但距离太远,天子极少干涉诸侯。诸侯较自在。

而卿大夫受诸侯管制较诸侯受天子管制多,即便开拓一块新地,也是照样受管制。而且诸侯对自己领地只是一个概念,实际收税,建设,管理都不是诸侯本人亲身参与。

而卿大夫却要关心税收,沟渠,道路的日常管理,对土地参与了建设,规划,所以有家园土地情结。所以反对开拓。

士族沉默如此之多,是因为话题距离他们太远了,身份低,他们有小块地,而且是卿大夫日常管理的执行者。

但正因为封地不大,甚至大部分已没封地,所以没有什么不能割舍的土地情结,但也没有功业心,因而觉得反不反对,决议都是上层贵族的事,没有话语权与决择权。

士族中只有少部分人聪明,他们很清楚身份地位已经固定死,天下太平,他们一生就是士,替卿大夫做事,或者管理自己的一两百亩土地。几代人都不会有变。

只有发生动乱,如与邻近诸侯发生冲突甚至战争,他们才能有建功立业,扩大领地的机会。但在宗华太平的情况下,诸侯发生冲突多以谈判解决,发生战争又有天子干预,战争的决择权也不再他们手上。

士族是最渴望建功立业,但又最无话语权的一群人。

但支持者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恒帝是支持者。信息传播汇总上,以《宗论》为思想指导,恒帝将支持开拓的声音快速传遍天府,在极短时间内让全宗华的人都知天子支持开指。

而反对却是被动反对,是在支持开拓的总纲《宗论》已经传播到自己这了,才表示反对,而且反对的声音彼此孤立在各诸侯封地内,而《宗论》却已经达成合力,达成串联。

在分折以上各层次贵族间的不同反应,和为何有这种反应后,恒帝要使这种分层的不同反应发生突变,要将从诸侯至士族的反应比例变化引导至对南征有利的局面。

首先以华阳氏为突破口,恒帝派使者召华阳公入朝,恒帝十三年,华阳公修在千里之外的玉邑疑惑的接见了天使,在接过天子诏命,看过之后,面带狂喜,朝东南天府方向三拜,三日后就启程,带着一班大臣往华都赶。

恒帝十四年秋九月,恒帝在龙泉山祭天圆圜上,举行盛大仪式,有七路明确支持开拓的诸侯亲自到场――分别攀侯畅,清华氏,苴方,伏氏,宣氏,毕节氏,平氏(除清华氏为公,其余五人为侯)。

还有三路反对的诸侯,三川氏,渠氏,台氏,以及十几路诸侯的使者。

在《宗论》已经传播近二年,争议不休的情况下,天子召华阳公入见,并召诸侯观礼,当是天下大事,于是宗华如暴风雨前的宁静,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龙泉山,看看这位惊世骇俗的天子又将扔下什么天雷。

恒帝大裘而冕,祭天后,站于台上,华阳公修跪于台下。恒帝亲手展开一卷玉简,金口玉言下达《重封建诏》。

《重封建诏》与《宗论》遥相呼应,第一部分是论述封建制,第二部分是论华阳氏之功,第三部分是对华阳氏重新封建。第四部是重新建立一个高于公的爵位,和这个爵位与公的不同。召天下诸侯学习华阳氏。

概括起来就是,天子建国,诸侯立家,是宗华的基本国制,于是启帝分封诸功臣,而华阳氏于希玉拓土千里,面积与天府同等,其功大矣,公爵已经不足以彰其功,而且距离过远,朝贡不便。于是特新设一爵――王!

恒帝封华阳氏为希王,以整个希玉为封地,与公爵有以下差别:

一,希王可以建立王庙,华阳氏始祖造是启帝的嫡叔,华阳氏也祭祀也只祭祀到造这一代,现在希王可以祭祀到造的父亲,启帝的祖辈震帝。这两者有极大区别,代表希王的始祖将确实是一代天子。这是祭权。

二,希王可以在封地内册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而在这之前是只有天子才能册封诸侯。这是封建权。

三,恒帝将华帝始祭天而制后被启帝回收的礼器――礼北之玄璜重新赐与希王。

四,命希王永镇希玉,开疆扩土,屏蔽宗华,以国相称。

五,希王可以五十年一朝,二十年一聘。

恒帝将诏书念完,又将一支玉鼎,里面装的是圆圜下的土,递给希王修,里面刻了“帝十四年制,希王修受。”几个字。又将《重封建诏》的玉简,已有二千五百年历史的玄璜都送于希王修。

