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宣室殿。
水令熙麒在朝堂上与百官商行宫茱所提出的救灾之策。
“众爱卿觉得朕的策略如何?”水令熙麒道。
“回陛下,陛下英明决策,臣等恐万万不及。”众官员齐口一职道。
不过,这司空一职该由何人职守才好?“众爱卿何人想要举荐,都可于朕道明。”水令熙麒问道。
“左右司马,其职位仅次于令尹,掌水土事,大丧掌将校复土何其重要,若是加在一人之上,恐招架不住,有所欠妥。”卿大夫上前有本参奏。
“卿大夫,有何指教?”水令熙麒问道。
默语沉思片刻,卿大夫上前参奏道:“回皇上,下官正司为马正,何不就地册封三有司,方可互相分担?。”
“何为三有司?”水令熙麒问道。
“回皇上,所谓三有司便是指司马,司徒,司空。司马掌管军政与军赋,司徒掌管徒众和土地,司空正如皇上所说掌管主水土。”卿大夫道。
“如此各司其职,倒也干净利落,若哪司做的不好,也推卸不了责任。”水令熙麒满意的笑道。
“皇上,臣自荐司马一职。”王莽想揽了此职,好让自己的声势壮大。
“摄政王平日里辅佐朕处理朝政,位高权重,已甚是辛苦,朕是万万不忍啊。”
可见水令熙麒心中已有合适人选,道:“丁少保……”
“微臣在。”刘少师道。
“丁少保朝考其职,世代掌握所属都邑的军政大权,司马一职正司之主,就有劳丁少保了,另以职命氏,就赐你为司马氏。”
“多谢皇上赐姓,微臣定不辱使命。”丁少保行跪拜礼谢恩。
“刘少师。”水令熙麒紧接着道。
“微臣在。”刘少师心头一紧,上前恭听道。
“令你作司徒一职,官司籍田与其劳役,就赐你为司徒氏。”水令熙麒道。
“是,微臣领命。”刘少师诚惶诚恐。
“御史大夫。”水令熙麒道。
“微臣在。”御史大夫上前恭旨。
“朕令你作司空一职,官司金文都作司工,赐你为司空氏。”水令熙麒下旨说道。
“臣领旨。”御史大夫道。
“即日起,你仨人便领命去各司其职,切莫让朕失望啊。”水令熙麒道。
“臣等定齐心协力,不辱如此重担,给百姓分忧解难!”三人行着稽首礼道。
只是我有一事不明,为何要改姓氏?
水令熙麒想起宫茱与他说的。
“朝廷都设有有司官,为六卿之一,称为地官大司徒,担任如此重任,以官职命氏更显得陛下英明决断。”
“都……是指?”水令熙麒怪哉。
“我之语义是,自此以后,百姓都会牢记陛下,为百姓排忧解难,朝臣百官必定会记住,此后朝廷官职之上,又多了三有司之职。”宫茱道。
没想到宫黎又帮了我一个天大的忙,她定是老天派来相助朕的贵人。
也因此事一出,官员上表的奏章越发的多了,因乔林将军叛乱之事败后,投靠在他门下的逆党,也已悉数归正,近日数位官员都有报宫外的情况。
尤其是百姓逐渐安稳,日子太平,让水令熙麒欣慰了许多。
如今让人担忧的只剩下摄政王,朝廷隐患只剩他一人,无人与其相斗,他又是个功于心计小心之人,这条船恐怕维持不了就要沉了。
可恶,简直岂有此理!
另一边摄政王已气的火冒三丈,他没想到皇上直接略过他,竟把职权交托给三孤,区区辅弼之官,竟敢抢我的位置!
哐当一声,摄政王一气之下把按上之物全都推翻在地。
一旁的随身侍卫见了忙上前劝道:“家主不必如此动怒,皇上此举也实是意料之中之事,毕竟任谁都不喜功高过主,何况还是当今陛下。”
“我如此作为还不是为了皇上,可皇上一直不懂我的用心,还想方设法的压制着我。”王莽道。
“家主,若是您再不出手,恐怕您所担心之事迟早会发生。”侍卫道。
“皇上若真有此心,当初在他刚继位之时未曾拿了我的乌纱帽,如今想摘,没这么容易。”王莽道。
“你派几个干练的绣衣直指去当壮丁,有任何情况及时汇报……”王莽道。
“老爷,不好了!大小姐她……”家仆喘着粗气,扣门跑进屋禀报道。
话还未说完,王莽即刻奔了出去。
“淑儿,淑儿……”王莽紧赶走到兰香阁。
床榻上躺着一女子,身形略显单薄,娇弱的脸上五官精致,唇上的那抹红润在微微有点苍白的脸上显得醒目而突出。
她嘴角微微蠕动,急促地呼吸着。忽然,她的眼睛略略动了一下,费力牵动嘴角,从喉咙发出一个咳嗽似的声音。
此病女便是王莽最疼爱的女儿,王静淑。他半辈子都在为了良人在朝廷打拼,不知是否罪孽太重,王莽前后共一子二女,俩女在幼年便夭折,良人受到极大打击,变得智昏。
而后有幸终产龙凤胎,良子有了好转,不料生下的公子竟是个痴儿,千金也常年疾病缠身,良子自此郁郁不振,忧郁而终。
经过如此多曲折,王莽这才转了性子。
“爹知道你想说什么,爹都知道,好孩子,不必如此费劲,都是爹对不住你,爹即刻去请太医……”王莽轻声道,生怕不小心伤到她。
即便在外人眼中如此心机有城府的男人,在这朵娇花面前变得脆弱不堪
“阿爹……”王静淑无力的握住了王莽的手。
“不要去,女儿不想让阿爹为了女儿去求人,知道女儿得病……若是让人知晓,女儿此后便无法见人矣……”王静淑眼角流泪,费力地说。
“愚子,你是爹一手养大,捧在手心上的明珠,怎可看你如此难受,比起性命,名声又算个什么东西!”王莽含泪气急,说完便让人快马请太医。