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900000011

第11章 《洛阳伽蓝记》中的庶民群像(1)

在中国古代,《洛阳伽蓝记》是历史名著、文学名著,也是一部文化名著。作者杨衒之以其开阔深邃的目光、真切丰富的情韵、清朗的文字,记录了元魏后期佛教的兴衰、王朝的兴衰以及洛阳的风土人情。他巧妙地以佛寺为叙事、写人、记物的中心和线索,由寺记事,因寺写人,借寺状物,在叙写人、事、物上都表现了卓越的叙述技巧,从而深沉含蓄地用文字记录了那已远逝的元魏王朝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

《洛阳伽蓝记》描绘了元魏人物众生相,依其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的不同,大体有四类人物群像:皇室者、仕宦者、僧尼、庶民。其中"有明确姓名者共得147人",为人们展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长廊,几乎指向元魏社会的各阶层人物。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研究作者高超的叙事写人技巧及其文学成就,进而体会这部名著所蕴涵的丰富文化趣味,是系统研究《洛阳伽蓝记》的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子课题。

一、《洛阳伽蓝记》对两类庶民形象的刻画及其文学

特色这里的庶民是广义的,因其沉潜民间底层而与皇室者、仕宦者分别开来,以其生活在尘俗而与僧尼相区别。

《洛阳伽蓝记》的庶民大体分两类:一类是有名有姓、单独出场的,作品对其刻画有详有略;另一类无名姓,多以群像方式出场,往往成为一种背景式人物群像。

第一类人物有:士兵李苗(卷一永宁寺)、骆子渊(卷三秦太上公寺)、隐士赵逸(五次出场:卷一昭仪尼寺,卷二龙华寺、景兴尼寺、秦太上君寺,卷四宝光寺),死而复活的崔涵(卷三菩提寺);介于文士与庶民之间,可称为民间文士的姜质(卷二正始寺),酿酒者刘白堕、商贾刘宝(卷四法云寺),屠匠刘胡兄弟四人(卷二景宁寺),民间音乐人田僧超(卷四法云寺),婢妾类形象徐月华(卷三高阳王寺)、朝云(卷四开善寺)、春风(卷五凝玄寺),三组夫妇形象:挽歌郎孙岩及其狐妻(卷四法云寺)、韦英与其梁氏妻、侯庆与其马氏妻(卷四开善寺)。合二十余人,有士兵、隐士、民间文士、酿酒者、屠匠、挽歌郎、商贾、民间音乐人、婢妾和职业不明者。

第二类人物出场大约有七次(不包括卷五宋云、惠生出使西域中的人事),以群像方式出场,大体有两种情况:一是佛教节日,如四月初八"佛诞日",有"行像"仪式,伴随有众多民间娱乐活动,如卷一长秋寺、卷二宗圣寺、卷三景明寺;又如佛教六斋日(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为佛教持斋修福日),见卷一景林寺。二是记叙一些灾异凶兆,人群作为现场目睹者,后面往往紧接着叙述王朝变故、社会动乱等,如卷一永宁寺浮图被焚,卷二愿会寺神桑被伐,卷二平等寺金像三度"佛汗"等,作者以婉细近乎琐碎的笔触写奇幻荒唐之事,却暗示出元魏晚期的政治腐败、上流社会的纷争,写出了民间张皇的社会氛围和百姓恐惧的心态,流露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浓烈感怀。诚如曹道衡所言:"写佛寺的盛衰,以哀悼北魏之亡。"

杨衒之能充分吸纳古今文史著作在人物刻画上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和丰富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洛阳伽蓝记》与《魏书》一道,在北朝文史著作刻画人物上可谓有集大成的地位。

(一)《洛阳伽蓝记》刻画庶民群像,兼具史传文学尤其是杂传、志怪志人小说之优长,呈现文备众体的特色

古代史传文学厚重严谨,将史家的情意寄寓在字里行间,关注王朝兴废、社会变迁、民生疾苦,而杂传文学则关注各类普通人物,取材自由灵活,大可写社会大背景和人的一生,小可写社会一场景、人物一生的某一片断。

