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9900000027

第27章 (7)

原来是从场坝南面的村公所里,走出来的一个瘦高的中年男人。那人亦是白布裹头,穿一身很旧,浆洗得十分干净,灰蓝布料的四口袋人民装。左胸口袋插着一支挺老式的钢笔,衣角有些起折,从下摆露出一截铜制旱烟杆脚。黑扎裤脚,圆口鞋。上半身的装束俨然干部模样,腰部以下却显示出农民的身份。

大家都一跃而起,也不问价码就要跟他走。那人很威严的伸出一只手掌,做了一个“且慢”的手势。他先作自我介绍,原来这位仪态庄重的人物,乃是镇山村的村长兼支书。他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本子,拔下胸前的钢笔,记录下我们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来此何干,到达和预计停留时间。这种曾经时兴而今已近绝迹的讨厌名堂,显然不能算作布依族的习俗。

“来村宿夜的人都要登记的,”他说。村长古铜面色,颧骨很高,牙巴骨很突,足智多谋而又意志顽强的相貌。眼窝下陷,眼珠却凸起,而且总是盯着一个地方。他一笔一划的写完,走回村公所去,取了一串钥匙出来,把我们领到村子北面的一栋二层吊脚楼前。

“你们从河那边走过来的吧,老早有人看见你们罗。”路上村长说,看来他是接到耳报神的禀告,专等我们送生意上门的。只不知为什么全村都包给旅游团了,唯独他家例外。

“也许他家特别的宰人,要么又脏又乱,没人肯住,”陈新悄悄的说。

“不会。布依族不但讲卫生,而且讲理,讲脸面。村长是村里头一个体面人,他的家,差不了。”

果然我的话不错,村长开的价格十分公道,房屋也敞亮干净。开门进去是堂屋,正中间供着神龛,侧面的墙上却贴着一幅烟熏火燎的***像。神龛上写有两个神牌:“先天教稼五谷神农之位”,供的是神农氏;“杜康先师北极紫微文卿之位”,供的是酒神杜康。神龛旁侧的应该是祖先牌位,不知何故用白布罩上了。神龛前摆了一张八仙桌,桌面起了很厚一层油垢,显示神农与杜康二位先师对这家的赐予丰厚。

“难道他们从来不抹桌子吗?”舒薇小声问我。

“这是风俗,八仙桌用来祭祀神明和祖先,宴请贵宾,照规矩平时是不能抹,否则会将全家人的‘油水’抹掉的。只能每年过新年的时候抹一次。谁家桌上油垢厚,说明谁家油水足,对吧,村长?”

我照例又递过去一支烟,村长却不接。

“我从来不抽这种卷烟。”村长说,他说话声音总是那么硬梆梆,仿佛棒槌敲打在井沿上。

村长领我们看过了客房,刚好两间,就在堂屋两侧,典型的一正两厢的格局。

“男娃儿同男娃儿睡一间,女娃儿一个人睡一间,我就住楼上,晚上要查的!”他认真的嘱咐道。

我心里暗笑,村长不知道,他这种安排若放在西方,很可能会被仇视同性恋的人用枪打的。村长又带我们看过洗温泉的地方,都安排妥当,便回村公所“布置迎接旅游团”去了,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除了必须交代的话,没有多同我们谈一句闲天。临走将钥匙留在桌上,象叮嘱毛头娃儿般的叮嘱我们:自家在村里玩,不要乱跑,不要出村外的山上去,不准下水游泳,不准坐船去对岸……又叫我们等他回来开饭。末了走到堂屋靠门一侧的那座木梯前,朝静悄悄的楼上望了一眼。

“不要上楼,楼上是我跟我姑娘住的。我家小姑娘在生病……不要上楼,会传染的!天气冷,你们可以在我家洗温泉,温泉里头有矿物质,洗了有好处的!”

听说主人的女儿有恙,做客人的不免关切几句。村长只说不妨事,夏天毒气重,在山里头染了瘴疠,夜里做梦又着了恶,一直见不得光,见不得生人,过了这几日就好了。村长说完这些话,便要出门。

“村长,”我喊住他。

“哪样事?”他回过头问。

“你晓不晓得……”望着那副严肃得出奇的面孔,尤其那对凸起的眼珠,我忽然一阵烦恶。我改变主意,胡乱扯了两句闲话。他疑惑的看过我两眼,一步迈出门槛,迈着军人一般持重威严的步伐走了。

同类推荐
  • 仿佛看见了你

    仿佛看见了你

    李青春走的时候,秋梦跑过来送他。深秋的夜晚,偶尔的一阵北风,吹起了她单薄的外衣,她瑟瑟的抖着柔弱的身体。李青春放下行李,将她轻轻的揽在怀里,她贴在他的怀里无声的哭泣······许久,李青春心疼地说,秋梦!别送了!天色越来越晚,今天又太冷,你······快点回去吧!秋梦摇摇头,不肯回去!她执意要把李青春送上去往远方的长途客车。上车之前,他们恋恋不舍的拥抱着,许久,许久!秋梦在李青春的耳边轻轻的问,如果有来生,我们还会在一起吗?
  • 活就活出个人样

