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1300000036

第36章 遭遇海盗

子坚的命令下达。

李肆“全体都有,向左转,齐步走。”

义勇军身穿统一的麻衣,脚上穿着布鞋,每人抬着一把长枪,整齐划一分为两队,向目的地出发,李肆早就在村里找人打听到需要的消息,所以有他在前面带路。

子坚有意把李肆

所有的义勇军都要参加这次行动,本来想带着两个萝莉一起的,但想想一路的辛苦,就把她们留下来,让村里十个妇人照看,这次子坚可是把张家村所有的青壮年都给抽走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不过也不用担心什么,子坚最多在外两天,加上附近二十里都没有其他山贼,所以子坚还是放心的。

到了军营外,张铁头已经在等待着,看到子坚后,傻乎乎笑着。

子坚知道他笑什么,还不是打赏的事情,昨天承诺只要完成任务,就赏他十两银子,早上张铁头就把剩余50根三菱刺枪头送来,现在等子坚不言而喻。

既然承诺,子坚也不屑为了十两银子损害自己的声望,从空间戒指内,把一本手掌大小的笔记本和一只黑色的签字笔拿出来,唰唰唰写下“打赏十两银子给张铁头”。

把这张纸撕下来交给张铁头,“你拿这个给张老师,他会给你银子的。”子坚这样很爽,有种开支票的感觉,以前看到有人拿出支票本,唰唰唰给人签字,写下金额,就能到银行去取钱,现在子坚感觉自己有这么一番派头了。

而且子坚这样的“支票”完全不怕别人造假,去套取他的钱粮,因为他的笔记本和签字笔就不是这个年代的产物,其他人想仿造都没门,时代的差距不是这么好仿制的。

张铁头接过纸张,笑的菊花般。

子坚“快滚,还有三百根枪头没给我呢!”

“首长老爷放心,小的一定最快给你打造出来。”

子坚不管他,挥挥手表示知道了。

张铁头乐呵呵去找张有德,首长老爷诚信,这一夜的功夫不是白辛苦。

张铁头神神秘秘从张有德那里回来,张锤正淬火,看到爹回来问道,“爹,你回来了,首长老爷有打赏吗?”

张锤跟着爹熬了一夜,知道爹为了什么,不然他也没心思跟着爹熬夜。

张铁头把银子倒出来,把张锤看的双眼通红,呃,熬了一夜,眼睛本身就是红的,张锤咽口水。

“首长老爷真大方,给了足足十两银子,哈哈,等再攒多一些银子,给你和老大娶媳妇。”

张锤被说的脸红跑回去睡觉了。

子坚带领义勇军在前面,他后面还有三百五十三个佃户,他们负责后勤,同时把五十根三菱刺长枪装备给佃户,让他们有什么危险事情可以抵挡一下,等待义勇军的救援,由李虎负责管理他们。

义勇军向东行军,一路沉默赶路。

中午的时候,前面探路的哨兵回来。

“首长,前面五里的村子不知被什么人屠杀,放火烧了村子,留下大量的尸体。”

子坚皱眉,“前面带路,全体都有,跑步前进。”

原本步行的义勇军整齐的加快前进速度,半个小时后,子坚看到远处黑烟升起,火光冲天。

子坚把义勇军留在外面,带着李肆几个队长进入查看,走进村子发现倒地的尸体,而且不是一两具,放眼看过去数十具尸体各种姿势躺着。

子坚感到浑身发冷,泯了一下嘴唇,虽然他亲手杀过人,但现场这种冲击太大了,根本就是末日的景象,路过一栋燃烧的草屋,旁边不远处有个不到十岁的男孩,脖子上有一道深深的伤痕,眼睛已经失去神采,瞪着恐惧的眼睛,子坚看过去,好像男孩用无辜的眼神看着自己,让子坚忍不住颤抖,牙齿咬紧,呼吸加重,良久后吐出“畜生”。

对于失去生命的男孩,子坚也无力改变什么,只是希望他转世转到后世的中国,让他能享受到和平的生活,子坚在这一刻彻底感到什么叫做宁做盛世狗,不做乱世人。

他在后世中国和平生活了二十多年,对战争的理解只是在电视上看到的,现在处于这种满地尸体当中,子坚感觉多么的无力,华夏这片土地正上演着乱世,这里,不过是整个大明王朝的一个小小角落。

子坚的手握紧,又放松,再握紧。“李肆,能不能把这些人找出来。”

子坚的擅长杀戮,要是贼人在面前,他绝对把陌刀拿出来砍杀,但这些已经离开,子坚只能问善于追踪的李肆。

李肆“首长,根据我的猜测,这伙人向海边离开,大约一个时辰。”

子坚淡淡道“追!”

最愤怒的表情,不是满面狰狞,而且像子坚这种面无表情,语气淡然的样子,因为愤怒已经不能用脸表现出来,反而显得格外平静,但这种平静如同积压多年的火山,只要有一点动静,愤怒的怒火如同火山爆发。现在的子坚绝对是随时爆发的状态。

义勇军跟着李肆,开始急行军。

半个小时后,李肆“首长,前方发现大量人走过的痕迹,方向没错。”

子坚“继续追!”