卷四法云寺:"周回八里"的洛阳大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有"善吹笳"的民间艺人田僧超,又引出田的"知音"--征西将军崔延伯。作者把一代民间艺人与一代名将绾连在一起,把看似琐细的笛声与军国命运关联起来,使行文兼具正统史传和杂传写法:作者以厚重严谨笔法叙写崔将军领兵平暴的时代背景、朝野送行的庄严盛大场面。用白描写崔"危冠长剑耀武于前",田"吹《壮士》笛曲于后,闻之者懦夫成勇,剑客思奋",又补叙崔将军"为国展力二十余年,攻无全城,战无横阵",这一切又都与田氏笛声壮军威、振士气分不开。最后写田氏阵亡,很快崔将军也阵亡,军败。叙述厚重严谨,叙写军国大事和一代名将。本篇又可视为一微型杂传,选一普通小人物,撷取出征这一画面,在对比中写成败,把笛声与军国命运关联在一块儿,兼用正面叙写和侧面烘托对比写法,读来厚重又轻盈。

六朝志怪写奇幻的人事,情节曲折,想象奇诡,给人诡谲风趣的兴味儿。卷四法云寺即有这样一则志怪小品,洛阳大市北"有挽歌孙岩,娶妻三年,妻不脱衣而卧。岩因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尾长三尺,似野狐尾。岩惧而出之。妻临去,将刀截岩发而走。邻人逐之,变成一狐,追之不得。其后京邑被截发者,一百三十余人。初变为妇人,衣服靓妆,行于道路,人见而悦近之,皆被截发。当时有妇人着彩衣者,人皆指为狐魅"。文中屡设悬念:孙妻为何不脱衣而卧?孙妻去时为何截岩发而去(是为纪念,为抒幽怨,还是恶作剧)?洛阳男子被截发何以达百多号人?作者在叙洛阳男子时又兼用倒叙,娓娓道来,一一揭明真相,以此强烈吸引读者。作品以写实手法记怪异人事,既写出狐女的怪诞妖媚、有些调皮习气,又讽刺市井男子的荒唐不本分,见出洛阳市井风情和时人对狐又爱又怕的情态。崇拜狐狸,古已有之,因北朝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氛围,狐狸的仙化也加快了进程,借此我们似可管窥到丰富的文化意味。

六朝志人小说,往往撷取社会中一小场景,选取人生一片断,抓住最有特征的片言只语和一举一动,小中见大,以深入展现个性和内心世界;再加上志人小说手法灵活,篇什多短小玲珑,能多角度写人。卷四法云寺写刘白堕"善能酿酒",先叙其所酿酒,酒味盛夏不变,"饮之醉而经月不醒",为下文埋下伏笔;再叙京都以酒赠人的风习,点明"鹤酒、骑驴酒"二名的由来;最后讲一精彩又琐碎的小故事,"南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此复名擒奸酒。游侠语日:'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全文紧扣刘氏"善能酿酒"来写,把正面叙写与侧面虚写相结合,人、事看去琐细,却鲜明彰显刘氏技艺的高超,与《庄子》写众多民间工匠异曲同工,有着经济史、民俗、名物乃至社会生活史多方面的意义。无独有偶,《水经注》卷四河水条亦记刘氏其人,但二者在写法和趣味上却迥异。

