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66400000021

第21章 深不见底

肃州城知府后衙,萧安民书房。

阿福去张府之后没多久,张若谦就乖乖的到了知府衙门报道,然后就被告知在书房里等候,一来二去已经等了足足一个半时辰。

但是张若谦丝毫没有焦急的意思,而是悠然自得的给自己泡了杯茶,慢悠悠的等着知府大人。

当然,也仅限于泡茶而已,萧安民书架上的书他是不敢动的,毕竟读书人对于书房的看重,比起现代人对于金库也不遑多让。

终于,书房的房门被推开,满脸铁青的萧安民走了进来,怒视了张若谦一眼,然后坐在了主位上。

张若谦笑眯眯的给知府大人递了杯茶,陪着笑脸说道:“座师,又有谁惹您老人家不高兴了?”

张若谦是成康十三年,肃州府乡试取中的举人,由肃州府的府尊萧安民钦点,因此萧安民是张若谦正儿八经的座师。

萧安民没好气的接过张若谦递过来的茶水,刚想喝上一口,但是心情烦闷,又放到了桌子上。

然后他起身走到书房门口,吩咐了看门的衙役以及家仆走远,于是书房里只剩下师徒二人。

“若谦,听说前些日子你在揽月楼给了肃王世子一千两白银?”

张若谦微笑点头道:“不仅如此,学生还花了大钱,准备帮着翻修肃亲王府。”

萧安民勃然大怒,手里的茶盏被他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厉声道:“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张若谦微微摇头,蹲在地上开始收拾一地的碎瓷片,不慌不忙的答道:“学生知道。”

萧安民怒哼道:“不要告诉本官,你是为了跟赵七之间的狗屁交情!”

“本官跟你们张家打了多少次招呼,这肃王府帮不得,可是你!”

说到这里,知府大人怒气不减,指着张若谦骂道:“本官怎么说也是你的座师,日后事发了,莫怪本官没有提醒你!”

张若谦把一地的瓷片简单拾掇的一番,抬头笑道:“萧师为何如此气愤?”

萧安民冷声道:“五年前本官被派来知肃州的时候,上面给本官打过招呼,不能让肃王府过上好日子!”

张若谦由衷的拍了拍手,仍旧面带微笑:“萧师果然实干,短短两年,就把偌大的一个肃王府,变得家破人亡,只剩下一个疯癫的赵七。”

“胡说八道!肃王府破落干本官何事,本官充其量……充其量也就是……”

萧安民说到这里,猛然住嘴,冷冷的看着张若谦。

张若谦哈哈一笑,替他说完了这句话:“学生省得,萧师充其量不过是见肃王府落井,跟着下了几块小石头而已,至于推肃王府下井,可不是萧师您能够办得到的。”

“你什么意思?”

萧安民面带寒霜,冷漠的看着张若谦:“本官警告你,也警告张仲,天家家事,可不是你们一个商人之家能够掺和进来的!”

张若谦坐回了座位上,抿了一口茶,微笑道:“那天家的家事,萧师您就能够掺和得进来吗?”

他的语气也不再和善,而是变得平淡起来。

“萧师,有些事情学生不说,您自己也应该明白,当初让您踩肃王府一脚的那个上面,究竟是当今圣上,还是你们萧家那位母仪天下的萧皇后。”

萧安民脸色大变,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张若谦,咬着牙一字一句的说道:“你如何知道的!”

此时二人仿佛主客逆转,萧安民满脸紧张,张若谦反倒一副淡然的模样。

“学生好歹也是您钦点的乡试第七,自然不笨,这种事情想也想得到。”

他语气清冷:“如果不是另有其人,作为雄霸江南的赵家家主,又怎么会授意他人,让自己的堂弟沦落到饭都吃不上的地步!”

赵家的家主,自然就是指当今圣上。

这句话说的萧安民悚然一惊,他有些不确定的说道:“可是三年来,陛下也没有过异议……”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张若谦就打断了他的话头,回答了这个问题。

“那是因为这三年赵七他疯了。”

张若谦目光如电,紧紧的盯着自己的座师。

“现在,赵七他醒了过来!萧师,您要知道肃王府可也是赵家的分支,如今这一支已经只剩赵七一人,连一座仅剩的宅子都只剩空壳了,您以为陛下还会眼睁睁得看着您继续踩下去吗!”

