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9400000018

第18章 为政2.3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声导),引导、身先示范。政,法制禁令。齐,齐整划一。免,规避、避免。耻,羞愧、耻辱之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意为:领导民众采用严刑峻法方式,民有不从则刑罚惩戒以齐整划一,这样的方法,民众的心理和行为都只是为了规避刑罚,不会有违反法治禁令后的羞愧、耻辱感,反而为成功规避或逃脱了刑罚而庆幸、高兴。民众在高压管制之下,虽不敢为恶,但为恶之心从未尝忘却、泯灭。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得也,物得以生,谓之德。礼,恭俭庄敬而不烦的礼节制度。格,至正。意为:领导民众采取为政以德、躬行垂范的方式,用恭俭庄敬的礼节制度规范统一民众的行为,这样民众就学有榜样,会向事必躬亲、率先垂范的国君看齐,而且具有善恶羞耻之心,并自觉而严格地遵守礼治礼法。

孔子提出了不同治国方法的优劣比较。以“政、刑”治国,还是以“德、礼”治国。这是一直困扰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大命题。人类为社会理想、理想社会而努力思想、努力奋斗的探索,从来也没停止过。

《礼记.礼运》记述了孔子的社会理想:

“昔者仲尼与于蜡(读zha,年终举行的祭祀,又称蜡祭)宾,事毕,出游于观(宗庙门外两旁的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孔子的父母之国)也。言偃(字子游,孔子弟子)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尧舜禹)之英(英明圣主),丘未之逮(赶上)也”,而有志(向往)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职业、名分),女有归(出嫁)。货恶(耻于)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阴谋诡计)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大门)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天子、诸侯、大夫)世(父亡子继)及(兄终弟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亲近)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按照)此者,在势(当权)者去(罢免废黜),众以为殃(祸害),是谓小康。”

孔子的社会理想,最理想的三代,尧、舜、禹,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子民选禅让制。退而求其次是小康社会,禹建夏之后,天子世袭,天下为家,各亲其亲,礼义以为纪(纪律规范)。商汤革夏之命,周文王、武王革商之命。

孔子对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认知,不是凭空想象,而应该是有文献依据的(当然今天我们看不见了,即使今天看见了,也未必看得懂)。有些人,包括历史学家认为,人类文明是递次升高的,大同社会不应该也不会出现在人类早期文明之前或之间。这种认知,值得商榷。一切文明,今天都是最好的吗?明天一定比今天好吗?有人认为,尧舜禹的禅让制是传说,没有发现文字史料记载证实。呵呵,我想问的是,那时真有记载,土里刨出来,拿到今天,你能看懂吗?说人类社会向未来发展,必然进入大同社会,这个需要时间来证实。从逻辑上想象,早期人类种群从萌芽发展,到进入文明过程中,确定人言,发明文字,人类群居,总有个挑头的,要么力气大,要么个头高,要么年龄大,要么脑子聪明,要么亲和力强,德高望众,这样一个人作为首领,是众望所归、自然的选择。在人口数量不多,譬如成千上万人的群体中,出现早期朴素的类“共产主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不是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可见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孔子没有推论明天的不可知,而是感叹自己没赶上的三代的大同社会,并对其社会形态进行了描述,并非凭空想象。

如同我们感叹过去之文学,唐诗宋词的高度,是今人无法企及和超越的一样。不服?你就写一首,和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代之英”比比看,哈哈。

记得我小时候,穿过补丁衣裤,物质匮乏,生活必需品凭票购买供应。世界观,是国外还有数以亿计的被资本家剥削和压迫的无产阶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我们去解放;历史观,是我们几千年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一片黑暗,历史就是一部人民大众的血泪史、求解放的斗争史、革命史,打倒旧文化、革除旧思想,赶英超美,拥抱共产主义新明天。哪还知道和敢于相信历史上出现过雄汉盛唐,经济文化引领是时的世界。这不是胡言乱语,曾经是那么个氛围,让不咋有《孔老二的罪恶一生》小儿书,现在还家里放着呢。是时的史观引领,哪敢去歌颂旧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历代帝王将相。又扯了点闲话。

孔子不只是空有政治抱负,他有自己的政治实践,有雄厚的历史政治知识,他提出的政治见解,并非空中楼阁,并非痴人说梦,有其现实和深远历史意义。不然,历史上各朝各代的中国优秀读书人脑子都愚钝进水了,非要尊啥孔。不是帝王选择了孔子,是历史选择了孔子,二千五百年,其思想一直散发着不寻常的光芒,有捧有摔,摔而不碎,打而不倒,依然流芳。有谁不服?说来俺们瞧瞧看??。

同类推荐
  • 初恋是一种朦胧的喜悦

    初恋是一种朦胧的喜悦

    初恋是一种朦胧的喜悦
  • 有谁可依

    有谁可依

    有谁可依,真情永在。高纯,一个初踏社会的大学生,性格内向,本着“办事不求人”的思想,踌躇满志。然,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最美终究是想象,最冷最暖皆人心。 (作者另有《突出重维》,欢迎试读)
  • 世界很大但我们很小

