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900000009

第9章 从灵活多样的抒情议论看作者心声的传达(2)

二、含蓄婉转地吐露心声

(一)借人物之口或民间谚语来间接表达作者对有关人、事、物的看法

或赞美,或尖锐讽刺鞭挞,虽含蓄婉转,但仍可清晰见出作者的情意如卷一写永宁寺佛塔,在正面描述后,借西域名僧菩提达摩之眼之口来盛赞佛塔之壮、北魏佛教之盛。达摩"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物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这种借人物之口来含蓄婉转的间接抒发,在《洛阳伽蓝记》中还有不少。

如卷一瑶光寺。这里殿房林立,到处栽植珍木香草,本是皇亲国戚的淑女出家修行的一方净土,但"永安三年中尔朱兆入洛阳,纵兵大掠,时有秀容胡骑数十人,入瑶光寺淫秽,自此后颇获讥讪。京师语曰:洛阳男儿急作髻,瑶光寺尼夺作婿"。借京师民间谚语尖锐讽刺尼姑的淫荡不轨。

同卷昭仪尼寺为宦官们所立,作者叙述其历史背景:"太后临朝,阍寺专宠,宦者之家,积金满堂。是以萧忻云:高轩斗升者,尽是阉官之嫠妇;胡马鸣珂者,莫不黄门之养息也。"借萧氏名言十分锋利地讽刺了朝政的弊端。

又如高阳王寺。写上层社会之奢侈富丽,也折射出元魏王朝社会的繁荣,正如《魏书·食货志》所云:"自魏德既广,西域东夷,贡其珍物,充于王府。又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神龟、正光之际,府藏盈溢,灵太后曾令公卿已下,任力负物而取之。"先大段铺叙高阳王元雍生活之奢华,"贵极人臣,富兼山海。居止第宅,匹于帝宫。白殿丹楹,窈窕连亘,飞簷反宇,周通。僮仆六千,妓女五百,隋珠照日,罗衣从风,自汉、晋以来,诸王豪侈未之有也。出则鸣驺御道,文物成行,铙吹响发,笳声哀转。入则歌姬舞女,击筑吹笙,丝管迭奏,连宵尽日。其竹林鱼池,侔于禁苑,芳草如积,珍木连阴。雍嗜口味,厚自奉养,一食必以数万钱为限。海陆珍羞,方丈于前"。然后对比写同样富足却吝啬无比的李崇"亦富倾天下,僮仆千人。而性多俭吝,恶衣麤食。亦常无肉,止有韭茹、韭葅。崇客李元佑语人云:李令公一食十八种。人问其故,元祐曰:二九一十八。闻者大笑,世人即以此为讥骂"。这样就写出了两类富贵者的典型形象,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对李崇入木三分的讽刺。

尤其著名的是,景兴尼寺牵出一个神秘人物赵逸,借他之口一针见血地讽刺了中国历史著作中的弊端,充满了作者对史学的独立理性思考和尖锐批判。"自永嘉已来二百余年,建国称王者十有六君,吾皆游其都邑,目见其事。国灭之后,观其史书,皆非实录,莫不推过于人,引善自向。苻生虽好勇嗜酒,亦仁而不杀。观其治典,未为凶暴。及详其史,天下之恶皆归焉。苻坚自是贤主,贼君取位,妄书生恶,凡诸史官,皆是类也。人皆贵远贱近,以为信然。当今之人,亦生愚死智,惑已甚矣","生时中庸之人耳,及其死也,碑文墓志,莫不穷天地之大德,尽生民之能事,为君共尧舜连衡,为臣与伊皋等迹。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所谓生为盗跖,死为夷齐,妄言伤正,华辞损实",结果"当时构文之士,惭逸此言"。由于历史文献上关于杨衒之的记载十分稀少,而且不乏传闻,可靠性不高,了解杨衒之最可靠、最珍贵的还是《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在历史、地理、宗教、文化与文化交流、民俗、社会等学科上取得瞩目成就,这与他有卓越的理性眼光、博大的人文关怀、丰富的情蕴、高超的文学修养都分不开。

