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禾抬起头看了看前面,隐隐约约似乎有座大城,心里盘算,不知道在这里能不能打听到什么消息。
她虽然固执地抱有希望,其实知道要在茫茫人海里找一个人,难如登天,何况李青石下山是为了避祸,就更难找到。
她正想着心事,听见身后有人说道:“劳驾。”回过头去,见一个和尚挑了好大一担货物,急忙避在道旁让他过去,后边还有四个和尚,每人都挑着小山一样的货,步履稳健从她身边经过。最后边空手走着两人,商人打扮,笑呵呵聊着天,轻松悠闲。
其中那个瘦高商人道:“武兄从哪找的这几个和尚,力气好大。”
另外那个矮小商人笑道:“崔兄不知道么?最近襄城来了好多和尚,听说都是方丈山上下来的,瞧瞧,我这些货要雇寻常脚夫,少说也要二十来人,雇这些大和尚,五个就够了。”
瘦高商人奇道:“这些和尚是雇来的?他们脚程这么快,要花不少钱吧?”
矮小商人道:“六十里路,就这些货,你猜猜多少钱?”
瘦高商人心里盘算了一下,要是雇寻常脚夫,挑一担货走六十里,大约要二百铜钱,这一个大和尚顶四个寻常脚夫,那么便是八百铜钱,也就是八钱银子,不过看他模样,这些大和尚好像要便宜些,想了想说道:“每人五钱银子?”
矮小商人笑着伸出一根手指,说道:“每人只要一钱。”
瘦高商人愣了愣道:“这么便宜?那太划算了!从来只听说和尚们都靠化缘吃饭,这卖力气挣钱的还是头一回看见,稀奇,真稀奇。”
矮小商人道:“崔兄这就孤陋寡闻了,难道你没听说过方丈山上的和尚最会做生意?”
瘦高商人道:“和尚也会做生意?”
矮小商人道:“看来近些日子崔兄没到过襄城,走走走,带你去开开眼,如今这襄城里头好多方丈山来的和尚,挣钱的路子五花八门。”
瘦高商人道:“是么?那可得去瞧瞧。”
李青禾知道商人走南闯北,消息要比寻常人灵通得多,心想,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见过青石哥哥。走到他们前面说道:“两位阿伯,请问你们有没有看见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人,瘦瘦的,比我高大概一个头,长得很好看。”她刚从老君山下来时,十分怕生,跟人说话紧张的磕磕巴巴,后来问的人越来越多,也就不再害怕。
两个商人停住脚步,向她打量了几眼,那姓崔的瘦高商人道:“你这个小姑娘,可从没见过像你这么找人的,比你高一个头又长得很好看的少年人我见过很多,又怎么知道你找的是哪个?”
李青禾脸上一红,嗫喏道:“那你……你见的这些人里,有没有叫李青石的?”
姓崔的商人笑道:“你这样问就更奇怪了,在路上碰见不认识的人,那顶多是看上一眼,谁会去问人家叫什么?你会问么?”
李青禾愣了愣,她这一路向人打听时都是这么问,人家总是摇摇头说没见过,还是第一次有人跟她说这些,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位商人阿伯说的很有道理。
那姓武的矮胖商人道:“这姑娘一看就是没见过世面的,崔兄何必拿她打趣?”对李青禾道:“你要找的这位是哪里人?跟你在哪走散的?”
李青禾道:“他是从老君观出来的,不知道去了哪里,我知道他下了山,就出来找他。”
姓武的商人道:“老君观我听过,是在辽州吧?离这可不近啊!你不知道他去了哪,那怎么找?像你这样找法,可没日子能找得到。”想了想道:“据我所知,老君观里都是道士,在武林道上名声很大,你应该多向武林道上的人或者道士打听。对了,前边襄城里有许多方丈山来的和尚,听说方丈山在武林道上名气也很大,他们又走南闯北的做生意,说不定能问到些消息,不如你去试试。”
李青禾双眼亮了亮,对他行礼道:“谢谢阿伯。”
姓武的商人摆了摆手道:“不用客气。”回过头来,见五个挑货的和尚走得远了,啊呦一声,忙加紧脚步追了上去。
李青禾有了希望,走路快起来,没过多久到了一座大城前,抬头看去,城门上写着“襄城”两个字。她本来大字不识一个,在老君山这些年,已学会了认字。
进了城门来到大街上,没走出多远,又看见那两个商人,那些货物堆在他们身前,挑货的和尚们却不见了。
姓武的商人指着对面一家酒肆道:“看到没有?和尚卖酒,崔兄见过么?”
姓崔的商人摇着头道:“这可是平生头一回见到,稀奇,真稀奇!”