在场诸侯完全愣在当场,清华公心潮澎湃,其余人热血沸腾,各种心情自不细表。

回到玉京后,苴,宣,伏等氏迫不及待,要求加入南征,恒帝却是不急,要求各自回到领地,日后自有安排。

华阳氏被封王,《重封建诏》的消息在天下掀起惊涛巨浪。

恒帝十五年,恒帝命田光讨伐畿内那些生活奢靡,固执死板的反对派,去爵收土,同时将这些公卿以不孝非人的罪名鸠杀,大概在畿内公卿中占三成。

恒帝十六年,恒帝命田光以同样罪名,联合清华氏,毕节氏讨伐反对声音最大,本身行为又最恶厉的尚华氏,恒帝十七年,恒帝宣布尚华氏去爵去氏去土去民,将尚华氏嫡族一撸到底,全部打散流向至支持南征的伏,宣二氏与攀方的领地。

同时将尚华氏的德阳纳入天子直辖,同眉乐一般。

此举恨恨震慑了反对派,南征已成定局,但南征开拓的成果得先有个大的框架分配。

恒帝发《南征诏》,宣布奉天命南征,各氏如全外迁,爵升一级,各氏如出人出人,那就是再分一平爵。

比如宣氏,如果动用全族力量,如希王那般,全迁至云地或甸地,他本爵是伯,就可以升至侯。如只是出人出力,想在云,甸两地建个分家,那本爵不变,分家将被册封为伯。

之后原意南征的诸侯纷纷开始准备,并决定到底在这场南征中出什么力。

恒帝十八年,合畿内,攀方,毕节三方全力,南征线打通至甸地,恒帝亲自带二万首批移民南下,正式拉开了大规模移民的序幕。

同类推荐
  • 我是丞相

    我是丞相

    武压吕布,脚踢刘备,拳打诸葛亮,干死袁绍。天下人,我谁都不服,我只服曹孟德。重生三国,江山美人我都要。吕布死!曹孟德称帝。
  • 三国之农民崛起

    三国之农民崛起

    一个奴隶的崛起有的太多的阻碍,最大的就是士人的蔑视,世家的垄断,豪门的欺压。。。但我们有最大的劳动集体,最重的心理共鸣。。。。我们就是三国中的共产国际。。。
  • 三辅決录

    三辅決录

    本书所收二十三种书都是对三辅地区即金关中地区之都邑、人物山川、形胜等的记载,因性质相类,收为一集,对研究关中地区的地理等有一定意义。
  • 马贼水鬼

    马贼水鬼

    陆上劫舍之辈,江湖人称马贼,水上混迹之徒,世人谓之水鬼。一疯道曰:兄弟并非同林鸟,望子成龙终成空;马贼入京风云改,水鬼上岸天下惊。
  • 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

    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

    在明朝的历代皇帝中,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的个人素质并不算太差,他好学勤政、严于律己,也非常能干。但他生不逢时,正好赶在一个不利于实施统治的时代,登上了君临天下的宝座。作为一个统治者,他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固执多颖又刻毒残酷,性格上的这些缺陷被至高无上的皇权无限放大,反过来又导致大明王朝更迅速地走向灭亡。最终,回天乏术的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吊死煤山,延续二百多年的明皇朝也就此灭亡。
热门推荐
  • 非婚勿扰:豪门隐婚进行时

    非婚勿扰:豪门隐婚进行时

    “大叔,孩子生下来了,我们之间的协议终结了,goodbye!”某女佯装帅气地挥手,誓把这段过去忘记。某人拉她入怀,十分暧昧地说道:“你舍得吗?包邮老公买一送一,你要不要?”某女斜睨一眼,“早说嘛!有便宜不占是傻子!”
  • 幼仪杂箴

    幼仪杂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名门小萌妻

    名门小萌妻

    一场交易,她日渐习惯,他却突然翻脸。“我最讨厌你这种女人!”英俊冷漠的脸孔像撒旦一般让人心寒,一场阴谋,让他们陌路,几年后等他们相逢,她已经华丽变身,看他们怎样再次折腾彼此。
  • 将门毒女

    将门毒女

    一朝穿越,素问成为将军府上被丢弃在外的嫡女。她的父亲遗弃她,祖母厌恶她,姨娘设计她,母亲被逼疯,兄长被践踏。素问涅槃重生,既然你们今日无情,就别怪我从此无意。面对这个冰冷无情的家族,她誓要护母亲,保兄长,惩贱人,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挣得自己的一片天。庶兄为非作歹,她打断他的腿,毁他一世前程。庶姐妹伪善,她撕开她的美人皮,让她们无脸再见世人。姨娘歹毒,她亲手送她上黄泉路。父亲冷漠,她要他亲自下跪当众认错。她运筹帷幄,步步紧逼,誓将那些歹人全部打倒,她要他们知道,她的地盘,她做主!
  • 赢在办公室