(二)借叙写佛教中灵异的人、事、物、场景气氛来间接抒发

如公元534年2月,永宁寺佛塔"为火所烧。帝登凌云台望火,遣南阳王宝炬、录尚书长孙稚将羽林一千救赴火所,莫不悲惜,垂泪而去。火初从第八级中平旦大发,当时雷雨晦冥,杂下霰雪,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动京邑。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火经三月不灭。有火入地寻柱,周年犹有烟气......至七月中,平阳王为侍中斛斯椿所侠,奔于长安。十月而京师迁邺"。叙述永宁寺佛塔焚毁,写众人悲戚无比,尤其写三比丘赴火而死的悲壮,场面浩大,气氛哀伤悲凄。紧接着写北魏的分裂,写出佛教与王朝曾经的繁盛不再,佛教在北魏几乎充当了国教的重要地位,永宁寺扮演了皇家国寺的角色,所以永宁寺及其佛塔就不光是佛教鼎盛的象征,而且也是北魏国力、文化鼎盛的象征,它的毁灭在时人也在作者心目中造成了强烈的震撼冲击,何况作者自己曾经满怀崇敬之情去登临过、去瞻仰过呢!作者情意十分深沉厚重,定然是百感交集,感怀不已,但是作者的主观情意并没有直接抒发,而是像一个高明的画家、一个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只是娓娓叙述,但读者确能触摸感受到字里行间蕴藏的情蕴,是为间接抒发。

在《洛阳伽蓝记》中,把佛教灵异的人、事、物与北魏王朝大事往往结合在一起,一笔兼写教内教外之事,这样周全地顾及了宗教和社会两方面,十分深刻地契合了北魏社会文化的时代特色,其文化史意义堪与《魏书》专辟《释老志》相提并论,都共同反映了特定时代所特有的社会文化。佛教灵异的人、事、物往往显得十分怪诞荒唐,不合情理,但却能够深刻揭示出社会的动荡无序,人心的恐慌和不安,显示北魏王朝确已走向衰败,灭亡已不可避免。这一写法作者往往先铺叙佛教灵异的人、事、物,在结尾处再结合社会的剧变,可见作者的终极关怀仍在人世间。

如卷二平等寺记:"寺门外有金像一躯......相好端严,常有神验,国之吉凶,先炳祥异。孝昌三年十二月中,此像面有悲容,两目垂泪,遍体皆湿,时人号曰佛汗。京师士女空市里往而观之。有一比丘,以净绵拭其泪,须臾之间,绵湿都尽。更换以它绵,俄然复湿。如此三日乃止。明年四月,尔朱荣入洛阳,诛戮百官,死亡涂地。永安二年三月,此像复汗,京邑士庶复往观之。五月,北海王入洛,庄帝北巡。七月,北海王大败,所将江淮子弟五千,尽被俘虏,无一得还。永安三年七月,此像悲泣如初。每经神验,朝野惶惧,禁人不听观之。至十二月,尔朱兆入洛阳,擒庄帝,帝崩于晋阳。在京宫殿空虚,百日无主。"写佛像悲戚流泪,细致写比丘擦拭。每次佛汗,人间就有巨大变故,社会就不宁,人心就不安。三次佛汗,人间就有四次巨大变故。依次写下来,元魏衰败就一次次加剧,人心就一次次动荡,作者的沉痛就一次次加深,而且作者还要一次次把沉痛压住,像油画需反复点染,含而不露去打动读者。

后面还记到新建佛寺的佛像"无故自动,低头复举,竟日乃止。帝躬来礼拜,怪其诡异。中书舍人卢景宣曰:石立社移,上古有此,陛下何怪也?帝乃还宫。七月中,帝为侍中斛斯椿所挟,奔于长安。至十月终,而京师迁邺焉"。

卷四记永明寺有:"夹纻像一躯,相好端严......永安二年中,此像每夜行绕其坐,四面脚迹,隐地成文。于是士庶异之,咸来观瞩。由是发心者,亦复无量。永熙三年秋,忽然自去,莫知所之。其年冬,而京师迁邺。"总之,《洛阳伽蓝记》卷一、二、四多次出现"京师迁邺"一句,集中展现元魏从定都洛阳到元魏一分为二、迁都邺城与长安的历史。"京师迁邺"反复出现,类似事件用相同相似句式来写,往往都是感叹句,而且常常放在结尾处。如果说元魏洛都史是悲怆的命运交响曲,"京师迁邺"就是交响曲里反复出现的音符。在全曲中反复出现,一再打动读者,这也是别一种重章叠句。