三年来,肃王府之所以这么没落,最大的原因固然是因为老王爷赵恭还有六个儿子相继暴死,但是以一位亲王的底蕴,肃王府能在短短三年内沦落到这个地步,身为父母官的萧安民功不可没!

“你……你什么意思?”

张若谦嘿嘿一笑,问道:“敢问萧师,当今陛下子嗣昌盛否?”

萧安民支支吾吾答道:“众所周知,陛下膝下仅有一子……”

“你问这个做什么?”

张若谦不答反问:“学生再敢问萧师,先帝爷子嗣昌盛否?”

张若谦咄咄逼人的连续两句问话,问得萧安民冷汗涔涔,他是当今萧皇后的族人,以前在京城为官,自然对皇族的事情不陌生。

说来也怪,赵家身为皇族,自然不缺女人,但是近三代以来,子嗣却都稀少的很,太兴皇帝(即赵显的祖父)膝下仅有先帝,老肃王以及晋王赵长信三人,先帝膝下更是子嗣单薄,仅生了三个儿子,而且除了当今圣上以外,其余的两位王爷也都早早的夭了。

老肃王赵恭倒是能生,一口气生了七个儿子,奈何天有不测风云,竟也只剩了赵显这么一根独苗。

当今皇帝陛下更是子嗣单薄,登基十五年以来,公主倒是生了三四个,但是皇子却只有一个。

据说,这位皇子的身体还不好,常年咳嗽,能不能成人都还是个问题。

也就是说,除了当今太子,赵显就是距离皇家最近的血亲,换成现在的说法,他是第二顺位继承人!

萧安民额头见汗,问道:“你是说,陛下不会看着赵宗显出事?”

张若谦满脸郑重,但也是强笑道:“这个谁又能说的清楚,学生也只是赌一赌而已。”

“学生赌陛下不仅是大启的皇帝,更是赵家的家长,萧师呀,如果当今太子殿下……,赵显可就是离天家最近的血脉了呀!”

“亏您还是饱读的大儒,居然会听了萧皇后一介妇人的话,相信陛下会因为跟老肃王的一点陈年旧怨,要把肃王府赶尽杀绝!”

萧安民沉默了半晌,轻声道:“启国宗室又不止肃王府一家,天下姓赵的多了去了,这些可都是赵家人。”

张若谦不慌不忙:“萧师您也是大家族出身,您应该知道,无论在什么地方,再大的家族,这超出三代,可就不亲了。”

“若谦,你……能确定吗?”

“当然不能。”

张若谦长叹了一口气:“实不相瞒,学生也是在赌,不过学生这一把压的不大,风险也不大,就算陛下当真要踩死肃王府,学生最多也就是不得圣心,但是也无从获罪。”

“而一旦肃王府重新起势,有了今日的这些善意,学生也不用每天提心吊胆的,担心背后随时有一位一品亲王的报复。”

萧安民皱眉沉思了片刻,坐在主位上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一时间竟然是默然无语。

“若谦你说,皇后是什么意思?”

张若谦噗嗤一笑:“萧师您可是萧皇后的同族,怎么也能攀得上亲戚,这种事居然来问学生一个外人?”

萧安民阖上双目,沉声道:“你且说说看。”

“那学生就姑妄言之,萧师您姑妄听之?”

“说吧。”

张若谦哈哈一笑道:“依学生纵横情场的经验来看,您家的那位皇后千岁,八成是女人的小肚鸡肠犯了,眼见着肃王府遭难了,就想着顺手踩上一脚,以防以后赵七跳出来,跟她儿子争那个位置。”

说到这里,张若谦笑得更加欢实了。

“可是我们的萧皇后怎么就想不通一件事情,如果皇子能够长成年,皇位自然是他的,如果皇子不幸……就算没有他赵显,天下姓赵的宗室又何其多也!”

