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卢仝有一首流传千年的茶诗,名曰:《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初闻这个名字可能茶友们会有些陌生,但如果提起诗中最精彩的部分,想来应是家喻户晓,那就是卢仝关于七碗茶的叙述,诗中关于七碗茶的部分是这样写的: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有观点认为卢仝的七碗茶诗体现了品茶过程中的茶气,并且将“两腋生风,后背冒汗”作为茶气上涌的一个表现。那么问题来了,何为茶气?作为一个接受过科学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人,个人对于茶气这种表述是存在疑问的。曾经茶友圈中某位名声在外的大师以饮茶后体温的变化结合其他的体感为基础建立了一整套的品茶体系,通过体温等一些列表观特征作为衡量茶气以及茶叶品质的标准,绘制的一条完美的曲线充分展示了茶气与茶叶口感的变化过程,高,实在是高!佩服,实在是佩服!这位大师,要不咱喝杯热水画条曲线,完事建个模型试试?众所周知,人类属于恒温动物,可以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依旧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相对稳定不是绝对稳定,事实上人一天之中体温是一个波动的过程,下午较早晨体温要高一些,餐后体温会有所上升,从午后到傍晚,即使不运动,只喝水,体温也会有波动,更何况饮用含有较多咖啡因的普洱茶?咖啡因能够兴奋中枢神经,影响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从而导致体温的波动,咖啡因含量越多,这种影响会越强烈,那么问题来了,是否我们喝茶就是为了咖啡因?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而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茶气来评茶的方式又怎能靠得住?
饮茶过程会有一些体感,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茶气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应该成为评茶品茶的标准,常有人讲,饮某某茶,喝到十五六泡,茶气强烈,恍恍惚如坠云里雾里,静心思之,连续饮热茶十几泡,数小时的时间,没一点醉茶的感觉,那只能送上一句:大人真乃神人也。太多的所谓茶气,与心理暗示以及醉茶密切相关,绝非茶叶品质多么突出。
而要准确评价一款茶的品质,还是要根据客观实际的指标进行评价,像回甘、生津、顺滑度、厚度、汤色等等,这些指标要比茶气靠谱的多。对于普洱生茶,回甘与生津的强度、持久度,汤色是否清澈,是否有青味、杂味,汤质的厚度、苦涩度如何,苦涩化开的快慢,叶底匀整度,采摘的持嫩度、制程是否到位;对于普洱熟茶,是否有堆味杂味,顺滑度、厚度如何,是否有燥喉感,甜感如何,有无生津,有无苦涩,香气如何,香气是哪些种类,是枣香,还是荷香,还是樟香,叶底的活性如何,发酵程度、匀整度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品饮一款普洱茶的侧重点,并作为我们选择喜欢的普洱茶的标准,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被忽悠喝学费茶的概率,坚定了这一点,那些苦涩难当,几泡都没有回甘生津的茶,任你吹嘘茶气再强,强于上青天,喝完羽化成仙,也白搭,化用《倚天屠龙记》中的一句台词,他吹任他吹,我信我的嘴。
最后再说醉茶,醉茶是可以避免的,不大量饮茶,一杯接一杯的牛饮是不提倡的,小杯慢饮,既能怡情,又不伤神;不饮浓茶,淡如人生,淡出真味;不空腹饮茶,在饮茶过程中适当补充能量,吃点小点心,饮几杯清茶,配一点色香味俱全的茶点,做小小的中场休息,醉茶自然而然的就消弭于无形了。
官方一点的结尾,远离茶气,理性饮茶,从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