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9400000326

第326章 阳货17.19

17.19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孺悲,鲁国人,名不见经传。这段故事展现了孔老师如何应用“心理战法”……

孺悲想见孔子,登门拜望,看门人按常规要通秉主人是否方便接见来访客人,孔子推辞不见,理由是自己“生病了”(并非谎称不在家)。等门人出去告知孺悲,孔子拿出琴瑟,唱起了歌谣。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让孺悲能听个真切……

孔老师这是唱的哪出戏呢?

《论语》作者写了这则故事,后世读书人开始了各种的研判和想象……

朱熹说:孺悲,鲁人,尝学士丧礼于孔子。当是时必有以得罪者。故辞以疾,而又使知其非疾,以警教之也。

程颐说:此孟子所谓不屑之教诲,所以深教之也。

邢昺说:此章盖言孔子疾恶也。“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者,孺悲,鲁人也。来欲见孔子,孔子不欲见,故辞之以疾也。“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者,将犹奉也。奉命者,主人传辞出入人也。初,将命者来,入户言孺悲求见,夫子辞之以疾。又为将命者不已,故取瑟而歌,令将命者闻之而悟,己无疾,但不欲见之,所以令孺悲思之。

南怀瑾说:这一段古人的注解很明显。孺悲是一个人,准备来看孔子,孔子说了一次假话,叫人就说他今天生病了,所以没有出来见客。孔子学生中有执事的人送客,在将出门的时候,孔子在里面拿起瑟来弹,并且还唱歌,故意使孺悲听见。这一段古人的注解,多半和朱熹先生的一样,认为这个人可能有哪一点为孔子看不惯,得罪了孔子,所以孔子不愿意见他,但是又明白地表示讨厌他,看不起他,所以等他出门的时候,故意唱起歌来,使他听见,知道孔子并没有生病。我的观念又与古人不同了,我认为孔子并没有这个意思,但要解释起来很费时间了。问题在孔子为什么要奏乐唱歌给他听呢?假如像古人解释那样为了使他知道自己没有生病,孔子在里面说句话,或叫一个学生的名字都可以,何必奏乐唱歌呢?这问题来了。关键就在“天何言哉!”真正的学问,并不一定须要讨论,甚至是不可以言喻的。这个道理研究起来真够麻烦的。我的见解是如此,对与不对,并不坚持自己的意见。那么这段书什么意思呢?我们引用别家的故事,来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中国文学中有“闻木樨香否?”这故事。木樨是桂花的一种。这是宋代文学家黄山谷的故事,他是学禅的,他老师就是宋代有名的晦堂禅师。因为禅宗大师们的教育方法,是不立文字不用言语的,黄山谷跟他多年,似乎并无所得。有一天就问老师有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露一点消息,露一点缝给他钻一钻,让他钻进去。晦堂就问他念过《论语》没有?这句话现在问年轻人不算稀奇,在当时来问黄山谷这样的人是很不客气的,很难堪的,因为古人考功名的本钱就是四书五经,都能背诵的,晦堂还问他念过没有,这给黄山谷的刺激是很大的。黄山谷答道:“当然念过!”晦堂说,你念过《论语》,其中有:“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孔子说的话你懂吗?晦堂大师引用了这句话,就等于说我随时随地都在教你,你自己不懂,有什么办法?黄山谷还是茫然不懂。后来有一天,黄山谷站在老师的旁边,晦堂这位老和尚看他在身侧,摆一摆袖子,就径自往山门外走去。这时正是秋天,一路上桂花盛开,晦堂像是赏花去了,黄山谷也莫名其妙,只好在后面跟着走,晦堂故作不知的样子,走了一阵以后,回过头来问黄山谷:“闻木樨香否?”黄山谷答道:“闻。”这时晦堂就瞪着眼睛告诉他:“二三子,吾无隐乎尔。”据说黄山谷因此恍然有所悟而入了道。就是后来理学家说的,悟到了那个心性的本源。这是有名的一段禅话。事实上黄山谷的修养、诗名都很高,他与苏东坡他们几个人都蛮可怜的,遭遇王安石的种种打击,后来被贬谪到贵州的一个乡下,相当现在的区公所小干事。在古代被贬谪的大官,还要被人押解去报到,等于半个犯人,起居不自由,生活是很苦的。他在被解送的路上,才和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一样,真懂了晦堂老师的话,因此对于所遭受政治上的打击、环境上的打击、生活上的痛苦,都能处之泰然,还在那里对地方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现在我们拿这个故事来说明孺悲见孔子,而孔子不见,故意取瑟而歌,就等于是一种不言之教。这是这段书真正的意思所在。

李泽厚说:好些注解如上康(有为)注都说,这是告诉孺悲并没生病,只是不愿意接见他,也是一种“教育方式”。真是这样吗?岂不是故意说谎?我想恐另有具体情况和原因,不可知也矣。

