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600000007

第7章 先秦社会与文化 (2)

在古代,礼之"别异",大的方面而言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区别。"别异"就是用一个系统的符号把一群人区别开来。中国古代所谓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最讲究的三个东西,也是近代以来最要反的东西。其实若仔细看古代人的论述,并不是如近现代人所理解的那样,如君君臣臣这个说法就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君要像君,臣要像臣,"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要按照对等的原则履行你的职责和义务。如果君不像君,那么臣也可以不以臣之礼对君。父子也是,父慈子孝,父若不慈或者坏事做绝,那么子也可以不孝。兄友弟恭,兄不友那么弟亦可以不恭。以上是"礼别异"中最核心的东西。

当然,礼之"别异"也同样包括社会分层这个重要因素。分层也是别异的最基本的内容,但儒家有个要求,"别异"而来的社会分层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双方产生矛盾以至于发生冲突,而是让二者之间互相认同而且乐于接受这个差异。这个认同的前提就是差异具有符合天理人情的依据,把人间原则上升到自然原则。关于礼,大家可以去看邹昌林《中国古礼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礼很广泛的内容与功能。礼的"别异"功能在现当代的中国其实存在的分量当然远不如在传统时代了。传统时代有一个礼叫射礼,而传统中国的射礼分两种,即文射和武射。

文射培养君子气度,武射是培养武士侠客。文射有个基本原则是《论语·八佾》中孔子讲的"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可见文射是培养心胸宽广的君子人格。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武射是很重要的,但现在这个社会不需要武箭以卫社稷了,则只保留了文射,就是保留在运动会中的射箭项目。"礼失求诸野",韩国、日本受中国传统影响甚深,从中国传入的射礼在韩、日两国相对而言保存得更好,小学、初中普及射箭的程度超过中国,其射箭之文化精神基本上就是参照中国传统中的射礼而来,既比技术,更比人格。这也是东亚国家在奥运会上射箭技术长期保持一流的历史文化原因。

在这个意义上,礼乐确乎就是一种制度安排,如要追溯礼乐的渊源的话,那是非常遥远的。大家可以看王国维的《观堂集林》中《释礼》一文对"礼"字的考证,用文字考证的方法把礼一直考到"事神致福"的礼俗。还有,杨宽先生的《古史新探》里面也对礼之起源做了不少考证。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周公制礼作乐",周公制礼作乐并不等于礼乐自周公开始,前面夏有夏礼,殷有殷礼,周公制礼作乐制的只是周礼而已。不管是哪个年代,总之它首先是一种习俗,然后上升为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别异,就是安排区别,而且是一种制度化的安排区别。

前面已经谈到,"礼别异"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矛盾与不和谐,相反是为和谐创造条件。在古人看来,同者不和,和者不同,所以别异的"不同"指向的是"和"。与此相适应,"乐"的"和同"功能更加强化了这一方面的诉求,"乐"的社会性功能是成就这个"和",成就这个社会走向和谐。传统的社会政治制度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和而不同,差异主要是由礼来实现,"和"主要是由"乐"来实现,和而不同于是成为了一个社会的追求目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追求和谐社会。礼乐制度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社会和谐,天下和谐。天下几百年在礼乐教化之下又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精神与追求,我们一般称之为礼乐文化。礼乐在礼乐社会,首先是制度安排,然后才是精神文化,这种文化也就是先秦文化的中心。一谈到先秦的"文",很多时候实际上就是指礼乐。

三、先秦的文化特点

有学者指出:"'礼'在中国,乃是一个独特的概念,为其他任何民族所无,其他民族之'礼'一般不出礼俗、礼仪、礼貌的范围。而中国之'礼',则与政治、法律、宗教、思想、哲学、习俗、文学、艺术,乃至于经济、军事无不结为一个整体,为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总名。......外国之'礼',随着第一代文明的灭亡,就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重要方面相绝缘,而不再向前发展。中国之'礼'则没有间断自己的发展。并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域。故从礼俗而发展到礼制,从礼制发展到礼义,既而又由礼制、礼义回归到礼俗。......中国之'礼'固重于形式,故中国之'礼'是活在中国人心中的一个基础。由是之故,从中西文化比较而言,中国文化使西方最感惊异者,莫过于'礼'。故从中外文化比较而言,'礼'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当是无疑的。"社会决定文化,对文化而言,先秦文化的主流就是礼乐文化。礼乐制度安排下的社会必然导致礼乐文化成为主流。先秦时期各家各派无论持守礼乐还是反对礼乐,均在礼乐文化精神的笼罩之下。

