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图书出版相关部门的悲惨境遇和现在纸书市场的萧条有关。
买书的人越来越少,书店的人寥寥无几,就算真有人买书也会选择网购。当当网、亚马逊等网站的大部分图书都参与五折或者满199元减100元的活动。淘宝等购物网站更是每天都有大批9.9元包邮的图书,轮番占据着渠道主页。
图书的利润被挤压,那些做图书转手的分渠道经销商根本无利可图。别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了,现在的市场情况是连夹缝都没有,根本无法生存。
从出版社出去的书的价格是图书定价的四折。到了一级经销商手里后,一级经销商要赚一笔再流到二级经销商手中,最后才到零售门店。可网上的书直接就五折甚至是更便宜的价格了,那些分级经销商还哪有活路。
颜如玉记得她上小学的时候,家附近有很多家书店,附带卖一些文教用品。放学之后,她总是会在这些摆满了五颜六色彩笔和五颜六色封面的书店里溜达溜达再回家。
后来这些书店都不卖书了,只卖文教用品和一些学生买得起的毛绒玩具。想要买书,得去学校比较集中的地方,那里会有专门针对各年级学生的教辅教材,还会附带卖一些流行的杂志,比如《格言》《知音》《青年文摘》《读者》《萌芽》等。
倒不是说周边没有新华书店这类国营的连锁书店,但问题是,这种国营书店的图书价格较高,一般不打折,办了会员卡顶多才能打八折。而这些专门针对学生的书店,却能保证每本书至少是七折,有的教辅书、习题册甚至能打六折。
这些小书店的老板都心知肚明,学生哪有什么钱,爱学习的孩子本来就不多,愿意把零花钱节省下来买习题册的孩子就更少了。想赚学生的钱,当然要薄利多销,有点远见。
只是这种有远见的教材教辅书店,也没能存活太久。
学校里,老师们都会指定学生在校订购某个出版社的某种教辅书、习题册,想来也是各个出版社的发行人员走动了关系,动用了人脉的结果。
学生们的作业越来越多,指定的习题册越来越多,哪有精力再自己买额外的习题册了呢?
上初中后,颜如玉也是每天在熬夜做作业中度过,根本没什么周末和假期的概念。做完一本习题册,前方还有N本习题册在等她。等她蓦然发现少了什么的时候,才意识到,那些教材教辅书店都改成了打印复印社或是零食快餐店了。
新华书店、教育书店等国营书店成了那几年唯一存活着的书店。直到后来突然开了一家极地书城。这家书城在当时影响非常大,甚至在开业之前就打出了广告。公交车车体上,广播里、报纸上,到处都是书城即将开业钜惠的广告。
颜如玉惊讶于一家书城能如此大手笔。在这个打广告寸土寸金的年代,卖书居然都能打广告,这老板得多有钱啊!
书城开业第一周,全部图书五折优惠。当时还没有电商没有网购,这种零售图书的价格,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书城开业第一周,每天从开店到闭店,都挤满了络绎不绝的购书者。颜如玉也在周末的时候去凑了热闹,买了几本畅销的小说。
以为从此能过上五折无忧买书的日子。只可惜颜如玉还没等把这几本畅销小说都读完,就听说极地书城因为大批卖盗版书,被几家出版社联名举报,停业整顿了。
颜如玉不死心,放了学坐车到书城去看,却发现果然大门紧闭,还贴上了封条。玻璃门上有好多灰,看来已经关门好几天了。
买惯了五折的书,再去新华书店用会员卡买八折的书,可真是太难受了,那种感觉就好像被抢了钱一样。
后来除非必要,颜如玉已经很少去书店买书了。直到网购时代和电子书的到来,才让颜如玉又捡起了每天看书的习惯。
现在,颜如玉依然会在每个周末去新华书店逛逛。不过不是为了买书,而是为了看看书店的畅销书和每类图书的排位摆放。没办法,职业需要。做图书编辑这一行,就要时刻了解市场,颜如玉觉得这是身为出版社编辑起码的职业素养。虽然买纸书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但书架上书籍摆放排列以及畅销书的推荐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反映出纸质图书读者的喜好和阅读习惯。
颜如玉去一次书店就会待上半天,把各个类别的图书畅销作品记录下来,从取书名到封面的设计、作者简介和内容简介的撰写,等等,都要进行分析。现在的书店,为了留住读者,会给读者提供免费的桌椅,方便读者读书。书店的一层和二层还分别设有文教用品商店和小型的咖啡简餐店,尽可能让进入书店的人,不会因为中途购买纸笔或吃午饭而离开。
颜如玉去过一次书店二楼的咖啡简餐店,里面除了一个营业员在玩手机外,只有一对小情侣,看样子像是放了寒假来这里写作业找资料的高中生,两个人一边吃着薯条一边看着书。
也难怪这里没人,常见的2元一根的烤肠,这里卖到了8元。1元一瓶的矿泉水,这里卖5元。再看看咖啡,10元一杯。颜如玉想着,怎么咖啡这么便宜?其他咖啡简餐店的咖啡,都是30元以上。
颜如玉点了杯咖啡,找了张角落的桌子坐下。然后盯着吧台里的营业员,想看看她是如何操作的。
结果令她意外的是,营业员居然从柜台后面取出一袋雀巢咖啡,撕开袋子后倒入纸杯,再倒上开水,用一根卫生筷子搅拌了几下,就给颜如玉端上了桌。
什么情况?!一袋雀巢咖啡的仓买零售价不是1元钱么!颜如玉记得她双十一的时候团购雀巢咖啡,一起买了两大箱2000袋,平均每袋才6毛钱。怎么到了这家书店的咖啡简餐店,同样一袋雀巢咖啡加了店里的热水就变身10元钱了!这店也黑得太离谱了!以后谁还会来呢!
怪不得书店再也不像小时候,结款都要排队。现在可好,书卖得贵,周边配套更贵,每一个结款台都是空荡荡的。这种状况下,还指望这些书店能有什么经济效益呢?书都卖不出去,书店的地租费、物业费、水电费、人工成本费拿什么出?基本开销都成了问题,又能有多少剩余的钱给各个出版社回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