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600000010

第10章 先秦儒家对"文"的思考 (1)

一、概说

要讲先秦儒家对"文"的思考,首先我们对儒家要有一个总的认识,所以要先讲一个概说。

一提到儒家,大家都认为是一个没有变化的东西,但实际上儒家在历史上起码经历了几个大的发展阶段。这样的阶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钱穆先生划分得非常细,划分为七个阶段。我认为儒家在历史上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儒家,即先秦儒家,但在对先秦儒家的认知上,后人有不同看法,起码在宋明理学家看来,是不把荀子放在先秦儒家看待的。他们认为荀子是杂儒,不是纯儒。他们认为真正能代表先秦儒家的是孔子和孟子。儒家的道统体系,从唐代韩愈的《原道》开始谈。最早谈的是尧舜汤武,然后是周公、孔子,然后孟子,孟子以下就跳跃到唐代的韩愈他自己那里去了。韩愈对儒家及其儒家道统确乎贡献很大,这也是苏轼《韩文公庙碑》里面评价韩愈为"道济天下之溺"的原因。

从韩愈所排的道统可以看出,从先秦有文字记载以来的,这些儒家思想的代表是不包含荀子的。第二阶段就是所谓的新儒家,在中国历史上分汉唐的新儒家与宋明理学的新儒家。他们在风格上是不一样的,汉唐的新儒家主要还是在制度的安排上进行,用传统的儒家语言来说,主要在外王的层面;而宋明新儒家主要是在内圣的层面,认为内圣是外王的基础,他们认为中国几百年为什么这样乱,就是因为内圣的东西被弄乱了。接下来是第三个阶段,就是现代新儒家,他们的理想是要上接宋明理学,从而开启中国思想的新境界,冯友兰先生就写过《新理学》这本书来做这项事业。他们这代要做的事是接着讲与照着讲。接着宋明理学讲,就要开创新理学;照着讲就是历史的整理。所以,你们看冯友兰一辈子写的书,一个是《中国哲学史》,是照着讲的,但光照着讲还不行,还要创新,这两个层面是现代新儒家的基本方向。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照着讲也讲得不好,接着讲也没有真正讲出来。因为现代以来的中国人在观念上无法直接面对传统,形成了如陈寅恪所说的写得"愈有统系,离真相愈远"的悖论,这是陈寅恪先生在给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写审查报告时说的一句话。这种照着讲是运用西方的体系整理出来的,所以到现在为止仍然不成功,曾经在清华大学任教的葛兆光先生力图更新中国的思想史的写法,写了一部《中国思想史》,在导论部分志向是很宏大的,也力图改变过去的这种写法,但后面具体叙述的部分却也没有挣脱习惯的羁绊。现代新儒家实际上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是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这一代人。第二期是上面这一代人的学生辈,有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人。第三期还不是很成型,大体上说海外有哈佛大学的杜维明等人,大陆的新儒家比较复杂,既有比较纯粹文化理想的,也有着重儒家政治学层面的。

儒家有个核心的追求,用宋代儒家张载的话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个层面的东西都是入世的,也是儒家区别于道家与佛家的东西。相对于儒家的入世,佛家是出世,道家是超世。儒家入世批判,入世建构儒家理想所期待的社会。其入世的目的就是化世、救世,这就是历代以来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化世、救世传统,这个大传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干,也影响了佛家与道家,可以说儒家虽非宗教却完成了宗教的使命。佛家本来是出世,是自了派,但到了中国的结果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染上了强烈的入世情怀,尤其是现代,形成了所谓的人间佛教。

但佛教本身的核心观念是空,"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杳在其中;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公......夫也空,妻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采得百花成蜜后,一场辛苦一场空"。空完了就自我解脱,但是处于儒家占主流的中国社会中,它也不得不展现它的入世的一面。尽管佛教以出世为目的,但入世仍是中土佛教的色彩。入世太强烈了,有可能宗教性就不太强了,比较一下藏传佛教和内地的佛教便可知。道家是超世,未超世之前猛烈批判社会,甚至比儒家批判得还要激烈,《庄子》中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不可谓批判得不够猛烈,但批判过后就逃跑了,就到云端去诗意地栖居去了,就到林下去风流去了。

