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300000004

第4章 生活与禅,镜花互照 (2)

我曾报名参加过第二届生活禅夏令营。说实话,是抱着猎奇心来的。和我一同前来报到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们。短短七天的夏令营,寺院生活的充实与忙碌,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刻痕。

凌晨四点半,睡眠中的营员们,被一阵阵短促的打板声叫醒。大家紧张地穿好衣服,跑到佛殿中,跟随寺里的僧人们一起诵经做早课。

早课之后,六时左右,营员们开始用早餐。早餐后,营员们要分别做日常的清扫,禅林称之为“出坡”。然后,营员们集中在一起,听禅师们讲经说禅;午饭后,稍事休息,营员们又要集中到一起“坐禅”。晚上,寺院为营员们安排“普茶”。夏令营结束前,还安排有“云水行脚”、“传灯法会”。

夏令营期间,营员们私下议论最多的就是明海法师。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净慧老和尚的影响下,来到柏林禅寺出家学禅。夏令营期间,明海法师为我们作过《如果我们会吃饭,我们就能成佛》的讲座。

他的大意是说,吃饭的过程,是一个专注的过程,也是培养觉知力的过程。因为专注,因为觉知,人的智慧就出来了。这种专注的原理运用面是很广泛的,不仅仅限制于吃饭,其他的,像讲话、走路、吃茶,都可以运用,甚至可以将这种带有觉知的专注力运用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上。

最震动我心灵的,是夏令营结束前夜的传灯法会。在大殿内的佛像前,净慧老和尚把一盏盏点燃的莲花灯传递到每一位营员的手中。

千年祖庭,明月当空;习习凉风,巍巍古塔,森森古柏,我们手捧心灯,庄严走向赵州祖师塔院。夜色中,手里的莲灯汇成一条流动的光明的河流。有风吹来,手里的灯火左摇右摆,闪烁不定,这时,要赶快腾出一只手来呵护它。为了让莲花灯燃烧得更旺盛,我试着把灯芯旁的蜡油倒出一些。此时,灯芯的火焰不再那样微弱了。

生活禅夏令营结束了,回到了按部就班的日常生活中,我总觉得在柏林禅寺只生活了七天,实在太短暂,于是,总有回去继续禅修的奇妙冲动。

三、通往赵州之路

我下定决心重新踏上通往赵州之路,缘于河北省佛教协会主办的《禅》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名为《一个僧人的宗教体验》。作者“白水”这样写道:

那天我坐佛协的车去石家庄。办完事回寺,车有其他事不能送我了,只得辗转到长途汽车站。

这里汽车很多。车虽然多,但都陈旧简陋。车上的座位干瘪,坐上去如骑在瘦削的驴背上。前两年,我的师父也经常挤这样的车,他曾经开玩笑说:这些车是从垃圾堆中捡来的。

就是这样的车,乘客也很多。不可能不多,为什么呢?车主仿佛就没有时间概念,他总要等人上满了,再在空当里塞上几个才肯走。

我这样光头古装的形象一出现在停车场,就引得众人频频侧目。一位车主截住我,以一种未卜先知的口吻说:“到柏林禅寺吧?来,上这辆车!”

我望了望他指的那辆车,上面隐约坐满了人,就犹豫地问他:“有座位吗?”他肯定地说:“有!有!”

我走近车门口。当门有一个女的,大约是售票员。为了证实刚才那位的话,我又问她:“车上有座吗?”“有!有!”她的语气同样地肯定。

我上车后就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车上已没有空位。但是车主并没有骗我,因为有一排三人的座位只坐了两人,三减二,按理有一个空位。但事实上,那两人的身躯已把三个位置填满。

那是两个男子,外面的一位正抽着烟。不用说,车上几乎所有的目光都在注意我,只有这两位“燕赵好汉”例外。他们见我走近,扭头他顾。

我俯身友好地说:“请往里挤一下吧。”无奈,坐在外面的那位略微朝里挪了一下,露出巴掌大一块空间。

阿弥陀佛!在这种“老牛车”一个小时的颠簸中,这一小块地方也是非常宝贵的呀!

我背靠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坐下,身体主要安顿在中间的走道上。

这时可以看看车上的人了。男女老幼都有。看起来都是乡下人。有人在肆无忌惮地抽烟,有人在闲谈,个别性急的不住地催车主开车。

我的到来,并没有像我有时经验的那样:引得众人围观、提问。这很合我的意思。我喜欢默默无闻地侧身茫茫人海。

我这一车“同道”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们都是些普通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有着一般人都有的喜怒哀乐;有时候他们也表现出一些“低级趣味”和“素质不高”的迹象,但都不过分。他们的脸似乎都蒙着一层尘土,表情松弛、茫然,没有多少目的性。他们身上有一股气息,那真正可以称之为“生活气息”,从生活里发出的。