要追求和谐的社会,就要在社会中实行教化。教化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官员来教化,另外一种是教师来教化。官员教化主要是司徒掌管,教化普通百姓;教师教化主要是通过乐官,即掌管音乐的官员,教化贵族子弟,这就是孔子之前学在官府的现象。孔子之后有了私学,教化就不限于贵族子弟了,普及到平民子弟。前者的教化是一种直接的政治实践,所谓牧民而已。对后一种教化而言,教化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实现社会和谐,但用什么来教化?教本是什么?是由礼乐制度几百年凝结而成的典籍。孔子那时候整理了一些书籍,这些书籍前人应该也有所整理,孔子只是完成前人的志业而已。

儒家与教化虽然不能画等号,但是在中国传统的认知中,儒家又是以教化天下为职志的一群人。这里需要区分儒与儒家,这二者不是一回事,先有儒,后才有儒家。儒的前身是乐官,学在官府的时代,乐官教育着贵族子弟,但后来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导致乐官失职,散布民间,这些失业的人叫儒,所操持者乃是赞礼,有红白喜事则请这些有着礼的专业训练的人来操办。对于儒而言,这就是一种求生存的职业。把这种求生存的职业变成一种有理想的职业,就已经是儒家了,这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孔子说"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大约就有这个意思,小人儒就是以此为职业谋生的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则是君子儒,这群人的教化手段就是在民间办学,以提升人的人格境界。这方面大家可以参考冯友兰先生的《原儒墨》一文。

先秦社会虽时有战乱,但礼乐社会的架构仍然大体维持。直到孔子这个时代,孔子说礼崩乐坏,但再坏也没有到我们想象的那个程度,起码当时很多诸侯就不敢僭称王,先秦时期的君臣之礼直到战国末期才分崩离析。这是公共领域的情况。在一般夫妇、父子、兄弟、朋友领域,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毁坏严重。孔子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是天子之舞,八列每列八人,诸侯只能用六,六列每列六人,大夫是四,士是二。非天子而用八佾是僭礼,孔子感叹的礼崩乐坏主要还是在这一公共领域层面。

儒家持守着礼乐,同时也阐释着礼乐文化的精神,这种核心的文化精神就是中和的文化追求。先秦礼乐文化对整个中国文化具有奠基性的、弥散性的影响。这种文化精神我们一般可以简化为中正平和。这一点在《周易》中就可以看出,乾卦里六爻,要考察正不正,阳爻在阳位叫正,阳爻在阴位就叫不正,其他爻要么中而不正,要么正而不中,或者既不正也不中,唯独九五爻既中且正,中国文化中所谓"九五之尊"的说法与此密切相关。蒋介石名中正恐怕也与这种文化价值观有密切的关联。这种文化精神的追求在人格上就体现为君子之风,在文化上体现为追求温柔敦厚的风格。人和文在古代虽然是二分的,但又是一体的。所谓人文,人就是文,文就是人,人与文是统一的,文始终是和人的价值追求、人格风范等关联在一起的。

先秦礼乐文化的中和的核心追求的弥散性影响可以说覆盖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中国文学直到清代为止,可以大致把握的、中国文学最基本的东西,那就是无论怎么写,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拜伦、雪莱式的浪漫主义,中国人即使抒情,也不选择喷薄而出,一般是吞吐而出,有所节制,有所收敛,这就是先秦礼乐文化大传统所奠定的中正平和的文学理想。反应在诗歌上是主张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这一核心精神不仅广泛地影响文学创作,也深刻地影响中国的文学思想。

同类推荐
  • 博尔赫斯谈话录

    博尔赫斯谈话录

    博尔赫斯的谈话与他的作品一样深邃智慧,历久不衰。美洲西语文学的最重要开创者、现代文学最具感染力的经典作家之一。博尔赫斯的性格与谈吐,至少同他的作品一样意味深长,富于机智。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他游走四方,口授诗歌、寓言和故事。在旅行和闲谈中,他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口头文学。他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主题,交织闪耀在这十一篇谈话中,使人得以一窥这位文学巨擘的心灵堂奥。本书为博尔赫斯、巴恩斯通、西川三位诗人一次跨越时空和语言的诗艺合作。西川自1980年代开始译介博尔赫斯,二十年后重校精译,修订新版。编者巴恩斯通三十年后新作“后记”,重新评价博尔赫斯的文学遗产。
  • 高考招生见闻录