对儒家我们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不能人云亦云。"五四"以后,很多人对儒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认为儒家祸害了中国几千年,但儒家成为中国的主流是势所必然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竞争,但为什么最后是儒家胜出?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法家是没有理想的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只能救一时之急,不能持久以为万世开太平,显然不能成为主流。道家呢,刚才说了,批判了就逃跑,既然是逃跑主义便不可能在入世这个层面成为主流。农家的思想基本上是在小范围正确,大范围错误。墨家也是,局部正确,宏观上错误。真正能供中国古代人选择的思想,并作为主流思想的,只能是儒家。翻看汉代董仲舒等的论述即可知道。直面人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就是真儒家的精神。既然做入世的事情,必然是毁誉参半,而现当代的人可能更多看见的是儒家的负面,对古代的思想实际状态及其可能的选择并没有更多的思考。

儒家过去成了被批判的对象,现在成了热门。对此,我们要冷静地看待。儒家到底能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呢?我个人认为在私领域还是可以的,在公共领域有点困难。有人提出政治儒学的思想,力图用儒家的政治思想改造中国现实,让中国回归到儒家中国,这种说法还是传统的内圣外王的路径。儒家自身没有提出过系统的民主思想,也没有提出过系统的宪政理论,但儒家本身并不反对民主和宪政,这是我们思考当代问题可能需要注意的一个层面。儒家对个人而言,强调的是人格,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这三句话人人都会说,做到却很难,但历史上亦然有不少人做到过,例如被称之为中国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先生和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人格,我们在历史上是能够找到若干标本的,无论是古代史还是现当代史上都能够找到。

二、孔子关于"诗"的思考

孔子的时代只称"诗"或者"诗三百",而没有称呼为"诗经"。诗三百早于孔子,孔子编辑过"诗",孔子已经用"诗"来教学生了,已经成了教材。孔门有四学,最重德行,然后是言语,然后是政事,最后是文学。德行的目标是仁,即成人,这是一个人的终极目标,怎么成人是孔子学说的终极目标。因此,观察孔子关于诗的思考,也必须从仁学的角度率先切入。

(一)孔门诗学与仁学

现在一般都把诗作为文学作品,但在孔子那里,诗学就是仁学,诗就是完成仁学的一个环节而已。孔子关于诗学与仁学的思想的基本结构是"依于仁,游于艺"。"仁"是目的,而"艺"是实现仁的手段。所谓"艺",指的是"六艺"。"六艺"从文本层面讲,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如果从操作层面看,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古代的注疏里面解释"六艺"大多倾向于操作性、实践性这一面,实际上孔子教人,文本之六艺与实践性之六艺皆以教之,不可偏于一面释之。而诗就是六艺之一,故而孔子的诗学在"依于仁,游于艺"的结构中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实现仁学的一个部分,是成就人的最高精神位格的一个重要途径。

"仁"的实现要靠游,游的对象是"艺",这个艺就是刚才说的六艺,既是文本性的也是实践性的。孔子说仁不远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欲仁则仁至矣。但是,仁具体怎么实现呢?孔子说"为仁由己",即别人无法代替自己来实现,仁不是外在于自己的一项价值,必须自己躬行实践以显现出来。自己亲身践行中,有一项就是"游"了,这就转到"游"的问题了。在中国传统中,"游"的论说恐怕在《庄子》中最为引人注目,后世关于"游"的态度与精神也大多是从《庄子》中引申。当代人也有对它做专题研究的,如台湾学者龚鹏程教授曾经写过专书研究"游"的问题。但儒家讲"游"也未必就没有"逍遥"义。清代刘宝楠引郑注"游谓闲暇无事于之游"后说:"然则游者,不迫遽之意。"刘宝楠《论语正义》卷八。从汉代到清代这些注疏可以看出,"游"并非道家的专属品,可见"游"最根本的一点是无功利无目的,不知不觉自化于六艺,自化于六艺之中则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格得以提升。那么游的具体过程怎样,游的次序是什么?这就是下面要讲的问题了。