李青禾顺着他们目光看去,见对面是家不小的酒肆,酒肆门前立着一张告牌,上面写着“本店酒水不多卖,每人每天只卖一碗”。告牌旁边站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和尚,浓眉大眼,正端着一个装了酒的酒碗大声吆喝:“卖酒啦!卖酒啦!每人每天限买一碗,多了不卖!喝我这酒有讲究,那也不是谁都敢喝的,大伙来看看呐!”
李青禾心中奇怪,和尚不都是在寺庙里念经拜佛的么?怎么这个和尚跑来帮人家做买卖?卖些别的也就算了,怎么来卖酒?和尚不是不能吃肉喝酒么?他又说什么每人每天限买一碗,做买卖的不都盼着东西卖的越多越好么?
她正有些好奇,只听那姓崔的商人问道:“喝他这酒有什么讲究?怎么又每人每天只卖一碗?可没见过这么做生意的,难道客人喝完一碗想买第二碗,他还不卖了?”李青禾听见他也有这疑问,当下留神听他们说话,看看其中有什么古怪。
姓武的商人笑眯眯道:“正是。”
姓崔的商人道:“这不是把上门的生意往外推嘛!我看这酒肆老板不是喝高了就是缺心眼,要不怎么雇他来卖酒?”
姓武的商人道:“崔兄可见过哪个做生意的不图赚钱?这酒肆老板可一点都不傻,你看看他家生意多么火?”
姓崔的商人刚才只顾着琢磨那和尚弄什么玄虚,这时才发现酒肆里熙熙攘攘都是人,已经坐不下了,不少人正端了酒碗站在门口喝,他们喝过一碗就不能再喝,又换了另一波人来,这样卖酒的法子,似乎确实要卖的更多。
李青禾也看到了这些,心里越发好奇,只见那姓崔的商人琢磨了一阵,说道:“物以稀为贵,他每人每天只卖一碗,就是用的这个道理,只是这襄城里卖酒的有的是,大伙凭什么吃他这一套?莫非他家的酒比别家的好喝?不对呀,他家的酒我喝过,跟别家没什么不同,难道现在卖的跟以前不一样了?”
姓武的商人摇头道:“卖的还是以前的酒。”
姓崔的商人道:“那我可就想不明白了,武兄别卖关子了,快跟我说说。”
姓武的商人道:“这和尚不是说了么?喝他的酒有讲究,这关窍处就在他这讲究上。要想买他这一碗酒喝,必须要跟他打赌。”
姓崔的商人道:“打什么赌?”
姓武的商人道:“在他这喝过一碗酒,这一天中就不能再喝,倘若喝了,不论是在哪里喝的,都要输给他两个铜钱,倘若喝过一碗没有再喝,他就输给客人两个铜钱。”
姓崔的商人道:“原来如此。看来他这一碗酒的利润不止两文,用的是薄利多销的法子。”琢磨了一会,说道:“只是他怎么知道人家喝完他这一碗有没有再喝?若是客人去其他酒店偷偷喝了,回头死不认账,他又没有千里眼,岂非只好认输?要是每个客人都这么干,他岂不是每赌必输两文?”
姓武的商人摇头笑道:“说起来我都佩服这和尚,他另有一招,倘若在他这里喝过一碗酒的客人又去别的地方喝了酒,有人举报的话,那么举报之人就能从他这里拿到一个铜钱,你瞧门口那些孩子,就是等着干这勾当,这些孩子也机灵的很,专挑那些酒鬼跟着,毕竟那些酒鬼肚里的酒虫要更多些,那就更容易忍不住再去偷喝。”说完笑了起来。
姓崔的商人早就看见酒肆门口围了一群小孩,本来还以为是瞧热闹的。这时又注意到旁边还摆了一溜长凳,有酒客在上边晃晃悠悠从这头走到那头,有些喝多了的走到一半就掉下来,跟耍猴一样,心想,这一定又是那和尚想的怪招,他趁那些醉汉喝多了酒,撺掇他们玩这等无聊游戏,用来哗众取宠吸引眼球,虽说这么做有些不厚道,但瞧着效果当真不错。心里对那和尚也有了几分佩服,说道:“你这些货物买主什么时候来取?赶紧打发了咱们也去喝他一碗,会会这个不好好念经却做得一手好生意的小和尚!”
姓武的商人摇头道:“你酒量不行,要去喝的话肯定要输上两个铜钱。”
姓崔的商人笑道:“这话武兄可说错了,正因为我酒量不行,喝完一碗才不会再喝,应该是赢两个铜钱才对。”
姓武的商人道:“你不知道,这和尚还有一个规矩。”
姓崔的商人道:“还有一个规矩?什么?”
姓武的商人道:“倘若喝完一碗酒,有两件事你办不到,也要输他两个铜钱。”
姓崔的商人听的稀奇,说道:“买了他的酒还要给他办事?天底下哪有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