    高考招生见闻录

    高考终于结束了。上了分数线的考生欣喜若狂,没上分数线的考生心情沮丧。然而对于上了分数线的考生来说,能否被顺利录取,却成为自己和家长心中的一道坎:家长们围着招办门口四面出击,考生为自己的命运心急如焚;有的招生老师竟然向低分的考生勒索钱财;甚至服务小姐也因为帮考生家长包打听、递条子而获得各种好处费……亲历过三年高考招生的本文作者(招生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刻画出了高考招生中许多众生相和人情世态、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揭示了多年来高考招生的逐年演变和改革的必然。相信一切关心或经历过高考的读者,不会放弃对这篇作品阅读的兴趣。
  • 趣味行动设计(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行动设计(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生存与安然

    生存与安然

    从海拉尔起,大约过了整整三天,我才适应了原有生活中的一切。估计一头来自草原上的羊要适应城市,从慌张到安详也需要三天。火车开始向南开,尘世在南,我觉得我又在钻回那个厚闷而熟悉的口袋。过去的半个月里我意外地得到了呼伦贝尔大地的慈爱从容宽厚安逸,我是个享受到了幸福的人。
  •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质的民族民俗文化风情。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为生活方式的迥异,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民间风俗更是绚丽多姿,因此民俗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热门推荐
  • 时空之前

    时空之前

    意外回到了十年前的方玄,一直都以先知先觉的重生者自居。然而,当他拼命努力(开挂)之后,才发现自己在《创世》中,居然还不如人家澹台婉芊随便玩玩。这一刻,方玄只想问: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到哪里去?……备注:这是一本奇怪的虚拟网游,若喜欢,请收藏,谢谢。说明:欢迎各位书友来企鹅群-219230104,吐槽,啊呸,论道!
  • 精神返乡与回不去的“梁庄”

    精神返乡与回不去的“梁庄”

    张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主任):“梁庄系列”作品包括《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这两部作品在全国获得了很大的影响,梁鸿教授也因为这两部作品得到了很多的大奖,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争得很多荣誉。所以组织这次会议就是要研讨“梁庄系列”的艺术和社会价值,研讨当代乡土文学的发展问题。这次研讨会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人民文学杂志社与南方文坛杂志社联合举办。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中青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新清致辞。
  •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济苦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济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多重视域的研究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多重视域的研究

    本书是作者在人的全面发展研究领域不辍耕耘近30年的一个集成和再出发,具有颇多理论创新,如多重视域研究总体框架的设计;对剩余价值理论在揭示人的发展的基本线索方面的贡献和意义的开掘;对“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关系所做的全新阐释和有说服力的论证;从生存状况和存在状态两个方面对中国人面貌历史性巨变的展示;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三个满足”目标的设定等等,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 凤凰斗:第一庶女(全本+出版)

    凤凰斗:第一庶女(全本+出版)

