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1100000018

第18章 诸葛孔明

支屈六本名就叫做屈六,和石勒另一员大将支雄一样,都是月支人,因族为姓。月支在汉代写作“月氏”,本是游牧于河西走廊和祁连山地的古老民族,后来为匈奴所逐,逐步西迁去了中亚,曾一度建立起强盛的贵霜王朝。不过也有部分月氏人并未西徙,先附匈奴,后又附汉,在凉州与羌、汉杂居。

石勒初起家的时候,身边只有八骑,即王阳、蘷安、支雄、桃豹等人,后来增加到十八骑,新面孔里就有孔苌和支屈六,所以支屈六也算是元从老将了,这才能够肩负留守重任。今天一起去送别石勒,裴该口称石勒为“主公”,支屈六只是听着新鲜,没当一回事儿,结果转眼就瞥见参谋程遐跟人笑谈,说明公这回招揽来一个谄媚小人啊,我还以为他们这种世家子弟会有多骄傲,多自重身份呢,没想到是这种不要脸的软骨头……

支屈六当场就怒了。他为人单纯,对于人员判定只有三个标准:忠诚的是君子,反复无常必是小人;勇敢的是君子,临阵怯懦必是小人;直言的是君子,说话绕圈儿还拍马屁的必是小人!我看明公貌似挺看重这个裴该啊,还打算让他做“君子营”副督,难道是明公这回看走了眼吗?不行,我得去好好问问裴该,他若真是无耻小人,那就先暴捶一顿,让他长长记性,别以后坏了明公的大事!

于是打马扬鞭,匆匆而来,可是一打问,裴该病了……我堂堂七尺汉子,总不能动手教训一个病弱之人。罢了,算他走运,且等他病好了再说吧。

——————————

简道离去以后,裴该让仆人把葛巾浸透凉水,敷在自己额头上——感冒是小病,但得赶紧把体温先降下来。至于支屈六曾经来过门外的事情,他是一概不知啊,更不知道因病得福,暂时逃过了一顿暴打……

他这一病,时间不短,足足三天三夜方始退烧,又多吃了三天简道合的药,这才终于能够起身行走。就觉得身体软绵绵的,精神也仍然疲倦,挣扎着步出房门去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想一想这样不成啊,我得赶紧好起来。于是命仆人打来凉水,擦了把脸,回想前世的广播体操,还记得几个动作,于是就在院中演练起来,活动活动四肢筋骨。

正巧简道又亲自来送药,进门一看裴该的动作,双睛当即就亮了,追问道:“这莫非是华元化的‘五禽戏’么?”

裴该心说你这什么眼神儿啊,固然广播体操的作用和华佗“五禽戏”差不太多,但“五禽戏”那是模仿五种鸟兽的动作,你看我跟这儿伸胳膊挰腿,哪有一点儿象动物啊?当下笑着摇头:“非也,只是寻常疏散筋骨而已。”

看简道的表情,多少有点儿失望。他问裴该:“据说‘五禽戏’可以消除俗气、流动血脉,使人不得病且能长寿,裴先生可知道,果然如此神妙吗?”你们世家子弟懂得多,你不会恰巧听说过吧?裴该摇头道:“或许确实可以强身,然是否能够长寿,我不知也。”简道仍不罢休,又问:“传说‘五禽戏’是模仿猿、鹿、熊、虎、鸟的动作,其中只有一禽,为何不叫‘五兽’而偏要叫‘五禽’呢?”

