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53700000002

第2章 (1)

“恪明,你来,我等你。”

李恪明从梦中惊醒,眼前还是挥散不去的血腥,这一醒便从深夜挨到了天快亮起,他终于下定决心,翻身而起叫人“刘夏,刘夏!”

刘夏匆匆走进宫殿,怀袖里藏着东西俯身“陛下有何吩咐”

“朕要去宁川前线,立马准备一只轻兵,还有,今日的早朝就先免了,从明日开始让渡乐替朕上朝听政,朕暂时还信得过他。”李恪明话音落下,人已站到了窗边,望着窗外琉璃顶映着初生的朝阳熠熠闪烁出蓝绿交辉的光,却没听到刘夏的应声。

“陛下,宁川前线回信了,说,”

李恪明转过身来盯住刘夏弓下的身子,背过去的手中死死绞着衣袖。“说了什么?”深呼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罢了,朕不想知道了。不过是输赢,熙和都已经去了,还有什么人是她赢不了的?”

“是,大将军替我们魏国赢了这场硬仗。”刘夏眼中尽是悲戚“那陛下,这信........”

“烧了吧,朕既已知道结果,又何必再看它。”李恪明回过头去,却只觉照耀过来的晨光叫人眼睛刺痛得不得了。

“那,陛下可要亲迎大将军回来?”刘夏心中悄悄描绘着那个人的身影,仿佛就看到了她身着宫袍帮他拾起梅花的模样,想着哪怕为她争取一次的机会也好,却终是不得。

李恪明轻轻整理着袖子,像要把刚掐出的褶子一道一道抚平,丝毫没把刘夏的话放在心上。刘夏仍是一个姿势,卑微地弯着腰在等李恪明不耐烦,或许便会命他代替前往。

“不去,叫渡乐去接。”李恪明始终重复同一个动作,衣袖抚平了,于是提起又放下。刘夏笑了,回了声诺退出门外,招呼着平日伺候李恪明的宫人进殿,自己倚着墙笑着笑着,便觉泪水流出来。

他不过是皇帝身边一个日日随传随到的文臣,有什么资格肖想去接刚刚打赢了仗回国的她回来?刘夏抹了一把泪,站起来安排傻了眼的宫人们各做各事。

“刘大人,您没事吧?”与他相熟的几位宫女有些担心,刘夏没多说什么,摆摆手让她们离开自己快步向宫殿外走出。

另一边,李恪明把所有宫人统统呵退,独自坐在榻前想着最近发生的事情。

狄云国攻到宁川之地用了两月,在这之前大魏派去的将士节节败退,曾经有一段时间李恪明觉得这是命中注定了大魏要亡在他的手里。但并没有。李恪明就算丢了一身龙袍与手中的玉玺在腥风血雨中逃亡,只要熙和还在,他就会赢。从前是这样,日后恐怕也只能这样。想起自己的父亲死时拽着熙和的绛紫衣袖投给她那希冀的眼神,就仿佛抓住了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恪明始终不知道,聪慧如熙和早就知晓他所作所为,却未曾多发一言。是李恪明的毒让先皇早了至少十年撒手人寰,但他自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老东西伙同外人养他不过是要他的双眼,李恪明曾经对着自己悄无声息死在宫女殿中的母亲发誓若是自己有一日做了皇帝,一定不会辜负熙和。可见老天爷并没听到这誓言吧,不然怎么还会留他在这世上。

纵然熙和对他甚至不及对江山社稷与黎民百姓千万分之一好,李恪明亦不敢怪她。她为他甘愿留在最厌恶的地方,却是他先背弃了一切。

为帝为后,为君为臣,他们步步为营,本以为没有离开对方多远的距离,一回头才知道原来心隔开了,即便是呼吸交纵的远近也如陌生人一般。

熙和与军队一同驻扎到城门外十里处,按照规矩将军可先入城,但她记忆中现在正是城外这片桃林开花之时,或许能得空走一趟护城河,如此这般想着的熙和见到渡乐时,心道还是自己自作多情,本就该想到的,李恪明不会来。

同类推荐
  • 画眉的一盏茶

    画眉的一盏茶

    一盏茶一个故事。画眉是讲故事的女子,坐在窗前,看细水长流,人聚人散,茶热茶凉。
  • 风静亦生尘

    风静亦生尘

    大家好,我是风银沙,来自无名校,是一名交换生,请多多指教!妖孽的少年微笑着,声音温润如玉,散发着温文尔雅的气质。
  • 那一年爱已成往事

    那一年爱已成往事

    爱情它是个难题,让人目眩神迷。忘了痛或许可以,忘了你却太不容易。你不曾真的离去,你始终在我心里。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爱情是什么?当它来的时候,我猝不及防。当它走的时候,我悔不当初。过去的故事只能是故事,亲爱的,当你再次出现的时候,我已经不是当初的我了···
  • 与故土一拍两散

    与故土一拍两散

    一个流浪者和漂泊者。80年代,作者前往美国留学,并试图融入美国,在这个异国他乡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理想世界。然而,美国并不是他想象的天堂,无法满足他对身份的认同、对爱和自由的追寻。自此,他开始自己的“漂泊”生活,“流浪”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国。作者试图“与故土一拍两散”,在本书中,他通过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想,比较中外价值的差异,大到社会现象,小到具体的人及事物,客观而犀利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想法。《与故土一拍两散》讨论了诸如精神家园、精英阶层、转型、身份等世人普遍会感到困惑的话题,看似题目很大,却落到细节处,真实而令人信服。
  • 红梅花儿开