    赢在办公室

    职场不仅提供个人以生存的平台,同时提供的也是个人发展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依靠团队的力量,运用自己的修养、智慧、谋略,经过拼搏和坚持,是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赢在办公室——用历史名人的智慧学职场生存之道》就是这样一部职场兵书,它收集当今职场人士的成功之道,融汇历史名人的处世法则,两相对应,娓娓道来,精彩纷呈。读者用心领会,得之一二足矣。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职场兵法,活学活用,必能裨益终身。
  • 青少年必读常用词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读常用词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冥帝的绝世狂妃

    冥帝的绝世狂妃

    她本是被人称为红杀猎鹰的杀神特工,只因为她从不轻易出手,一出手便未曾失手。一场阴谋,一桩看似简单的买卖,却换来一场华丽的葬送,身首异处的她莫名穿越到异世大陆凤家七小姐凤七夜身上。凤家小姐凤七夜天生废材无灵力,更因那一头火红长发被家族之人视为不祥之兆,被送往沧澜国凤家禁地成为那传说中魔兽的祭品。当黑眸睁开,灵魂已换,杀神降临,凤凰于飞!从此御灵兽,斗渣姐,炼神丹,走魔林,跨四海,一双素手,一根银针,活死人肉白骨。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而今欺辱她的,她必百倍还之!当身为红杀猎鹰的她,踏上这片大陆开始,就必定将掀起一番惊涛骇浪。且看废材崛起,凤霸天下!本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却不想一道圣谕,将她许配给大陆另一个废材傻王---君天夜。世人皆言:妖邪凤女,废物夜王,绝配!哼,想主宰姐的幸福,姐先让你无“性”可福!***片段一:月色浮影之下,她摸到傻王的床边。以匕首抵住他的脖颈威胁道:“小朋友,乖乖的,明日去给那狗皇帝说说取消和姐的婚约,否则,我切了你下面那玩意!”暗夜之中,他胸膛敞开,玉色健硕的肌肤裸露在月色之下。性感得某女一脸血,却还一脸哀怨邪魅道:“还未嫁娶便想谋杀亲夫,为夫甚恐!”“你不傻!我靠!你是谁?”凤七夜惊呼,眼前的邪魅男子,哪里与傻沾上边。可是以她识人辨物的能力,居然看不出!“我与你做一笔交易如何?”君天夜调笑着开口。“嗯……护我一时安稳,还你一世无忧。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片段二:本以为只是两人之间不过是一场利益之间的交易。奈何不但走了肾,还走了心?只因他的一句无忧,她便将痴傻的他纳入羽翼之下!“欺他,就是欺我!我凤七夜的男人,就算是傻子,也只有我欺负得了!”说完,也不管对方是什么皇朝圣女,照打不误。那一日,痴傻的他为她挡住那灵兽凶猛一击,她指天立誓,非他不嫁。那一日,当那红发鲜衣的少女为了他而差点殒命,他浴血而来,屠戮天下。“她的狂爷宠的,她的傲爷惯的,她的人都是爷的,敢伤她,可有问过本帝?”当傻王不再痴傻,妖女不再废材,只为与那身边之人携手笑傲三界。***“你是夜王,可我不愿做那王妃,你当如何?”红发女子巧笑颜兮,依偎在他的身侧。墨发男子轻笑:“那你我便做这三界的双夜之王。”***PS:本文男强女强,不虐不坑,玄幻为主,里面医学用词皆是行文需要,请勿考据。
  • 赌徒

    赌徒

    来自一个赌徒的内心独白,作者陀斯妥耶夫斯基用他独特的观察方式来描写一位赌徒的故事。
  • 天命凰妃:拜见九殿下

    天命凰妃:拜见九殿下

    她想踏过千山万水,赏遍红尘蒹葭,看尽人世繁华······他愿放弃王权,舍下战神荣誉,甚至自残双腿,只为圆她此生一梦······可她却成了他的侄媳,而他则成了她的九皇叔。当失踪数年的他突然出现,凤天王朝将掀起怎样的一场血雨腥风?繁华落幕,烽火燃烬,她最终情归何处?倾城雪落,一眼一生,一世一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