裴该闻言,不禁愣了一下,心说这真是个好问题,只可惜我回答不了——“我确实并不会‘五禽戏’,甚至从未见人演练过。”

简道扁扁嘴,倖倖而退,去吩咐仆人煎药了。裴该活动完筋骨,就去问候裴氏起居,然后命人搬一张胡床放在院中,他踞床望天,筹思下一步路该怎么走才好。简道从厨房出来,正好又见到裴该,就再上前施了礼,顺便多问几句他目下的感觉。

裴该说我好得差不多了,既能下地活动,只要多补充点儿营养,病体自能痊愈。简道说好啊,近日常有胡兵出城去狩猎,我明天让他们送点儿野味到府上来,给裴先生改善伙食。裴该点点头:“有劳了。”随即命人再取一张胡床来给简道坐:“至繁若无要事,且陪我说说话吧。”

简道受宠若惊,连连作揖,然后就在裴该侧面坐下。裴该问他:“我新附石……主公……”我就叫主公了,并且在离开前还会一直这么叫下去,你们怎么着吧!“我新附主公,于军中将吏多不稔熟,至繁可能教我?”

简道虽然并不受石勒重用,好在投靠得比较早,在军中时日比张宾还长久,又负责杂务,基本上每名将吏都能混个脸熟,就没谁他不认识的。当下是侃侃而谈,不但把每个人的姓名、出身、年龄、履历,就连脾气、秉性,平常负责什么事务,全都向裴该合盘托出。这一番交谈,足足一个多时辰,裴该倒是获益良多。

而且受裴该的影响,话说到一半儿的时候,简道也开始满嘴跑“主公”了。他后来觉出来不对劲儿,就大着胆子问裴该:“先生称‘主公’,可有典故么?”这些天大家伙儿都在议论啊,说是你现编的,但我总觉得你那么高出身、那么大学问,必然有讲儿——能不能告诉我,我好去向旁人炫耀。

裴该正要他把“主公”一词的来源散布出去,于是假装毫不在意地笑笑,简洁而言——说太多就刻意了——简道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蜀书》确乎未曾读过……裴先生真正博学!”其实别说《三国志·蜀书》了,就连传播甚广的《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他其实也都无缘得见,这辈子读过的字书就不超过二十卷,还有一半儿都是医书、药典。

等到告辞的时候,简道顺口说:“当日裴先生病倒,支将军曾经想来拜访,闻讯黯然而去。如今先生即将痊愈,我这便去通知支将军,他必然再来求见啊。”

裴该闻言,略略一皱眉头,心说支屈六想见我,为的什么呀?照理说既为同僚,见上一面谈天说地也很正常,问题这些天里除简道外就没见有第二个人登门。程遐也留在许昌,他跟我都是读书人,倘若他想来拜访,倒还比较有理由——可是他不但没有亲身前来,甚至都没有派人来问候一下病情,很可能是想对自己施加冷暴力。自己如今算是闲居,石勒又没有分派职司、任务,支屈六有什么理由来找自己呢?

真正想不通。

——————————

支屈六是两日后登门的。

他先是把门扇拍得震天响,老仆人才刚拔开门闩,他一脚就踹了进来,踹得那老头儿一个跟斗翻出去四五尺远。这时候裴该正在屋中写字——笔墨工具自然是简道送来的,裴该闲来无事,本打算读读书,但简道本人身边没有,说去向程遐等人商借,却一去再不回头了,因此裴该就只好靠写字来打发时间。

他前世只在小学时期练过几天毛笔字,好在这具寄身的躯体对此技非常娴熟,无论楷、隶都写能得四平八稳。裴该想把脑袋里还存着的书默写出来,以免将来忘了,然后发现自己记忆最深刻的,竟然是亡父裴頠的《崇有论》。

裴頠基于时代环境,同样崇拜和研习老、庄,但因为本人还算比较注重实务,不是王衍之流只会谈虚论玄之辈,所以在“正始之音”重思辩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崇无”时流针锋相对的“崇有”思想,有一定的原始唯物主义气味,倒是颇对现在这个裴该的胃口。于是提笔就写:“夫总混群本,宗极之道也。方以族异,庶类之品也……”

结果“嘭”的一声巨响,大门被人踹开,导致那第二个“也”字最后一钩挑出去老长,彻底破坏了文字的美感。裴该心中恼怒,放下笔出门来看,只见一个虬须胡人大咧咧地迈步而入院中。

这胡人看五官可能是个白种,但皮肤晒得很黑,深棕色的头发胡子都打着卷儿;身量比自己约高半头,科头穿一件葛布短衫,衣襟还敞着,露出胸口浓密的护心毛;足登皮靴,左手提着一支马鞭。裴该认得,这正是留守大将支屈六——欢送石勒的时候见过面啊。

他一拱手:“支将军……”正打算责问支屈六为什么踹门而入,就见支屈六提起鞭子来朝自己遥遥一指:“汝可是裴该么?”