(二)多种写人技法集于一书,手法活泼多变

《洛阳伽蓝记》对庶民刻画,注重正面刻画:直接写人物的肖像、言行和神态,重白描和细节描写。卷三菩提寺有一志怪小品,记死去十二年又复活的崔涵。僧人发冢得崔,崔说人间亲人和死后在地底的生活。官府派人去核实,崔涵父母先承认有这样一子,后又惧祸否认。崔至家门,父"门前起火,手持刀,魏氏把桃枝,谓曰'汝不须来,吾非汝父,汝非吾子,急手速去,可得无殃'"。用白描"把桃枝"以驱鬼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表现家人惶恐冷酷。后崔飘泊京都,"性畏日,不敢仰视,又畏水火及兵刃之属,常走于逵路,遇疲则止,不徐行也",写其有家不得归的可怜悲凄。后写市北奉终里"多卖送死人之具及诸棺",崔言"作柏木棺,勿以桑木为欀","吾在地下见人发鬼兵,有一鬼诉称:'是柏棺,应免。'主兵吏日:'尔虽柏棺,桑木为欀,遂不免。'京师闻此,柏木踊贵。人疑卖棺者货涵发此言也"。可见民间棺商欲借重鬼言为营销之策,折射商贾的智慧或狡诈,所叙人事荒唐怪诞,但蕴涵的情味却真实而丰富,有荒诞,有父母的惊恐冷酷,有崔飘泊的悲凄、商贾的奸猾。情节曲折,手法多样,读来妙趣横生。

《洛阳伽蓝记》亦多侧面虚写烘托,有借景物、场面、气氛来写人的,也有借他人他事来对比烘托的。

卷一永宁寺,先描述永宁寺九级浮图的高大华丽,暗示王朝和佛事的昌盛,中间以史家笔法详细叙述王朝一系列的动荡变故;最后叙述公元534年2月,浮图被焚,"帝登凌云台望火",长孙稚"将羽林一千救赴火所。莫不悲惜,垂泪而去。火初从第八级中平旦大发,当时雷雨晦冥,杂下霰雪。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动京邑。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火经三月不灭。有火入地寻柱,周年犹有烟气"。终于在当年七月,平阳王被挟奔长安,十月京师迁邺。

文中把佛寺兴废、王朝兴衰、民心之悲三者紧紧关联,写庶民群像,既有正面的"悲哀之声,振动京邑",又有借"雷雨晦冥,杂下霰雪"的渲染,写出庶民的震撼、悲悯和仓皇,暗示元魏王朝末日将至的惶恐不安的时代氛围,昔盛今衰对比强烈。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言,昔"笃信弥繁,法教逾盛","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而今"城郭崩毁,官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山鸟巢于庭树。游儿牧竖,踯躅于九逵:农夫耕老,艺黍于双阙",昔盛今衰,引发作者浓厚的"麦秀之感"、"黍离之悲"。从这段情蕴悠悠的表白中,我们可发现《洛阳伽蓝记》的叙述角度,即作者站在追忆缅怀、痛定思痛的角度来写,强烈深沉的眷恋和悲怆之情贯注笔底。

同类推荐
  • 奋斗在晚明

    奋斗在晚明

    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御倭寇,整吏治,一条鞭,万历六年的大明一副欣欣向荣之态。然而按照历史的进程大明帝国将不可避免的走向落日余晖......然天不亡明,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宁修来到晚明,引领大明走向另一条资本兴国,工业强国的道路。谁言明之亡亡于万历?资本迸发,工业崛起的大明再无遗憾!书友群:309429159
  • 上步

    上步

    北宋年间,战火纷飞,朝政混乱,屌丝张自强为救心上人步入仕途,一番拼搏,终成大器。
  • 世界宝藏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世界宝藏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探索·发现》编委会编著的《世界宝藏未解之谜》讲述了:财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停驻在时间隧道里,它们或者被深埋在地下,或者被故意隐藏,或者被秘密收藏,而成为富有神秘色彩的宝藏。每个宝藏的背后,都有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变得更加神秘。那些宝藏究竟在哪里?那些故事又是何等神秘?阅读《世界宝藏未解之谜》寻找宝藏的秘密。
  •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是程思远先生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从北伐胜利后蒋介石召开的编遣会议开始,直至“文化大革命”浩劫来临,李宗仁逝世止,对桂系与蒋介石集团及桂系内部的诸多有影响的事件作了较为客观的描述。
  • 尽显繁荣(1990-1999)

    尽显繁荣(1990-1999)

