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通带着李日和孙里,七拐八拐的来到一户人家前,道:“这里是我的一个同僚的家,他是在山东剿匪的时候战死的,留下了孤儿寡母,靠母亲平日给人家浆洗缝补衣物过活。”
说完大步走了过去叫门。不多时一个7-8岁虎头虎脑的孩子探出了头,见到呼延通来了,欢叫一声扑到呼延通的怀里。叫道:“呼延叔叔,您又过来看我们了。”
呼延通搂着这男孩,摸着头亲昵的说道:“虎子,我带两个朋友过来看看你们。”
虎子一声欢呼,很有礼貌先向李日和孙里问好,引着众人进入院子。院子很小很破,旁边的院墙都快坍塌了,墙角堆放了几个石锁,满院子挂满了晾晒的衣物,窗台下堆放了几个大盆,盆里塞满了要洗的衣服,一个妇人正蹲在盆前用力的搓洗着衣物。
她听到门响抬起头来问道:“虎子谁来了啊?”
虎子叫道:“娘,是呼延叔叔,他带朋友来看我们了。”
这妇人抬起头来惊喜的迎了上来,道:“呼延叔叔,上午刚来过,您这又过来是有什么事吗?”那妇人30多许年纪,脸上满是菜色,浑身补丁却浆洗的很是干净。
呼延通道:“我带了两个朋友过来,他们听说了军中同僚生活的不好,非要我带过来看看。”
那妇人连忙向李日和孙里施礼,道:“妾身孙李氏,见过两位叔叔。快请屋里坐吧。”说罢闪身请李日一行进屋。
李日还礼道:“嫂子不必多礼,我和韩世忠将军,还有呼延通都是朋友,特意过来看看。”李日进屋一看,家里除了一张床榻和一个灶台之外,几乎什么也没有,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那妇人搓着手尴尬的说道:“让叔叔见笑了,家里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呼延通道:“嫂子不必如此,我们在院子里坐坐就好。”说完搬过几个青石请李日等人就坐。
待众人坐下,那妇人奉上清水,感激的说道:“要不是韩将军和军中同僚平日接济,我们孤儿寡母的恐怕早就饿死了,像我们这样的军户众多,他们俸禄也有限,需要接济的人太多了。”
李日点点头问道:“我听呼延通说,光他的军中同僚这里就有7-80户人家,大家过的都很清苦,我以后要在清州常住,所以来看下情况,帮大家找一个长久的出路。”
那妇人掩面哭道:”难为众位叔叔还惦记着我们这些弃民,我们家男人把命都丢了,可官府对我们不闻不问的,还不如这些同僚帮衬着。”
李日心中黯然,安慰道:“嫂嫂切勿悲伤,有我等在,以后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李日见气氛有些沉重,于是岔开话题问道:“我们来的时候,见到胡老大被砍死在街口,好多小乞丐帮衬着要给他安葬,听说这些小乞丐的父亲也都是军人,嫂子知道情况吗?”
那妇人叹了口气道:“都是一片住的,我如何不知。他们的状况比我们还凄惨几分,我们好歹有韩将军和呼延兄弟等同僚接济,他们没人管没人问的,好些妇人无奈都改嫁了,有的病死了,留下一大堆孤儿无人看顾。”
又道:“这胡老大以前也是厢军,后来成了混混就是为了照顾这些孤儿,为了照顾他们得罪了不少人,没想到今天死在街口,这些孤儿以后日子更加难过了。”
李日问道:“嫂子我想过去看看,你知道他们住在哪里吗?都是军中同僚,能帮衬一把也帮衬一把。”
虎子在旁边叫道:“我知道他们在哪里,我带你们去。”
那妇人点了点头道:“虎子对这里很熟悉,让他带你们去。”
李日让孙里拿出50贯钱交给那妇人贴补家用,妇人接过银钱连连道谢,殷勤的把李日三人送到院外,目送众人离开,良久方回。
虎子离开了母亲的视线,就像小老虎挣断了缰绳,蹦蹦跳跳的在前面引路,路过包子铺的时候,李日随手给他买了几个大包子,他一边跑跳一边啃的满嘴流油。
不多时虎子引着李日他们来到一个破败的道观前,虎子一指道:“他们平日就在这个破道观里生活。”
李日打量这个道观,这道观破破烂烂的四处透风,房顶漏了好大一个洞,西北角的墙面坍塌了好大一块,北风一吹,呜咽作响,整个房子都摇摇欲坠。
李日走进大殿,四周空荡荡的一个人影也不在,只有随处堆放的干草和瓦罐,大殿中间浅浅的挖了一个火塘,上面堆满了黑灰。
李日略一沉吟,让孙里返回包子铺去买200个包子送过来,自己带着呼延通和虎子守在道观等候。
虎子抬着头问李日道:“李叔叔,为什么你和别人不一样,愿意帮助我们这些穷人呢?”
