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9900000201

第201章 小弟闻姊来(八)

拓跋焘听了,思附了一番“这件事,现下不太好办吧?”

阿木也点了点头“主要是兵力不够!六镇的守军不能动,河南的守军本身兵力就不够。关中地区新得,也需要大军镇守,况且还得防御西边的吐谷浑。新募兵吗?”

拓跋焘摇摇头“前些年陆真部新募了五万新兵后,粮食收成就减了许多。说什么也不能再招募新兵了!”

这没有士兵,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打仗的!阿木也不想再去跟刘宋借粮了“陛下!不行就朝会上商议一下吧!也许别人有办法也说不定。”

拓跋焘点点头“好吧!”明显也觉得不太可能。

阿木以刚回来,需要休息为由,先告退回去了。

“怎么样?”

刚到家,武威公主还没走,坐都不让坐,直接就问阿木。

阿木一把推开她“我能回来,就说明没事了。真笨!”

武威公主不高兴了“人家都担心死了,你这个死没良心的!以后不理你了!”说完就要走。

始平公主把她拉回来“别生气了,小妹!”

阿木也赶紧道“跟你开玩笑呢!”

武威公主愠道“那你说怎么罚你?”

阿木奇道“罚?不至于吧?”

武威公主眼珠子一转“好!不罚!那此事你该怎么谢我?”

阿木都无奈了“这还有没有天理了?我费这么大劲救你回来,还得谢你?”

武威公主得意地笑着,正要说话。阿木抢着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行了!我知道了!走!我带你去喝花酒!”

始平公主赶紧道“我也去!”

阿木问道“那小花蕊怎么办?”

始平公主道“有奶娘呢!等会啊,我先去换件衣裳!”

阿木带着二人,来到明月楼。芸娘正在这边打理,看到几人进来,就要引着上楼上雅间。

武威公主当然没来过,看什么都新鲜“我们就在这下边吧!”

阿木让芸娘在下边安排一张桌子,带着二人坐了,边喝酒,边欣赏歌舞。

这明月楼是风月场所,自古只有男子来寻欢作乐,哪有女子来的道理?更何况,看穿着,还不是一般人家的姑娘。

“尚书令大人!这二位美人是……”有相熟的客人,还以为是阿木新买的姑娘。

阿木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本官的夫人,这位是夫人的妹妹!”

能来得起这种地方的,也都不是一般人,哪有不知道阿木娶的是始平公主?夫人的妹妹,那不也是一位公主吗?赶紧识趣得告罪退了下去。

“哟!驸马!刚回京就来了?”

阿木不用回头,就知道是太子拓跋晃,在这种地方,阿木也懒得给他见礼“我说太子殿下,你马上就要大婚了,怎么还来这种地方?”

拓跋晃过来给二位姑姑见过礼后,直接就坐在了下首“驸马你都带夫人来了,本太子有什么不能来的?整天读书念佛经的,实在闷得慌。”

阿木逗他“太子殿下,小心太子妃来抓你回去!”

拓跋晃满不在乎“谁能知道我来这里?抓我?怎么可能?”

阿木苦口婆心“太子殿下,陛下每天那么多事要处理,你作为太子,理应为你父皇分忧。”

拓跋晃无法反驳,指着阿木反问道“那你作为尚书令,怎么就可以?”

阿木道“这尚书令,我本就不愿意做,只不过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日,我是一定要辞官的。我现在有用不完的钱,要不好好享受,怎么对得起这么多的钱?”

拓跋晃正要争辩,冷不丁瞟了一眼门口,也不知道看到啥了,吓得直接就钻到了桌子底下。二位公主虽然是他的姑姑,但也得避嫌,赶紧站了起来。

阿木看到门口进来一个打扮得有点不太适合的少女,后面还跟着几个下人。她这个年纪,本不该作这么成熟的妆容。

始平公主和武威见了,都捂着嘴乐了。这个少女径直来到阿木这桌前,先给二位公主见了礼“二位姑姑安康!”完了也不等二位公主说话,直接揪着拓跋晃的耳朵就把他拉了出来“长本事了啊?出恭都出到这里来了!”

拓跋晃被她这么揪着,羞愤得无地自容“阿姊,你先放手。我堂堂太子,怎么好如此当众出丑?”

阿木才知道,这个就是拓跋焘的长女上谷公主。

上谷公主听了拓跋晃之言,不仅没有放开,反而把他另一只耳朵也揪住了“你也知道你是太子啊?我为了你的婚事,每天忙里忙外,你倒好,说出恭,直接不见了人影!”

