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9400000019

第19章 为政2.4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是传世名言,差不多妇孺皆知。理解起来,最后一句“不逾矩”,是指七十岁不逾矩,还是统领前面各年龄段,都不逾矩,是个较为新颖的讨论。七十从心所欲,也算一句整话,也能说明问题。孔子终年七十三,不逾矩,是单只七十岁以后吗?

孔子被尊大成至圣先师,圣人,可其人生的经历并非超乎常人的顺利,而是比常人更崎岖、坎坷。孔子三岁丧父,母亲把他拉扯成人,艰辛可像而知,十七岁丧母。用老百姓的话说:是个苦命的孩子。

孔子说“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学”放在首位,没说十五志于仕,立志当大官。当然,孔子好学贯穿一生,不会是从十五岁才开始着手进行学习的。孔子三岁丧父,母亲对孔子的幼年和少年时期的关心照料、学习引导、做人处事肯定是下了大功夫的。孔子说十五志于学,应该是指自己有意识的主动学习、渴望学习或者进行专业性的系统学习的年龄,之前是母亲引导下的被动、非系统性、非专业性的学习。

“三十而立”,代表学有所成,具备了一定的学识和声望。这个年龄段期间,孔子丧母,双亲离世。为啥我们能从读孔中感受到他对人世的大爱和悲悯情怀,应该和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孔子年届七十时丧独子孔鲤(年五十),白发人送黑发人,可谓人生多舛。

“四十不惑”,应该指的是专业学习(诗、书、礼、乐)方面技能、技术娴熟,不再有多少困惑。如果是指看穿看透了世事人情、淡泊了追名逐利,不再有困惑了,那么下一句“五十而知天命”,就不好解释了。

据传,孔子年近五十(四十七岁)学《易》,韦编三绝,这句“五十而知天命”,应该是学《易》的主要成果之一。孔子为《易经》作《易传》,这个学界有争议,有观点认为出自别人之手,托孔子名。但从孔子读《易》的勤奋劲头分析,把连接竹简的牛筋做的绳子都折断三回,可见其用力之深,顺便撰写点“读书笔记”,为易经做解成就《易传》,也很正常。

“五十而知天命”。何谓“天命”?大家各抒己见。孔子之孙子思作《中庸》,首章开明宗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或许理解了这段话,会对理解“知天命”有所帮助。那我们借助工具书,简要解读一下“天命之谓性…”。一个人的“天命”与这个人的本“性”有重大关联和关系,“天命”不是上天赐予之后就归于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因为“性”可“率”。率(读shuai,有人认为读suo),统率,引领,归于正途。

“率性之谓道”,能统领和主宰了自己的“性”并归于正途叫“道”,一个人的“天命”与“率性之道”有关。“修道之谓教”,道要修,道不是天然自直的,修道的方法依靠“教”。教也不是先天的,要靠后天的教育。“教”分他教、他律和自教、自律,那么教育之“道”的特征是什么?“不可须臾离也”,离开“道”,就不是人生和学问的正途,就歪到地水沟里了。可见一个人的“天命”,与其“率性”的能力有关,与“修道”的素养有关,与接受教育的他律和自我教育的自律成果有关。

“是故君子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一个愿意探索和知晓自己“天命”的人,是一个努力做君子的人。如果对做人当君子不感兴趣,甘为小人而无怨无悔,也没必要费劲去探究自己的“天命”,瞎胡活就行了。

做君子不容易,要在他教和自我教育过程中,谨言慎行,求真务实,对自己没有亲眼所见的事不违心曲意逢迎;对自己接受教育和自我学习过程中没有接触的未知领域,要有敬畏和渴望探究之心。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几乎每个人都认为独处时,隐蔽处所做所为不见于人,事物微小不显见于外。其实呢,往往是自以为是、自欺欺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没有不透风的墙,你背地里做君子做好事,你不写在日记里也总会有人知道,会迎来赞许和弘扬;你背地里做小人做恶事,不留痕迹也总会有人知道,会大白天下,要受到谴责和唾弃。另一方面,“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的缺点、毛病、问题,越是在隐蔽处、细微处,越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细节对于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君子将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故君子慎其独”,一个人独处时,越容易放纵、放大自己的缺点、毛病、问题,在“群处”时就会得到彰显。所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要慎独,做到表里如一,不搞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说到这,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起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五十而知“率性”,五十而知“修道”,五十而知施“教”,五十而知“慎独”,五十而知“君子”所当为。

“六十而耳顺”,何谓“耳顺”,朱熹释义: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孔子说自己六十耳顺,不代表所有六十岁的准老年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如今,绝大多数人这个年龄的人,都退休在家协助儿女照顾孙子辈,给上班的儿女做晚饭,接送孙子孙女或外孙外孙女上下学。对儿女和孙辈儿的各类要求,基本都能做到“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指通过一生的知识、文化、修养的积累、积淀,实现了心理、心灵的解放和自由。君子一日三省吾身,锻炼太辛苦、太劳累了,也该歇歇了。但有底线,不逾矩。看看《礼记》,就知道过去老规矩有多少,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难能所以可贵。

不过我觉得,人生七十古来稀,又是圣人,放宽点要求,让他逾矩,好好逾,能逾到哪里去呢?!