李日严肃的回答道:“虎子,李叔叔希望你记住,你们的父辈都为国捐躯了,他们都是功臣,你们都是功臣之子,不应该流落街头,无人看管。叔叔也希望你长大以后,能够力所能及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虎子昂着小脑袋说道:“我也要好好练武,长大了成为像李叔叔一样的人。”
李日笑道:“其实武功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有头脑,其实你李叔叔武功很烂,不过头脑还是很灵光的。”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李日正逗着虎子,远处人影瞳瞳,早前见到的那群小乞丐回来了。他们今日忙于胡大的事情,估计没怎么讨到吃食,此时一个个步履蹒跚,有气无力的往道观走来。
其中有个乞丐眼尖,看到站在道观前的李日一行,大叫一声,小乞丐们都戒备起来。李日赶紧喊道:“大家不用紧张,咱么之前见过,我还给过你们20文钱呢。”
那个岁数最小的小乞丐仔细看了看,认出了李日他们来,有点放下心来,但满怀戒心的离了近30米就停了下来,满眼戒备的望着李日。
李日一指虎子说道:“你们认识虎子吧?我们是虎子他父亲的同僚,不是坏人,你们不用害怕。”
虎子很机灵,也跟着叫道:“大牛,小芷,涛子,我是虎子,你们应该认识我。他们是我爹的朋友,你们不用害怕,他们对我可好了,还给我买大包子吃呢。”
小乞丐们听说有大包子吃,都重重的咽了下口水,满脸都是憧憬之色。李日笑道:“听见大包子都馋了吧?你们放心,我已经让人去买了,一会你们就有的吃了。”
听到有吃的,又见到熟悉的虎子,这群小乞丐才放下心来,慢慢的走到近前。李日问那个打头的小乞丐道:“你叫什么名字啊?多大了?”
小乞丐昂着小脸道:“我叫小芷,今年5岁,叔叔你找我们干什么啊?”
李日道:“我听说你们父亲都战死沙场了,变成了孤儿,想收养你们,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
旁边一个虎头虎脑的乞丐,问道:“是像李财主那样,把我们买回去做杂役或者家丁吗?”
李日笑道:“不是,你们不是任何人的奴仆,我收养你们是因为你们的父亲都是功臣,想培养你们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小芷道:“你不用我们帮你讨饭,做工?能让我们吃饱吗?”
李日爱怜的摸了摸小芷头道:“我不用你们讨饭,我要你们读书,练武,长大了你们自行决定是否为我做事。”
又一个稍大点的乞丐问道:“叔叔你认得我们的父亲吗?我从小就没见过我的父亲。”
李日摇了摇头,有些伤感,说道:“我并不认识你们的父亲,可我很佩服他们。”
小芷低下头,有点伤心的说道:“那女孩子呢,我们这里还有女孩子,叔叔你是不是不要他们啊?”
李日连忙说道:“不会的,女孩子叔叔也要,叔叔也会培养她们读书,练武甚至女工等等。”
这些小乞丐人小鬼大,久经患难,对人有很强的戒心,不时问这问那,李日和呼延通耐心的一一解答。
这道观里是这群小乞丐的据点,陆续又有几队乞丐走进了道观,看到李日他们都非常戒备,直到小芷他们解释后才略微放下了戒心。
李日粗粗一数,足有60多个小乞丐,他们年纪都很小,最大也不过10岁,最小的小芷才5岁,看着这群小乞丐,李日的心情分外沉重。
这时孙里引着包子铺的众人抬着包子送到道观来,小乞丐们见到吃食,一声欢呼,聚在笼屉旁抓起包子就吃。
小芷吃了几口包子,突然流下了眼泪,泪水流过脸蛋,在黢黑的小脸上划出几条印记。呼延通见了,温言道:“小芷,现在有包子吃,你怎么哭了啊?”
小芷抽抽噎噎的说道:“胡大哥死了,再也吃不到包子了,还有花姐,成哥他们也不在了,小芷心里难过。”
李日道:“胡大哥死了我知道,花姐和成哥他们是谁?也死了吗?”
小芷哭道:“花姐被歪眼刘抓走了,听说卖给聚春堂了,成哥被人牙子抓走了,不知道卖哪里去了。”
李日听了,说道:“小芷你放心吧,李大哥会把他们救出来的。”
孙里凑了过来说道:“咱们先去聚春堂吧,先把那个花姐给救出来?”
李日点了点头,让呼延通先把虎子送回家,出来这么久了,虎子的母亲好担心了,送完之后和李日在聚春堂汇合。
又对小芷等众人说道:“现在叔叔要带你们去住大客栈,你们愿意跟着叔叔走吗?那里有干净的衣服,还有好吃的,还有床睡。”众小丐一听都欢呼起来。
李日和孙里护送着这一群小乞丐穿街过巷回到客栈,一路上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到了客栈,老板一见这么多乞丐上门,吓了一大跳,孙里连忙上前解释,又承诺加开了5个院子,客栈老板才勉强同意收留这些乞丐。
客栈老板连忙吩咐伙计多烧开水,给这些小乞丐洗澡,又派出几个伙计去采买衣物,整个客栈忙的一阵鸡飞狗跳。李日喊来小芷,详细的问清楚花姐的相貌,吩咐孙里在店里照看好孩子,自己匆忙赶往聚春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