    红梅花儿开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小家碧玉自小父母宠爱于一身却经历坎坷的命运,挣扎反抗?还是屈服于命运?
热门推荐
  • 无良相公好腹黑

    无良相公好腹黑

    “起轿!”媒婆喜气洋洋一声喊,凤桐城凤府门前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噼里啪啦——”“伊儿吱呀——”凤府门前的大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对于凤府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四小姐,人们都不禁议论纷纷。“这凤府最不受宠的疯小姐,总算是嫁出去了,听说还是嫁给了一位王爷,真是命好啊!”“你知道什么,我远房亲戚家的表哥在宫里当差,说这凤府四小姐嫁的这……
  • 重生前妻小萝莉

    重生前妻小萝莉

    被爱是幸福,不爱是痛苦,牺牲是无奈。她的优秀被世界承认,可是放到他的面前却毫无意义,她以为自己有了事业,也有家,却不想他的接近只为另一个女人。那样精心的照顾,那温柔的缠绵,原来不过只是逢场作戏,原来明白是要付出惨痛代价!带着孩子一起去天堂,哪知她不仅没死,还成了一个十六岁的花季少女,满足而平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她以为只要自己不再出现在他的面前,只要成全了他们的爱恋,她所有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就再无意义,启料命运总是捉弄人,她越是想要逃开,它就越是要把她送到他的面前……小鱼真的不会写简介,大家就凑合着看吧!小鱼的群,大家有兴趣就加这个号吧!109516007推荐一下小鱼自己的完结文。《不爱请借过》《弃妃的春天》《修练成精的情妇》《弃妇难为》
  • 红绿盘

    红绿盘

    一个海外归来的神秘人物带着大笔资金杀入国内股票市场,股市内顿时硝烟四起。金融机构和庄家之间尔虞我诈,为获取暴利不惜坑害散户。小股民成了任人鱼肉的牺牲品,在以逐利为目标的股市中,人与人之间的情义被忽视。本书不仅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股票战,也融入了作者对当今股市内一些不正常现象的思考。
  • 全世界最爱我的那个人消失了2

    全世界最爱我的那个人消失了2

    歧途少女改头换面重遇腹黑初恋,张芸欣人气催泪小说第二部。遭父母遗弃的董小舞被“老爹”董明伟收养在安和巷,与其他十几个孩子一起被迫学习偷盗。十七岁的雨后,小舞与前来寻找母亲的展凌萧相遇,雏菊般明丽的女孩,干净俊朗的少年,青春的暧昧情愫茂盛生长,让人恐惧、贪恋又向往。因为这段际遇,小舞努力回归正途。不料,为了救出被囚禁的母亲,展凌萧举报了安和巷窝点,董明伟自杀,小舞入狱两年,恨意深埋。出狱后,她改头换面,以陆佳期的身份开始新的生活,在一次慈善活动中与展凌萧不期而遇……那些碾碎的美好,残忍的诀别,明明一切都已经到了尽头,毫无转圜,命运却将他们再次捆绑,不到山穷末路,绝不罢休!
  • 沉沉入我心

    沉沉入我心

    她遭遇巨变重生失忆,却在初次解开心扉后弄的遍体鳞伤。他为报仇蛰伏十六年后崛起,却在初次见她之时被扰乱了心神。他遇见她的那刻开始,便注定了他要缠着她一世。她本以为此生不会爱第二次,最终却败给了他的深情。“慕闫沉,你大可以不对我这么好。”她道。“心儿,你可知你已刻在我的心上。”
  • 龙血武帝

    龙血武帝

    【玄幻火书】诸天万界,万道争锋!逆命少年得困龙升天柱,觉醒亿万龙力,横空出世,淬上古龙血,修浮屠功法,为爱杀上九重天,以三千通能,铸永恒国度,登上武帝之巅。
  •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要将浩瀚的五千年历史凝结为一本指南书,考虑到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经历,优中择优地遴选出一些既有代表性,又有趣味性,更有权威性的点,汇集成这样一本书。但愿它能给每一个父母的教育添一点活力,为我们的少年成长添一块砖瓦,也为每一个家庭添一段美好的时光。
  • 命仙

    命仙

    想要得道成仙,先吞噬数亿年时间才可以。修道之人的时间不是无穷无尽的,它会无时无刻计算着你的生命剩余时间。长生不死向来都是一个笑话,没有时间,仙帝一样要死!
  • 2014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2014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本书从2014年全国公开发表的数万篇微型小说沙里淘金,精选而成。这本书的作品代表了本年度微型小说的最高水准,作品或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或针砭社会中的假丑恶;或充满哲理,或诙谐幽默,或夸张变形;既有文坛大家的作品,又有专门从事微型小说创作的作家的作品。作品既有可读性,又耐读,融艺术性与可读性为一体。
  • 缺席与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缺席与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缺席与偶在》主要分为三编,第一编讨论西方哲学与美学问题,兼及中西思想比较。其中多数文章试图把哲学和美学的若干基本观念放在“现代问题”的视野中加以考察;第二编讨论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政治问题,探究生态主义意识形态的缘起、主张及政治合理性限度;第三编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其中多篇是作者正在从事的“症状——中国当代艺术档案”研究计划的初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