“何必明知故问?”

“明知?”支屈六狞笑道,“我正是不知,故而才来问汝!”他的中国话说得有点儿别扭,口音很重,好在基本上还能够听得懂——几步来到裴该面前,瞪着一对铜铃大眼喝问道:“汝既归附明公,不思竭诚尽忠报效,反而谄言媚上,究竟是何道理?今日若不能给我一个好理由,便要以军法来惩治汝!”

裴该心说原来如此,他是来找麻烦的,根源应该还在那“主公”二字上。正待反问:“我哪里谄媚了?”又觉得纯是招架,未必气虚。面对这般粗蛮武夫,一旦被对方气势压倒,恐怕就再无还手之力了,说不定话才说到一半儿,对方马鞭子就会往自己身上招呼……

好在他脑筋转得够快,当下冷笑一声:“诸葛孔明如何会谄言媚上?”

支屈六表情愕然:“诸葛孔明又是谁了?汝不是唤作裴该么?”

裴该唇边寒意不散:“诸葛亮字孔明,将军未曾听说过么?”

支屈六更迷糊了:“汝说的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那与汝又有何关联?我是在问汝啊!”

裴该抬起一只手来,比划动作,以加重自己的语气:“昔日刘备困居荆州,亲往隆去中招揽诸葛孔明,孔明初时不见,后又不允,刘备凡三顾,才终于请得孔明出山,为他规划王业。主公同样数次三番招揽于我,我虽两次拒绝,他也不肯罢休——这与刘备、孔明之事,何其相似乃耳?将军的意思,难道是主公识人不明,犯了错么?!”

同类推荐
  •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 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在3040年代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倾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占了主导地位。
  • 大唐烟雨

    大唐烟雨

    周云原本是一个新世纪的都市小白领,每天在公司和家之间来回徘徊着,单调乏味的生活让周云突发奇想的给自己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想到这次的旅行直接把自己和他的二哈一波带走,来到了这个陌生又熟悉的朝代。贞观元年四月,那一年,在周云跟着某位袁姓无良道士踏入长安的那一刻。原本应该沿着历史轨迹前行的大唐因为周云这只小小的蝴蝶而发生了小小的偏离……
  • 汉明帝刘庄传

    汉明帝刘庄传

    汉明帝刘庄,庙号显宗,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个儿子,母后姓阴名丽华。当初,光武帝刘秀在长安求学时,曾见到朝廷的执金吾,在街上出巡时的威仪,非常羡慕,感叹道:“任宦当做执金吾。”又一次,在去新野姐夫邓晨家中时,恰巧遇见了一位貌美的少女,名叫阴丽华。刘秀惊为仙女下凡,不禁叹道:“娶妻当得阴丽华。”
  • 王者荣耀之乐坊

    王者荣耀之乐坊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一张古琴,一个只有三分之一的梅花扣,一名断了一指的琴圣,一具被灭口的尸体,这些都关联着一个阴谋,就让我们随着沈浪的脚步,去一步一步解开这个阴谋。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从浩繁的历史记载中选出若干较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争宠的实例,采用以叙为主、夹叙夹议的形式,将历史上一些为争宠、弄宠、固宠而不择手段的史实介绍给读者,力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揭示封建制度下宫廷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以及这些斗争给国家、社会带来的无尽灾难。目的是以史为鉴,以飨后人。
热门推荐
  • 恋爱