    活就活出个人样

    主人公郑少卿和韩洁茹都来自农村,他们彼此心心相印相爱,但老人的封建残余思想作祟,要拆散他们。为了追寻自己的幸福,他们约定私奔,在表姐的帮助下来到了南国东莞打工,进行艰苦创业。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他们遭遇了不少的挫折、磨难,经历了失业的阵痛,但任何困难都没有把他们击垮,凭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凭着忠诚、忠勇、坚毅、向上的品格,在吃尽了百般苦、历尽了万千难后,在事业上干出了名堂,在生活上品尝到了幸福。主人公郑少卿面对压力时积极乐观、百折不挠的精神,鼓舞和感召着现代的年轻人不断奋勇向前,通篇体现的是正能量。
  • 退去的时光

    退去的时光

    从20世纪的七十年代未开始,在中国的乡,镇,市有这么一群人,在老百姓眼里,他们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打架斗殴,有的欺行霸市,有的坑蒙拐骗……这些人俗称“混混”,在南方某些省市称之为“流子”。本文讲述的是和我村里的一个青年从“小混混”,渐渐地成为名震一方的“大混混”的一系列故事。
  • 盗门百年

    盗门百年

    燕子李三:死了,盗门传承:还在。三代盗门传承人,百年变迁,坚持了该坚持的,放弃了该放弃的,守护了道义,妥协了情义。他们有怎样的经历,由江湖道走进寻常人生?他们有怎样的情怨,由同门阋墙成陌路?挣扎、妥协、顺应,军、政、商,不同时代,不同理念,不同命运。
  • 为你痴情为你狂

    为你痴情为你狂

    黄书琅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一直被宠溺,在学校也是校草级人物,高傲自大以自我为中心。可是遇到黄弯弯后,他竟然变成为爱痴狂的男人,为了心爱的女人,努力创业,努力跻身富豪行列,努力练习武术,可是努力过后发现弯弯要的并不是这些……
热门推荐
  • 清瞳吾爱

    清瞳吾爱

    大一新生白清瞳,与英俊教授顾奈二见钟情。然而十一岁的年龄距离,让两人望而却步。就在清瞳准备鼓起勇气的时候,顾奈却将自己最得意的门生介绍给她…颇有心计的默温迪更利用一个实验,成功离间了顾奈与清瞳,清瞳负气出国…而那封漂洋过海的书信,抬头写到:清瞳吾爱,你还没回来,我怎敢老去。
  • 凤凰令之龙凤劫

    凤凰令之龙凤劫

    经历龙凤初劫、巫妖之战的洗礼,神界终于恢复了几万年的平静。只是这平静倒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这...”一位身穿白衣青纱的老者对着一旁身着锦衣绣袍的女子道:“这卦象福祸相依,神魔两成,实难妄下断论。只是...”一旁的女子目光清转,一刹的凝重与担忧瞬间被一如的从容取代,“但说无妨。”....仅几百岁的倾心亲眼看着尊贵的母后被贬时,她只是远远地望着,倔强的不让一滴眼泪流出...初及笄的倾心望着邢台上自剔仙骨的男子时,也只是远远望着,依旧倔强着不流一滴泪...“公主?叫本尊圣尊!我与那九重天早无瓜葛!”倾心慵懒的躺在贵妃榻上淡淡的说道。若寻不得离念,九重天?哼,我这府邸也该扩建了...
  • 数学:跟着数学成长大

    数学:跟着数学成长大

    我国古代数学发轫于原始公社末期,当时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已开始用文字符号取代结绳记事了。春秋战国时期,筹算记数法已使用十进位值制,人们已谙熟九九乘法表、整数四则运算,并使用了分数。西汉时期《九章算术》的出现,为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春秋时期,有一个宋国人,在路上行走时捡到了一个别人遗失的契据,拿回家收藏了起来。他秘密地数了数那契据上的齿,然后告诉邻居说:“我发财的日子就要来到了!”
  • 总裁的萌宠娇妻

    总裁的萌宠娇妻

    一场密谋的商业交易,她被逼着领了结婚证,他逼她签下卖身契约,从此她从千金小姐沦为女佣,成为恶魔的傀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Errand Boy

    The Errand Bo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亦有情

    天亦有情

    一个三十多岁的单身老男人,来到这奇奇怪怪的异世,突然拥有的奇怪能力,诡异的灵兽,他究竟是什么人,等待他的未来隐藏着怎样的风波,和他命运相关的人,他应该怎么面对,这一切的问题,一路走来,峰起浪叠。
  • 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本书运用心理学理论,悉心对读者进行心理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养成习惯,掌 控环境,激发潜能;帮助读者修炼心灵,摆脱束 缚,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
  • 妃逃不可:腹黑王爷惹不得

    妃逃不可:腹黑王爷惹不得

    一朝穿越,现代金牌律师殷荃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将门庶女,不仅是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草包,更是个胸无点墨任人欺凌的赔钱货!什么?叫她嫁给那个连续死了七个老婆的端王冲喜?她连夜出逃,邂逅嫡仙美男,随他到他府中,他浅笑:“本王就是奉旨与你成婚的端王夏侯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正名

    正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我初识李天柱先生,是在1993年春天宁夏政协全委会的分组会上。他是组长。在主持会议时,他正襟危坐,其言温和,其色蔼如,堂堂正正地维护着每个人的畅所欲言。我作了一次关于如何识别人才的发言,有“坚持包子馅第一,包子皮第二”的怪论,他把我记住了。我会后打听,才知他是宁夏名校名师、名校长,大名鼎鼎的李天柱先生。而今李先生年近八十,有文集《教育随笔》准备出版,嘱我作序,我恭谨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