李零说:孺悲,生卒不详。集解以为鲁人。《礼记·杂记》“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前人或以孺悲为孔门弟子。此人拜会孔子,吃了个闭门羹。孔子明明在家,却托辞有病,不见,让通报者出去告诉他。不见就不见吧,还要让孺悲知道他是故意不见,所以把瑟搬出来,故意鼓瑟高歌,让孺悲知道,我就在家,我就不见你。不见的原因是什么?不知道,可能是无人介绍,或孔子对他不待见。这段话很有意思。西方人读了,会非常奇怪。比如英国新教牧师高大卫( David Collie)翻译过《四书》,他说中国人心中只有君父没有上帝,中国人是喜欢撒谎的民族,孺悲见孔子就是典型例子。我们中国人喜欢礼,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当官的不打送礼人”,但我们的礼,很多都是虚礼。比如,我们老家,中午,老乡都端着大碗,一蹲一大排,你从街心过,他们照例会说,“吃上俺些饭哇”,这是客气。你呢,也要左右点头,一一答礼,“吃哇吃哇”,绝不能说我不吃,也不能说我吃过了,更不能真的去吃。我在内蒙那阵儿,老乡常说一句话,“请客吃饭是个礼,锅中没下你的米”。

您认可上面哪种见解呢?请说明理由。哈。

我觉得各有各的道理,《论语》犹如一面镜子,往里看,看见里面的未必是真正的孔子,仔细端详折射出的影像往往是真正的自己。

从释义中,如果没有故意隐晦,排除有不良目的的谄媚,每个人的见解展露了各自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则故事最大的难点,在于“言外之意”。在《论语》创作的初期,孺悲是谁?他的为人处世咋样?与孔子之间的故事有什么?都勿须多言,大家心知肚明。因为有广被人知、详实的背景知识,所以读者读起这则故事,会有相对一致的感受,对孔子行为艺术的理解也就更接近真实了。最起码作者要传达和表达的意图不会被五花八门的“曲解”。但如今呢,此事已然过去二千多年,文献不足,孔老师真正的“弦外之音”到底是什么?确实难下定论。

我的意见是,如果这句话孤立解释,咋说咋有理。但《论语》作者把这句话放到这里表述,上下文的语境,就是重要的参考了,纵观阳货篇上下文,是可以推论出孔子在行“不言之教”,也就是程颐所说:此孟子所谓不屑之教诲,所以深教之也。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更喜感一些:孔子确实生病了,流行性感冒,怕传染给孺悲,所以不见,“取瑟而歌”使孺悲听闻,传达关切之情意。孺悲涕零着回家吃午饭去了……

同类推荐
  • 现代婆媳

    现代婆媳

    到底有多少婚姻是因为婆媳关系不和而破裂?又有多少爱情在婆婆的权威笼罩下变成了泡沫?婚姻、婆媳、爱情,三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千百年来的婆媳矛盾真的不可化解吗?本书向所有的婆婆媳妇们诠释普天下最最合理的婆媳相处之道。准媳妇婚前必读婆媳谈判经典语录婆媳交锋必胜宝典婆媳和睦相处必备………………这些文字写给所有与婆婆有关的媳妇们,还有所有与媳妇有关的婆婆们。感谢中国作家素材库免费封面设计。
  • 繁星不及你

    繁星不及你

    我有很多个故事,客官要来倾听吗?这个年代,可以因为一个故事,喜欢一个人好久好久,就像我最爱的那个男孩。我携满天繁星赠予你,仍觉满天繁星不及你――路长卿
  • 翅膀被泪灼伤飞不回天堂

    翅膀被泪灼伤飞不回天堂

    道路依旧,承载着多少路人的足迹。然而,有人还依旧地我行我素,有人却不能再行走于其间,只留下曾经走过的印记,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不断地被新的脚印所覆盖。也许只有很少的人会记得,他曾经在此处留过成长的足迹。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包括你也包括我,我知道自己与大爱无疆是贴不上边的,所以每当触及‘爱’这个字眼,每当触及关于他关于我那些大城小爱的故事,心总是痛到痉挛。有人说愿意说出来或愿意写出来的东西都是想忘掉的东西!而真正不想忘也无法忘记的东西是永远藏在心底的。所以我想我是愿意忘记你的,也许我真的是不够爱你。。。。。。‘开心对对吧’群号:120985218
  • 峨眉

    峨眉

    【本书已由中央一级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出版重磅推出,新书已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大型民营书店上市,也可百度关键词“新世界+于铁成”进行网购。】新书发布会日前在中国书博会举行,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网易新民网等40余家新闻媒体重点关注,相关报道可百度查询。
  • 将军和马

    将军和马

    此生何为?执一念,行一事而已。斗气修炼、王朝争霸、江湖豪情、宫廷权术,将这些元素揉杂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热门推荐
  • 题晖师影堂