    《凤凰斗:第一庶女》已出版上市,当当,卓越,淘宝,京东各大网上书店,实体书店有售,本文的粉丝可以开始订购了,是上下两册五十万字,内容有精简和修改增加一些情节,可看性更强。-----慕容薇,慕容家三小姐。有绝色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却生性胆小怯懦,说话结巴。还喜欢姐姐的未婚夫,京师第一公子风九少。送上荷包被人家弃如鄙夷,一气之下跳水自尽,救上来,花痴之名已名扬京都。谁知人活了,灵魂却换了,一朝穿越,傻女惊艳重生。别人穿越是王妃啊,公主啊,偏她是个庶女。是个庶女也就罢了,偏偏嫡母视他们母女如眼中钉、肉中刺,一来就让她陷入一场阴谋之中,差点玩完。既然有人让她一时不痛快,她决定让他们一世不痛快。胆小怯懦的慕容三小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保亲娘,斗嫡母,争地位,挡阴谋,耍风波。不怪她狠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薇儿,求你嫁给我,我不能没有你。”风九少深情款款地看着她,眼神有些脆弱,还带着害怕被拒绝的不安。“风少,你认错人了。薇儿已死,有事烧纸。”----“慕容小姐,或许我们可以好好谈谈你嫁给我的事情。”美绝人寰的神秘公子一手持剑架在她脖子上,神色狠辣。“公子是觉得这样谈比较能促进感情吗?”弹了弹剑,她决定教教他跟人求亲应该有的态度。总不能长得美就硬逼人嫁吧?----“慕容薇,我会向父皇求圣旨的,你等着嫁我吧。”刚刚从沙场下来,还一身血腥之气的洛王直接越过所有人,霸道宣告。“……好,殿下,你够狠!”“客气了,你也不错。”洛王笑得得意之极。……本文家斗,种田,温馨甜文,和谐的结局一对一。鲜花啊,月票啊,荷包,钻石神笔来者不拒……爱鲜花爱米米,亲们捧个场哈,O(∩_∩)O~----读者群:VIP读者群115239656,只接受红袖添香正版订阅的读者,初级以上VIP会员加入,申请入群时请务必填写验证消息,如:红袖会员XXX。不提供会拒绝加入。请支持正版订阅,V群会不定时提供一些番外啊,捣乱者勿入,谢谢O(∩_∩)O~
  •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夺宫》是《康熙大帝》的第一卷。描写康熙八岁即位后,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与辅政大臣鳌拜集团的篡位阴谋作斗争的故事。 康熙年幼时异常聪颖,曾拜落第举人伍次友为师,学习封建统治本领。在太皇太后孝庄和侍女苏麻喇姑的支持、帮助下,康熙团结了一批在圈地中破了产的中、下层地主和知识分子,形成了一支拥帝派的拱卫力量。经过多次较量,他终于在十五岁时,智擒了鳌拜,巩固了帝王权力,为清王朝的振兴打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本书是一位前后经历辗转四个纳粹集中营,侥幸活下的少年直白而感人的记录。不得不受遭受折磨被驱逐的同时,有两个问题挥之不去,深深刺痛着他:“为什么是犹太人”以及“世界怎么会放任不管”?时至今日,这两个问题仍然很难回答。Manny讲述了集中营里供应人肉,他还被迫给女尸剃头发还得把她们的牙齿拔下来。他在自己的木鞋里藏了一张深爱的妈妈的照片。他和哥哥、父亲在经历了波兰的恐怖和德国集中营之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写作这本自传完成了Manny在重获自由第一天时对自己的承诺。
  • 田园医女娉婷传

    田园医女娉婷传

    女医生重生古代农家俏萝莉,秀雅娉婷,冰雪聪明。奈何家中贫困,她在家做牛做马,机缘巧合之下,她得了随身空间,利用空间发家致富,斗极品亲戚,医好傻妹妹,带着妹妹分家做生意赚银子,置地买房,念书院,建马场,开医馆,姐妹俩的日子过的风生水起,金银财宝滚滚来,美男纷纷来求亲,好吧,那姐抛绣球择相公吧,那帅哥谁?抢到绣球了!他,国公府嫡子,丰神俊朗,腹黑冷酷,文武双全,乃敌军闻风丧胆的旷世名将,他对她说,我以真心宠她,爱她,娶她,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他,大楚太子,霸气慵懒,浅浅一笑间,杀人于无形,他踏上鲜血和白骨筑就的帝王宝座,回眸间只有她的倾城一笑才能暖他的心……他,楼兰太子,一颦一笑,风姿若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本想与她再续前缘,奈何她有空间在手,追求她的情路何其坎坷?他,或侯府公子,或神秘身份……他,他……爱!或被爱!几段宿世情缘,她又该何去何从?本文一对一!古代温馨种田文,甜宠、赚钱、过日子!偶尔斗斗极品炮灰!某抽风精彩片段:“启禀主公,刚才夫人让凝香搜集一兜的鸟粪往裴世子的脑袋上砸上去了。”鬼三下跪着禀报给某男听。“倒是娉婷的作风,就我说,娉婷这么做还不够心狠,这样吧,你们几个去多找些鸟粪,马粪,然后一股脑儿扔去归伯侯府,不把归伯侯府给弄个臭气熏天,都别给我回来。”某男闻言非但不生气,还宠溺的含笑道。妈呀,要怎么样才算心狠?鬼三无语望天。但是再怎么样无语,也得按照主公的吩咐去做。某男心道:我的媳妇儿做什么都是好的,你要用鸟粪对付渣男,我做你相公的怎么好落后,就用个鸟粪还便宜了那一家子。这样吧,咱再加个马粪还凑合吧。希望归伯侯府好好享受府内臭气熏天的“美好”氛围!
  • 计算机:一部历史

    计算机:一部历史

    《计算机:一部历史》,给大众读者写的计算机科普读物,零门槛入门计算机科学。讲述计算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普及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你不得不了解的知识。在过去数十年里,除非你一直与世隔绝,否则就不可能不受到信息革命的影响。我们身处技术演进史上的计算机时代,无论你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拥护者、反对者还是旁观者,无论你是否具备计算机专业背景,只要你使用计算机,这本书就是你的案头必备。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