同类推荐
  • 也许相信

    也许相信

    散文集,每篇文章都希望可以有真正懂的人,去理解,去品味,去了解。
  • 梦回魔界之命中注定

    梦回魔界之命中注定

    喜欢一个人,是一开始就注定的,无论她好还是坏,是悲悯终生的仙,又或是罪孽深重的魔,喜欢便是喜欢。
  • 生活印象

    生活印象

    记录生活中各种现象,有道听途说的,有亲身经历的,当故事看吧,茶余饭后,一笑置之。
  • 逝水流

    逝水流

    我们走的太远,以至于连出发时的目的都忘了.我们一直以为我们会这么干净的走下去,倔强着昂了头走下去。最终呢???
  • 王者荣耀之世界旅志

    王者荣耀之世界旅志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世界的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探索,世事翻涌如浪,抉择在于自我。以本书视角游历王者大陆,努力构建一个有血有肉的世界!
热门推荐
  • 自由泳

    自由泳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天地八阳神咒经

    天地八阳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子归来之我家夫人太嚣张

    公子归来之我家夫人太嚣张

    智商爆表情商却很感人的冰山女武清,意外穿越,成了空有美貌的戏子姬舞晴。倒霉就算了,还各种孔雀男纠缠,想要金屋藏娇?!姬舞晴冷笑,柳眉一-挑,“敢欺负你家武爷,准是你们活的舒坦了!”手撕花心阔少,脚踢各路妖孽,正要开展一番大业,之前被一脚踢开的复仇公子却带着无上荣耀强势回归,更携一船物资指名与她合作。姬舞晴冷笑,“合作可以,船上东西都归我。”“可以,”男人勾唇一笑,“夫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任何方面。”她正在签合作协议的手倏然停滞。突然明白,这男人根本就是冲自己来的!
  •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侦探推理游戏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侦探推理游戏

    书中所涉及的一些案例并非传统的说教,每一个小案例均通俗易懂、精彩纷呈,在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的教你怎样避免犯错误,摆脱常规的思维阻碍,让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变得更加清晰,各个方面的能力自然也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哪怕你不善于逻辑思维,阅读本书后,你会惊奇的发现,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一个质的飞跃,让你更加自信更加从容的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 从童年看财商

    从童年看财商

    本书选编了几位古代和二十多位现代的成功人士的童年情况和主要成就。通过阅读此书让中小学生阅读此书了解知识,激励自己。特别是从小主动培养自己的财商将大有好处。
  • 荒古界王

    荒古界王

    荒古至今,共记六千四百八十万年。仙道没落,武道凋零,传说中只有界王能拯救整个荒古。但没有人知道什么才是界王。直到有一天,季尘天重生在这荒古末法时代的浩瀚大陆……诸天万界,诸天万子。无尽的战斗,就此开启。
  • 树校风(成风化人)

    树校风(成风化人)

    “成风化人”系列丛书,从机关作风、家教家风、行业行风、学校校风四个角度,记录了和平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承载了和平人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和平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榜样力量,发挥了讲述和平好故事、传播和平好声音的文化引领作用。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2)》本书分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孟尼利克二世、伍德罗·威尔逊等部分。
  • 犹太人的经商课

    犹太人的经商课

    本书从犹太民族特有的历史和文化中去探源,以生动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方式阐释了犹太人的经商哲学。
  • 一品傲娇妃:腹黑王爷请小心

    一品傲娇妃:腹黑王爷请小心

    她是克父克母的顾妍熙。他是克妻嗜血的慕容流云。当顾妍熙遇到慕容流云,“顾妍熙,你别得意,本王没有那么好敷衍。”“慕容流云你千万不要手下留情,我一定奉陪到底。”当傲娇王妃遇到风流王爷。“鬼混也要找个好借口,慕容流云,你弄回来这样的货色,岂不是打我的脸。”“顾妍熙,本王就是要带回来这样丑陋不堪的,不打你的脸,本王就不是慕容流云。”加群311171901,敲门砖书中任意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