(本章完)

同类推荐
  • 拜占庭60年

    拜占庭60年

    本作品不定期更新,因为民族大迁移时期的历史史料十分缺乏,只能通过民间传说和野史,进行叙述,本书不按历史故事进行描写,而是改编,希望大家支持,喜欢我,可以顶我哦。
  • 三国之夏侯元让

    三国之夏侯元让

    夏侯惇,三国当中曹魏势力的二号人物,军方第一人,魏国第一任大将军,魏之元勋,但是却被很多人戏称为肉票将军、种田将军,不禁为其感到不公。这一次,战刘备,败周瑜,擒孙权,驱外族。就让我来写一个不一样的夏侯惇!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汉朝的密码

    汉朝的密码

    历史的确是有其密码的,倘不能解开密码,只能观其表象,却不知其内在。而司马路,正是一个历史的解码者。为您揭开一个古代超级大国的崛起之谜,一个古老名族的整合熔铸历程,一个强大帝国的历史密码,一个古老名族的文明密码。身为法家巨子,韩非为什么会死在崇尚法家思想的秦国?荆轲刺秦王,他的失败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内情?和中原小国相比,楚国堪称古代的超级大国,然而这样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也阻挡不住秦国的进攻?秦吞并六国,难道仅仅凭借的是强悍的军事力量吗?秦始皇讨厌他的长子扶苏而将他派去长城吗?当农民揭竿而起,秦军主力迟迟不来增援,还有多少没说清楚的隐情?
  • 国宝之谜

    国宝之谜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瑰宝。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它们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见、所闻的历代传世国宝。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背后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散发着神秘而悠远的气息。 不同时代、不同的先民为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具有各个时代特色的国宝,有些因为时代的久远、文字的缺失变得扑朔迷离。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不禁忍不住想知道这些国宝的创造者是谁?它们都有什么奇异之处?在它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奇事?现存的国宝目前状况如何?下落不明的国宝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又在哪里呢?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宝、珍惜国宝。
热门推荐
  • 平安路

    平安路

    在路的起点——靠近柳树湾这一头的起点上,立了一块水泥标牌,上面刻着“平安路”三个大字。这个路名是聚金和桃桃经过反复推敲后才确定下来的,寓意为“好人一生平安”。平安路投入使用这天,聚金特意来到路边。看着路上的车辆和行人,他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他想,人的一生也许就像这修路一样:有的人给自己修的是一条坦坦荡荡、平平安安的路;有的人给自己修的是一条坑坑洼洼、危机四伏的路;还有的人给自己修的却是一条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绝路,甚至是不归路……老麻爷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站在路边看着聚金,看着眼前这条崭新的柏油马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明伦汇编皇极典国号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国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酒鬼”五魁

    “酒鬼”五魁

    民国二十一年冬至这一天,在中原大地边缘的一个叫麻宏的乡村里,老财主贺老大的儿媳妇生了个圆头圆脑的小子。小子满月的这一天,贺老大在祠堂里举办了酒席。全村九十九户人家共计五百零八号人全数应邀了。开席之前,人们排成了长队,怀里揣着各种各样的礼品,有大枣、腊肠、鸡鸭,更多的是虎头帽和绣花鞋。与贺家有亲戚关系的长辈可以用手轻轻抚摸一下小子,其余的都在他面前用双手对着上天画出一道半圆弧线,然后双手合十,表示祝福。在全体父老乡亲面前,贺老大为小子起了大号:“贺五魁”,并请先生当场写进了家谱。
  • 相信自己: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

    相信自己: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

    人生中有很多艰难困苦,这往往是人生很大的障碍,很多人为此在等待老天开眼,希望能得到他人的援助,可是,更多人在这种等待中垂垂老矣,一事无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付出,他的人生才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人地位的高低,身份的尊卑,乃至事业的成败,往往源于他自身努力的程度。成功靠自己,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相信自己: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告诉你,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凡事靠自己,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 The Wrecker

    The Wrec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邪尊

    诸天邪尊

    在圣皇的指引下,贵为九界至尊的萧野正傲然挺立,为了一个找到自己心爱的妻子,他不得不舍弃金身,前往另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 万皆灵

    万皆灵

    愿世间万物都有灵,愿世间万事都有它的结局,不论是否遗憾,它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 健康习惯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健康习惯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本书从身体,常见疾病,重大疾病预防,心理健康青少年成长发育等多个方面知道读者如何获得身心健康。具体包括怎样培养健康的。
  •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5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