怎么去游?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与"依于仁,游于艺"连在一起,构成了孔子关于诗的基本思想。"兴于诗"谓人格熏陶的历程"始"于在诗中去"游"。为什么先从诗游?原因在于诗是一个比较感性化的世界,符合人的基本认知的程序,即从感性中获得一种启发,再去获得理性的升华。大家学古代文学诗经部分,排在最先的是风,然后才是雅和颂,风里的周南、召南排在前面。林庚先生的《中国文学简史》说风中的歌是最流行的歌曲,诗经就是按流行排行榜来排的,哪个最流行就排在第一,风里《关雎》的传唱者最多,因此排第一。林庚先生是用诗人的眼光来解释而不是用实证的精神去解释,这个解释很有启发意义,那就是人的认知必然是从最感性的东西开始,所以"游于艺"从诗开始也就不奇怪了。第二是"立于礼"。诗里熏陶的东西还不一定是理性的认知,到"立于礼"这个阶段更多趋向理性。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但同时孔子又说"不学礼,无以立"。"立"者以礼立人也,所谓"约之以礼,则动容貌斯立威严矣"。最后是"成于乐"。在先秦,乐和诗虽是合在一起的,但还是有不同之处,有一定的独立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乐里完成的,而不是在诗里,诗只是开了个头。原因是什么?懂音乐的人都知道,艺术中最纯粹的就是音乐。西方的尼采最崇拜的东西就是音乐,以为是艺术中的艺术。音乐是完全符号化的东西,如果说世界上有纯粹的艺术,那么音乐肯定是最纯粹的艺术,因为音乐的每一个音符是难以与外在世界的对象做直接对应的,中外艺术史都可证明这一点。音乐是自律性最强的艺术,所以它又是最具有普遍性的艺术。这个普遍性就是它能够"成"人的原因,普遍性往往就具有必然性,对人的感染力、熏陶力就超越于诗与礼之上。对音乐艺术的欣赏严格地说是欣赏音律自身构成的世界。有人统计过,如果你欣赏音乐,总喜欢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例如联想到森林、大海、沙滩、溪流等等,那么证明你对音乐的欣赏力不行,证明你不是在音符、音律自身的世界里翱翔,而是跳出了音符、音律自身的世界,把一个抽象的纯粹的音符、音律的世界转换为较为简单的感性具象世界去欣赏了。在西方音乐史上,最纯粹的音乐是无标题音乐,因为只要写上标题它就指向了外部世界、实在世界,与社会性关联起来了。

同类推荐
  • 校园风尚

    校园风尚

    《校园风尚》是一部精选的中学生作文集,所选的40余篇文章中有记叙文、议论文、叙事、议论、散文等,全部出自90后的学生作者之手。这些单纯、稚嫩的作品,在同龄人来看,立意深远、构思精巧。在有资历的成年人看来,也许不以为然,但这些文字却散发着一代未成年人的青春芳香。
  •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积雪草继《低眉尘世,随遇而安》之后最新温暖随笔集。世界浮躁,我们要怎样而活?书写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道尽每一个人心中的软弱、纠结、矛盾、不安和焦虑。终其一生,我们都是为了获得内心真正的安静和平和。在忙碌疲惫的生活里,依然坚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是内心最强大的人,是真正的英雄。积雪草用温暖纯净的文字告诉我们,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微笑向暖,安之若素。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 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

    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以古代登临为创作主题的一类诗歌作品,共选录作品300首。以《诗经》起点,延续到晚清的登临诗词。对自《诗经》以来历朝历代重要的诗人、经典的诗词作了重点选录,其中尤其突出选录了唐代宋代的登临诗词,又重点选录了王维、李白、杜甫、苏轼、柳永、辛弃疾等人的经典诗作,丰富地展现了古代登临诗词的不同风貌。 古代登临作品通常是在睹物兴情时写成的,多属“为情而造文”,所以这些作品往往显得真实、亲切、感人。而登临时作者心中所涌起的时空感和历史感、生命意识,使作品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性,可以引起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著名作家李国文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这是李国文近年来文章的鲜明特色,广泛得到好评。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
  • 板仓绝唱

    板仓绝唱

    她是伟人背后的女子,她的内心世界始终是一个难解的谜,她与他的爱情、婚姻至今仍带有许多神秘色彩。1917年,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被爱情的神箭射中,从此,她除了“为母而生之外,就是为他而生的”;她是一个“哭得厉害也会闭气晕倒”的纤弱女孩,为了他,却可以在大牢中一声不吭地忍受酷刑,一任皮鞭、竹桠、木棍和水牢折磨,无所畏惧——这就是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她究竟是怎样的敏感多情、柔情似水?又是怎样的从容淡定、坚贞不移?余艳的《板仓绝唱》通过杨开慧的手稿情书为我们还原了一段真实的儿女情长,一个始终沉默在历史迷雾中却又是惊天动地的杨开慧。
热门推荐
  • 南偃师