一切都很自然、真实。生活就是这样子,世界就是这样子。我在内心对这一切发出由衷的赞美。

时间就这样流逝。一路上什么都没发生。汽车正好路过寺门。我下车后,它又摇摇晃晃地向前开去。

高大的山门迎接了我。

……

火车抵达石家庄市。

背起行囊,出了车站,我乘车辗转到石家庄南焦长途汽车站。我的身影出现在停车场时,一下子围上来十几个人,“去哪里啊?”我说要去柏林禅寺。“来来来,坐我的车吧。”一个年轻人一边说着,一边拉扯着我的衣服走到一辆车前。他指了指汽车前挡风玻璃后面放置的一个车牌,上面写着“石家庄—赵县—范庄”。他说:“我的车在大寺门口停。”

我走上车,放置好行囊,找个座位坐下。十几分钟过后,有人坐到司机座上。引擎发动了。摇摇晃晃,车驶出石家庄。

车往南行,看着窗外一一掠过的景色,平原、作物、树木、村落……不知不觉,我睡着了。

售票员摇醒我,“柏林禅寺到了,下车吧!”

长途汽车停在柏林禅寺门前的路边。车窗外,红墙黄瓦,古柏青翠,还有露出半截身子的崔嵬古塔。

拎起行囊,跳下车,未及驻足细望,破旧不堪的汽车忽地启动,一片尘土,在我的眼前扬起。

山门,是寺院的外门。

在山门前的小广场上,有人挎着相机走过来:“照相不?”我摇摇头,“来了就照两张吧?”他在我身边站着,不停地张罗生意。我绕开他,走上麻石垒成的台阶,走上山门前的平台。

山门由横成一排的三个门组成,当中是正门,上挂题写寺名的大匾,匾上“柏林禅寺”四字,由当时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此门两侧挂着一副对联,上联“寺藏真际千秋塔”,下联“门对赵州万里桥”。此联化自杜甫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寥寥十数字,宁静,开阔,大气。

站在寺外,能够听到寺里的诵经声,塔上风铃清泠的响声。

正门左右,各有一侧门。东侧的门敞开着,我走过去。

门旁有人说:“如果要参观的话,明天再来吧。马上要关门了。”

不要奇怪,寺院总是这么早就关门。因为下午四时半开始,寺里僧众开始做晚课。

四、行云流水有家乡

我径直走向位于会贤楼的客堂去“挂单”。

禅林所说的“挂单”,类似于到旅馆住宿时,先到前台办理住宿登记。

在柏林禅寺挂单,一般以三天为限;如果三天后不走,还要住下去,就要到客堂“续单”(继续登记)。僧人来柏林禅寺挂单,可以在寺里免费吃住;在家信众来寺里,要在客堂交纳食宿费。柏林禅寺食宿费很低,每人每天只需交费二十元。

在家信众要想在寺院里住几天,须持皈依证(证明是佛教徒身份的证件)和身份证,到客堂登记;获准后,才能住下。挂单三天以上的,要将有效证件交客堂备案,并填写登记表。离开时,客堂会在查过寮房之后,交还证件。

挂单者要求身体健康,理智健全,能够遵守寺院的规矩,服从寺院里的安排。挂单之后,住在寺里,要求举止安详,尊敬僧众,不得携带违法品、违戒品和危险品进入寺院。

住在寺院中,不能随意地到处串门,以免影响他人的禅修。如果不能遵守寺院的规矩,客堂会责令挂单者“迁单”(离开寺院)。

挂单之后,客堂的僧人领我往住处走去。

他长得眉目清秀,一身灰色的僧衣,走起路来,步履轻健。走在前面,掠起一阵微风。见了人,他微笑一下就低下头。很灿烂的笑容,内敛而不张扬。

道路交叉处,摆放着写有“到家了”的米黄色标牌。

--到家了。这三个字,对于初来者,透着家的温馨。

是的,此刻,我如游子归来,安然抵达我的精神家园。

柏林禅寺,对于我,像一个家,曾经熟稔如面对手掌上的掌纹。

这个家,不是蜗牛背上的壳,虽然保护着那柔软的身躯,但又那样沉重,让你步履维艰。这个家,不用花钱买来,不是一幢有形有相的房子,不是你所熟悉的三室二厅。这个家,既无书房,也无宽敞高大的起居室,更无厨房里溢出的人间烟火。这个家,不是用装饰材料包装起来的虚荣,它简朴而不寒碜,实用而不奢华,丰富而不张扬。这个家,和我没有丁点儿的血缘关系,却要和我一生相连。

走过观音殿前的露地,走向位于寺院西侧的云水楼。

云水楼坐西朝东,是一幢由北向南而建的二层长楼。来寺院挂单的僧人与信众,来来去去,如云似水,故此楼称为“云水楼”。一楼住男众,二楼住女众。通往二楼的楼梯间,贴有一纸公告:“男众止步”,泾渭分明。

云水楼的外墙饰以红色,与回廊相连,走廊的窗子饰有窗格,上镶玻璃,开放、透明,古朴中透着现代气息。

同类推荐
  • 坚固其心·洗心禅(1)

    坚固其心·洗心禅(1)