半个小时后,海风大了起来,距离海边不远了。

这次不用李肆说,子坚视力超常,看到了远处海边有十多条小船,上百个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袱的贼人,正前往小船方向,距离小船还有些距离。队伍中还绑着十几个女人,不用说跟肯定被抓走的。

子坚大喝一声,快步向那些人跑去,他的体力比义勇军强很多,义勇军经过长时间的急行军,已经气喘吁吁,这时候就别想着有什么战斗力,子坚也不指望他们。

一个人带着陌刀,冲向正慢慢赶路的贼人,靠近后子坚也看到这些人破烂的衣服上,有干涸的血迹,一路追来,加上这些特征,子坚认定他们就是屠杀的贼人,普通佃户会带着武器,会把妇人绑起来的吗,最后,就算子坚杀错了,那就错呗,反正看那些人也不是好人。子坚的怒气如同火山爆发开,现在需要杀戮来释放。

猛如虎,快如闪电,说的就是现在的子坚,陌刀在手,一刀对背着一袋东西,眼神慌乱的贼人,子坚陌刀劈下,贼人连麻袋一起成了两半。

子坚的杀戮不会停止,又连劈了五个来不及逃远的贼人。

从贼人队伍中,传来一声大喝,一个身高一米九,非常壮实的大汉,脸上满是胡子拉碴,这个大汉是子坚到这个年代,看到最强壮的人,不,畜生。

子坚不甘示弱,大喝一声挥刀向前,“锵”,两把陌刀与大刀猛烈相碰,大刀断为两截,子坚的陌刀明显胜出,刀光转念之间,子坚想到这个人可能是贼首,不能轻易死掉,陌刀锋稍微一偏,砍在大汉的肩膀上,手臂瞬间从身体分离。

子坚也不会轻易饶过他,飞身用力一脚,用了5成的力气,一脚把大汉直接踢飞起来,飞了6米多才摔在地上,口吐鲜血,趴在地上动惮不得。

周围的贼人看到大汉被瞬息间打败,生死不知,肝胆俱裂,原本背着的麻袋样地下一丢,拔腿就跑,子坚上前砍了几人后,贼人都跑散开。

子坚看到贼人向船只上跑,知道这是贼人逃跑的主要方式,义勇军就在后面,往其他方向的贼人最后也逃不掉,但要是贼人上船后,子坚就拿他们没办法。

子坚快步往船只冲去,船只上面的贼人刚才看到子坚的凶猛,已经忙准备离开,可惜这时子坚已经到了海边,子坚看到海边是浅滩,就提着陌刀到一艘船身边,举起陌刀就劈下,三刀过后,船只被子坚从中间破开,成了两截。

子坚用这样的方式,连续破坏了八艘船只,子坚耽误这一点时间,剩余两艘船只离开海边十多米远,还睡淹没子坚的腰部,一个大浪过来,涌到子坚的胸口。

看着就十多米的船只,子坚无奈,他是个旱鸭子,对水天生不适,尤其是看到海水后,子坚居然有些恐惧起来,当然不是恐惧那两只船,而是对大海感到恐惧,感觉会有超级怪物从海里出来,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以前看过的电影,让子坚有了心里阴影,那怕不会有怪物出来,但子坚还是退回岸边,看着就不到20米远的船只没有办法。

子坚愤怒大喊,船上的十几个贼人看到子坚退后,都露出死里逃生的神色,正当以为安全的时候,贼人开始倒霉了。

同类推荐
  • 历史认识:从现代到后现代

    历史认识:从现代到后现代

    西方人对于历史的反思,从古希腊开始就有较为系统的体现,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历史主义思想的兴起,之后,西方历史认识才得以突破传统,进入一个反思更为深入、研究更为系统的时代。《历史认识:从现代到后现代》从作者“自我”的立场出发,表述对于历史认识核心要素的认知,对西方现代历史认识中的科学主义和符合论真理观加以批判,进而阐述后现代主义给当代历史编纂和观念上带来的震撼,如福柯、德里达、海登·怀特等人对于时间,变化、历史性等主题所进行的批判与反思。作者表明,后现代主义将历史认识引入到更为复杂、更为多元的系统之中,必将促使史学家更加自知、自律、自尊,对自己的研究对象乃至研究行为本身进行历史的思考。
  • 权驭大明

    权驭大明

    万历四十五年,李宏宇意外成为了一个地方大族三房的大少爷,本能享尽荣华富贵却不料其名下的产业相继被族长恃强霸占。与此同时大明也陷入了内忧外患,关外的战事以及京城的党争使得大明帝国逐渐衰落。为了天下苍生,也为了自己和身边的人,主角决定踏上仕途。不过首先,他必须奋起反击,夺回被族长霸占的产业。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 我在三国养龙

    我在三国养龙

    火爆新书《大唐之怼人就变强》火热连载中。穿越东汉要做什么?先养条龙,然后招揽名将,训练士兵,用龙血淬炼神兵,用龙鳞造神甲。然后吊打吕布,拳轰曹操,脚踩刘备,鞭抽孙权……天下英雄皆归我所有!在我领土之中,太阳永不降落!老易书友QQ群:676-394-366
  • 清客