    世界很大但我们很小

    我曾手忙脚乱爱过你,以后也会再去厚待别人!
  • 好好过趁活着

    好好过趁活着

    五个志不同道不合的老同学,两男三女,外加一帮各自的最佳损友,混迹于中国一线城市,虽然任何一个人的伤心往事扔出来都能平窦娥的冤、洗孟姜女的悲,却依然乐观而健康的活着……新书《形婚男女》9月初正式上传,望大家多多支持!
  • 重生的战将

    重生的战将

    我这么拼命,也还是守护不住想要守护的东西,凭什么不去拼命,难道失去后还要后悔自己没有努力过吗?
热门推荐
  • 冬喋

    冬喋

    界分天地,世分阴阳。古往今来,英才辈出,圣贤齐聚,最终也不过是徒作嫁衣。即天道无情,那要天何用!封天台上众神聚,踏破天荒造世人!
  • 妃常伴读:太子,请自重

    妃常伴读:太子,请自重

    穿越醒来,她被一群丫环婆子围着叫少爷。心头一紧,她连忙伸手到怀里,摸一一摸来摸去,她脸色越来越难看。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这个少爷一一木有小兄弟!爹娘找到她,一顿胖揍!娘说:这么淘气,怎能送到宫里去?爹说:圣命难违啊!还是送去吧!入宫前,爹娘交待:记住,你是莫家唯一的【儿子】!入宫十年,她绞尽脑汁,斗智斗勇,只为隐瞒自己女儿的身份。十年后,太子拦住她,满面纠结的告诉她,他,好像是个弯的!**帝之暮年,招太史令入宫,命其做传,诸国公见证。风太史令:听闻帝后当年,竹马变青梅,不知前事如何?诸国公:这个咱们都能做证,论当年帝后关系,铁瓷啊!文雅唐国公:一起同过窗!后笑曰:没少了挨板子!帝嗔:咋不说太傅换了十个呢?威武齐国公:一起扛过枪!后轻叹: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帝不屑:一眼亡国,便宜他了!许国公脸红红:一起分过脏!后白眼:只得一支发簪。帝深情:绾你一世青丝!打瞌睡的卢国公:一起嫖过娼!后愣,撇嘴曰:大床愣没上去!帝怒:朕的人,谁敢动?皇太孙携妃乱入:爷爷奶奶快一百岁了还秀恩爱?求放过!风太史结语:相爱简单,相处难,不敌帝后一百年!
  • The Vicomte de Bragelonne

    The Vicomte de Bragelon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挽歌

    古挽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锦绣世子妃

    重生锦绣世子妃

    当痴爱十年的夫君,利用她的儿子逼迫她时;顾明乐才知道,她的夫君看重的只是地位。当爱护了十余年的妹妹,巧笑颜兮的让人乱棍打死她的儿子时;顾明乐才知道,她一直亲近的人皆是恶狼。当得知父母亲死亡的真相时,顾明乐就知道了,一切的一切,皆是假象。他们看中的只是安伯候的位置,他们看中的只是顾家长房的钱财!她恨,她悔!发下血誓:若有来生,定要你们血债血偿,不得好死!再次睁眼,顾明乐回到了五年前,父母尚在时,她还是安伯侯的嫡女!这一世,定不负重生,步步为营,护亲人,斗二房三房,斗表哥表妹,斗前世渣男,斗所有害她阻她之人!这一世,再不轻易信人,再不轻易爱人,只是当妖娆的他闯入她的人生时,似乎有什么东西改变了!
  • 回门礼

    回门礼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11月16日你上哪呢?

    11月16日你上哪呢?

    某大学中文系的班花郗微在11月16日下午失踪,警方给每一个同学都录了口供,但依旧没有发现有效线索,案情调查陷入胶着。为尽快破案,班长带人展开找人行动,但是意外不断发生:有人在郗微qq里发现一句“王子把公主杀了”的神秘留言、有人多次接到来自教学楼的神秘电话、男生们在教学楼抓人却撞见鬼、女生隔壁寝室出现闹鬼的恶作剧、青原山上发现失踪女生郗微的随身挎包……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几个年轻学生也在此过程中彼此间萌生情愫,而案情依旧悬而未决。一个简单而困难的问题缠绕在每个人心头:11月16日你上哪了?
  • 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挑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隐隐流动的,还有一个民族骨子里的文化自尊和自豪。中国人对美食的热情和骄傲,一直潜伏在中国文人的文字里。古时有李渔、袁枚,现代有梁实秋、周作人,当代有汪曾祺、赵珩……他们的文字,写出了“舌尖上的中国”一脉相承的形和魂,大可弥补《舌尖上的中国》未尽之处,而更有深情雅意。本期我们特将《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并文人老饕的美食文字各摘录一二,烩成一道文化味浓郁的大菜,以飨美食、美文兼爱的读者。
  • 孤独的玫瑰

    孤独的玫瑰

    梅瑰在职业生涯中的大起大落,她的爱情,亲情,友情演绎了一场艰难的人生开幕。
  • 醉卧伊人怀

    醉卧伊人怀

    卑贱如泥的庶女,却被封为尊贵的皇子妃。攻无不克的战神,却被迫迎娶一个俘虏。他视她为狗,让她钻狗洞,睡狗棚,冷眼看着她毁去倾城容。父母惨死,姐妹反目,最爱的男人,将她死死锁在牢笼中。她活着的唯一意义,只剩下了战斗、复仇!他恨她是一条捂不热的毒蛇,没有心。她却笑他不知贱命难存,看不懂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