    恋爱

    1979年年底,我生了场大病,差点儿死去。插队回沪后,我被分进上海铁锅厂当翻砂工。农村生活八年半,做梦都想回上海,进工厂,可真回了上海,进了工厂,我开始怀疑:这上海、这工厂,是我梦寐以求的?翻砂车间是个黑色世界。三四千平方,地上到天花板,没一寸不黑,没一寸不粘上厚厚黑粉。铁锅厂生产炒菜用的乌黑铁锅。铁锅制作靠翻砂,将熔化的铁水,浇进模具,然后冷却成形。为防止铁水和模具粘连,浇铸前,需在模具上抹一层矽粉。矽粉,是种有毒金属粉。抹上模具的矽粉,碰到滚烫铁水,会腾起浓烈烟雾,带着黑色粉末以模具中冒出,染得到处乌黑。
  • 王者荣耀之荣耀前传

    王者荣耀之荣耀前传

    自传承着人类最高科技的诺亚方舟降临至这片大陆,便诞生了众多的超人类,他们被统称为超生命体,更多地,则是被称为神。大魔神王被姜子牙率领召唤师与众超生命体封印,大魔神起义的失败,魔种最终沦为了最底层。魔种洞窟的魔种,却是被饲养的食物。千年之狐千年等待,白龙执魂不灭。地狱涅槃重生的魔神,从深渊归来的黑暗暴君。女帝武则天的野心一步步拉开序幕,而穿越古今寻找的答案,也即将揭开……读者群号:805971307。一般更新公告先发群...
  • 青梅竹马之有你真好

    青梅竹马之有你真好

    “这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就是当红小花旦童晨曦!也是这部剧的女主角……”著名主持人介绍童晨曦。童晨曦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看着主持人,心里却想着她实现梦想了,可是一直守护他的人呢?他又在哪里呢?坐在沙发上看着屏幕里的童晨曦,他嘴角牵出一丝微笑,她终于实现梦想了,可是他们还会再相遇吗……
  • 梦幻西游之异世侠缘

    梦幻西游之异世侠缘

    系统全新格式化,所罗等人意识被尽数封印与寄体之中。全新的异世大陆,来自梦幻西游全方位地理的修真世界。性格丕变,冷酷无情的所罗,要如何与多愁善感的热血少年剑侠客周旋?让剑侠客帮他找回失散的伙计?要如何让他相信养育自己的楚恋依乃是一名无耻之徒?梦幻西游之跨服战场系列第三部《梦幻西游之异世侠缘》,同学们走进来,与我、与剑侠客一同踏上浩浩修仙路!
  • The Shape of Fear

    The Shape of Fe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豪不是我

    神豪不是我

    ‘我真的真的不是神豪,你们别再追我了’,颜言无奈的说,后面的记者很无奈,你不是神豪,谁是?
  • 深山少年闯都市

    深山少年闯都市

    来自乡下的神秘少年,武功,医术,为何如此卓越?还百毒不侵?他本想低调做人,奈何被人所逼。既然低调难行,那就高调走起!从此,风流而不下流,成为他的本性,嚣张而不跋扈,成为他的座右铭……
  • 我家夫君超腹黑

    我家夫君超腹黑

    前世惨遭渣男小三算计,一朝穿越,她发誓再不做包子!傻子?废物?家族的耻辱?姑娘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绝美反击战!灭渣男,斗小三,整治恶姨娘,惩治毒姐妹,她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做当世的强者,第一召唤师!!“想娶我?那你有什么本事?”白倾倾挑眉反问。北冥琉华潋滟一笑:“撒得一手好娇,卖得一脸好萌,专宠一位好妻!”“……”世道果然变了,连腹黑大灰狼也学会撒娇卖萌了,那绵羊们如何生存!
  • 那个人

    那个人

    咪咪是个多好的孩子呀,我们从心底里爱他。而且,老鹰的罪孽,不应该由他的孙辈来承担。杀死他,就已足够,虽然他的死,远远不能,远远不能弥补我们家庭以及无数个向我们一样的家庭从天堂跌入地狱的苦痛,以及这三十年来的沧桑巨变——我的母亲因对我过度的思念,而身患严重的抑郁症,于我八岁那年跳楼自杀,抛下了孤零零的父亲……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