同类推荐
  • 紫禁城

    紫禁城

    龚学敏以他诗歌追求的纯粹与华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紫禁城重新进行了整体解读,他独自置身其中,演变万般模样,穿龙袍、起龙驾、执令牌、伺贵妃、开启深锁重门,穿行千里烟云,让人别开生面。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明末时节,满清雄起于关外;流贼起于关内,祸乱天下。崇祯,皇太极、多尔衮、李自成、张献忠……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问鼎逐鹿!他以共和国军人的身份,穿越明朝,以大明军人之身,力挽狂澜,总兵天下,摄政大明,重塑中华!
  •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此书只是更通俗化的表现出刘备的一生。更形象的表达出刘备的管理技巧。大家都知道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而已。那么为什么一个市井小民最终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呢?又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属。并且让这些下属死心踏地的为他效命。
  • 中国灾害通史·清代卷

    中国灾害通史·清代卷

    本书内容包括:明清和清末自然灾害群发期、清代自然灾害分论、清代自然灾害总论、清代救灾措施与实践、自然灾害与清代社会等。
  • 隋唐大猛士

    隋唐大猛士

    我表哥秦叔宝,我弟罗士信。本是乡间一少年,终成隋唐大猛士——白虎罗成。读者交流群:六五六一一八四八八
热门推荐
  • 李世民管理日志

    李世民管理日志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魏徵、王硅、房玄龄、杜如晦等一班名臣贤士的“老板”,是如何知人善用、运用团队力量共同奠定“贞观之治”的盛世之基?面对百废……
  • 增强小学生自信的励志故事

    增强小学生自信的励志故事

    本书收录了百余篇励志小故事,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把难以接受的大道理融入轻松有趣的小故事中。在轻轻松松读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树立坚定的信念、乐观的心态,为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 A Trace of Death (a Keri Locke Mystery--Book #1)

    A Trace of Death (a Keri Locke Mystery--Book #1)

    "A dynamic story line that grips from the first chapter and doesn't let go."--Midwest Book Review, Diane Donovan (regarding Once Gone)From #1 bestselling mystery author Blake Pierce comes a new masterpiece of psychological suspense.Keri Locke, Missing Persons Detective in the Homicide division of the LAPD, remains haunted by the abduction of her own daughter, years before, never found. Still obsessed with finding her, Keri buries her grief the only way she knows how: by throwing herself into the cases of missing persons in Los Angeles.A routine phone call from a worried mother of a high-schooler, only two hours missing, should be ignored. Yet something about the mother's voice strikes a chord, and Keri decides to investigate.
  • 调查组

    调查组

    查案不在乎时间长短,只需与当事人唇枪舌剑两个回合。就知道当事人有没有问题,问题有多大。老实人不能办结巴事,老实人办老实事还是可以的;老实人丢掉了老实为人,那就失去了唯一的优点——诚实。
  • 穿越之冷月无声

    穿越之冷月无声

    这世间,最美不过情人重逢,最哀不过冷月无声。一句话简介,看看就好。
  • 爱国为民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爱国为民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自然养生法

    自然养生法

    治病不如防病。对于中老年人自身来说,在晚年患上的疾病基本上都是会留下后遗症的,它会使原本美好的夕阳蒙上一层阴影。所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是对中老年人十分重要的事情。
  • 三国全史(全集)

    三国全史(全集)

    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烽火连天,刀兵四起的时代。三国,一个智计并出,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的时代。鲁迅曾说,中国是一个有三国气的民族,一直以来,受文艺作品《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以及易中天《品三国》的影响,人们对三国所发生的事都似乎早有定论,但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被误读误解?南门大守耗费20多年时间遍查史籍、分析史实,亲历数十处三国古遗迹,用正史的笔触、全史的概念,数易其稿,撰写了皇皇巨作,为读者讲述三国的历史真相!真相往往会颠覆观念,超出想象!让人大跌眼镜!
  • 不一样的曾国藩:为人做官的学问

    不一样的曾国藩:为人做官的学问

    曾国藩在修身处事、治学持家、用人为官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事为官绝学,本书通过大量的事实和事例,向人们全面地展示了曾国藩的为人处世和局官为政的智慧。下面就让我们通过阅读本书,来深刻、细致地探究曾国藩的“经世致用”之道,为我们日后的工作生活做出正确的指导。
  • 男神快穿攻略

    男神快穿攻略

    打个游戏而已,忽然脑子里就多了一个系统,流兮开始穿梭在各类男神身边,温柔腹黑,高冷优雅,出尘矜贵,流兮表示自己快要看吐了,但是这么多男人,总能找到自己的菜。“本小姐今儿累了,就不翻牌子了。”“那我来伺候你可好?”在这个位面,我就是主宰,全部给我跪下唱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