    南偃师

    自先秦始,有诗曰——孤坟雨血黯销魂,鬼面无情梦断肠。傀儡血咒噬魂意,诡谲偃甲尽琅琊。南疆有异人,其无名,操纵百里之偶。其偶状面似人,能唤人名,说人语。四肢有提线,以机关催动。宋黄庭坚《涪翁杂说》:“傀儡戏,木偶人也。或曰当书魁礨,盖象古之魁礨之士,彷佛其言行也。”清周亮工《与何次德》:“弟幼时见傀儡戏,二尺许,长线索,累累任人捉弄。”南疆有异人,无名,世人唤其为——偃师南疆异人,带你揭开中华五千年的爱恨情仇。
  • 原武世界

    原武世界

    内功天才被人暗算,经脉破损,无奈转修外功。看主角在这外功高阶功法失传,内功地位高于外功的原武世界如何创出一片天
  • 春之舞曲

    春之舞曲

    父亲入院,母亲不堪重负,她被卖到了刘家,深宅大院里,那颗柔软的心渐渐冰封,直到冷酷的他出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仙门

    绝世仙门

    强者一念,天地色变,九天之上,龙翱凤翔。掌破苍穹。拳振星河。一剑出,天地崩。神魔不可挡,万佛也退让。武之巅峰,唯有登顶极限,方能睥睨众生!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6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6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推荐阅读·2016中篇小说卷》选取2016年的中篇小说近十篇,包括迟子建、张楚、陈希我、王方晨等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内的多位名家新作,代表了年度中篇小说创作的高水平。本书主编为中国权威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他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值得阅读的中篇小说,每篇附有专业的、精彩的评论。既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成绩的梳理,更是为读者带来美味可口的文学盛宴。
  •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流畅的笔触生动地将世界文学知识汇总成为100个小小节点,阅读中感悟文学,体悟经典。
  • 血蝶当归

    血蝶当归

    我生是栖在当归的蝶,却不愿归,一生踏仙路,只求轮回终,殊不知……轮回,是一个圆。粉丝群:642627883【樱家】
  • 非常训练营

    非常训练营

    来参加训练营的第二天晚上在餐厅里吃饭的时候,林森都快疯了。训练营助教包红梅端了个茶盘向林森餐桌边走过来,走路和托盘的姿势都像是已经在五星级酒店干过若干年。走到林森身侧,停下,满桌的人都停下咀嚼,看她托盘里的内容:一只透明的玻璃酒杯,容量是三钱的那种。里面装满了透明的液体。林森转身看到杯子及里面的内容物时,酸酸甜甜辣辣香香的汁液,从口腔内周遭的皮面组织的无数个神经末梢里细细密密地射出,口腔里的景象大概呈千百眼泉水怒喷的水雾缭绕气势磅礴状吧。喉结不停地上下快速而均匀地做物理运动,长长的食道里像是安装了一枚质地良好的火花塞。“这是总教练送给你的一杯白酒。”
  • 隋末世家天下

    隋末世家天下

    世家,从夏朝的家天下开始诞生,不断发展到后面可以影响国家的发展。而后多少帝王为巩固皇权而打压;多少次流民屠杀;多少次改朝换代;但它一直存在,到现在也只是换一种方式存在。既然不能消灭那就让它远离中原去发展。
  • 被告无罪

    被告无罪

    4月2日这天,天气出奇的好,总让人想痛痛快快地做些什么。三个10岁左右的男孩,在三平市钢铁厂道口星辰网吧前焦急地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网吧门口有一棵被霜打得不成样子的紫荆树,顶上那些狰狞地指向天空的干枯的树枝像老人没有水分的手。与此不太相称的是枯枝与树干交接的地方却旺盛地长出了茁壮的绿叶,像少年的头发生机勃勃。网吧前环城路上奔跑着的是能够把空气变得很糟的车子,以及人行道上乱穿衣服的男男女女。很显然,三个男孩对眼前杂乱的景物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