    清客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溯流五百年,体验遗失久远的生活趣味,贼道三痴倾情力作——《清客》。
热门推荐
  • 娘子不准逃跑

    娘子不准逃跑

    一朝穿越成王妃!她以为他不好女色所以在他面前毫无防备,却没发现某人的眸光似虎!直到某夜她眼中的断袖王爷用行动证明了他不是断袖之时,她才猛然发觉,他明明就是一匹不安分的狼……(轻松宠文)
  • 老公,别装啦

    老公,别装啦

    热带丛林里的逃亡!天色越来越晚,蓝色的雾气渐渐在眼前成型。茂密的丛林里地形很复杂,地上铺满了厚厚一层的树叶,每踏一步就会有松脆干枯的树枝在脚下碎裂……有时,惊起一两只飞鸟,一两只飞虫,甚至是一两只从眼前闯过的蜘蛛,都会让人的神经在瞬间绷紧到极致。过分的寂静和突如其来的响声都会让人警惕,用八个字形容此刻现在的状态就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点儿都不为过。……
  • 语言艺术全书(1册)

    语言艺术全书(1册)

    语言是一门艺术,亦是通于人情世故大门的关键;换言之人情世故,大半蕴藏于语言中。然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出来的。再者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语言则是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故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使读者认识到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让自己更会说话,能迅速练就“三寸不烂之舌”。
  • 李自成(第3卷):燕辽纪事

    李自成(第3卷):燕辽纪事

    本卷分上、中、下三册。反映的是崇祯十四年二月至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初发生的故事。李自成破洛阳之后,声势大振,几次在河南击溃和歼灭明军的主力部队,三次进攻开封。本卷着力写第二次和第三次开封战役,以及朱仙镇大战,每次战役各具特色。几十万人口的开封,百姓在数月围城中大批饿死,最后明军在秋汛时炸开河堤,洪水淹没开封,死者不计其数。
  • 菊与刀

    菊与刀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 裘祖

    裘祖

    苏妲己:“大人,民女冤枉!”大人:“你姓之名谁,有何冤情,状告何人?从实讲来!”苏妲己:“民女苏妲己,状告许仲林,他玷污我的清白,说我回了一个朝代,民女实在是冤枉!”大人:“把诉状呈上来!”苏妲己将一张诉状递给大人。只见诉状上写道......
  • 冷心王爷霸情妃

    冷心王爷霸情妃

    她是传闻中不受宠的相府四小姐,胆小懦弱,胸大无脑。一朝赐婚,震惊天下。她在繁花似锦的日子如愿以偿的嫁给了自己爱慕了十年之久男人她甘之如饴的用生命爱了他一场,终无遗憾而去。她死,她生。穿越醒来,恍如隔世,那张俊朗依旧的容颜,是前世,还是今生。他府中佳丽成群,她身下裙臣万千,惹来桃花无数,花开万千,只为那一朵。一次又一次的纠缠,是交易还是深情,他不懂何为爱。命在痛上延续,爱在痛中蔓延。她一次又一次让他转身离去,他却一次又一次为她回头,他懂了何为爱,却给不起她要的爱。他徘徊在两个女人间,爱她,伤她却不愿放过她。她用心去爱,却再次满身伤痕累累,她倦了,累了,乏了。。。。。。他大婚之日,她休夫之时,一旨休书,碎了谁的心,红了谁的眼。重获自由,万里花丛,任她翩舞,云开雾散,痛却依旧在心间蔓延,那个人,到底是谁?
  • 妖到天荒地老时

    妖到天荒地老时

    凉时一直都不明白,自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花妖,何德何能被妖界的大殿下看上眼,买去做女人,还对她百般迁就,救她于水火。整个妖界分成了两大派,一派拼尽全力护她周全,一派要置她于死地……直到看到那副画,她才明白,她就是传说中的背锅大侠。现代的都市,远古的记忆,老天不公,许她泼天的神力,却也因此将她周围一切毁成渣。在她痛定思痛,从一条毛毛虫到破茧成蝶之后,她又发现,真相并不像她猜测的那样简单。
  • 感情动物

    感情动物

    苏沃野开着那辆皓白色的本田车,直到他遇见一个和他的车一样白得耀眼的女人,该发生在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他突发奇想,要让自己的妻子和那个女人的丈夫也发生一点什么……人是一种感情动物,激情一来,理智便走了,他们开始疯狂……
  • 打分手

    打分手

    在王小军的记忆里,盐工宿舍的那些大人们上夜班,手电筒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装备。出发前提溜在手里,显得要多神气有多神气,吧嗒一推,开关开了,通向工区的小路,本来漆黑一团,又漫长难走,手电筒一开,顿时被雪白的光束照亮。光线从手电筒圆圆的柱头里射出来,就像拖着一道长尾巴的大扫把,顺着土路大摇大摆地扫射遍全程。盐工们上班的工区都靠近海边,远离居住地,就算是顺风骑车,也还得花费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