眼见着张若谦高谈阔论,萧安民也不答话,而是静静的看着这位被自己低估了太多的学生。

良久之后,知府大人冷不丁的蹦出了一句话。

“如果……不是太子身子不好呢?”

张若谦猛然止住高谈阔论,脸色变得雪白如纸!

是啊!如果皇帝早死,新帝年幼,那这肃州城里的赵七郎,岂不是成了萧皇后最大的敌人?

“若谦,这事情不管是你还是我,都掺和不起了……”

“就看这疯了三年的赵七郎自己,能不能翻出水花吧……”

张若谦面白如纸,心中暗叹。

这一下,赌注变大了啊。

同类推荐
  • 为什么是中国

    为什么是中国

    今日中国学人的历史责任就是为中华复兴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可以看到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集体陷入欧洲中心论的语境之中不能自拔。所以我们有必须重新审视一下世界史。 近五百年来兴起的资本主义其实是一场运动。只不过是这场运动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的特异性进步,使得金融资本膨胀成席卷世界的力量,差一点殖民和统治全球。 中国也受到严重伤害。值得庆幸的是来自外部的伤害使得中国社会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反弹力量,这力量逆转了中国社会下坠的轨迹,让中国重新回到复兴的轨道上。
  • 明月化星

    明月化星

    人生追求五层境界:一为生存,二为安危;三为归宿;四为尊严;五为放飞自我。刘星在万历四十七年来到明末,为了自身和国家的存亡和尊严,从自强不息开始....通过韬光养晦,蓄养青年军,筹建水师抗满清,打朝鲜,坑日本,平中原,征蒙古。继而带领国人纵横四海八方,最终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本书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多学科融合的学术著作。实现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这一观点,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展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出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是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过程。本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提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本书力图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本卷函盖先秦文明。
  • 梦续高唐

    梦续高唐

    一个普通男生的普通穿越故事。回到历史现场,目击风云波动暗涌下大佬的操作。之后才发现。回到现实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 关陇

    关陇

    太康元年,孙皓“泥头入洛”,魏蜀吴三国归一统。也是在此时,一个浑浑噩噩五年的灵魂在此刻苏醒。当大家以为百年乱世终结、盛世即将到来的时候,却不知短暂的太平不过是更汹涌乱世的前奏……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当一层接着一层大浪不断打来,主角该如何自处?
热门推荐
  • 再见阿程

    再见阿程

    阿程是谁?他是阿灿痴心妄想了六年的男孩子。他是曾让阿灿夜半啜泣乍醒的男孩子。他也是阿灿毅然逃课万里追寻的男孩子。他是阿灿逃不掉的梦魇,也是阿灿输掉的筹码。.时间恍如白驹过隙,一转眼的,六年便过去了。阿灿早已没了阿程的消息,关于他的一点一滴,似乎所有人都达成了默契,有意无意的不让她知晓一星半点。当一个脸带腼腆笑意的男生将一条精致的锁链递给她且表白时,阿灿突然想到了阿程。那个曾在深夜里夜夜梦见的人,原来忽而已经不再重要了。阿程。再见阿程。那会儿太阳自东边冉冉而生,璀璨的光芒映衬着阿灿明媚的笑,她说:“好。”
  • 中国文化博览2

    中国文化博览2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在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找寻着未来的方向。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个体,为了求得生存,人类更是与自然界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斗争。而工具的产生为人类开启了一扇通往科技文明的大门。栖息于神州大地的炎黄子孙是人类最早的远古居民之一,其中已知最古老的属现在云南省境内的元谋人,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在那个时候,他们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我国发现最早的工具就是他们使用的刮削石器。这一时期也就是史学界所称之的“旧石器时代”。
  • 田园俏娇娘