    题晖师影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界大穿越

    异世界大穿越

    叶宇在泼辣的房东大嫂那交完房租后,在床下发现一个布满灰尘的箱子,刚拿出来时,箱子传来声音。‘’滴,发现一名废材人类,暂选定为宿主‘’从此,叶宇开始了一段段坑爹的时空之旅。
  • 人参姑娘

    人参姑娘

    胆小如鼠、平生最害怕被人吃掉的人参姑娘蹲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瑟瑟发抖装不存在,如念佛般默念:“表吃我,表吃我,我很老,很硌牙……”
  • 秋蝉若思

    秋蝉若思

    夸父部战胜并吞并了完颜部,原本锦衣玉食的完颜公主柳本欣茹忽然狼狈不堪。在其表哥的帮助下逃到了真颜地界。而夸父部为了斩草除根派出了出身不好的四王子归之尘剿杀。在攻伐之间,归之尘无意获悉了自己的身世之谜,恰逢夸父君主病危。归之尘班师回朝,韬光养晦,精心布置,在夸父主死后,一举夺袭,在朝堂内部中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当仇恨有了利益的驱使,战争就无法避免了。归之尘和柳本欣茹之间的决战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一场恶战天崩地裂,最终疮痍满目在哀嚎遍地中收场。爱她的人和她爱的人都离她而去,独留下柳本欣茹的坚强和无尽悲伤。
  • 颜乐堂记

    颜乐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命高于一切:企业安全生产第一法则

    生命高于一切:企业安全生产第一法则

    无论何地,安全第一。安全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要放在心里。对于安全生产,企业能做到就是从制度上下功夫,加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以及在生产中的执行力度。要让安全的种子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要让安全知识普及到生产的方方面面,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为了你,为了我,为了大家,让我们携手前行,牢记“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的使命与责任。
  • 再续红楼溶黛情

    再续红楼溶黛情

    泪恩偿罢,宿缘未尽。当黛玉醒来,重生在了三年前的扬州。林如海亡故,留下孤女伶俜。同族虎视眈眈,更有贾府欲壑难填,五代列侯的林氏望族风雨飘摇。重生而来的黛玉,看穿了那些伪善真恶,她又该如何应对。木石无份,金玉有缘,她是否能真的放开心怀?水润清木,既唯水能溉,唯水能续,属于她的良缘,又应于何人?水溶,朝野称赞的一代贤王,温润如玉,风华绝代,却心机至深。雪地里的一次邂逅,冥冥之中注定了一世纠缠。这一世,流烟散尽,谁拭她双颊泪痕道一声:此生再不令你落泪。这一世,尘埃落定,又是谁,执她的手,许下三生三世,生则同室,死则同椁。本文,宠,偶有小虐怡情,一对一,有宅斗,给林妹妹一个别样的红楼人生。红楼迷们不要错过,赶紧收藏了呦~
  • 倾歌尽

    倾歌尽

    霍倾歌,大夏王朝将军府嫡出三小姐,自小就被先皇赐婚给皇后小儿子晋王殿下。小懦弱的未婚妻,联合母后设计陷害,意图退婚,险些令他丧命。林晓晴,二十一世纪M国西点军校毕业的军事天才。雇佣兵界的翘楚,因在巴勒斯坦暗杀恐怖基地头目而被炸死。但阴差阳错的重生为了着霍家三小姐。父母生死成谜,爷爷不疼,伯母不喜,堂姐来欺,堂弟挑衅。庶出的也敢这么嚣张?很好,不着急,容我一个一个收拾你们。一朝穿越,逆天改命,霍家孤女,惊艳重生!眼中但怯弱懦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绝色锋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画龙点睛系统

    画龙点睛系统

    推书:《我在火影开直播》穿越异界,觉醒职业者,进入妖魔塔无限打怪升级爆装备。秦天羽激活画龙点睛系统,召唤神秘龙类。迅猛龙,霸王龙,地行龙,双足飞龙,骨龙、超神巨龙....做城主、灭魔兽、探宝塔、成就第一满级强者,无敌于天下!
  • 流动的盛宴

    流动的盛宴

    《流动的盛宴》是海明威一本颇有鲜明个人风格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如果你在年轻时有幸生活于巴黎,那无论你在哪里度过余生,巴黎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在这本书里,海明威叙写记忆中早年巴黎的人与事,写他在丁香园写作,在莎士比亚书店借书,在塞纳河边散步,去卢浮宫、先贤祠、卢森堡公园……和庞德、乔伊斯、菲茨杰拉德夫妇、斯泰因小姐、西尔维娅·比奇、福特·麦多克斯·福特们的交往……阅读、聚会、赛马、饮酒、美食、滑雪、拳击、猫……本次出版以巴黎莎士比亚书店认证定本全本译出,译者张佳玮常居巴黎,从事写作和文学翻译。本版收录1920年代巴黎街景及日常生活影像,附彩印“爵士时代”巴黎都会地图,更好读懂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