    本书主要介绍了1990年到1999年这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涉及我国的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党的政策,经济发展,港澳回归等等。
热门推荐
  • 轰天雷

    轰天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系统名为恋爱指南

    系统名为恋爱指南

    星际黑户安辞在某次赶去打麻将的途中被某个美名其曰“恋爱指南”系统强行绑定。于是——系统:小姐姐快看!前面有小哥哥!快去攻略他!安辞:啊,我看不见!是什么蒙蔽了我的双眼?系统:冲鸭小姐姐!女追男,隔层纱!安辞:“……”假装没听见此时路过的某男主:???又双叒被媳妇抛弃了?
  • 月见塔

    月见塔

    据说,神居住在茅利乌斯,一座冰冷的天空之城里。他们创造了三个世界:表世界、中世界、里世界,这三个世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宇宙。在宇宙的中心——未知之地——矗立着一座巨塔,在这里,人可以看见茅利乌斯、看见神。然而有一日,新神诞生了,它们挣脱法则的束缚,并构造了一个新的法则。他们渴望成为神,替代古神,成为真正的神。这场神明的博弈中,身为古神造物的人类将会何去何从......
  • 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包括中篇小说《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和《我的阴阳两界》等。
  •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集尼采著作之精华语句,展现伟人思想和心智,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全书一共分为14个篇章:自我、心理、情志、知识、艺术、文化、道德、善恶、人性、生命、成败、超越、行为、思想,涉及尼采作品和思想言论的方方面面,句句都是尼采思想的精髓。尼采说出了人们时常思考着的世界的秘密,这些思想能够感染人,激励人,使人获得空前绝后的领悟力。面对那些逝去的时光,虚度的日子,灵魂的空白,做出改变,珍惜每一日的光阴,创造出最灵动的岁月。
  • 连城诀(纯文字新修版)

    连城诀(纯文字新修版)

    长篇武侠小说。最初于1963年刊载于《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送的《东南亚周刊》,书名本做《素心剑》。现收录于《金庸作品集》中。《连城诀》描述了农家子弟狄云因为生性质朴,屡被冤枉欺骗,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看穿人世险恶,回归自然的故事。此书语言质朴生动,情节紧凑,故事感人,全书充满了一股悲愤之气,读来令人如鲠在喉。可说是金庸作品中的奇特之作。本书相继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电视等。
  • 绝世战魂

    绝世战魂

    楚非是现实的,他只是想要活着,为了活着,他可以不择手段。楚京一也是现实的,他也是想要活着,却是想要自由的活着,为了自由的活着,他必须去争夺、去拼抢、去真正认识自己。也许修道是为了成仙,但对于他只是为了摆脱苦难,理直气壮的活着。复仇也许是一种动力,却并非是主旨,起码,在他所谓的自由面前,只是一步台阶而已……
  • 医世红妆:腹黑大小姐

    医世红妆:腹黑大小姐

    (正文已完结)古医传人、慵懒腹黑的顶级特工,穿越成为丑陋痴傻的废柴少女。想!害!她?白夕云眯眯眼,看谁阴死谁。一路女扮男装,一面扮猪吃老虎。左手契约神兽坐骑,反手施医救个牛人。偶尔扫荡藏宝秘地,顺便坑坑天下英豪。素手风云,揽尽世间风华无限;轻狂浅笑,一袭红妆君临天下!——已完结小说《凤绝天下:毒医七小姐》
  • 逃妻夭夭情可待

    逃妻夭夭情可待

    为报养育恩,邵草奚代嫁冷血顶配钻石男-檀初阳。如果问檀初阳有什么超能力吗?他会坦然的回答:有钱。但为什么这个钢铁直女订婚了还和他分房睡吃饭AA?还要强迫请他吃麻辣烫和路边摊?有人说,如果一个女人不要你的钱,那么她可能,也不要你的人。檀初阳最终放下自尊说:请你包养我。
  • 雷峰塔奇传

    雷峰塔奇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