    田园俏娇娘

    (正文番外已全部完结~)大婚当日嫁给一个傻子,醒来便被拳打脚踢。撵出大宅住到半山坡的茅草屋,没米没粮,身边跟着纯真俊俏的傻相公,这日子怎么过?捡蘑菇能发家?那是人家餐桌上的家常菜。种药材能赚钱?可惜即将入冬,地都刨不动。……为了养活全家,能吃的全吃了,最后终于找到属于她的致富之路!这时候想来分一杯羹?呸!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不论是谁,休想争抢属于她的财富。只是……什么时候俊美相公看她的眼神不那么纯良了?小剧场:某女:“快看,买了你最喜欢的糖葫芦。”某男:“……”某女:“快看,你最喜欢的草垛,去爬吧。”某男:“……”某男凑到她耳边,暧昧道:“娘子,其实我最爱的是……”
  • 台湾特工头子投诚之后

    台湾特工头子投诚之后

    《参考消息》2002年3月26日周二专刊第九版报道:3月20日清晨六时许,台湾“高检署”大批检调人员兵分三路,同步查抄了台湾《壹周刊》总公司、承印该杂志的秋雨印刷厂及该刊记者谢忠良住处。原因是:将于当日出版的《壹周刊》根据负案在逃的“国安局”前出纳组长刘冠军提供的“极机密”材料,详细报道了该局的“奉天专案”和“当阳专案”,揭露了当局自1994年以来设置秘密经费支持情报活动及大搞“金钱外交”的黑幕。
  •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这是一本全面、立体地介绍可可西里和藏羚羊的散文。作者把他五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几年间目睹的可可西里的变化和藏羚羊的命运以及自己的感受用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下来,不乏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读性强。阅读此书等于亲历了一回可可西里。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凤临天下:绝色夫君不好惹

    凤临天下:绝色夫君不好惹

    夜浅,21世纪的王牌杀手,一朝穿越,成为人人厌恶的朝阳公主,南宫浅。上天赐给她多位绝色夫君,然而,这些夫君却巴不得她死……一纸和离书,桥归桥路归路,谁也不碍谁。然而,不知不觉间,昔日恨她入骨的男人,却个个失了魂。百般算计如他,却算丢了自己的心;冷漠清然如他,却愿默默守护;冷酷无情如他,却愿为她展现柔情;风流不羁如他,却为她冷却一颗浮躁的心;阳光俊朗如他,却因她失了方寸;绝代风华如他,却为她褪去繁华。待尘埃落定,洗净铅华,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 汉宫秘闻:一代骄妃霸天下

    汉宫秘闻:一代骄妃霸天下

    因为爱上了自己皇后的妹妹,他气死了皇后,荒误国事而亡国;他强抢了别人心爱的女人,却当着这人的面砍下了美人的头颅,呈上来给他看,于是他得到了天底下最恶毒的咒语;而一切的因果轮回最终却落到了他这个倒霉的年轻皇帝身上……一个冲喜的乞丐王妃,看似天真无邪,可是背后却有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秋水和沧海,本是一对美丽的孪生姐妹,然而她们生存在这世上竟然是一对“报仇工具”,为了复仇,妹妹沧海化身为皇后姐姐姜秋水,各种腹黑,各种手段,将汉宫折腾得黑白颠倒、生死难卜。为了这个预言,老道人自绝生路,难道此女的命运将另有玄机?谁比谁更阴险?谁比谁更狠毒?
  • 李商隐集

    李商隐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进士。他是晚唐诗坛巨擘,四六骈文章奏的代表作家。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这是因为有人将鲁迅的诗比作李商隐的诗,因此他自谦不敢比肩,但李诗用典太多至于有獭祭之称,则鲁迅所言可说是道出了一般读李商隐诗文者的普遍感受。确实,李氏诗文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千百年来,人们却对钻破这层外壳有浓厚的兴趣。然而,李商隐毕竟是唐代极富创意的作者之一,诚如葛常之《韵语阳秋》所云:“义山诗以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
  • 大唐烟雨

    大唐烟雨

    周云原本是一个新世纪的都市小白领,每天在公司和家之间来回徘徊着,单调乏味的生活让周云突发奇想的给自己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想到这次的旅行直接把自己和他的二哈一波带走,来到了这个陌生又熟悉的朝代。贞观元年四月,那一年,在周云跟着某位袁姓无良道士踏入长安的那一刻。原本应该沿着历史轨迹前行的大唐因为周云这只小小的蝴蝶而发生了小小的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