    《贤宗法师演讲集》里的每一个主题,都是一轮明月,使人读后,拨云见日,如入慧海。大家可以从这套演讲集里摘取任何一轮明月,擎着她,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光明的世界。那个时候,我们大家也都会像贤宗法师一样,成为赠送明月的人!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禅说正能量

    禅说正能量

    我们经常提正能量,什么是人生的正能量?延参法师开示我们,对生活不失望就是一种正能量。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生活中多些包容、理解、豁达、坦荡、坚强、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热门推荐
  • 莫禹

    莫禹

    爱一个人本该无情,但日久生情,该如何抉择。双重的选择之下,她,踏上了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黑暗道路。
  • 无限世界的文明守护者

    无限世界的文明守护者

    那些不该被遗忘的,终于被人们遗忘,破碎的记忆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成了千古未解之谜。就算是未来,也好像变化不定,冥冥之中仿佛有着什么东西在搅动风云。它们是什么?没有人知道。我只知道,有一群无名的斗士,在孤独的与那东西抗争,我也是其中一员。我们把那东西称之为——病毒。我从混沌中来,无尽的世界是你们的征程,而我,只默默守护。我,是个守护者,同时也是一名杀毒猎人。
  • 花千骨之无泪

    花千骨之无泪

    前世也是修行人,有自己的任务。穿越时空,来到另外一个世界,遇见了他,爱上了切不能爱,放下了爱上依旧被人误会,这一次,她会如何选择,是选择天下苍生还是他,还是选择一直默默支持的他。爱过、恨过、悲伤过、懦弱过,最终逃不开互相伤害,因为他和她都选择相同一条道路!
  • 赎凡尘

    赎凡尘

    作品的女主人公西弟小漾因童年和少女时特殊的经历,决定成为一个能抚平人的心灵创伤、给人精神指引的人。她与自己从小有着非常珍贵感情的欧阳建辉灵肉结合、相爱四天后,毅然决然前往西部一所厂矿子弟学校任教。此后,又告别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顾怀桦,前往更西部的山区。她走进一个叫齐为学男人的家庭,深刻体验到没有爱情、理解、尊重、信任家庭生活的悲剧,以及社会上你争我夺财富地位就业机会的不均。她终于凤凰涅槃能实现自己小时候的心愿,成为一名性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者,帮助那些和她小时候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 悠然的锦绣田园

    悠然的锦绣田园

    悠然带着游戏空间穿越了,现代小孤女摇身一变成了有爹有娘,有兄有弟的十一岁女孩。身处逃难大军,没事,空间在手,吃喝自然不愁。家里没钱,没事,空间里人参多的是,随便拿一株卖了就够一家人吃喝好几年。空间被人发现,没事,用美貌加美食俘虏他的心,让他爱上自己心甘情愿为自己保密。且看穿越女如何在古代过得风生水起,携手古代帅哥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 一品阑珊赋

    一品阑珊赋

    她是夜阑珊,一个顶着她人灵魂却卑贱到尘埃里的死刑犯。他是夙岚,一个云国身份最为尊贵的男子。他们本不该有交集,命运却偏偏让他们相遇。她说,“我这般阴狠毒辣,是好,还是不好?”他当然说好,因为只有她这般狠辣的时候,他才能够透过她,看到曾经的自己以及那个她。于是,为着他这一句好,她风里来,雨里去,当真将单纯的自己修炼成那个人人见到都要说一声毒妇的人。她说,“一个人没有了原来的身份样貌,是好,还是不好?”他当然还是说好,因为只有她不是公主的时候,她才不用喊他一声皇叔。于是,她便顶着这个之前无比厌倦的名字,开始了只属于夜阑珊的生活。
  • 都市修真狂仙

    都市修真狂仙

    前世,叶天是人口中的废物,机缘巧合之下修行五百年,如今重生归来,那些曾经欺负过我的人,伤害过我的亲人们,这次回来,我就要让你们明白,我叶天,要将你们踩在脚底下当奴仆。
  • 为你投降的恶魔总裁

    为你投降的恶魔总裁

    一千万,她,被男友出卖。“你以为你值一千万?”男人的声音酷寒如冰,冷冷地射入冷香凝脆弱的心中。为了父亲的快餐店能顺利地开下去,她不得不答应他的要求。当她对他的感情发生变化时,她突然从报纸上得知他要结婚的消息。他的未婚妻是国际知名的芭蕾舞演员。
  • 佛说犯戒罪报轻报重

    佛说犯戒罪报轻报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井冤魂

    古井冤魂

    本书是作者历年来创作的短篇故事合集,共26篇,包括:《丛林里也生长爱情》、《古井冤魂》、《惊心的红色信封》、《通向火星的列车》、《为诚信买个保险》、《心灵绑架案》、《兄弟》等, 其中《兄弟》讲述了兄弟二人为了筹措父亲的医药费,弟弟不惜举报哥哥犯罪,获得奖金救活父亲的故事,读来让人不由得辛酸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